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失败因子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学生创业热情高、失败率也高的现状与现行创业教育中以成功为导向,忽视创业教育的“失败因子”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理性审视创业教育中的创业失败教育,使大学生能够预警失败,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文章认为考虑失败因子的创业教育应该包括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等人才培养环节,多管齐下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失败;“失败”因子;创业教育
一、研究背景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战略下,相关部委连续出台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制度和办法。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纷纷推出各类创新创业课程、比赛和项目,大学生创业热情不断高涨。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告显示,有近90%的在校大学生有创业的意向,20%有强烈的创业意向。但报告同时显示:在校大学生实际创业成功率只有2%-3%。麦可思的报告也表明:毕业三年后(即2015届毕业生)仅有6.2%的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创业存活率下降。这些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创业教育与创业失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何应林、陈丹(2013)、张敏(2018)等,研究结论表明,创业教育不可忽视失败教育,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与现行创业教育中强调成功,忽视“失败”因子直接相关。但是,现有文献将失败因子整体注入到创业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寥寥可见。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通过重塑创业教育理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能够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进而避免创业失败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由于多数社会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失败”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解释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亦指被对方打败,输给对方”。先前的创业教育研究者们更多关注创业成功,忽略了对创业失败的研究价值。但随着大学生创业失败率的居高不下,部分研究者发现研究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对于提高其成功率是有价值的。而且调研发现大学生们也认为进行创业失败教育是必要的。从研究归属范畴来看,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是创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大学生创业高失败率的背景下,将“失败”因子根植于创业教育体系中。施教者首先考虑如何使大学生创业者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然后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失败的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创业者达到建立健康创业价值观、拥有学习预防失败、应对失败等创业知识,提高其失败学习和失败修复的能力的培养目标。基于此,创业失败教育是通过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创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增强大学生理性创业的风险意识,培养大学生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正视失败、应对失败、总结失败”的创业教育模式。基于以上分析,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①前瞻性。将失败因子纳入到现实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仅是大学生高创业失败率背景下必须解决的问题,重要的是对于完善和丰富现行创业教育体系具有前瞻作用。②继承性。创业失败教育属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范畴,教育中涉及到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是现有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优化。③动态性。创业失败教育中涉及到的要素具有动态调整的特点,应该随着受教者专业、年级甚至大的教育环境特点进行动态调整。
三、失败因子在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1.创业失败教育的目标。教育部曾明确规定,2016年起,全国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自此,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如《创业管理》等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课程,有的高校甚至新建“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中心。但是,在创业课程已经增设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未进行相应跟进,基于大学生高创业失败率背景的创业失败教育目标的更是缺失。课题组调研某大学创业学院创业管理2017版培养计划,发现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内在创业动力,具备未来企业家精神、能力和素质基础的人才,可以自主创办企业、合伙创业和从事创业研究、创业管理等工作”,而并未将大学生创业极易遭受的创业失败的能力纳入其培养目标体系。此类培养目标与校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失败学关于失败学习的积极效应、反事实思维可以帮助人们明确目的、改善行为、缓解情绪等形成需求错位。考虑“失败”因子的创业教育目标下,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必须包括受教育者面对失败的能力。其直接目标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败,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树立健康的创业价值观。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创业要求、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能够正视失败、利用失败,最终获得创业成功。
2.创业失败教育的课程体系。失败情境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了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如于晓宇等(2012)[1]、黄兆信等(2014)、罗晓雨(2015)[2]。徐永波(2016)的成果明确表明,在校大学生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直接相关。国外学者如Sharma和Madan(2014)发现缺乏指导也是阻碍青年创业的因素。创业教育是通过影响创业者的品质间接地作用于创业过程。Martin(2014)也认为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更多关注创业知识的普及甚至仅为完成教育部任务而开设。课程设置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如将创业类课程作为个性选修课设置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开设,这对于对专业认知度低、没有形成创业意愿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也许仅仅就是“获取个性化课程学分”而已。或者将创业实践类课程开设于理论课之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基本的教学规律,大大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调研发现:部分高校的创业类专业或试点班都设置了具有创业特色的课程,但是并没有包括受教育者创业失败能力提高的课程,也没有体现对受教育者创业失败学习的教育思想。反事实思维可以通过解构分析过去的事件,对未来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经验学习效果,因此,创业失败教育中的失败经验的吸取和防范必须应用于课程的具体设置中。另外,由于创业失败不仅具有多发性和常见性,而且具有实践性和可操性,考虑失败因子的课程增设实践或实训环节,以增强学生对创业失败的感性认识。
3.创业失败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创业失败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具备一般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更加强调大学生创业者具有反事实思维能力、预警失败、面对失败、失败学习和修复的能力。案列教学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具有普适性的管理问题,而创业失败教育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创业失败教学中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和探索。在教学案例的选用上,创业成功和创业失败案例同时选用,帮助学生创业者而快速决策以及理性思考。在教学手段和工具的选用上,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师教生学,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不符合创业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更不符合大学生创业者对主动学习、协同学习、团队学习的要求。相比之下,教育部关于“双一流教育建设”方案中“五大计划”及“八大行动”提倡实施的课堂改革措施,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手段则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学习效率和实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学目标。
四、研究总结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失败因子,将其贯穿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环节中,将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理性创业的理念。在创业前理性思考,在创业中正视失败、理性对待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整体降低创业失败率。文章应用理论推演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根据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和大学生创业者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进行,所得出的思考需要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验证和纠偏。
参考文献
[1]于晓宇,桑大伟,韩雨卿,等.基于创业失败学习视角的创业课程设计[J].复旦教育论坛,2012(5):68-72.
[2]罗晓雨.基于创业失败修复视角的创业课程设计[J].中国农业教育,2015(4):63-66.
作者:沈俊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