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开放教育资源开发继续教育教材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开放教育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备受重视,尤其是其广泛应用于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开放教育在改变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本文详细介绍开放教育资源的演变发展过程,分析当前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的困境,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出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开发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的创新思路及模式构建。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课程出版;高等继续教育
开放教育是相对传统学校教育而言的,它强调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以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当前,开放教育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开放教育被广泛地运用于高等继续教育领域,学习者基于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与教师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开放教育教材及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教师的角色,决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开发高等继续教育教材,对持续推进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演进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11月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开放教育资源是指“以任何格式和媒介存在于公共领域或者根据开放许可协议,允许他人免费获取、再利用、改变用途、改编和重新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材料”。随着开放教育在全世界的深入发展,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开放教育资源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笔者认为开放教育资源应该包括服务开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所有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承载教学内容的在线开放课程、存储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平台,以及组织开放教育的教育机构等。
(一)从精品课程到在线开放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是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自2000年教育部部署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伊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在教育部主导的三轮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了从“以资源为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到“以学生和学习活动为中心”的优质课程的转型升级[1]。前两轮分别为2003年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2011年启动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这两轮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建设主体为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公开课视频、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囿于当时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该两轮项目的工作重点均以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共享为中心,其应用只停留在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服务层面。当时的精品课程只是把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源简单地迁移到线上,缺少传统课堂的交流讨论、考核评价等教学过程,教学服务和管理功能缺失,有悖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2015年,教育部启动第三轮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提出要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此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主体除高等院校外,还引入许多互联网企业,项目在资金、技术和平台运维上得到了有效保障。第三轮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较好地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全流程完整地迁移到了线上,基本流程包括登记注册、在线授课、随堂检测、课后作业、专题讨论、结业考试、颁发证书等环节,并创新构建了适合线上开展教学活动的应用场景。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检验,在线开放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从资源共享平台到在线教育平台
根据《建议书》的描述可知,存储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平台也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一部分[2]。早期存取、应用开放教育资源的平台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建设的资源共享平台,如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站,以及各个高校自建的网络(远程)教育网站。这种专门的资源共享平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资源更新缓慢、开放程度较低、传播覆盖面不大等问题[3]。显然,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运营资源共享平台,持续优化迭代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开放教育资源将失去发展的动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在2015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强调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建设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与高校一起共建平台。在教育部的号召下,一大批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其中,由网易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清华大学发起建立的“学堂在线”、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智慧树”是目前国内几家知名的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在功能定位上,上述平台都将自己定位为在线教育平台,其功能基本已经能够满足现阶段教学全流程的需要。目前,在线教育平台已成为高校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载体。许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都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三)从远程教育学院到在线教育机构
开放教育在我国最早被运用于高等继续教育领域,组织机构多是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和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主要面向的是有学历提升需求的成人学习者。当时的开放教育主要是作为继续教育学院一种辅助的教学形式,给学习者提供的是单纯的资源共享服务,目的是缓解面授的师资压力。这样的做法缺乏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效果不理想。2012年,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为代表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席卷全球,尤其是伴随而生的在线教育模式在全世界的学习者和教育者中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在线教育不仅让学习者在教育资源、学习形式、教学手段上拥有更多的选择,还能获得更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如学习过程跟踪、学情监控、学愿反馈,以及为学困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服务等。因此,在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关注和青睐。2015年,在教育主管部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国内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始积极探索在线教育。此时,开展在线教育的组织机构也已不再限于高校下属的继续教育学院,一大批新的机构加入在线教育行业。这些从事在线教育的新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机构是由高校创办的,如上文中提到的“学堂在线”;另一类机构是由互联网公司、出版社等社会力量创办的,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爱课程、中国MOOC大学。新机构的参与,一方面缓解了传统教育机构的师资压力,另一方面倒逼传统教育机构教学创新,促进了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目前,在线教育机构成为开放教育的主流力量。
二、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编写的困境
教材是组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和表现方式决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目前,绝大多数针对高等继续教育编写的教材在体例上仍以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为范式,仅是内容做了一些简单删减或者是调整一点难度。这样的教材偏离高等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实践性、创新性教育较弱,内容滞后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忽视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不符合开放教育背景下高等继续教育教与学的需求。
(一)偏离高等继续教育培养目标
当前,许多举办高等继续教育的高校仍然停留在学历补偿的“码头”上,且越来越趋向“普教化”发展,具体表现为未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管理模式等方面过于趋同普通高等教育,造成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4]。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任课老师多是由其他学院的教师兼任,教师过于强调成人学习者基础薄弱、工学矛盾突出等因素,在教育实践中有意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基于上述诸多因素,大部分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的编写偏离培养目标,具体表现为高等继续教育的教材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删减版,难度降低、内容减少,从而降低了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二)教材的时效性、创新性较弱
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开始从学历补偿向在职继续教育转型,大多数教师没有准确把握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定位,教材编写仍然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权威性,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没有被及时编入教材,教材缺乏前瞻性,时效性较弱。同时,受教学体制影响,高等继续教育仍然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其教材内容多侧重于概念、命题、推导等基础理论的叙述及其解题技巧,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成人学习者追求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更有悖于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突出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人才岗位创新能力”的目标定位。
(三)忽视开放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高等继续教育领域是较早尝试将开放教育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积累了丰富的开放教育资源。但是,绝大部分继续教育学院止步于资源共享服务阶段,仅是将纸质教材、课程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提供给学习者自主学习,没有将开放教育资源有效融合于教材建设和教学服务,忽视开放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仍然沿袭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形式,其缺乏教学交互性,无法满足基础薄弱的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尤其是呈现形式各异的教学材料之间还缺乏整体设计,内容重复、交叉,加重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三、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开发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的创新思路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动下,基于开放教育资源,以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模式正在高等继续教育领域逐渐普及。因此,开发高等继续教育教材必须顺应时展趋势,充分利用开放教育资源的优势,积极探索教材出版的新模式。
(一)基于课程出版,创新教材出版模式
课程出版是教育出版转型升级过程中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甚至教学测评、教学管理等作为出版内容进行动态复制与公开传播[5]。根据课程出版模式开发的教材,是融合多种媒介形式、承载丰富教学功能的新形态出版物。同时,高等继续教育教材的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和各种教学活动的支撑。而课程出版对高等继续教育教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出版模式。课程出版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复制传播过程,不受时空、载体限制,能够保证在线开放课程、在线教育平台等开放教育资源内容、功能的完整性,方便教材编写者及时地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
(二)教材与在线开放课程的一体开发
高等继续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以构建学习者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重要教育形式。高等继续教育应针对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业态,开发新的特色专业课程,既保障其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创新性,又为教材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在高等继续教育中,其教材与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种学习资源代替了教师的角色,为学习者提供直接的教学服务。为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学两层皮”问题,其教材建设必须与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一体开发,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创新,将开放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教材,实现教材与在线开放课程的衔接与匹配,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三)优化在线教育平台,增加教材功能
作为新形态教材组成部分的在线教育平台,应针对高等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在职学习、学习时间碎片化、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目的等特点,帮助学习者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既保持其学习热情,又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基于开放教育较强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一方面,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广泛地链接丰富的场景服务功能,提供涵盖“学、练、测、评”教学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让学习者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多元化、多维度的学习需求,创建相应的学习活动场景,为学习者提供匹配度高、即时性强、体验感好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因此,其教材编写者要深入研究分析课程特点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断优化和丰富在线教育平台的场景服务功能,为学习者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及更加精准的学习支持服务。
四、结语
当前,开放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这为教师基于开放教学资源编写教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开放教育资源的内涵,持续探索规范的、科学的、创新的教材出版模式,积极推动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共同促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作者:唐天赋 吴斌 单位:中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人文社科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