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堂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课堂教学中建立的师生关系有重要意义
开放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其提倡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而不完全排斥面授辅导课的操作方式又有别于其它的远程教育模式,因此,面授辅导课就成了开放教育的一大特色。首先,开放教育的面授课课时较少,不要求教师作系统讲授,只提倡教师讲重点和难点,这是对传统面授辅导课的一种改革;其次,完全的远程学习,学生会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体验不到学校的文化氛围,而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正好弥补了其它远程教育的这一缺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开放教育理念,对学校产生更强的归属感。正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既体现了开放教育特色,又影响到开放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师在面授辅导过程中就要尤其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沟通。
2“亲近—期待—信任”:开放教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历经近十五年的摸索,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基本上可定位为三种类型:导学课、辅导课和复习课。导学课主要是教师从总体上就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建议,这个课型基本上是在一门新课的起始阶段,也是师生之间建立关系的阶段;辅导课主要是教师就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作业等进行具体讲解,是学生与教师深化关系的阶段;复习课是教师就课程的复习范围和复习要求进行具体布置,因为开放教育秉承中央电大的“五统一”,教考分离,所以复习课也是大多数学生最为重视的课型,是师生关系的升华阶段。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去构建开放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就是“亲近—期待—信任”三个阶段。
2.1导学课:巧用“首因效应”,奠定师生关系亲近的基调
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交往有一个著名的“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也就是俗称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在建立师生关系的导学课上,教师就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时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来说,导学课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有两大方面:一是师生之间互相认识;二是介绍课程学习的相关信息。教师一般只注重第二项内容,而忽视第一项内容,殊不知,这才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学生往往是先看上课的教师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决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程,而教师的自我介绍形式就足以让学生对这个教师形成“首因效应”。开放教育学生大多为成人学生,他们的阅历不可谓不丰富,因此,教师的自我介绍必须要有足够的新意才能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形成亲近感。教师自我介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开门见山式。教师直接介绍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虽简洁明了,但没有新意,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幽默登场式。这是教师花心思自我介绍时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自己的姓名或者经历等幽上一默,可以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但这对有些无法在自己姓名或者经历上做文章的教师来说适用性不强。第三,提问回答式。其实对大多数开放教育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学校的课表安排或者网络资源很轻松地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重复意义并不太大。如果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一点时间,就教师的相关情况进行提问,教师来一个“答记者问”,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比较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师生距离很快缩短学生可以得到很多教师的“隐私信息”,人际关系理论中,有一种说法“最好的朋友是知道你最多秘密的人”,当学生感觉自己已经充分了解教师的时候,在心理上就更能接受教师。而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发言积极性,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当然,这种自我介绍方式对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幽默感都有一定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整个提问—回答的基调控制在轻松、活泼的状态。
2.2辅导课:细节着手,让学生期待上课
开放教育学生面授辅导课到课率普遍偏低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固然有各种各样主客观原因,但教师如果善于在细节处进行设计,让学生期待教师的面授课也并非不可能的。
2.2.1课前有惊喜虽说开放教育学生有意注意的能力已经相当强,但是他们上课的纪律性却明显偏弱,能够做到准时上课的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前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些“开胃菜”,一来可以通过这段时间等候学生陆续到课,二来可以利用“开胃菜”的“美味”吸引学生早点到课。这就有点类似于传统课堂中的导入环节,但教师在设计时要更多考虑到成人的心理特点并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第一,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相关新闻热点探讨。比如幼儿园集体喂药事件、房价调控、乌克兰局势等,这些社会热点新闻在学生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各个专业也都可以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学生会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第二,结合课程内容,提供相关案例分析。有些专业的学生可能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不是很高,教师就可考虑在课前准备一些既有启发性又能结合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或者故事、题目等),通过分析案例、题目或共享一些故事,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第三,结合学生需求,讲解相关作业题目。无可否认,开放教育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抱着很强的功利心理的,完成作业、通过考试是他们最直接的目的,而开放教育的作业往往综合性比较强,如果学生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完成量也比较大,如果教师能在每次课前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作业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作业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2.2.2课中有兴奋点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的时间安排通常比较集中,大多是在晚上或者双休日本该是休息的时间,学生经过了一天或者一周的工作之后,上课的精神状态可能并不饱满,而且由于课时紧张,成人学生也难免会有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因此,教师要张弛有度,善于控制整个课堂的节奏,避免为了赶进度而“唱独角戏”,要多与学生互动,适时制造一些兴奋点。第一,提问。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教学,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但对于开放教育的成人学生,教师又不可能经常采用学生朗读、上台演练等方式,因此,最简单的调控课堂节奏的方法可能就是在陈述一段内容之后,以学生感兴趣的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点提问。不一定非得要求学生回答出多标准的答案,关键是要通过提问-思考-回答的过程,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所以,这样的提问最好在学生精神疲劳的时候,而且问题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启发性,这样会让学生有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第二,讨论。成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已经很好,对于教师课堂中的很多观点都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因此,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最忌讳教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而不给学生任何表达自己的机会。教师可课前设计讨论题,也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适时组织讨论,可以是发散式的,由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是教师主导式的,由教师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间和方向,以免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或者偏离主题。第三,游戏。虽然开放教育学生大多是成人学生,但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童心,好玩、好奇、好胜的心态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存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组织一些既和教学内容有关、又有一定趣味性的思维游戏或者室内小游戏,在学生精神懈怠的时候适时活跃一下气氛,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兴奋点。
2.2.3课后有悬念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决定了每门课程的面授辅导课时间都是相当有限的,教师和学生可能只有两到三次的见面时间,而且这些时间可能相隔较久,如何使学生在一次课后还能期待着与教师的第二次相见,每次面授辅导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悬念。比如,在提问环节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留待下次课再揭晓;在讨论环节,隐藏教师自己的观点,等下次课再公布;在游戏环节,同样可以留一些解决方案或者启示性的内容放到下次课再共享。在开放教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办学模式的原因,也由于学生的年龄原因,教师更习惯于“一言堂”,但这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上花点心思,这样学生才会期待面授辅导课。
2.3复习课:深化关系,在相互信任中迎接考试
开放教育虽然教考分离,基层电大的任课教师不具备出卷权,但对学生来说,复习课还是他们最愿意来上的课,因为他们相信老师肯定会比他们更明了上级电大的出卷思路,希望从复习课上获得最直接的考试信息。在复习课上,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信息:大家都是同一阵线的,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复习资料,一起讨论应试策略,一起练习往年试题。一来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探讨中增强应试信心,二来让学生在复习课中深化与教师的关系,这样即便在考试中出现一些意外,他们也会心平气和地与教师、校方沟通,而不至于站到学校的对立面。开放教育学生虽然是成人在职生,但是他们同样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对学校的归属感。开放教育教师就要善于利用仅有的几次面授辅导课,有意识、有技巧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此推动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改革。
作者: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