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四个方面对“3+2模式”下会计专业课程衔接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3+2”模式;会计专业;课程衔接
一、“3+2”模式
目前,我国有很多中高职方面衔接模式,“3+2”模式是其中主要模式之一,中高职“3+2”模式,即学生在完成3年中职教育后再接受2年高职教育,毕业后分别取得相应中、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及相关职业等级资格证书,是中高职学校发挥各自优势、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办学形式。这种模式一般是中高职学校之间有合作协议。
二、“3+2”模式下会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方面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由于缺乏中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沟通,存在着课程体系不连贯、内容重复等现象。
(一)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很多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学生大量时间在校外实习,专业课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反映出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差异。
(二)课程内容重复
因为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中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比如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统计学原理等,中高职都有开设,造成了中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技能训练重复
在专业技能培养与实习实践方面,高职院校技能培养定位不高,实践训练项目相差不大,技能训练重复,学生升入高职后上实习实训课的积极性不高。
三、“3+2”模式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建议
我院会计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和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开展“3+2”一贯制联合办学,招收2016级会计专业首批学生。作为国家骨干专业,理应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有所作为。下面就以我院“3+2”会计专业为例,探究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共性,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我们课题组根据济南市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首先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及目标定位,通过设计课程衔接调查问卷和前期调研,聘请不同层次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制定了会计专业(32连读班)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在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保证学生在3年中职、2年高职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前3年主要培养基础技能型人才,后2年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打造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分别确定了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1.前3年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企业、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后2年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学生主要面向本市中小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的财务会计部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掌握或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和基本理论、具备财会岗位群的操作知识、能力、素质,在基层积累多年工作经验后,努力取得中级专业职称,可提升至会计主管、财务主管岗位从事会计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面向记账公司等会计服务中介机构的会计或税务咨询岗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衔接,前3年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后2年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前3年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后2年高职课程重实践,鼓励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发挥主动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各个模块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现分段培养。
(三)职业技能课程衔接
通过调研中高职学校,发现中高职不少课程重复开设。进行职业技能课程设置衔接,应当合理确定中高职课程的能力要求以及课程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形成特色鲜明、对接密切、动态调整的课程设置衔接体系。1.职业基础课程前3年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统计学原理、金融基础。高职开设出纳实务、经济法。出纳实务在基础会计课程基础上,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胜任出纳岗位的基本工作。经济法课程与中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衔接,深入系统学习助理会计师考证中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2.职业核心课程前3年开设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高职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助理会计师考证用书)、会计信息化、税费核算与申报、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审计。初级会计实务、会计信息化分别与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衔接,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初级会计实务采用职称考试用书,为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资格打好基础。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T3畅捷通教材,主要包括总账、固定资产、工资三个模块,高职会计信息化以用友ERP-U872为主,为拓展学生能力,另指导学生金蝶K3财务软件应用。税费核算与申报、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是中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扩展提升,满足学生以后职业发展的需要。3.职业拓展课程前3年开设市场营销、公关礼仪,高职开设管理学原理、财经应用文写作、会计制度设计、证券投资实务、保险学基础。4.职业实践课程前3年开设点钞、珠算、理实一体化手工模拟做账,高职开设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岗位实训、税费核算与申报实训、成本核算实训等课程单独实训,以及企业经营ERP、VBSE虚拟企业环境等综合性实训。加大高职的实训环节和虚拟仿真训练,使实训课时达到50%以上。前3年侧重于基础手工模拟做账,而高职侧重于电算化会计和综合的模拟训练。
(四)课程标准衔接
为了突出能力本位,体现分段培养,我们合作制定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3门核心课程中高职衔接相互贯通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内容贯通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课程标准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总体目标、课程具体目标、课程内容、考核评价、选用教材等六个方面进行衔接。
(五)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把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中,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前3年进行初级培训,可以通过畅捷教育云平台,考取会计信息化操作员证,高职阶段进行中、高级培训,获得助理会计师资格。健全课程衔接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职业教育人身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3]朱琳佳,芦京昌.中高职课程衔接初探[J].职教论坛,2012(22):57-59.
作者:鲁劲秋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