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专业论文:会计专业建设思路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专业论文:会计专业建设思路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专业论文:会计专业建设思路探讨

本文作者:张永欣、高国云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我院会计专业按照学院的办学定位和规划,服务区域经济,科学定位;通过会计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进行特色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以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加强质量监控作为保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科学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进行明确定位。专业必须主动适应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我院会计专业根据市场调查,将会计专业初次就业岗位定位于:出纳、会计;目标工作岗位为主管会计、财务经理;培养目标为:立足石家庄,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主要在中小企业从事出纳、成本费用核算、债权债务核算、工资核算、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保管等日常会计处理以及财务分析与管理工作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通过会计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强化特色德育教育。为提高会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加强学生做人教育,通过会计文化建设等多措并举,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竞争力,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1、营造浓厚的会计文化氛围,将德育教育融入会计文化建设。会计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优良会计职业道德的准会计从业者。我们在校园内必须营造浓厚的会计文化育人氛围,做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比如,创建文化展览室或宣传栏展示会计发展史、会计最新动态等内容;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亲身感受会计工作的实际内容;通过开展会计文化节、会计大讲堂、会计专家访谈、会计社团、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浓厚的会计氛围中,时刻去感受思索,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对会计工作的热爱。

2、将德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会计的德育教育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逐渐形成“德高技强”的会计育人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中,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要从不同角度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第一学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辅导等课程,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学年开设法律常识、商务礼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促进学生成熟。第三学年开设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就业指导等课程,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此外,还要结合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比如,第一学期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专业品质融入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以及入学教育、企业参观等活动中;第二学期将培育客观稳健、诚实守信的专业品质融入到《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等教学中;第三学期安排《出纳岗位实务》等岗位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以感悟和夯实专业文化;第四学期安排《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成本核算与分析》、《纳税核算与分析》等主要就业岗位课程,使学生理解会计人的工作作风,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第五、第六学期通过校内一体化综合实训,以及校外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真实的工作体验,环环紧扣,将会计特色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会计教学中。会计教学必须把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与德育相结合,在专业授课时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人处世的道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内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少说教,多用案例、启发式、任务驱动等方法,让学生不仅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牵制机制,还要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职业素质,使他们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悟道,逐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三)强化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我们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全面提高技能水平,并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的充分保障。

1、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高职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中小企业,我们从主要就业岗位出发,基于会计工作过程,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分岗位技能训练、混岗技能训练、实战训练四位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将它们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实践与理论一体、手工与电算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表1)

2、强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必须能够为学生进行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提供设备和场所,能够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训室支撑的能力培养要能覆盖专业所设计的全部能力。目前,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和补充,也是进行理论再检验,实现技能改进与提高,使能力体系不断系统化的场所。我们将校外基地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阵地,企业和学校共同加强监管和考核,制定《应届毕业生校外顶岗实习相关规定》、《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相关规定,以此促进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率和实习效果。

(四)提升专业教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1、建立外部保障体系。第一,创新高职院校教师师资管理制度,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要不断营造以成为专业带头人和各级教学名师为荣的教学气氛。增强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荣誉感,把增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个人荣辱有机结合起来;第二,校企共同进行教师培训,联合制定培训体系。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他们深入生产、科研一线参加实际锻炼,增加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完善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会计教师自身提高发展的途径。第一,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规划。教师应当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制度保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规划;第二,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成长,在学习中才能不断创新;第三,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说课、授课比赛,参与精品课建设,主动拜师学艺,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第四,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参与社会服务。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很多,比如进行专业培训,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还可以通过在企业锻炼过程中将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不仅提高实践技能,还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五)质量监控保障。质量监控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我们构建了由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主要包括教学条件标准、教学过程标准、教学考核标准等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标准;教学管理系统由完整的教学管理文件、严密的教学管理机构、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构成;通过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首先保证教学团队和教学条件达标,其次对于教学效果主要实行学院、管理群、会计系三级管理体制,通过各级督导听课、教学检查、进行不同层面的教学评价等手段及时把握教学动态,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和修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学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建设必须紧跟市场科学定位,德育教育、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和学生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齐抓共管,打造“德高技强”的学生。而作为内因的学生,必须制定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SWOT分析,明确发展方向,努力学习,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夯实基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