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生科技创新与医患和谐相处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生科技创新与医患和谐相处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生科技创新与医患和谐相处的思考

【摘要】医学生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离不开医患和谐相处,而医学生通过科技创新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医生和患者和谐相处,这主要表现为: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能够锻炼出创新医疗技术的能力,用新技术更有效地救治患者,令患者及其家属深感满意,他们也就更愿意与医生和谐相处;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更加关心患者,对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加以爱护和帮助,也就更能快乐相处;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培养出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治疗过程中,态度更认真严谨,治疗更精密细致,疗效就会更好,促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

【关键词】医学生科技创新;促进;医患和谐相处

面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著名学者朱幼棣曾说过,主要在于“医”。所以在追求医患和谐相处的路途上,必然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医”上,这就将医学生这样一类被赋有专科色彩的大学生推上了时代舞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强调的“双创”,对医学生同样有指导意义。医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医患和谐相处,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1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锻炼出更强治病救人的能力,有助于医患和谐相处

医学生阶段研习内容主要为基础医学知识,而进行科技创新,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加以分析可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激发医学生的科技创新欲,对于培养医学人才有促进的意义。这点体现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比如查阅以及翻译文献,一方面是对医学英语词汇的累积,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医学生总结的能力,长此以往,当这些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发量变即使得其成为能够了解尖端知识、并且善于归纳总结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对于这样的医学人才,正是现今医院里面所缺少的。医生能够从相似的病例中找到共通点,使其医术在实践方面得到提升,得益于其培养的归纳总结能力[1],直接的受益人就是患者。通过对于文献以及最新外文研究结果的了解,医生就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对于同样的病症,就能够找到最合适、最新的治疗方案,高超的医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病痛,那么患者就医的目的达到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不言而喻。医学生的科技创新还能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仅仅是在课程安排之内的实验操作远远不够,而科技创新恰巧弥补这样的缺陷。比起已有确切结果的教学实验,科技创新实验从实验的立意,就充满各种不可预测的可能性。每一步实验必须精准操作,不断改善实验的步骤,才能够使实验成功,而成功的标志,就是成果。在这个过程之中,医学生必须要熟练实验操作的各项准则,并且要具有严谨的态度,这些对于临床仍然适用,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因为这决定一场手术是否顺利。虽然医生必须具备的这些创新实验能力,不是在医学生的阶段就能完成的,但是,尽早的积累这些技能的基础能够加快临床学习的进程,更快地促进临床能力的提高,更早地投身于医疗事业中,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医疗事故,并且能在难度较大的手术中增加成功机率,保障手术完美落幕,从而直接促进医患和谐相处。

2医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培养出的强烈责任感,有助于医患和谐相处

医生的职业道德就是大众口中的医德,而现今大多数的医患纠纷中,医德总是被反复强调。新闻提及的“某医生偷菜耽误治疗时机”,就是在于这名医生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而且工作时专心工作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也是必然的要求,而医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形成。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病痛,医学生通过科技创新的实践得到这种认识,并检验出这种认识的真理性,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治病救人放在首位,也就不会出现上述荒唐的现象。不同于其他专业类别,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各项实验[2],尤其是动物实验。同样作为生物,动物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故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医学生就能够培养出一定的使命感,对生命的崇敬感,尤其是在教学以外多次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同时,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医学生还必须为自己每一个想法以及步骤负责,这种负责体现在,提出的假设必须有理有据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要向别人说明自己科技创新的结果就必然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负责,也就是说实验步骤必须要严谨,而且选择的方式也必须要恰当[3]。整个科技创新的实验设计都需要医学生为之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一个认识正是源于多次的科技创新的实践所检验出的真理。这样的一种责任感带入到医疗事业当中,就是对每一位病人负责,对每一种疾病负责,对每一项检查负责,社会责任感是身为每个社会人需要具备的,同样的医生这个职业的责任感也是每一位医生必须拥有的。只有医生们医德高尚,才能够给患者带去信任感,直接就促进了医患间的和谐相处.

3医学生科技创新中培养出的精益求精态度,有助于医患和谐相处

精益求精是医学生的重要职业意识,比如严格的操作流程、严谨的态度以及对于各种疾病的基本判断等。在医学生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很容易就能够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4]。以认识论来看待这一过程,可以得到在不断深化的正确的认识作用下,医学生能够依靠正确的认识进行科技创新上的实践,之后就能够形成所需要的职业意识[5]。那么等到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将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或是不严格的无菌操作为患者带来的二次损害。减少医生在医患关系破裂中所起到的人为因素,才能建立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感,便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变相促进医患的和谐相处。新闻中不乏各种人为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一定程度上与其职业意识关系甚远。最近的一则新闻中提及,医生对车祸患者施以气管切开术的时候误伤内侧颈动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在这则新闻中,出现的人为的失误在于内侧颈总动脉的误伤,不能否认该医生的职业技能,毕竟人无完人,何况是医生,但是如果该医生能够更加熟练,更加清晰人体的构造,或者说操作更加细致,也不是不能避免。就医学生而言,课程内容中的实验操作也涉及气管切开术的练习,但毕竟次数有限,然而,在一些科研项目中就不一样了,医学生有很多练习机会,能够在正确的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多次进行操作,这对于其培养严谨的态度和正确的操作有很大的优势,这就是早期的职业意识的培养。在新闻中还提及,出血后医生对于出血点的误判以及为解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不足、素质低、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国家自2010年起在全国高等医学院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免费培养工作,这一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旨在满足社会主未及时联系相关科室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这一事故明显表露出医生职业意识的缺乏,以至于错失良机。这种事件的发生最容易引起医闹,又何谈医患和谐相处。而医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早早造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医患关系和谐相处。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能够实现培养一名合格医生的目的,对于医患和谐相处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医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并非是与生具有,也不是成为医生就能够具有的,这需要在医学生阶段不断地培养,而科技创新就是很好的培养方式,一切发展都是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医患关系和谐相处当然也少不了这样的生产力。义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卫生医疗的差别[1]。

参考文献

[1]夏欧东,郑玮,余杨.“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探索,2016(4):70-72.

[2]鲁选文,姚乐,杨飞,等.浅谈医学生科技创新[J].中国现代医生,2005,47(24):115-116.

[3]程宏,祝瑾,龚卫娟,等.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8):849-851.

[4]曾慧兰,陈洁,张宏.导师指导下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5):806-807.

[5]张连双,李红星,赵伟,等.科技创新对当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意义[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4):326-328.

作者:李洋 孟凡艳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