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冶金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冶金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冶金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系的具体情况,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方面,阐述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冶金工程;本科生;科技创新;导师制;学科竞赛

一、认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创新并树立创新意识,可通过调整培养方法、邀请国内外行业内专家学者讲座等方式,帮助本科生形成正确的科技创新观念。尤其应该加强对一年级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打好科技创新基础,了解科技创新目标、不同专业领域研究方法、各层次各专业参与科技创新途径,克服对科技创新思维误区和畏难情绪,树立创新意识,挖掘自身的创新兴趣点。同时,按学科大类开设深层次创新教育公选课,着力培养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和较强能力的创新人才,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创新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调整培养方案,增设冶金新技术专题讲座和科学研究训练等课程。冶金新技术专题讲座是通过组织专业内教师为本专业学生讲授1~2学时课程,传授科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科学研究训练是为大学生个体制定导师,通过1~2学期的基本科研训练,将训练结果或实验成果以实验报告形式提交,并由各导师进行评估。定期邀请日本东京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著名学者为本科生介绍国外科研现状,扩展视野和增强对科研训练的兴趣。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骄傲的标志之一。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几百年来,先后产生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七成多毕业于牛津大学[2]。与学分制相比,本科生导师制在因材施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导师指导的学生少,课余时间交流多,便于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不同学生给予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上的不同指导[3]。例如,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重点指导其掌握学习方法,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以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对于资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其探索一些科研课题,培养独立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进而增强其专业素养。冶金工程专业自2015年实行导师制。从大一入学第一学期,为每2~3名学生分配1名专任导师。要求每位导师与所指导学生每学期至少座谈2次,对学生就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传授、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科技竞赛等,一直到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论文)。导师制有利于保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连续性,提高投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设立基金项目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为了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多方面的激励制度,一定的经费投入与支持是必要前提。许多高校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或科技创新基金,可以解决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要的经费支出。申请创新项目的过程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创新想法与思路形成研究方案并申请到项目基金,对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锻炼环节[4]。大学生申请科技创新基金的过程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过程,需要经历研究方案设计、申请书撰写、汇报、实验、总结报告等环节。首先,在撰写项目申请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及团队成员的讨论过程中,对自己的创新思路进行整理和完善,形成完整的项目申请报告。其次,进一步对申请书进行凝练,以PPT形式向校内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委员会展示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三,项目获批后,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以本科生为主体,围绕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形成研究报告。科技创新项目的申请、执行和结题环节训练和激励,对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5]。根据《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暂行条例》,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冶金工程系每年均组织本科生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重点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目的意义明确、立论根据充足、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具备的项目。具体资助范围: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开放实验室或创新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有关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及创新性研究项目,等等。按照“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资助”原则,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均可申请。

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

依托学科、行业竞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可有效地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6]。学科竞赛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并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推动教改成果转化,营造校园科技创氛围[7]。学科竞赛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并创造性发挥的实践过程,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8]。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强化“双创教育”,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创业训练和实践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和其它优秀成果,或参加学术活动及修读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评审认定后给予相应学分。为鼓励教师指导各级各类竞赛,制定了《武汉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本科建设的意见》《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学科和科技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及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创业纳入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和年终绩效考核。冶金工程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冶金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环保创意大赛和虚拟炼钢大赛等平台,由3~8名学生组成科研训练团队。参赛团队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每个团队配备1~2名专业指导教师,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凡琦,周英华,于学刚.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199.

[2]赵福旺,权立红,杨继涛.本科生导师制发展措施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36-38.

[3]周亚利,阿娜尔古丽•塔西铁木儿.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6.

[4]王国秀.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J].甘肃科技纵横,2018(9):72.

作者:李建立 朱航宇 薛正良 余岳 张翔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