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锋队,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但面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也存在科研反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够、科技项目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校企合作科研优势不足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生态、技术、人才需求,通过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培育“三员”人才队伍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化的过程性使得“现代产业体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内涵也有所差别。在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充分发展,现代服务业占GDP70%左右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体现在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的产业构成,即农业基础比较稳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从我国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历史背景来看,现代产业体系更多地出自决策层对现实经济发展取向的思考,而非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果,经济实践再一次走在经济理论的前面。党的十七大报告系官方首次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是对“新型工业化”理念的补充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现代产业体系”表述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到报告,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和内涵逐步明晰,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科技创新视角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构建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显然是重要抓手。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而言,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要处理好科技创新、实体经济、人力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1.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我国科学研究水平较高,根据汤森路透2017年的ESI数据,中国高校(内地)上榜数达到210所,其中拥有10个以上ESI前1%学科的高校共有25所。但是中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难以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清华大学陈劲教授团队2015年通过面向全国682所高校开展的专项问卷调查,测算得出“高校近5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估值为17.6%”。2.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相互支撑。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现代产业体系对科技创新要求更高,而现有人力资本供给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有力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面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新任务,我国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面临较大缺口。正因如此,国家实施本科高校“双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等创新发展行动,以提升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供给质量。3.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有效融通。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科技创新不足容易造成实体经济处在价值链低端,致使优秀人才不愿进入或留在实体经济领域。从社会层面来看,当下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名牌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实体经济当工匠的凤毛麟角;从家庭层面来看,父母将小孩作为未来实体经济中的工匠来培养的少之又少;从学生个人层面来看,高考志愿中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是大多数高分考生的第一志愿。
三、高职院校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适应性研究
1.高职院校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比较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③对于现代产业体系,党的报告给出了四个核心要素,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这四个要素中有三个与高职院校四大职能中的三个直接相关,二者之间的联系如下页图1所示。因此,高职院校在服务和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第一,供给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我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的培养主阵地,侧重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类人才肩负着将技术生产力化、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职能,对于产业结构顺利转向中高端、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有着重要影响。第二,聚焦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应用研究,科研工作更接地气、更重实效,既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通过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解决“生产线上”难题;又注重将技术成果、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和实训环节,反哺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三,注重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也是高职院校面向行业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拓宽了社会服务的功能和领域。2.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新挑战。第一,科研反哺教学不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待提升。育人是根本,高职院校科研也要为人才培养提供研究支撑。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未能以教师特点、生源结构、教学规律为基点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的科研动机不够明确,主要是职称晋升导向,缺少内在驱动力和持久性,科研成果很难实现知识激活进而反哺教学实践。高职院校面临生源断崖式下降,生源类型多样化,学生科研素养偏低,难以参与教师日常科研任务。第二,科研层次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亟须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一方面,科研项目层次偏低,以市厅级纵向项目和企事业委托横向项目为主,鲜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以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的江苏为例,2018年省科技计划项目,高职与本科院校获批项目数,高职院校在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差距仍然较大。另一方面,科研层次不高也导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畅。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企业的专利实施率为59.2%,高校相对较低,仅为12.9%。专利产业化率,企业为44.5%,高校仅为2.9%。由于高职院校科研水平、项目层次落后于本科院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在寻求有转化潜力的技术成果时往往选择名气较大的本科院校,导致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受到较大影响、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第三,校企合作中科研优势不足,产教融合内生动力亟待发掘。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模式,但总体而言,现有的校企合作还很脆弱,主要体现在学校依赖企业、合作不平等、合作依靠人情维系、双方动机目的不匹配。企业合作的动机主要是人才与技术需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技术服务方面,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省教育厅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技术市场交易统计结果的通知》数据,全省高校当年技术开发类交易,本科院校平均合同金额为8643.9万元,高职院校平均合同金额为375.8万元,而更能衡量科技成果质量的技术转让交易,本科院校平均合同金额为910.7万元,高职院校平均合同金额为13.6万元,差距显著。当企业在用工、人才需求比较急切时,校企合作的脆弱性可以暂时隐藏,但随着产业升级不断深入,重视科研合作并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才是更深层、更持久的途径。
四、面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1.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生态需求,优化制度设计突破机制瓶颈,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高新技术渗透广、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关联度高、环保性强、附加价值高等特征,这种新的产业生态对科技创新的环境、效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为高职院校优化科技政策顶层设计、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高职院校更多的自主权。第一,体制改革要优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高职院校科技项目要接地气、重结果、讲绩效。具体来说,既要严格依据项目任务书约定开展综合绩效评价,突出技术指标刚性要求;又要实行绩效分类评价,基础类研究重点评价新原理、新规律的原创价值和代表性成果质量,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重点考核新技术、新产品、关键部件的创新性、可靠性、成熟度,突出成果对问题解决、成果转化对支撑行业产业发展作用的考核。同时,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第二,机制创新要坚持科研管理放管结合,建立分级责任担当机制。从科研管理全流程实行改革,简化项目申报,减少多头重复检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给予项目负责人和科研单位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强化管理中的服务意识,配备科研财务助理,从而为科研人员松绑和减负,让其有更多精力投入项目研究;建立鼓励教师在岗创新和离岗创业的用人与考核机制,实现放权到位、放出活力。同时,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分担责任机制,强化学校、二级学院和项目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把好科研、财务、成果转化等制度关,守住管理底线,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2.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技术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四链”衔接,打造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党的召开不久,国家层面就出台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两份重要文件,前者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后者是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两者前后呼应,成为解决高职教育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深的政策“组合拳”。第一,聚焦一个产业集群,打造创新绝对优势。高职院校科技工作应立足于产业需求、侧重于应用研究,依托优势专业群聚焦地方现代产业布局中的某个产业集群,做好专业设置优化、科研方向定位,从而既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产业基础和技术需求,又能促进和导引区域内同一类型学校的科技创新各有所专、各具所长,避免重复研究和同质化倾向。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基础较弱,而采取专业群对接和服务产业集群的模式,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的重点突破、形成绝对优势。第二,共建“双跨”科创中心,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业链整合与业态重组。在科技创新载体打造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联合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组建跨单位、跨专业的科技创新中心,引入企业技术人才、研发项目、实验设备等创新要素,整合校内分散的产教技术联盟、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资源,打造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多种平台有机联合、多种创新要素有效集合的科技创新综合体,实现校企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第三,推动创新“三级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开展应用技术创新,也要重视成果转化和实现经济效益。通过产教融合打破时空局限、学科藩篱、要素分割、技术碎化,形成产学研创新闭环,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流通、转化,解决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借助成果转化创造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推动以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的重构和产业链、创新链的重组,形成良性循环。3.满足现代产业体系人才需求,培育打造“三员”人才队伍,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流产业,离不开一流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应该依靠三类重点人群:青年教师(含博士)、有专业特长的退休教师、有科技兴趣的学生。这三类人群各有特点,在科技创新中承担不同的角色。用好这三类人群,打造科技特派员、科技辅导员、科技助理员“三员”结合的科技人才队伍,是高职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第一,培育青年教师科技特派员队伍。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专业基础扎实、科研底子较好,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缺乏对行业特点、产业前沿和企业需求的深入了解,采用科技特派员制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形式让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和科研实践,了解自己专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既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反哺专业的实践教学,又能在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的过程中融入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借助企业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实现自身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二,打造退休教师科技辅导员队伍。高职院校有专业特长的退休教师相对于在职教师有着独特的优势:专业研究经验丰富,从事科技工作时间充裕,企业人脉资源较广,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可以大有作为。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返聘了一批有专业特长、善于发明创造的退休教师作为科技辅导员,担任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的指导教师,辅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传授多年的科研经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教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牵线搭桥,提升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第三,培养学生科技助理员队伍。高职学生在理论学习、应试能力等方面不如本科生,但在动手能力、发明创意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合理引导和平台搭建,可以培养一支思维活跃、善于动手的学生科技助理员队伍。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修订了有关课题、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所有校级科研课题至少需要有1名学生成员,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项目的平台;对于学生专利报销全部申请费用,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后额外奖励1万余元,这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作者:丁传安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