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培养人才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培养人才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培养人才探索

摘要:我们应该从创新体系建设上对人才的能力与水平进行分类,从人才自身所具备的创造型、创新型、应用型等方面对人才特质进行管理。创造型人才作为掌握国家核心技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创新转型中急需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各种技术与技能,正是产业实际需求较多的人才类型。如果我们不重视对个人能力进行分类管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会受到人才集聚效应的制约。

关键词:科技创造;分类管理;创新体系;要素融合;创造型;创新性;应用型

我们国家每年的科技大会上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国家对这些科学家科研成果给予崇高荣誉和高度评价。这种创造型人才作为一个国家核心技术掌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从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建设来看还是不够全面。任何科技产品都是以产品形态的设计、造型、结构、材料等综合要素应用于终端市场。我们应该从创新体系建设上对人才的能力与水平进行分类,从人才自身所具备的创造型、创新型、应用型等方面进行人才分类管理。我们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性的作用,往往忽略设计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关键性的力量。我们的决策层面没有意识到设计意识、设计理念、创意产业等方面的重要性,从经济角度来说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能够提高商品的市场价值。国外知识经济就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作为经济扩张的手段,而设计创新是知识产权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发明专利、外观造型、商标注册、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他们从世界经济的消费终端上赚取可观的商业利益。他们关注全球消费市场的20%左右高端消费品生产与销售,他们特别重视奢侈商品的设计创新与权益保护。而我们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以中低端商品为主,如何改变我们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转型调整,我们现在创新发展出现产业转型的“瓶颈”问题。首先要改变我们以往的惯性思维,尊重老一辈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论述。我们认为设计创新也是拉动“消费升级的促进力”,还是现代社会发展依靠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我们从国外耐用消费品的汽车制造过程来看,以设计师为中心产品创新管理流程中设计总监负责制。对汽车的发动机、电子系统、传动系统、外观造型等方面技术系统,由汽车各专项工程师负责分项技术的研发,设计师作为市场创新活力的责任主体,也是我们重视艺术设计科技创新要素融合培养人才探索,促进我们人才培养目标性与实效性的发展策略。

一、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结合驱动人才发展

(一)从创新活动中分类管理人才创造型人才对国家掌握核心技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力量,可以说也是国家科研发展中的人力资源战略储备。对于国家重大项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任何资源所不能代替这种创造型人才的重要财富;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中急需的人才类型,市场上许多产品都是由工程师与设计师共同创新制造的商品,设计创新与科技创造的融合创新行为具有“创新型”特征;应用型人才所具备各种技术与技能,正是产业实际需求较多的应用人才类型。如果我们不重视对个人能力与特质进行分类管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会受到人才集聚效应的制约。我们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基础性作用,往往忽略设计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例如,我们国家的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技术到中国电子对撞机实验装置,都是核心技术研究科学家与工程设计人员共同完成的配套设备。

(二)从消费转型中解决供给需求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如果不重视设计人才的创新主体地位,从企业层面上忽视设计人才对产品创新行为主导作用,对设计人才使用上的认识还停留在“美工”地位来界定。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来看,设计创造产品价值始终是中华民族所遵循的创新行为准则,我们从自然采集树叶到加工成为茶叶,从泥土制作到火焰窑变为陶瓷,从蚕蛹吐丝到纺丝出柔美绸缎,都是中华民族对物质文明发展史的贡献,历史上通过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贸易形式屹立于世界强国的地位。例如,设计创新将对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影响作用,从工业产能扩张向产品贸易转型,我们通过基建与高铁的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共同发展等方面展现出中国“工匠”精神,将我们国家的贸易产品转型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从创新体系中集聚人才效应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要素决定了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我们国家产品设计与国外产品设计还有不少差距。如何将设计创新人力资源纳入创新体系中进行管理,从系统性体系来看人才培养是教育部门培养、产业部门使用、科研部门重用等不同管理方式。我们国家的创新驱动经济战略已经实施很多年了,很多企业想转型发展就是因为缺少创新人才而苦恼。建立国家级设计师队伍选拔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对各种产品的设计理念、创意设计、创新理念等方面探索。对设计创新人才“精英特质”的选择储备计划,通过设计比赛选拔“精英型”专业人才进入企业开展设计创新,产业与教育融合培养“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队伍,针对我们国家的社会、民生、军事、市场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确定创新目标与创新项目。

二、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符合市场需求

(一)设计与科技融合创新应对消费升级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融合培养教育目标,以产业转型与产品升级为出发点培养方向。我们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消费需求与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特别是消费升级出现需求环节与难点,我们充分利用设计与科技的要素融合进行创新解决。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作为创新行为与创造活动的带头人,从专业课程中融入科学精神、设计理念、工艺流程、创新思路、技术路径、经验积累等方面的系统性知识。强化人才核心素质中的产品意识、市场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目标,解决我们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市场意识与商品价值的观念。在专业创新训练中让有经验专家或者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高校教师应该定期参加企业的创新实践与科研项目活动,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落实。

(二)以设计师为中心的创新行为理念我们应该重视以设计师为中心创新行为,对时尚消费产品、高端消费品、特色商品等方面的产品转型升级。目前设计师以美术学院为培养平台出现了“艺术家型”设计人才倾向,设计师大部分缺少严谨的科学素养与特质,这种教育路径与培养方式的“设计学院”逐步从美术学院专业中剥离出来,由教育部门、产业集群、科技部门三家组成独立法人教育机构进行联合办学,探索培养我们产业转型所急需“创新型”设计人才“质量”出口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英国诺丁山创意学校办学思路,重视学生个人所特有的个性、偏才、专长、特质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因此已经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学生。

(三)高校科技与设计专业教师参与产业创新我们国家科研部门与教育部门集聚很多科技研究与设计创新人才,但是产业与教育没有形成一种融合性的合作创新机制,只有极少部分的学校老师参与企业科研创新项目。原因出于我们教育体制自身的没有强制性政策,由于我们国家教育部门经过多次扩招分散了许多优质资源,所以市场需要科技创造与设计创新的“精英型”人才。现在的博士、硕士是现代教育培养下的精英人才,可是这类人才都“挤破头”进入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之中,我们的企业发展中遇到了创新人才不足的实际问题。我们的教师都不愿意参与企业的创新项目,这样长期发展下去教师缺少创新经验与科研能力的积累,教师所具备“真才实学”如何指导学生专业的创新实践能力,所以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入课堂讲学与指导企业创新实践。

三、艺术设计与科技创造融合培养人才标准

(一)原创性的创造意志原创性作为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对科技创造型人才价值的衡量标准。原创性作为科学素养基准点中的决定人才的实际能力,从兴趣爱好与科研实践的内在素质表现,创造行为决定着“创造型”人才的基本标准。我们对科研人才培养强化艺术修养与科学素养的融合培养,以及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对原创性精神的追求。艺术与科学之间所具有相通一致的创作意志与创造行力的表达,艺术与科技的本身创造活动就具有对原创性精神追求。例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李四光等人的音乐修养,以及他们对音乐爱好与艺术修养的特质,促进他们对科研方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二)颠覆性的创造理念颠覆性作为设计创新与科技创造的行为准则,人类面对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创造理念。创造型人才应该具有执着的科学理想,对重点项目具有颠覆性的科研创造理念,对于这类人才培养必须按照我们国家精英教育方式的规划管理。我们对颠覆性创造人才的选拔标准应该从个性、品性、知性、耐性等方面条件考察,如果没有个性的科学态度,没有品性的科学素养,没有智慧的科学头脑,没有耐心科研毅力的个人特质,这种人才根本就想不出来颠覆性的创造理念,更不能做出颠覆性的科技产品与设计作品。例如,苹果公司所追求的产品创新理念就是颠覆性的产品设计,才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智能电子产品设计。

(三)不可复制性的创造目标不可复制性的创造目标是创造型人才的衡量标准,创造型人才具有“儿童般”好奇心理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创造型人才对设计创新与科技创造等方面严谨态度,对科技发明过程中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的内心具有强大“创造目标”让竞争对手不可逾越的一种创造力量。不可复制性科研能力是依靠强大的科研团队,还要有国家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所能够做到的事情。近年来,我们的科学理想教育被意识形态教育所淡化,不可复制的创造目标理想教育的缺失对人才培养影响较大。我们教育应邀请有成就的科学院士,对各种创造型人才进行科研学术交流与沟通,以及对科技的思路、方法、技巧、路径等方面的共同探讨。我们从设计创新与科学创造的要素融合培养人才探索,应该反思教育的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如果我们对人才培养还停留在听话教育、驯服教育、应试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永远培养不出来“乔布斯”式创新人物。现在如何确定创造型、创新型、应用型等人才培养标准与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勇气与胆识去破解竞争机制所遇到的人才需求难题。

作者:孙伟 毕亦宁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