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分析

摘要: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对推动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十分重要。近年来,青海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创新较为突显。在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来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一、引言

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国家基本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政府部门陆续颁布了多项科技金融政策,目的在于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来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也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金融资源配置。发挥科技金融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是未来的重要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海省把握机遇、主动出击,为促进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是,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度依旧不够。本文以青海省为例,在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传导路径,通过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为推进青海省的企业、政府、科技金融机构、社会中介等主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政策参考。

二、国内研究综述

王仁祥等(2015)指出科技创新对金融业实现技术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可以提升金融系统的效率[1];郭昱江(2020)对科技创新的基本内容和金融服务应满足科技创新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提高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有效性的相关对策[2];段世德等(2011)提出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剂,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药[3];黄国平等(2009)通过分析金融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以及政策实践,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契合的结论,并对此提出具体对策[4];戴志敏等(2008)通过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活动的内在联系,得出金融创新与科技进步互动的数量关系[5]。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很多学者研究过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一致的结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到正向作用,而科技创新也会正反馈于科技金融。由于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契合度不足,本文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以青海省为例,通过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为推进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三、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协同传导路径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关系。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剂,能够促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而科技创新活动促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反过来亦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有效协同发展,能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创型企业创业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现在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投入、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等方面,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实现投贷联动等政策支持,帮助科创型企业减少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的压力;科创型企业获得资金,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进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科技金融,进而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金融以税收的方式从企业手中获得收益,进而加快资金流动;以市场为主体的科技金融则是通过获取股利或者利息的方式来获取对科创型企业的回报。所以,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整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科技金融投资效率提升会使得科技资本投入增加进而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科技创新的产能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也会推动科技金融投资效率的提升。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得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在协同过程中会出现正向反馈。

四、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

为适应目前的经济大环境,青海省运用多项科技金融政策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等,青海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的协同程度虽然相对以往有所提升,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2018年,青海省R&D经费支出为17.3亿元,比上年同比减少0.61亿元,而全国全国R&D经费支出均值为634.8亿元,比上年增加66.9亿元,增长率为11.8%;青海省R&D经费支出中的政府资金为6.68亿元,比上年增加0.49亿元,增长率为8%,而全国R&D经费支出中的政府资金均值为128.3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亿元,增长率为14.04%;青海省R&D经费支出中的企业资金为10.28亿元,比上年同比减少1.22亿元,而全国R&D经费支出中的政府资金均值为486.4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增长率为11.97%;在科技金融政策的推动下,青海省科技型企业数量增加到415家,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21家,增长率为41.2%;青海省科技成果登记数为518项,与上年同比增加8项,增长率为1.56%,而全国科技成果登记数均值为2120项,比上年增加191项,增长率为10%。根据最新的青海省科技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青海省R&D经费支出达到20.6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同比增长19.1%;截止到2019年底,青海省科技型企业合计432家,比2018年相比增加了17家,增长率为4.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科技金融的不断推进,科创型企业也在不断发展,逐渐成为青海省省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培养的基地和解决就业的渠道、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另外,政府为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科创型企业搭建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并协同青海银监局制定出台《关于推动青海银行业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国开行青海分行联合成立科技金融协调工作组,建立联合机制,进而推动科技金融对青海省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在“科技强国”战略的领导之下,青海省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进程基本顺利,总体上呈一片光明之势。

五、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总体上看来,发展相对比较顺利,但是相比于国内平均水平,青海省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依旧欠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复杂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科创型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高,一方面,有些企业由于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被削弱,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企业要想进行科技创新势必会投入大量资金,有些企业因为资金匮乏等因素,宁愿止步不前,也不愿意科技创新,从而导致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二)科研开发投入不足科创型企业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自主创新,拥有核心竞争力。要想科技创新,就必须投入大量研发所需资金。研发投入资金比重较大,因而研发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的缺乏影响了研发的投入。虽然政府出台多项科技金融政策增加研发投入,但是政府将财政科技拨款绝大部分给了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而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则偏向于大型企业,导致一些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匮乏导致研发投入力度不足,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科技金融人才储备不足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创型企业创业的金融资源配置,而科技金融人才则是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关键。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科技金融人才的需求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而青海省由于地理位置处于西部以及经济条件制约等多重因素,导致科技金融人才缺乏,而科技金融人才的缺失无疑成为制约青海省科创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促进青海省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培育发展创新型小微企业科创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为小微企业开放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助推小微企业开展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科创型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相互转化,进而促进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扩大青海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规模,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促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等园区和青海大学科技园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提高创新创业孵化能力。

(二)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运用多项科技金融政策,比如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引导银行、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实现投贷联动等政策支持,帮助科创型企业减少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严格落实普惠性支持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培育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为更好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必须加强培养综合性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育。建立科技金融人才培养与重大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依托,凝聚和培养优秀创新型科技金融人才,搭建人才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这一有效媒介,实现科创型企业、科技金融机构与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匹配,有效解决人才供应不足的尴尬局面;建立科学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激发其创新热情,进而开发优质的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科技金融领域与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效率;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供给侧改革,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大量高素质科技金融人才,使得人才的培育与社会的需求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对接,进而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动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中心、科技金融事业部等专营机构,强化科技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与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天使投资等结成投贷联动战略联盟,多样化途径支持科创型企业;拓宽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型企业到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融资。

参考文献:

[1]王仁祥,杨曼.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来自3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5,29(01):33-36+41.

[2]郭昱江.中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有效性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5):24-25.

[3]段世德,徐璇.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66-69.

[4]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02):28-37.

[5]戴志敏,罗峥.科技进步对金融创新活动促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48-51.

作者:陈晓 高煌婷 单位:青海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