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史下创新自信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史下创新自信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史下创新自信探究

【内容摘要】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一般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从国家层面来看,科技创新非常重要。文中主要就针对科技史视野下的创新自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增强民族自信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史;科技创新;创新自信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与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利器,是一个企业赢得市场的钥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如何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制度计划上的多措并举,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软硬条件。除此之处,创新自信也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之一,能够在科技创新中坚持创新自信,根据自身的现状、优势条件、发展阶段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方向,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也十分的重要。建国之初,满目疮痍、百业待兴的新中国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工业成就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任何的科技创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纵观我国的科技史,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历史,同样的也是一部坚持创新自信的历史。

一、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需要创新自信,才能克服科技创

新中遇到的“拦路虎”回顾我国科技史,科技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每一个伟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无一不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努力,无一不遭受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开始进行两弹工程。在我国氢核武器的研究中,面对氢弹极其复杂的系统,于敏带领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计算设备极为简陋,算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最原始简陋的计算工具,或者大量使用手算,完成了海量的计算任务,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努力,终于搞清了氢弹的模型,把氢弹给制造了出来。在制造氢弹的过程中,还创新性地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氢弹模型———于敏构型,使我国的核事业更上一层楼,更进一大步。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花费了30年的时间,进行了巨量的计算,单是演算的草纸就装了几麻袋,终于取得了成功,引起了数学界的瞩目。我国的国产芯片龙芯,在研制之初,只有十几个人以及一间不足40平米的办公室,在资金、人力、产业化道路上都面临巨大困难。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流片成功,打破了外国公司的芯片垄断,实现了我国芯片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可以看出,正是有了创新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研究方向的自信,对自己研究手段的自信,才能够不断地将科学研究推向探处,取得科技创新成果。如果没有“舍我其谁的”“我能行”的高度创新自信,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免会因为条件的艰苦、工作量的巨大、方向的不明确而陷入畏难的情绪当中,那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创新当中,更不可能取得辉煌成果。

二、科技创新的舞台上需要创新自信,才能展现科技创新的中国智慧

回顾我国科技史,创新自信一直是我们的底色、传统和风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著名科学家、世界知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不畏日美等学者的“海底腐泥起源说”的不可一世的权威,经过艰辛的努力之后,打破了“中国贫油论”这个洋神话,为我国摘掉了“贫铀”的帽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回国主导火箭工程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曾被同行讽刺,回到农业中国只能种苹果。但钱学森坚信外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一样能造出来。以现有工业基础为依托,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造出了火箭并使我们的火箭飞上了天,被授于了“两弹一星”元勋,有了“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美誉。自1946年西方发明手动式照排机,几十年间,照排机让印刷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可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的印刷厂还在使用与1􀆯000年前活字印刷没有本质区别的铅字印刷技术来进行印刷。1976年,面对种种困难和质疑,王选毅然决定跳过第二第三代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并取得成功,从此使我国告别“铅与火”,进入“光和电”,引发了印刷行业的一场革命。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着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之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早已经是科学界的共识。依此理论,袁隆平做过许多实验,但都没有取得成果,开始怀疑“无性杂交”学说。最后沿着遗传基因和染色体理论进行探索,终于取得了成功,获得了“杂交水稻之交”的美誉。他曾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那永远也创不了新,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充分彰显了我国科学家创新自信。因此可见,只有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不迷信权威,不受权威桎梏,才能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质疑权威、挑战权威、打破权威,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三、科技创新的诗篇上需要创新自信,才能书写科技创新的美好华章

科技创新既要坚持自立更生,以我为主,又要积极大胆,包容并举地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明成果。从2004年开始引进、消化、吸收国外高铁技术,到建立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用不到7年的时间走完了国际高铁强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依托高铁的快速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涵盖各领域的高铁产业体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悄然迈入世界前列。在通信领域,从1G、2G时代的追赶者,到3G、4G时代的同跑者,再到5G时代的领跑者,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说明了我国坚持引进、消化、吸收道路的正确性。在核能发电领域,四十多年前,我国引入了外国的两座核电设备,不久后,我国首座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就启动建设,成为我国商用核电的摇篮。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核电技术走出了一条“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发展之路。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核电技术不仅成为了我国的“国之重器”,而且还成为了我国的“国家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是创新自信的真义。只有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以从容的心态,将学习别人之长和发挥自已优势结合起来,书写科技创新的美好华章。

四、科技创新的丛林里需要创新自信,才能使我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的科技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的历史,也是一部打破国外垄断的历史。如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基建狂魔”,修建了很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工程。但是曾经的隧道,地铁建造重器盾构机,却长期以来受国外垄断。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制造出来之后,不仅使人们不再受垄断的天价盘剥,而且也迅速的占领全球市场。龙门吊是搬运重型货物和大型、超大型船舶,航母建造的重装设备。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能力弱小,龙门吊这类的重型机械基本上只能依赖进口,饱受国外垄断和高价的困扰。振华重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不畏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在与20多个龙门吊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使我国的龙门吊引领世界。高端科技拿不来,核心技术买不到,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有勇气向高端制造业发起冲峰,才能够有底气与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玩家较技,才能够有豪气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永争第一,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五、科技创新的王冠上需要创新自信,才能使我国的科技成果成为一颗颗闪耀明珠

只有坚持创新自信,笃定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中,不被五彩所迷;才能在嘈嘈切切错杂弹的现实中,不被五音所扰。坚持自已的方向,坚持自已的道路,有的放矢,磨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明珠。在超机计算机领域,我国的探索锐意进取,矢志不渝,从“银河”到“天河”,再到神威、曙光等等,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走过了从每秒亿次到每秒十亿次再次每秒百亿次乃至更高的伟大跨越。正是有了无比的科技创新自信,天眼望远镜、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碳基芯片、5G技术、深海蛟龙、中国空间站等独领风骚的科技成果的井喷和爆发。只的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昂首挺进前瞻科学领域,才能够在自身的优势基础上,专心专注于自己的方向,创造出一个个领先世界,独领风骚的科技成果。科技创新纵然需要制度、经济、体制、人才等诸多方面的保障,但创新自信始终应为科技创新的本色和灵魂。只有在科技创新中牢牢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有澎湃的动力克服创新中遇到了拦路虎,并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创造辉煌成果;只有在科技创新中牢牢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彰显我们创新自信的底色、传统和风骨,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生活的最优解。只有在科技创新中牢牢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继续书写科技创新的美好华章,以淡定自信,兼容并包,厚积勃发的心态体现创新自信的真义,书写科技创新的华章。只有在科技创新中牢牢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升级。只有在科技创新中牢牢坚持创新自信,才能够成为前沿科技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定创新自信,以强烈的创新自信,激励自己,不畏科技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强烈的创新自信,鼓舞自己,勇攀科技的高峰;以强烈的创新自信,坚定自己,敢于质疑理论权威;以强烈的创新自信,启发自己,开拓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王首伟 单位:中共哈密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