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本科院校招生扩大,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越来越低。本文基于此背景,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师资等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普及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届时我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目前的大众化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普及化阶段,民办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本科院校招生不断扩大,入学条件随之不断放开,导致优质生源和中等生源均向本科院校大量涌入,高职院系招生门槛只能一降再降,被动接受较差生源。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手工会计早已不能满足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用人需求,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岗位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些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地位越发重要。但是在高职院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各方各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和处理,将影响深远。
一、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由于本科院校招生扩大,导致高职院校生源层次一降再降。学生们不仅学习成绩差,且不爱学习,究其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一部分学生生活比较迷茫,没有理想和具体目标,浑浑噩噩,一事无成。课堂上专注力持续时间较短,听会课就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随波逐流。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由于在实验室上课,有电脑显示器遮挡,教师讲课时往往关注不到,上课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不占少数,会计电算化实训是边讲边练的课程,先由教师演示、讲解,然后把时间留给学生操作,教师讲完下去指导查看时,再提醒学生别玩手机已经来不及了,学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另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较差,遇到一点点挫折会非常轻易的放弃。比如在学生操作软件时,由于之前的某个选项设置错误,导致当前的操作无法顺利实现,有的学生不去主动自己解决,也不去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就完全放弃解决问题、不再继续操作转而开始玩手机。
(二)师资方面的问题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师资,多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或者会计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软件操作,软件安装、软硬件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其会计理论知识薄弱,授课中,对于会计专业的问题很难给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比如凭证类别分为收、付、转三类,什么情况下填收款凭证,什么情况下填付款凭证,什么情况下填转账凭证,这都属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只能知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而会计专业教师在会计理论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对于软件安装、操作问题往往一知半解,尤其是刚刚从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工作时间短没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对课堂上学生遇到的各种操作问题,往往也很难解答和纠正。比如学生填制凭证时出现“日期不序时”的提示,应如何解决;录入“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时,出现双倍的数据,应如何纠正等。另外,一旦国家会计准则、相关法律法规发生调整变化,即便是会计专业出身的教师,如果其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在课堂上讲授的也是过时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三)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目前已经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只开设了财务链部分的课程,没有开设供应链部分的课程,教学内容只涉及总账、固定资产、薪资管理、应收款管理等模块,没有涉及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等模块,这使得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所学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实际用人需求。另外,如果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会计技能大赛,学生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是不健全的,只能在比赛前集中恶补供应链部分,而临时抱佛脚比赛成绩也会大打折扣。
(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方面的问题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通常采用教师先演示、讲解,随后学生模拟练习,练习中遇到问题再由老师纠正、引导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属于主流的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每堂课都采用,而没有增加更新的模式,学生学习起来也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没有新鲜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严重的弊端,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不同,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所有问题都纠正一遍,往往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进度不能按照事先计划顺利完成。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全员参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鉴于高职学生的上述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持久且多方位、多角度的工作,其不单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专业课教师也应在学生开小差、遇到小挫折而停滞不前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电算化操作专业性问题。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在从事本职工作时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精益求精。鼓励学生在每一堂课上完成小目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都由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学生在操作软件遇到问题时,小组内可以讨论解决,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见识到组内其他成员操作中遇见的问题,小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助解决各自的问题。同时在成绩考评时可以根据在每次课上,学生帮助解决的组内问题的多少予以加分。通过互助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互助精神,促进学生见识更多的问题,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多种途径、全方位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的会计技能掌握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会计技能掌握情况。因此,打磨教师的专业技能功底尤为重要。首先,会计专业教师尤其是刚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会计专业教师,对于软件操作还不熟悉,课堂上学生出现的软件操作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究其原因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软件设计流程不了解,建议新教师多去听老教师的课,在老教师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学习老教师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日常要注重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几门课程都要学懂学会。其次,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参加教育厅每年主办的会计技能大赛,教师通过指导大赛,会计技能也会大幅度提升。另外,学校应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购入先进软硬件,为师生软件操作技能的提升创造物质基础。最后,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应定期去企业调研或实习,有利于掌握行业最新规则变化及企业用人需求,以便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以会计技能大赛为标准,合理健全课程体系
省教育厅主办的会计技能大赛是大学生赛事中比较权威的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会计手工业务处理和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课程应以会计技能大赛中的会计信息化部分为依据进行设置,除了开设财务链部分的课程以外还应开设供应链部分的课程,分别开设在两个学期。这样学生会计技能在日常学习中有所提升,不仅参加大赛前不用手忙脚乱,现学现用,而且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引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事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录制微课,软件操作小视频、放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事先预习,了解本次课主要的教学目标、内容,甚至了解软件操作的具体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授课重点放在各种错误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弥补和修改上。同时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可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或小组成员解决,解决不了再由老师讲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师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只有正确处理和解决,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会计技能。
参考文献
[1]高建立,马继伟,贾圣武,赵彩虹.高职高专财会类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J].财会月刊,2010,18:106-107.
[2]毛用春.技能大赛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7,21:222-225.
[3]孟祥福,温守东,臧玉红,谢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探讨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60-67.
[4]王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78-79.
作者:于蕾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