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共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共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共4篇)

第一篇

一、调查数据分析

1.发展规模。会计相关专业一直作为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拥有充足的生源。在调查对象中,93.33%(14所)的学校都拥有超过200人的会计相关专业学生。面对这么庞大的学生群,却只有7所(46.67%)中职学校拥有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机房。93%的受访对象使用了畅捷通T3系统,仅一所学校使用了盗版用友u10系统,硬件条件非常落后。在学生社团活动日益活跃的今天,有53.33%(8所)的学校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兴趣小组,与没有开设兴趣小组的学校数量基本持平。在实际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材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个学校的选择却相对分散。有55.33%的学校选择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20%的学校选择了考证辅导用书,剩下26.67%的学校选择了其他教材。直至受访当天,已有8所(53.33%)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过会计电算化证书考试,3所(20%)学校正在计划,还有4所(26.67%)学校在这方面则是空白。

2.师资力量。由于会计专业的生源充足,因此,大部分中职学校也相应配备较多的会计教师,有33%的学校拥有7—10名会计教师,20%的学校拥有11—15名会计教师,拥有15名以上会计教师的中职学校则高达40%,几乎达到半数。然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师资则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经调查,60%的学校只有1—2名在编会计电算化教师,20%的学校有4—6名会计电算化教师,拥有6—8人或9人以上的学校都分别占6.67%,还有一所学校只有1名外聘电算化教师。在下列师资情况调查的选项中已排除此外聘教师的信息。在这些在编电算化教师中,43.75%的教师拥有3—5年的教龄,31.25%的拥有6—8年教龄,拥有2年以下和9年以上教龄的电算化教师都分别占12.5%。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电算化教师清一色都是会计专业背景,而不是计算机或其他专业。50%的电算化教师拥有二级职称,33%的拥有一级职称,只有16.67%的电算化教师拥有高级职称。而在工作经验方面,所有电算化教师都曾经执教过会计专业课,其中有40%的教师曾经参加过实际会计工作。尽管每所学校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调查对象都认可,担任会计电算化教学教师需要很好的会计账务处理能力。

3.课程设置。55.56%的中职学校选择在第三学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其余的则选择第四学期。经调查,有26.67%的中职学校并未开设任何实训课程,而在开设实训课程的中职学校中,ERP综合实训是被最多学校选择的课程,占所有课程的35.71%,而财务信息化、物理沙盘实训和电子沙盘实训分别占了28.57%、21.43%和14.29%。供应链管理和审计信息化并没有出现在中职的实训课程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大部分(64.71%)中职学校认为任务驱动法最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其次是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占29.41%,最后才是探究学习法,占5.88%。

二、建议与对策

1.注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我们知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提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质量,打造一支优秀的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师是第一要务。从事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会计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从业经验和计算机知识,更要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的使用功能;不仅是会计理论的传授,更侧重实践性的指导。这让习惯于中职传统会计教学的“老教师”望而却步,而“新教师”又缺乏会计账务处理的实战能力。为此,面对当下中职学校的师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各层面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学校应根据教师的职业成长轨迹和职业素养,做好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规划,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如让专业教师到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化软件公司实践,充当技术员的角色,改变理论到理论的“人机对话”现状;聘请会计行业一线人才,定时开展对教师的会计法律法规、税收知识等培训。温州市职业教育将迎来大发展时期,由于温州地区经济特点,温州市中职会计学生数占全省三分之一。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师的人才储备,在招收高素质会计专业课教师的同时,能吸纳更多的有企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会计电算化实习指导教师加入到中职教师队伍中来。

2.加大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软、硬件的投入。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学科,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教会学生在掌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让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能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领导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重视会计电算化教学软、硬件的投入。近年来,许多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设备设施有所改善。当前我市众多的中职学校都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了电算化实验室,添置了与国赛对接的“用友”软件,但机房数量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课时,布局也不合理,设备也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应付危机的能力不强,导致很多学校的电算化实验室没有起到应有的目的和作用。实验能力和实验效果的不理想,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无法真正培养出实际操作力强的学生。因此,当前在着重加强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的同时,购买紧跟时代潮流并符合教学要求的各种会计电算化软硬件,实验室的设备应与当前市场保持同步,建立一个符合教学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仿真性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从而有效地保障高质量教学的需要,不是“为比赛而教”,才能使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3.深化中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改革。中职学校的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学习基础薄弱,培养目标有别于高职和本科学生。为使中职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中职学校应把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作为教学重点,并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推广实践性教学,教会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性知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的实用型人才,这才是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学中应当达成的目标。中职学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应掌握好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和会计模拟实训等的对接,建议安排课程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能够让学员既熟知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能逐步熟练各类流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着重于会计电算化技能的训练,安排实用性强、典型的财务软件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基础技能。在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考证或考试,而更应侧重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本的总账、报表等模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库存管理、财务分析等模块,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三、总结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形式,在结合教授法和演示法的同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和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职教材《会计电算化》,主要内容有三部分,一是概述,二是初始设置,三是日常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其中第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尝试着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任务,如“工资管理”模块,可分为“工资核算规则”(1课时)和“工资日常处理”(4课时),分别落实人员变动、工资数据调整、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和工资数据计算与汇总4个任务。分组教学法可以贯彻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始终,克服学生在机房上课,教师无暇顾及所有学生的弊端。凭借任课教师的智慧,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业及管理能力,模拟会计岗位的角色分组,5—7人一组,推荐一人作为负责人,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独立完成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竞争的职业素养。

作者:张奕畅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第二篇

一、新形势下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纵向比较,经过近30年发展,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与之前相比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新时期,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媒体等新兴事物的出现,传统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1.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整体水平不高。一是在市场经济不完善背景下,很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并不高,依然停留在会计就是记账的认知范畴。二是企业之间会计电算化水平差距较大。一些优秀企业已经将会计电算化纳入到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而系统开发商也将会计信息处理模块定义为了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而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建设基本没有或者处于发展初期。三是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水平不够。会计电算化软件只重数据核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财务人员工作负担,但是这种模式下的会计电算化在公司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面影响较小,与新时期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不符。

2.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成本较高

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成本较高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除部分企业有自己技术团队和开发团队以外,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专门的会计电算软件维护团队,只能采取外包方式。而外包方式既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又增加了企业财务信息泄露风险。二是人员方面。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很重视,但是不了解电算行业发展,公司内部并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和操作,既不能发挥软件优势,也对企业资源造成了浪费。

3.会计电算化功能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成为了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当前,会计电算化已经由单一的数据报表分析转变为具有财务管理能力,提供公司发展决策能力的复合功能软件。但由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处理公司会计统计工作时,只是将会计电算软件作为加快数据分析的工具,而不是提供财务管理的依据,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会计核算过程中使用人工计算,将会计电算软件束之高阁的现象。

二、制约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时间短,重视程度不够

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水平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首先,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重视不够。对企业会计认知范畴,依然局限于统计数据分析的工具,因此,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难以发挥电算化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依据的功能。其次,我国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能力欠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将电算化作为一种形式,将操作经验作为成功的工具,而对电算化实际应用的了解程度和发掘电算化软件功能方面缺乏积极性。最后,我国缺乏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大部分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大多是由从事会计、出纳等人员转型而来,工作重心在于利用工作经验熟练操作电算化软件,这与会计实现电算化的初衷有偏差。这种工作模式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真正具有会计电算能力的财务人员。而且,会计电算化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可以熟练处理和发现软件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工具作用掩盖了管理功能

会计电算化软件在方便会计人员统计,提高账务工作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很多企业将会计电算当做一种工具进行引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单一,只能提供简单数据录入和数据分析功能。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逐渐增加,系统化趋势明显,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企业会计电算化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由报账功能、核算功能向公司财务决策角色转变。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市场不规范

我国会计电算化市场目前尚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则不明确。会计电算化软件生产商利用企业没有专业人员维护软件的上游产业优势,突出自身产品优势,使得电算化软件的兼容性和通用性较差,提高了企业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投入成本。而且,市场具有开放性,企业合作必然有一定的会计合作为基础,而各个公司的电算化并不能保证由同一家软件供应商提供,在具体的数据规范方面有一定偏差,造成实际会计工作操作困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数据保密性不强,安全性差

企业的财务信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机密,一般不能外传,以免被竞争对手利用。但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化必然要求网络信息交互,在交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危险,给黑客进入的可能。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比较差,很多企业并没有专业的部门对企业信息安全进行安全维护,部分企业信息被黑客利用,转手贩卖,加大了企业的竞争压力。

三、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

提高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一是选择具有现展战略眼光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有认知的领导作为决策者。只有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电算化发展工作才能真正实行。二是要选择具有专业素养,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专业财会人员。财务人员需要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修养,可以针对企业电算化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公司相关部门,有关领导进行沟通;必须有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发现并解决企业电算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有能力对公司会计软件等问题与其他部门沟通,解决;要具有复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会计技术能力,还应在电子计算机和财务管理方面有所了解的会计人员。

(二)重视会计电算软件的信息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会计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方向。一是企业要提高会计电算软件的水平和质量,将会计软件由单一录入数据,简单数据分析,变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充分发挥其财务会计信息处理能力。二是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必须加入管理元素,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处理企业财务信息的软件,新时期,企业电算软件应该具有管理元素和设计分析,不仅要提供包括图像分析法在内的多种分析手段,也要根据数据源不同实现智能化、模块化分析。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会计电算市场的行业规范和准绳亦不统一,违法统计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从具体准则入手,通过制定企业会计电算化具体准则,规范会计电算化行为。

(四)做好会计电算安全工作

近期,国家大力打击网络中的黑客,一大批依靠卖公司财务、名单信息的黑客被捕入狱。这既反映出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也反映出当前网络通信的不安全性。企业会计信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机密,如果公司财务信息被公开,流入竞争对手手中,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潜在和现实威胁。因此做好会计电算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一是要做好部门联动工作。企业会计电算化不应该是财务部门的个人事务,而应该是包括技术人员、公司领导在内的系统化工程,特别是电算化软件的升级和补丁,只靠财务部门显然是不行的。二是要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安全沟通工作。企业要及时了解国家在电算化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一旦发现电算化网络安全,要及时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必要时可以提起公诉。

四、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与国际接轨,企业电算化发展水平必须要提高。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优势,依靠技术提高电算软件水平,依靠法规规范自身会计行为,依靠人才促进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作者:陈玉溪 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

一、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1、师资水平制约电算化教学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单单是计算机和会计的结合,而是一门结合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然而,好多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由于没有系统的受过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熟练的解决会计电算化出现的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而大部分计算机教师,不能在讲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联系会计。对于电算化这种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复合型的教师,而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的缺乏,成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瓶颈。

2、课程设置不明确、不合理

目前一些中职院校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每个学校的想法和做法各不相同。并且企业也没有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岗位,也就没有针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明确要求,而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直接面向企业的应用性人才,由于岗位要求的模糊,导致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着重点不能明确、理论和实训课程安排不合理。

3、实训场所及设备条件较差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课程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设置。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技能训练具有连续性,而目前一部分中职院校由于实训设备、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专门设立机房,绝大部分是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共用机房,学校为了便于机房的管理,会在机器设备上安装还原系统,这样就不能满足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技能训练的连续性。

4、企业实训重视不足,与校内实训难衔接

大部分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只局限于校内,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并没有企业实践教学的环节。由于会计专业的多变性和综合性,同时学生通常只能通过一套软件、一本教材、几套模拟账套题进行实训练习,并且大部分中职院校又很难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找到对口实习单位,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提高,并且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上很难将岗位的实际业务与校内的实训操作进行衔接。

二、中职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而在这个信息时代,随着会计软件的涌现,要想教好会计电算化这门课,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熟练的应用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重视教师的培训,有计划的组织教师的各种培训或进修,完善教师整体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技能。

2、合理设置实训课程

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特点,按照中职院校培养实用型学生的宗旨,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训教学。按照不同的技能目标和程度,设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合理的融入到实训中,教师也应该根据会计业务的多边性设置不同的模拟实训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灵活性。

3、提高实训是软硬件的条件

中职院校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建立独立的机房,并购买不同正版的会计软件,这样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连续性,这样学生才能系统的,完整的进行实训操作。

4、注重手工记账与电算化实训的紧密结合

对于当代的会计行业,随着会计软件的普及,其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熟练的手工记账又要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许多企业的会计岗位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所以中职院校在设置会计课程时要注重手工记账和电算化实训技能相结合,通过双技能的训练,培养出适应当代会计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5、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内容是无法做到企业发生实际会计业务的全面性。中职院校应该与一些小企业或记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让教师去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会计岗位的需求,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根据实际岗位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模拟训练在现实的岗位中得到实践,这样学生就能学习并掌握综合性的业务技能。

三、总结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致使会计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为了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完善。

作者:李蕊 单位: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第四篇

一、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影响

1.1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转变影响的内部控制形式发生转变

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基本的会计业务流程为:原始凭证取得,授权批准与财务审核,制单,电算审核,系统处理,账表输出。在会计电算化中账务的集中化处理,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输入由会计人员操作外,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会计报表的生成和查询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改变了原来手工环境下的人手相传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使得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人机的双向控制成为主要形式。

1.2会计核算范围扩大,导致对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内容扩大

会计核算范围变大,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与协同处理成为可能,原来由几个部门按预定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可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会计人员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对企业经济活动可靠的反映,达到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和控制方法较原来系统将更加广泛和复杂。

1.3在会计电算化中职责不清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牵制,内部稽核机制发生了变化

在电算化系统下,计算机的自动高效使会计工作人员减少,岗位职责不清现象严重,各种手续都被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相互牵制不强,成为内控隐患。同时,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记录在磁性介质中的会计信息必须借助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而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上的记录可以不留痕迹的进行修改,无法像签名、盖章那样从记录上确认登记人。再加上安全意识淡漠,对实行信息化化后新的组织机构和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和相互控制机制不够重视,这使得借助会计信息化系统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内部稽核机制发生了变化。

1.4存在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的易于伪造修改性,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及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

在会计电算化操作环境中,会计操作人员输入会计凭证时将会计信息输入到系统中,系统同时就会自动完成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登记,提高了登记账簿的效率;但是,如果原始数据有误输入很难被发现,同时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会计信息的失真。其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而在磁性介质上对会计资料进行修改,操作容易且一般不会留下痕迹,这就增加了会计信息被篡改或伪造的风险,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及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

1.5会计电算化的授权方式影响内部控制的失效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授权方式是口令,某些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绕过系统软件的相关控制措施,打开计算机财务数据库进入各个子系统获取到会计数据及文件;业务人员也可能利用特殊的文件或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6过渡信赖电算化软件,程序性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由人机软件共同构成的,这就使其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有的应用程序中包含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会计人员在存在迷信会计核算软件的正确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生,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给内部控制增加了难度。

二、会计电算化下加强内部控制构建的对策思考

我国的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发展下,应加强内部控制,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我们有必要从就怎么会计电算化下从会计信息控制的角度思路加强内部控制的构建的对策:

2.1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做好组织保证

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电算化部门内部必须把职责分工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组织人员的变化,内部控制要先把会计信息处理与计算机系统维护分离,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划分不同的职能部门;其次,进行信息部门内部不相兼容职能的划分。各部门各司其责,其人员立足本岗位职责,不能越权。

2.2从源头上抓会计核算控制,加强操作程序的控制

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是记录大量经济业务发生的主要书面证明。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就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对会计凭证输入的控制其实就是会计岗位分工的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会计主管要重在的合法性、合理性;在认真复核原始凭证后,稽核人员应填制正确的报销单,并交由业务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否则不能作为有效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制单人根据准确无误的报销单录入凭证;凭证审核人员对照原始凭证对录入凭证的进行账务处理正确性的审核,保证录入系统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经过会计主管签章才能有效,凭证的传递要有严密签收手续,防止丢失以保证录入的完整性,账务处理的源头抓好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控制。

2.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强化会计档案的日常管理,保障会计信息数据安全

对系统而言,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出现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加强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口令控制,定期更换,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各种会计信息及文件等资源,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会计电算化软件、软盘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才可使用,同时还要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的计算机故障。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创造更高的效益,但是,建立和完善电算化信息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

作者:赵杰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