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共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共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共10篇)

第一篇: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教学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虽然每个高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同,但是总体上各高校都更为重视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某类财会软件。但是,就现状来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学生就业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例如部分学生在大型企业就业,就需要掌握英文财会软件以及ERP信息系统等;而对于其他就业环境的学生来说,只需要熟练掌握金碟等专业财会软件,并且能够做好会计系统数据维护等即可[1]。因为,社会不同环境对会计人才要求不同,这样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手段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实际操作要求技能比较高,并且专业包括会计学、计算机技术、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综合专业,再加上随着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涌现出更多财会软件,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现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在课堂上进行基础文化课的教授,以教师讲解为主;在上机操作时,学生按照平时记载的笔记以及提供的例题操作,只要结果正确就可过关。整个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甚少,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不但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进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教育目标,将学生培养成既能熟练掌握各种财务软件,又精通会计业务会计人才。然后,还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在教授学生基本会计知识时,也要求其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会计财务软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会计核算操作,并且可以对会计信息做进一步的加工与应用。另外,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还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为学生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习提供更多助力,同时也可以更方便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性问题。

(二)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确定必须要结合教学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来最终确定。

1.互动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其他普通专业相比,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逻辑关系以及严密性,要求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维的发散。因此,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中气氛都比压抑,再加上采取的是教学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可以采取互动性教学手段,即让学生在下节内容开始之前,以自己或者小组之力来对教学内容做出大纲,并将其中的内容填充完满。然后在正式讲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的过程交给学生,学生个人或者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结合别人的观点来完善自己的想法,实现所有人的共同促进。

2.案例教学

基于专业学习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选择一些案例,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让其更深入的体会会计电算化需要掌握的东西以及自身的不足。对于案例的选择必须要慎重,可以由学生来准备或者选择案例,然后结合案例对其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并会议财会软件操作流程,让学生掌握软件使用的方法、规则以及流程。案例教学中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为其分配企业内对应职位,如系统管理、会计、出纳等。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不同职位人员按照要求完成自身任务,如系统管理人员应完成增加操作员、权限设置等;会计人员完成期初余额录入、填制凭证、修改凭证以及删除凭证等[2]。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记录下存在的难点,并且组员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来统一说明。通过模拟企业财务管理操作环境,使学生更清晰、深入的了解财务管理的模式以及操作方法,在使学生认清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不断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想要进一步提升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必须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例如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手段等,使学校教学能够与社会需求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作者:陈奕霏 单位:滁州学院

 第二篇: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一、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会计电算化”以来,会计电算化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与会计学的叠加,目前大多职业教育院校也仅在会计学基础上加开计算机基础课,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完善的课程体系。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专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难以相互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为一个专业课程来培养人才缺乏统一的认识,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

2.缺乏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大多技工职业教育院校仍然固守陈旧的培养模式,教材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单位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授课为主,会计理论知识教学比例过大,对案例教学、实践应用教学环节则意识较为淡薄。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上较为单调,主要以学生进行简单实习的课程为主,没有注重丰富实践课程,通过模拟实训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因为会计电算化融入了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其综合性很强,实践应用性要求也很高,这就需要配备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完备的“双专业、双师型”教师,即既要懂会计理论,又要懂计算机技术,具备能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双管齐下的综合能力。而当前大部分职业教育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师大多是会计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后改教会计电算化课程,他们会计业务能力较强,但缺乏计算机知识,在教学中遇到一些计算机问题往往难以解决。也有一部分是由计算机教师改教的,计算机功底强,但会计学知识相对薄弱,进而将会计电算化当成软件开发课,往往讲不到点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交叉性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整合。

4.缺乏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目前,大多数技工职业教育院校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简单,实验教学设备落后,财务软件单一滞后于实际应用,并且缺乏实验需要的指导资料,给培养条件带来了困扰。随着职业教育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使得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流于形式。在办学过程中,部分职业教育院校则一味地以市场为中心,在会计学、计算机等学科教师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就盲目开设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质量非常低。

二、创新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高标准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要明确高标准的专业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转变“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软件操作”的错误思想,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新观念。明确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为满足社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应该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进入角色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职业教育院校应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选用内容上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2.2通过运用校内实训室以及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财务流程和操作技能,在学习集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请教专业的会计人员,从根本上消除知识盲区。

2.3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财务人员,为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职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实用人才。

3.从多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其业务素质是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关键。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3.1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方面可以接受财务软件公司推出的师资培训,接受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技能,更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建立高水平、高业务能力的“双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

3.2引进有多年企事业会计电算化实操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专业课指导教师。

3.3创造物质条件来吸引有渊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让师资队伍不断更新和把握会计电算化前沿动态。

4.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

4.1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必不可少,并能包含一至两个市场上常用的财务软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

4.2建立校内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有条件的还可借助“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这种更逼真的环境展开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各项业务操作以及整个业务流程的熟练,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3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校企合作必不可少,它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软件公司等会计职业界与学校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结语

在当前我国新的发展形势下,认真面对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时转变培养观念,积极革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大教师队伍及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素质,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实用人才。

作者:杜玉敏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交通技工学校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鉴于电算化进程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使其不能达到应有的程度。由于人们以往思维观念,不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之于电算化的真正意义,也不能认识到经电算化处理过后的会计信息系统之于企业的重要,同样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之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目前我国只有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集团采用了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而缺乏完善的电算化内部控制,又可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导致会计电算化产生的高效工作缺乏效用。职权不相容原则本是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关键部分,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处理中,此原则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遵循,是很难做好会计业务的。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的今天,职权不相容原则已不适用,系统内的很大一部分岗位可以进行合并,很大一部分手续在合并到计算机中之后进行统一执行,不仅可以减少会计人员数量,也使一部分不相容的岗位得到分离,消减了会计人员互相间牵制的效力。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它的执行主体和保存介质存在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却存在诸多的潜在威胁。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的执行主体为例,首先是计算机在硬件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包括停电等非人为因素,都可以导致数据的丢失与损坏,以至于业务操作将不能继续进行。其次便是财务软件的问题,其质量和性能与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度、高效性息息相关,一旦出现意外,轻则降低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和高效性,重则可以致使系统内的会计数据丢失,导致严重后果。此外,鉴于会计电算化的数据信息一般都保存在计算机磁盘、移动硬盘等磁性介质中,而这些介质一旦遭受受潮、高温、受磨损便会出现损坏,其内的数据自然遭到破坏。由此可见,做好相应的备份工作,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对策

2.1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导致了核算方式和数据存储形式的改变,也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且方便了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及其经营决策等,这是是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一次革命。而只有改革会计电算化内部的控制制度,才是推动会计理论与实务运用的根本性变革的动力。

2.2加强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人员职务的管理与控制

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正式的使用后,须对系统内各部门人员依照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原则进行制定岗位责任制度的工作,将工作岗位划为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两种,使机构调整与组织控制二者结合,进而达到职权分离,限制和发现错误及违法行为。电算化系统内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计算机虽然是会计电算化的执行主体,会计电算化却需要人才能得以执行,故而提升会计从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并把行为准则纳入内部控制的内容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2.3严格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执行主体

对于系统操作和维护环境管理方面的控制,须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实行后应保持计算机设备良好运行,并进行严格保护,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会计电算化的系统操作过程及其系统维护构成了系统操作环境,比如数据备份和防病毒感染等项目。系统的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共同构成了系统维护,硬件维护主要是指定期的检查和记录,进行故障分析及其记录。而软件维护则保障了财务软件操作的规范化,借以达到实现维护操作结果的适应性、正确性和完善性的目的。通过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监控的网络维护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却也导致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为此我们须通过几个步骤来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一,采用登录确认和密码管理;二、启用防火墙,使外部访问区与会计电算化系统间联系隔离开来;三、采用回响检查、数据加密。借助以上几个技术手段,便能够达到网络管理的目的,保障计算机内所储存的信息不致因故障丢失。

2.4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操作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输入控制是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操作的要求第一切入点,只有建立授权机制,严格审查系统每一笔业务数据的合法性及其准确性,才能把错误消灭在最开端,以避免因一个错误而导致的连环性重复错误,这是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操作的要求的第一点,也是必须做到的一点。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控制方面的能力,其重点是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溢出性检测、适应性控制以及重新建立系统处理的适应性控制,这就要求给予软件用户在一定的限度内自由制定会计政策的许可,使其适应实际,而数据溢出性检测的建立又可以避免数据超出容量导致的数据损失和因数据损失导致的数据信息失真,但相关人员在操作中的失误是难以避免的。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使用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健全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保护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在磁性介质中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能够简单地准备双份,而数据的备份只要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便消除因地震等意外事故而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的可能。对于电算化的会计档案,在调阅时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安全使用。在进行调阅会计档案工作时,常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与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这种情况下只需将所需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进行调阅;二则是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需在另一电脑安装相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之后才可再次进行调阅。调阅登记记录对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使用是非常有意义的,应专门设置,以便明确会计系统内部各人各自所应负担的责任,另外,管理员不可以将调阅档案的密码提供给调阅者,只能让他直接进入系统。

作者:龚显益 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典型性问题

1.1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匮乏

当前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短缺,很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没有相关的人才,既缺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人才,又缺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人才。一些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和操作人员来源于传统会计人员,或者由计算机维护人员经过简单培训而来,这样的人才实际难于支撑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会出现会计质量问题、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不灵活等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可以理解的典型性问题。

1.2内部控制措施的缺乏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内部控制从传统的人工控制逐步转化为程序控制,这种控制更注重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而对信息的真实性却缺乏必要的逻辑与实际的判断,特别是在总表平衡、明细账核对时,更是缺乏必要的检查记录,这难于保障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导致信息问题的不断积累,最终影响企业会计和经济工作。

1.3制度执行不严格

根据对近些年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总结来看,虽然企业规定了会计电算化的规章和制度,但是许多措施没有可执行性[2],加之缺乏检查和监督体制,进而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上表现出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功能和优势的实现。

二、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措施

2.1提高企业全员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提高认知的重点在于加强企业领导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认知,应该建立上至领导下至工作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措施,从程序上、设计上和认识上做到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提高,这样的做法不但利于会计电算化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2.2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控制

建立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安全级别,并通过授权操作增强软硬件系统稳定性,降低计算机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可以通过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的措施,推行网络安全指标,以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能识别等手段实现安全控制[3]。此外,企业还可以进一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光纤传输、接入口保密,对记账凭证的序号控制、借贷平衡校验、制单审核职责分离,用综合的手段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控制。

2.3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能力提升

企业要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才,确保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质量,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4]。单位负责人应鼓励和支持会计电算化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和拓展,进一步掌握内部财务电算化控制制度和政策,从而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明确开展后续教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及时针对国家新的财经法规、纪律,对会计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尤其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是确保会计电算化质量的重要基础[5]。

三、结语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统一的规范,应该在明确企业会计电算化概念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前提下,以安全措施、管理规范为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本研究的研讨集中在技术和管理上,但对激发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工作积极性方面还存在欠缺,希望同人能够结合企业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具体工作加以完善和补充,以便丰富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的手段。

作者:杨杰来 单位: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篇: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

一、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独立学院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选择照搬照抄于母体院校,这与独立院校本身的特点并不相符。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局限于熟悉某种财务软件,或侧重于程序的编写,将其设定为软件培训课。虽然有少数独立院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实际电算化教学的具体目标不够清晰,不能明确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计算机水平应达到的具体程度,也不能明确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学生具体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1.2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安排也不够科学,真正让学生上机实训的课时所占比例偏低,有限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使得学生根本无法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只能了解简单的操作原理。同时,多数独立学院在讲述会计专业课程时,忽略了将专业课程与电算化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使得电算化课程无法有效渗透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电算化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缺乏有效联系将会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消极作用。

1.3实践教学不够丰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许多独立学院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不够丰富,实验数据往往陈旧,学生实践过程也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教学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单一,教师对不同财务软件应用的比较分析不够重视。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独立学院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重理论,轻实务的考核方式不能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1.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独立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方法过于单一,大多数是先进行知识点的讲述,然后对会计软件操作进行演示,再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这使学生过于被动,缺乏思考空间,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且有些学校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连贯,也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手段上过于陈旧,主要依靠板书,在进行多媒体授课时,也仅是一些静态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师生互动性降低。

二、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解决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制定明确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要制定与本身特点相符合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目标,既要兼顾培养当前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又要重视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培养目标可分为3个方面:首先,知识教学目标,应为熟知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掌握具体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及相关会计软件的操作要求。其次,素质教学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最后,技能教学目标,是指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维护能力等岗位技能,并且取得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2.2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

独立学院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要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的比例,对于电算化的原理,电算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商品化软件的应用进行细致讲述,增加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另一方面,注重将会计专业课程与电算化课程结合起来讲授,在专业课中将电算化知识引入课堂,实现专业课程电算化,同时增加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强化实践教学,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独立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比如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财务软件,对多种财务软件进行综合实训;引入ERP沙盘进行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等。同时,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也同样关键,要建立理论与实务的双重考核制度,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加入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的考察,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2.4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采用一个独立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让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仿真的企业环境进行模拟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扮演具体工作中的角色来完成布置的任务,为以后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徐言琨 汪伟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第六篇: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我国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各级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和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仅将计算机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因素而忽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其次,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在财务人员的观念里根深蒂固,加上当前大多数企业管理仍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使得全面推广会计电算化具有较高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再次,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部分从业人员片面的将其理解为一种记账方式,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亦仅限于核算。而忽视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和会计软件的深层次功能;最后,一些财务部门领导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难以对从业人员施以有效的管理。甚至在保密性、安全性等会计电算化专有领域的管理存在空白以至于影响到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从而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二)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缺乏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完成需要会计、计算机、管理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推广会计电算化亟须优秀的复合型会计从业人员。然而目前在岗财务人员中,拥有足够实际经验应对各项会计业务的从业者往往年龄层较高,即使经过计算机培训仍与实际水平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年轻的会计从业者能够较快的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但缺乏实际会计工作经验。因此培养兼具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尚有待时日。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定期考核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对于会计人员的培训缺乏系统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和定期考核缺失。另一方面,对于现有会计人员再培训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即使经过培训和考核实际操作能力也没有提高,仅仅是获得合格证书敷衍了事。

(三)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在我国经济环境中,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主要针对手工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法律法规仍处在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中,且修订工作相对滞后。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管控,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转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运用中亦存在会计信息体系封闭的不足。目前我国运用中的绝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仅支持局部应用,并未能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以协同企业的财务与业务发展。封闭的电算化系统限制了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四)现有会计软件的局限性

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质量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与推行。目前我国使用中的主流会计软件皆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会计信息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是由传统手工记账转向会计电算化的首要前提,然而我国现有会计软件均未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缺少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另一方面,数据库缺少有效的加密系统。会计信息可以轻易的从外部进行访问甚至修改,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会计软件中各核算模块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系统,各财务模块间数据难以顺利的传递和共享。各财务软件间也缺少统一的执行标准,为企业间会计信息共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广泛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企业领导、财务部门领导以及会计从业人员均需要全面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尽快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适应新的电算化工作模式。正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充分体会其对会计学科的革命性影响。会计电算化绝不仅是记账工作的电子化,而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帮助会计从业人员将工作重心从繁琐的传统记账工作转向高层次的会计信息分析上。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和详尽的会计信息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从业者掌握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需要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是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证。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具有全面会计电算化知识的高校毕业生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双管齐下加快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从业队伍,从而进一步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政府部门及有关财务机构应当尽快制订并完善针对会计电算化的财务法规和政策。针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带来的改变,对现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针对出台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内实际情况制定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强化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完善

会计软件开发商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大幅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从业现状删繁就简,开发出符合从业者使用习惯的会计软件。相关部门也应当适时制定规范会计软件的财务软件标准,加强对软件开发商的管理。

作者:董勤红 单位:中石化安庆分公司

第七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思考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视不够。一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将应用电算化的目的停留在简单的电子记账,认为会计电算化主要功能是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会计人员进行财务查询。未完全发挥电算化在财务预警、提供分析模型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出于成本的考虑,部分企业未及时更新财务软件及网络服务器。

2.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企业会计电算化运行需要的人才主要涉及财务、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技术、网络等方面领域。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缺少集财务、计算机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一是企业、会计行政管理部门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更新财务软件的要求。二是财会学校教学硬件与教材更新较慢。我国大部分财会职业高中、大专院校在传授会计电算化课程中,普遍存在着教材老化问题,教材中财会软件及软件系统已经陈旧过时,无法满足实际财会工作需要;同时,大部分财会学校出于经费考虑,未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及财会软件版本,教学内容未能适应计算机的高速发展。

3.未能实现向管理型电算化的转变。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功能包括电子核算与管理预测,而目前我国开发的财会软件千篇一律地将主要功能锁定在资金、存货、收入、费用、工资等模块上,未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设计具有数据分析、财务预警等功能的管理模块,无法对企业基础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用的分析资料。

4.会计电算化运行的软硬环境有待改善。一是会计电算化运行存在安全漏洞。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在计算机硬件升级、财务软件版本更新方面有所付出,但未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病毒、黑客侵入对企业财务数据所产生的巨大损害,使企业商业机密存在较大的窃取风险。二是未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着电子记账人员、复核人员由一人担任的现象,使企业财务数据被随意篡改机率加大。

二、解决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建议

1.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法规政策。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同时,对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

2.提高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视程度。一是财务人员应改变财务软件就是代替手工记账的工具片面观点,重视会计电算化在数据分析、整理、财务预警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学习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电算化操作技巧。二是企业领导应不断重视会计电算化所具有的提高工作效率、提供财务决策数据的积极作用,从运行环境、人员配备、财务软件更新等方面为会计电算化提供支持。

3.从企业与学校两方面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企业内部应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系统;聘请财务软件公司工程师针对开发的软件对企业财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操作财务软件的熟练程度。二是我国财会职业高中、专科大专院校应积极更新会计电算化教材内容及教学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使会计学生能够学习先进的电算化技术,适应财务软件不断更新的需要。

4.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首先,加强对全员内控意识的提高。内部控制不仅对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内控的含义及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控制度在建立及执行上没有偏差。其次,健全系统的应用控制,实现信息系统应用控制主要是为了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工作中的特殊要求相结合,形成一种能够防止、检测以及改正错误、处理舞弊的控制措施和制度。最后,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安全控制就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及控制制度确保系统的完全、可靠运行。信息系统的内部安全控制主要由环境安全控制以及系统接触控制两大方面构成。环境安全主要是为了减少由于外界因素而导致的系统故障,妨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主要有安全供电系统、保护性设备以及机房环境等方面的完善。

5.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安全控制就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及控制制度确保系统的完全、可靠运行。信息系统的内部安全控制主要由环境安全控制以及系统接触控制两大方面构成。环境安全主要是为了减少由于外界因素而导致的系统故障,妨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主要有安全供电系统、保护性设备以及机房环境等方面的完善。而接触控制目的是为了防止没有被授权的人员私自动用系统中保存的相关资源,能够保证重要资源的正确性,其中主要控制措施有:设置接触和操作的日志控制、数据储存及处理相分离、操作人员的身份控制、限制操作权限、订立操作制度等方法。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进一步探讨。总之,21世纪的会计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我们应该抓住这一良机来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作者:刘芳蒲 单位:山西晋煤集团宏圣煤炭物流贸易有限公司

第八篇: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因素

1.会计软件信息处理上优势减弱

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仿真”软件,软件在优势上有了新的评判标准。从现在的状况看来,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仿真手工会所以,从总体上说,这种系统的产生与手工会计系统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既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又未在信息资源方面发挥计算机应有的优势。

2.会计软件没有技术上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会计电算化的软件的品种日渐丰富。但是在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创新,功能模式非常相近。功能核算技术造成了太多的浪费,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个企业事业单位都要面向市场,在预测的基础上,独立自主的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决策的实行过程中要加强一定的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必须做到全面,才能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性的会计软件。

3.会计软件系统运行不良

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中,越来越多的软件应用中的弱点渐渐的暴露出来。会计软件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总会产生不稳的现象,企业想要的功能应用总是受到延期。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内部多项设施分离导致了系统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

(二)外部因素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

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会计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操作程序知识,却认识有限。年轻的会计师们正好和此相反,所以,会计电算化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较长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全面培养。

2.教材不先进

电子产品的换代速度快,导致有些教材没有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更新。计算机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应用速度飞快提升,质量上也有较大的改善。所以,教材知识的变动必须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3.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制度

企业的成功之路,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配合。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深入发展,人员配置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人员的素质低下成为关键性的一环。在岗专业性的会计师们必须经过考核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性素质。

二、会计电算化问题中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社会的变革带来了一场信息化的革命。会计电算化革命改变了传统式的数据统计,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以及程序上的设定成为当今会计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会计电算化进行推广工作之前,要提高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会计电算化。经过上述的过程之后,会计电算化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它独一无二的优越性。

(二)理论打下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我国电算化发展时间短暂,至今它的重要意义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电算化在国内的应用中,仅是从省时、省力等方面进行入手考察,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性的研究。理论的是行动环节的先导,同时推动着会计电算化行业的发展。所以,只有学习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行业应用中,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培养全能人才

企业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人才的培养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同时成为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关键。对于人才的改革,不能从单方面进行改革,要从各个层次进行人才的筛选改革。全面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目前市场的需要,进行专业会计人员的调整工作,在理论和实际计算机的应用中培养全能人才,对会计电算化的各项方面都能熟练性的掌握。一方面,会计人员信息化的观念要强,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要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适应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实现财务软件模式的统一性

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财务软件创新。财务软件已经成为财务管理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将财务软件技术实现层次上的转换。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朝着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方向前进。要想做到上述的基本点,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软件模式。实现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进行数据转化,进而被识别和接受,实现统一性的财务软件模式。另外,会计电算化的相关部门要对各单位情况进行分析,统一会计电算化模式,执行共同的工作方式。所以,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建立统一性的软件。

(五)加强法制建设

新中国建立以来,致力于法制化的建设。企业信息化管理也一样,追求法制化的建设。在国际会计准则浪潮化的推动下,我们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体系,让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和和电算化进行融合。因此,信息社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着们必须以现代会计电算化为新的起点,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共同推动会计信息管理现代化。加强法制建设,优化会计环境,一同建设会计电算化的美好明天。

三、结语

我国会计电算化引进较晚,目前还没有能力实现电算化的统一性,没有办法和国际上的会计电算化进行对接。企业运行中,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能够带来工作方式的高效快捷,但是同样存在风险。任何事情的发展总会遇到一定的波折,我们要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制度,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到位,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董晓霞 单位:呼和浩特市鑫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九篇:会计电算的问题和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工作起步晚、基础较薄弱。首先是企业领导对于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仅限于它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即是一种统计数据、进而分析数据的工具。引进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也仅仅是为了减轻本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自身效率。从根本上来说,根本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整个企业、整个经济辐射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会计电算化的水平质量不高,使之不能发挥其该有的功用。其次是我国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不高。会计电算化要求的是综合型的财会专业的人才,要求比较高。现代在岗的大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接受过一定的计算机等级培训,但其理论水平与实际的操作能力尚有较大的距离。他们可以简单地操作相关的电算化软件,从事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但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经济活动水平。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一旦计算机软件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数据出错,甚至导致系统崩溃等。

1.2软件的选择性的风险及其使用的安全性

由于我国特殊的财务体制,使得西方财务公司的相应软件无法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企业就只能选择由我国自主开发的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而在软件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不同的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需要软件开发公司开发软件时的多样性及创新性。然而,目前我国的相应软件公司数量多,但产品的质量及水平却差别很大。选择大公司的产品,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选择小公司的产品,其服务质量及软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企业在电算化的使用过程中想要更换另外一种电算化产品时,如果将数据导出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众所周知,无论身处什么行业,关乎企业的生产及发展的财务信息数据是需要绝对保密的,然而我国大部分的财务软件系统对其都大伤脑筋。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风险:软件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对实际操作者的相关操作信息进行追踪;软件内部的数据库缺乏必要的加密措施;计算机内部的病毒防范存在风险;会计相关信息的保管存在风险。

1.3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兼容性差

现代我国的任何财务软件在其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具体的初始化设置,工作繁琐且量很大,对其系统的要求也较高。不同的企业对于财务软件而言有不同的需求,而不同的财务软件差别也很大,由于各个财务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差,企业很多时候不能从不同的适合自己企业条件的财务软件中选择不同的版块来适应自身的发展,只能进行折中选择,这样,容易造成软件反应的财务状况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

1.4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其中有部分阻碍着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使之不够创新,过于死板。同时,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使得相关机关、人员不能及时地控制会计电算化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会计电算化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中问题的对策

2.1加强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过程中,企业、财务软件使用人员应该真正、充分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企业应加强定期对财务人员在财务软件应用知识方面培训的力度,同时财务人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财务软件不仅仅是减轻自己工作量的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能更好分析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一种工具等。在学习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学实、学精、学牢。

2.2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兼容性和质量

为防止企业的财务资料泄露、保护企业的重要资料,企业和财务软件都应当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如建立数据保护措施,通过对用户使用权限的设置、密码的保护、数据备份等;又如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防止病毒、黑客的侵入等。提高软件的兼容性,需要开发软件企业发挥创作性,取长补短,完善产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也逐渐与国际接轨,更加迫切要求我国的财务软件在开发时更加注重国际合作的因素,如多种语言的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可以进行电子商务交流的新型软件等。

2.3进一步健全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政策法规

会计电算化越来越普及、相关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多,而针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政策法规也需要不断的健全。只有财务软件的不断完善与一套健全的管理政策相配套,才能真正地保证企业相关信息的可靠安全,才能对会计电算化进行政策法规上的约束,才能使会计电算化一步步地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

三、小结

会计电算化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如何使会计电算化更高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的是整个国家、企业和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它才能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作者:江林玻 王欢 李君彦 沙晓芳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第十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问题及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统一的财务软件及开发规范

由于受到技术或保守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还没有制定统一标准的财务软件开发模式,各财务软件开发公司为了各自企业的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只想彰显自己的财务软件的模式和特点,就连一家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也有各种版本,导致不同财务软件之间相互兼容性很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法也差别很大,这就造成了使用者在应用过程中的很多不便。再加上企业都是自行购买财务软件,使得财务软件使用混乱,信息不能共享,数据传输困难。另外,有的电算化程序仍要由会计人员进行一些辅助工作才能实现,这不仅对财务软件开发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更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

2、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要求财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还要精通相关的计算机使用知识与会计管理软件的使用及更新。但在财务工作中,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会计所拥有的业务知识已经老化,对计算机操作专业知识匮乏,要想熟练地应用财务软件,高效的发挥财务软件功能受自身条件所限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另外,一部分会计人员只机械懂得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对会计软件的日常维护,以及对会计软件应用技术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对账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以致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财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数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由于电算化会计方式必须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当前的网络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而现在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工作中安全隐患较多[2]。关于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加上一些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具体操作方法不当,未按正常操作程序进行,防范意识淡薄,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疏忽大意,又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会计电算化资料的丢失,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二、相应对策

1、相关机构应出台相应的财务软件开发规范政府或行业机构应完善和规范会计信息管理标准,统一会计电算化标准协议,出台相应政策来建立标准的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及开发规范,建立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最终使得电算化软件能以标准、规范的方式设计和编码,提高财务软件的通用性和统一性。保证财务软件的质量。

2、加强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针对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型、操作型、管理型三类人才分别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定期开展电算化培训班,大力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要组织对财会人员的严格考核以督促他们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其会计电算化水平,从而使财会电算化的综合财务管理功能能够带来效益的最大化。

3、加强会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由于财会人员对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不够等人为原因,及一些非预期的不正常的程序结束电源故障等其他原因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故障甚至是瘫痪如果造成财务数据永久丢失,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上述状况,财务工作者应该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意识,把会计数据安全问题放在财会工作首位,建立起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多级备份机制对于会计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并且备份数据要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多个存储介质上,必要时应对备份数据压缩加密,通过多种手段确保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3]。同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制定合理的数据访问的用户账号权限设置密码,防止泄漏账号及密码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财务软件本身有安全漏洞,要及时安装的补丁程序或升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

三、小结

当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水平已发展迅速,要想让会计电算达到更高的目标就要增强财务软件的通用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增强数据的安全意识,只有不断的解决发现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作者:崔成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及资产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