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论文(共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施工企业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存在系统安全隐患
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账务处理等基本都在计算机上操作,这相应地增加了操作上的风险,加大了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主要表现为:一是因计算机系统故障、停电等突发事件,无法继续进行电算化操作;二是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等相关资料都储存在硬盘等介质中,一旦介质遭到毁损,内存的会计信息资料也会相应丢失;三是由于技术问题,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会计信息易被泄露。
(二)会计电算化下操作人员职能划分不明确
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出现多个会计岗位由一人负责的问题,大大减弱了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导致内控机制失效。另外,依托于计算机储存介质的数据,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修改,若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在操作时舞弊,也较难发现;或是其他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知权限密码后,则可能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复制、删除、伪造等操作,这必然加大内部控制难度。
(三)会计人员存在非法操作的问题
电算化操作方式下,不仅考验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更考验他们的职业道德。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中,由于系统程序、文件、数据等很容易被拷贝、修改、甚至伪造,但却查不到痕迹,因此,对于那些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为达目的,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操作,如违法改动、销毁会计资料等;还有一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对操作制度不熟悉,容易出现错误操作,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四)电算化环境下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目前,施工企业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不少施工企业管理层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内部资产、成本费用的控制,而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无关,甚至认为其相关的内控条文只是虚设。二是有些施工企业在硬件条件不达标的情况下就正式使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加大了内控难度。三是内控制度的制定未能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操作性不强。不少企业照搬照抄,看到其他企业非常有效的内控制度,拿来就用,却在本企业无法执行,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施工企业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增强会计软件功能,保障信息安全
目前,不少施工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但相应的模块功能还有待提升,因此要根据内部控制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归入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完善管理功能模块。由于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是内控的重心之一,这必然要求我们在会计电算化下加强软件操作管理和数据备份工作。通过设置系统操作权限等确保会计信息安全,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多介质、同步备份功能。
(二)明晰职责,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要将电算化下的会计职能与施工企业其他职能相分离。不相容的职务包括系统开发、数据维护管理、系统操作、数据录入、审核记账等,岗位设置过程中决不允许一人多岗,且应适时进行岗位轮换,以加强内部控制。在具体执行中,不论是联机处理,还是批量导入,系统中均要保留操作人员所有的信息处理记录,数据审核小组则应定期检查操作日志,以便及时发现非法操作。此外,会计人员即使发现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交易数据错误,也不允许擅自纠错,而应提交相关部门予以处理。
(三)内部控制应加强对数据和程序的控制
一是做好对数据的控制,包括输入控制和通信控制。加强对凭证的控制是较为有效的输入控制手段,要对凭证的审核、自制、输入等各环节的全面控制。还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增强电算化信息系统功能,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可靠及安全。二是加强程序控制。既要保证程序不被损坏、不被修改等,又要做好系统程序备份工作,以备系统损坏后重新安装。此外,要避免非系统维护人员接触源程序、加密文件等,并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确保系统安全。
(四)建立健全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施工企业管理层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工作,并结合实践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其次,内控制度的制定应当全面,能够涵盖会计工作管理、岗位职责划分、日常操作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及计算机管理等内容。最后,仅有好的内控制度是不够的,还应提高相关人员的执行力。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及激励措施,将内控制度执行的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进而确保内控执行的有效性。
作者:韩艳海 单位: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第二篇: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挑战
1.1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象的变化
在传统的会计系统管理中,负责企业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要确保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只需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分工进行管理,使其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的制度进行会计财务报表和核算即可。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普及,企业不仅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控制,还要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控制,财会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相关会计统计数据的输入,而会计中相关数据的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的生成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因此,必须对会计电算化中的各项会计软件实施系统进行合理控制才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2会计工作形式及工作重点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将完全替代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会计工作人员只需将凭证上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会计核算中的财务汇总、记账、编制报表等事项,然后再对计算机上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即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然而,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记账凭证会成为影响会计正确性的关键因素,需要将记账凭证的审核作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传统的手工财务会计信息核算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核对的主要形式有:内部控制中的预算和决算、科目汇总与总账、各类明细账目之间的联系等,以确保企业资金与实际的账表数目相符合。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手工模式下的凭证制度逐渐被取代,从而使凭证失去了一定的控制功能,给部分人员进行“无凭证”控制提供了方便,加大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1.3会计信息的记录工具和保存介质的变化对信息安全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依靠磁性介质来完成相关数据的保存,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并且非常容易保存和数据的转入,其缺点就是核定过的信息容易被更改,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点,其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误,使整个系统发生瘫痪。此外,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病毒等方式盗窃企业财务资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口令授权来完成操作,这样会使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人难于工作,而精通计算机业务的人能够解除系统软件的控制,对财务报表系统进行控制,甚至有些系统操作人员通过一些特殊的口令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进行控制,从而进行贪污、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1.4会计电算化对主体素质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核算的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因而执行电算化的负债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掌控范围也变得更加复杂,对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人员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职业诚信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业务能力。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更加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因为计算机操控的会计财务信息系统内部的相关数据更容易被“不留痕迹”地篡改,对财务报表做假,盗取企业无形资产。而随着手工记账方式逐渐被计算机代替,其操作系统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专业,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对各个信息模块的报表进行正确处理,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这些都需要由专业业务能力较强的操作人员来完成。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2.1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人员的管理制度建设
①合理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岗位。为了更好地使财务会计人员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的信息核算工作,需要对其工作岗位进行明确分工,使权责利三者相结合,尤其要合理划分会计工作中的财务软件管理人员、软件维护人员以及专业统计业务人员的具体岗位,使系统设计人员和账务负责人员的权责相分离。②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断普及,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各种类型的知识,不仅具备较强的会计知识,还要懂得系统操作中的计算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此外,还要加强计算机操作中的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依法处置违反操作规定、恶意修改会计软件程序的人员,加强行为道德操作规范建设。
2.2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硬件管理制度的建设
①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环境管理制度建设。要对会计电算化办公地点的机房环境进行管理,完善落实各种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还要保证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运行环境的安全。因此,要保障会计电算化办公地点具备一定的防火、防潮、防尘以及防电磁辐射的基本条件;对供电系统要定期进行检修,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也要定期检查、维护。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加密和备份保护,严防工作人员私自利用会计财务专用计算机上网,防治病毒的入侵与破坏。②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需要对会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特殊加密,并且还要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采取身份识别的方法来加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合理采用防火墙,以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采用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来加强网络管理,以防不法分子盗取企业财务和会计数据相关密码。
2.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
①规范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流程。为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流程更加规范合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制度,明确各环节分工,以保证电算化软件的正常运行。②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制度、处理制度的建设。首先要确保系统输入的正确性,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输入的有效性,另外,还要对系统中的账目清算、账目复核以及登账进行正确分工计算,加强独立操控的可操作性。此外,还要加强财政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指导制度建设,各个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都会受到其财政主管部门的管辖,因而财政负责部门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建设,对计算机化系统进行定期验收,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理论研究组织活动,完善各种评审工作。
三、结语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与普及是现代化财务管理不断升级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体现,因而,要不断完善各种会计电算化信息制度建设,加强企业会计计算的内部管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部门相关制度的建设,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者:李华 单位:郑州财经技师学院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电算化对内控活动带来的影响
首先,内控的范畴变宽了。过去的会计都是人工记账,此形式在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票据传递才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所有的步骤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此时在开展内控活动的时候,要对所有的点开展控制活动,这样就能够落实好内控工作。不过在开展了电算化之后,内控的范畴得以扩张,同时在进行内控活动之时,活动的步骤也变的很是繁琐,许多的会计信息均要传递,而且能够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此举就使电算化涵盖的范畴变宽了。在开展电算化的时候必须掌控好信息输入,而且还要掌控好网络的运作氛围,掌控好相关的软硬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的传递更为便利,此类内容均是内控活动量变多的体现。第二,内控制度出现了变化。在落实了电算化之后,单位之前的组织模式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之前互相牵制的内容现在变得不是很紧密,因而就使得在落实了电算化之后,单位自身的组织模式更为严谨细致,工作划分更加的严密,所以单位自身的制度也进行了全新的设置。在电算化的前提下,单位的制度更合乎具体的发展规定,而且在内控层次中也更加的便于互相牵制。第三,会计信息的储存模式发生了改变。当单位开展了电算化之后,信息的存储工作就变得更为便捷了,过去的保存方式被摒弃。在之前的时候会计信息都是以纸张的方式来存放的,在保存的时候能够非常清楚明了的看到不正确内容的更改信息等。不过在开展了电算化之后,信息的存储都是以磁性介质为依托的,对错误信息的更正以及存入输出都是要经由电脑来开展的,这样在内部控制时可以将原来的对账本进行控制,转变成现在的对操作人员进行控制,在电算化模式下,对数据进行更改只能是相关的操作人员。第四,内控的方式以及关键点出现了变化。之前的内控活动在开展的时候,要控制好核算等内容,只有控制好核算形式以及相关的工作者的活动情况,才可以确保信息的精准性,不过在落实了电算化模式之后,全部的会计处理活动均是经由电脑来开展的,此时再开展内控工作的时候,仅仅的对电脑体系的程序掌控就可以了,其方式更为便捷,而且在开展控制活动的时候,也可以确保其更为严格,电算化控制形式下,实现了由原有的对人员核算进行控制转变到对输入环节进行控制。
二、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电算化的模式之下,用之前的内控模式来开展工作很显然是无法获取效果的,而且对单位的长远发展也是很不便的。要想确保单位的发展顺畅,确保单位可以获取较多的利润,就要切实的把内控活动的规定提升。为了更好的发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定要建立一套与之配合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也能更好的进行解决。
2.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控制。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企业要想实现电算化会计先要对整个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在经济上、技术上和相关的组织管理方式上都要进行分析。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使用专业的团队来开展工作,这样对企业的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的掌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变革。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经营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济决策正确与否,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开发会计电算化以前一定要进行非常认真的研究,同时在决定的时候要非常的慎重。会计电算化实施以后,企业的会计工作模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也要进行调整,很多的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并没有出现过多的调整,这样对于电算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会计人员要了解操作系统,并且要能够熟练的掌握,同时对网络的运作方法也要了解。企业在电算化软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软件,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的规范,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电算化在企业中可以采用逐步应用的方式,先进行试运营,这样对电算化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进行解决。
2.2组织机构控制。单位在开展了电算化工作之后,其相对应的组织模式以及职位划分等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此时才可以更加有效的确保电算化在单位中能够得以有效的发展。会计信息体系以及相关机构间本身是存在一种非常严谨的制约联系的,这样也是体现出来了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对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对所有的机构的活动权限以及活动处理范畴等内容都有着非常细致的划分,此时就使得这些机构在活动的时候可以各司其职,开展好自身的活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联系牵制,共同带动单位的长远发展进步。
2.3操作控制。操作控制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操作规则来实现的。操作规则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规则、操作运行规则、用机时问记录规则、控制台记录规则、机房守则、应急措施和安全规则等。其目的是通过规范计算机来保证会计信息处理的高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未经柑准而使用程序、文件的机会。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和保密,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上机管理制度。
2.4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输入、处理和输出是电算化会计的三个主要步骤,通过这三个步骤,有效的执行会计工作。其中的输入环节是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正常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只有保证输入信息的准确性才能够保证后续环节的准确性,所以要对输入环节有效控制。数据的处理是对于输入的信息通过电脑程序对其进行控制处理,对这个环节的控制要保证数据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都是自动控制的。
三、小结
在当前社会,会计信息体系一直处在持续的发展之中,其要靠着一套非常综合以及精准的管控制度为前提而发展。作为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产物的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历史上的一个关键的变化,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对单位的发展十分有帮助。在当前时期要想确保单位能够顺畅的发展,就要积极的落实好电算化,同时还要设置和它保持一致的内控体系。
作者:陈爱云 单位:北满特钢财务处
第四篇:会计电算化中的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问题
虽然会计电算化的运用越发熟练,但在管理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必须引起企业的关注。
(一)基础管理工作
由于我国的企业多,并且企业的规模、性质不同,国家对于各个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有不同要求和限制的;并且各个企业也有自己的使用制度。但由于现实管理的问题,使这些规章制度的运行遇到了诸多障碍,让会计电算化出现了控制和管理缺陷。虽然会计电算化减少了会计方面的工作人员,但由于计算机的使用需要相关人员的维护,从而出现了新的工作性质;企业往往将多出来的会计工作人员安排到新性质的工作岗位上,但他们却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这往往会导致工作的失误。并且,原有的会计工作人员不一定能适应电算化,这些都容易造成职责的不明确分工;这样也加大了会计数据的泄露的风险。会计工作通过计算机进行,所以当计算机出现问题时,也会影响会计工作。
(二)软件控制不安全
大部分企业由于利益的关系,在会计软件的数据保密方面并没有做好防范工作,使企业的会计数据处于较高外泄的风险之中。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为外界能较为轻易的盗取数据,使企业自身的利益降低。并且会计软件也存在不少漏洞,并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安全进行。由于软件自身的问题,也会影响部分会计数据的处理。例如在进行数据核算时,就容易出现脱节,导致数据交流不顺利;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特点。在会计电算化中,很多工作进行之前还是需要人工的输入数据,这就有可能会导致数据处理失误,这也是由于会计软件自身特点决定的。从会计软件本身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软件也是在不断更新的,但部分企业缺乏长远计划,并未对软件进行更新。这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操作人员的素质
随着会计软件的更新,各个企业也应当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让操作人员能够跟上会计软件的更新,熟练操作会计软件,为部分人员的开发工作做好铺垫。另一方面而言,前文提到由于会计软件自身存在风险,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四)审计监督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审计人员及时高效的对会计电算化进行评价以及研究,发现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找到合理的修改方案,加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和操作。但大部分企业对于内部审计这一块并不重视,导致会计电算化缺少相应的内部审计,从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二、合理的措施
想要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的发展做最大的贡献,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科学的利用会计电算化,并且严格的执行实施。
(1)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使用问题,无论是操作人员或者操作环境,各个企业都必须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让数据存在外泄的风险中,还有对于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对于维修人员要进行相关的核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由于会计电算化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非常高,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例如被黑客入侵,中病毒等,都会导致数据的破坏或丢失;所以首先操作人员一定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和维护,其次,更要做好备份数据。
(3)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会计软件,但并不是每一款会计软件都适合每个企业的会计工作。因此在选择会计软件上,各个企业都必须引起重视,不能只顾眼前,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会计软件的选择。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三点:是否安全、是否实用、是否方便。
(4)虽然会计电算化更加方便高效,但企业也不能抛弃传统的会计方式,但在二者的工作上必须做好明确的分配,让他们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5)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程度而言,绝大部分是由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决定的。因此,企业应该不定时引进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各个企业应该加强企业的操作人员的培训。
三、总结
虽然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内部控制也有很多不足;这需要企业积极应对,从而让会计电算化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
作者:周静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水平不高
我国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是利用会计软件处理日常账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数据处理工作,仍采用手工处理,许多单位因为缺乏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应用人员,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会计软件只在财务一个部门使用,会计信息在部门间、上下级单位间社会各相关人间的交流很难,不仅与部门间、部门外财务信息系统隔绝,而且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也没有很好的信息共享,单位财务部门的数据,基本上只是单纯为了账务处理和记账,完成事后对会计业务的反映工作。
1.2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有所减弱
在手工会计数据核算中,采用不同的核算形势,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个人员、多个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实现整体的会计职能,其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管钱的不能管帐,并通过对帐检查是否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和帐证相符,以及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数据间的勾稽关系等,目的是为了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很多会计信息处理过程被简化,在程序的控制下大部分会计信息处理由会计软件自动地进行处理,中间一般无须人工干预,许多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失去了作用,由人工控制变为人机共同控制。因此,一些内部牵制制度无法执行,财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其会计信息的审查、稽核机制被减弱。
1.3财务信息的安全存在一定威胁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存储方式由纸介质转变为以磁介质的数据文件,以计算机输出的纸介质凭证、账簿、报表为辅助的方式。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从而使财务信息安全易受到一定的威胁。由于磁性介质数据容易被非法复制、修改和删除,且不留痕迹,为使用者无意或不法分子有意破坏创造了条件,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准确。另外就是电算化系统容易遭受病毒等,可能导致电算化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数据受到影响或破坏,使会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
二、电算化环境下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2.1企业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控制内容及形式与手工会计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人是会计业务的主要因素。手工操作的部分内部控制内容:如编制记帐凭证与科目汇总表、记帐凭证借贷平衡校验,各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检查等操作在电算化实现后转到了计算机。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许多内容控制,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由手工条件下的人工控制转变为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出错或出现运行故障,从而使系统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增大。比如:记帐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的检查等,这些检查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就转移到计算机系统内部而无需人工干预,内部控制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2.2内部控制的对象发生变化控制对象原来为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工作的相容性等,会计资料由不同的责任人分别记录在凭证账簿上以备查验,是以对人的控制为主;而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集中由计算机处理部门进行处理,而财会人员往往只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和编码,并对计算机输出的各种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内控对象转变为对人与计算机二者为主。这种特点使系统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处理面临被不留痕迹地进行非法修改、拷贝、删除的问题。
2.3凭证所起到的控制功能弱化
手工会计核算处理的所有数据全部记录在纸张上,这些纸质会计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留下修改痕迹。各业务之间都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的签章,层层复核,相互制衡,实现整体的会计职能。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原先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凭证、汇总表、分类表等书面档案资料被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一旦软件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数据处理的准确和速度。一旦程序中出现严重的病毒,将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若不能及时排除病毒,很有可能扩大损失。
2.4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在财务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不可避免受到网络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因特网在财务软件中的应用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网络环境的复杂容易使内部控制的安全受到威胁,从而滋生风险。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过物理通信线路传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大量会计信息通过网络通信线路传输,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例如: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遭受“病毒”入侵或“黑客”的攻击,攻击可能来自于局域网外部,也可能来自局域网内部,而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管理工作
3.1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和会计管理工作
会计基础和会计管理工作主要指会计工作正常开展所必备的条件,如,会计岗位的设置是否合理规范、核算流程是否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数据是否正确、完整、会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等,会计基础工作是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前提之一,会计信息是否准确、完整等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会计信息的产生有赖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而若想使会计信息合法、完整、准确,必须要有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准确的,在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会计基础和管理基础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3.2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1)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安全控制与管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加强内部安全控制和管理是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中,内部安全控制措施的失效主要的原因是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管理中技术支持与使用运行没有严格区分,会计业务操作没有实现人员的分工、岗位的职责制度、权限的划分原则,缺乏岗位间有效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给犯罪分子留下了机会。所以各企业应建立相应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改进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系统,建立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安全意识。
(2)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硬件安全控制与管理。影响系统硬件安全的主要是指由于操作失误,硬件、软件、网络出现故障,而造成系统数据丢失的风险。由于财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不强,往往会出现误操作,误删除系统及应用程序中的重要文件,在没有防火墙的情况下,访问恶意网站。造成病毒攻击,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系统瘫痪。所以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系统操作的培训。需要财务人员,不仅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并熟练使用计算机。还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设置网络安全制度,在网络中采用防火墙、防黑客软件,保护网络不被他人侵犯,杜绝未经授权的人进入被保护的系统,防止财务人员越权使用财务系统,操作财务软件离开时,应退出财务系统,强化企业网络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并且针对企业的特定状况,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护系统。
3.3加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是为保证企业会计数据的完整、准确而建立的内部控制。一般包括数据输入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在对会计数据输入前必须经主管会计审核批准,初始数据要进行正确性校验,初始化工作结束并经确认后应关闭窗口,以防其他用户直接修改财务数据。在输入记帐凭证时要遵守凭证输入的基本要求。数据处理控制是指为保证会计数据处理正确设置的控制。数据处理控制的重点在于数据有效性检验;通过检查处理、错误纠正、余额校验、试算平衡等。数据输出控制是为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输出而进行的控制。企业应建立输出会计信息的签单制度、数据审核控制、授权输出控制制度和打印程序控制等。
总之,会计电算化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只有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尹玲 单位:乌鲁木齐市财政会计职业学校
第六篇: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控制对象的变化
在企业以前手工会计环境下,人是实现会计业务组织与执行的重要因素,也是会计工作开展的主体。以前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就是职权分离的内部牵制制度。在此基础上的会计工作,人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键环节,例如会计工作的相应审核、查账等工作必须由手工完成。各级主管的审核工作、签字、盖章等措施,也是由人对人的控制完成的。但是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的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账目全部通过会计软件所实现,因此,内部控制的对象就产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人对人控制,变成了计算机控制与人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二)安全性的变化
随着我国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引进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以前会计工作的模式,以前企业的经济业务都用手工记录到纸张上,这种纸质原件如果被修改,就会产生容易辨别的痕迹[1]。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下,企业的经济输入只需要进行原始数据的录入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程序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处理好的数据就会存储在磁介质中。这种情况极大的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能,数据容易被人为的修改或删除,而且可以做到不留痕迹。所以,如何保证企业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会计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会计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系统变得更加的复杂,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系统,能对企业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反应,就必须扩大会计内部控制的范围,增加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2]。比如,增加对网络系统安全的有效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等,这些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内部控制所应该做的工作。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系统和以前手工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相比,在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上没有变化,只是系统制度的范围与对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培养管理人员良好的内部控制观念
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状况,也极大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所以,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企业高层应该培养管理人员的内控观念,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理顺内部控制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注重内部控制的管理时效,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
(二)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企业制度为指导,企业想要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就要制度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控制的目的,健全内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规范内部程序的操作与管理。同时,企业要保证制度的灵活性,保证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及时的调整经营管理的方案。
(三)优化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企业要消除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审计工作的不良影响,就要对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优化[3]。把计算机中保存的电子数据打印出来,用书面的方式进行保存,这样就可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与可靠性。硬盘是保存会计信息的主要硬件,企业要对它进行妥善的保管。(四)规范系统操作的权限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企业要对系统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比如对会计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进行严格的规范控制。企业在电算化的环境之下,要明确固定每个用户的访问级别与身份标识[3]。不同的岗位人员只能按照授权对系统进行操作,不经允许,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越权对系统进行操作。另外,企业还要加大对运行系统的事件类型、用户身份、操作时间等敏感数据进行实时的监视和记录,并按时对日志文件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估,只有这样,才能规划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行为。
(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要加大内部的审计工作,保证会计账目的正确处理。企业应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客观的审计,确保各种资料的准确性,并对书面资料与电子资料进行双重的审核,保证两者的统一性。另外,在审核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审核,确保能及时发现有非法修改数据的问题,以此,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有效。
(六)提升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好坏,主要是人决定的,一个相当完美的制度,但是人无法执行,那这个制度也会变成一纸空谈,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操作系统也是需要人才掌控的,所以,企业想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水平,就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4]。企业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系统安全的意识,丰富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和业务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安全。
作者:梁慧 单位:云南空港百事特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