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思考(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思考(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思考(5篇)

第一篇:中小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效果分析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功效日益突出。本文对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为提高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有价值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对策

一、前言

我国会计电算化经过长达3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今已经向管理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方向转型。21世纪的今天,会计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迁,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环境的变革是对会计行业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企业要想在新背景下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创新意义重大。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现状分析

1.会计信息系统存在风险

目前,不少的中小型企业没有足够重视会计息系统的安全性,这就纵容了安全隐患是滋长,使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之中,如果不做好有效的风险规避和防范工作,势必会为企业未来发展埋下隐患。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电脑并未实现专机设置,只是因日常办公的需要而连接到互联网上。这就使得办公数据受到来自互联网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数据资料的丢失,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在互联网不稳定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新问题也层出不穷。

2.财务管理电算化应用滞后

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没有足够的认识,专业管理人才极为匮乏,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开始施行会计电算化,但仍然套用传统的手工会计管理制度。这种通过手工进行的报表计算、记账处理、内部稽核等项目跟会计电算化实现存在根本性差异,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并不能满足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管理需要。

3.会计软件开发不成熟

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财务软件,这些软件质量可谓参差不齐。而中小企业拥有的软件基本都是从市场上购进的,很多会计软件之间不兼容,不同软件在操作方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导致相同行业会计报表难以进行汇总、数据查询、导致传输过程出现困难等。此外,受市场上的“谁销售谁负责”规则影响,会计软件的销售商只得担负起用户单位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这在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研发及更新软件的速度。同时,部分会计软件只能为财务部门提供服务,功能过于单一,作为信息管理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若仅仅在会计财务上有所作用,在成本核算、资金供求预测以及财务指标分析等层面上没能发挥实质性功能,无疑会缺乏长久发展的生命力。

4.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乏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一直都是专人才的缺失。调查发现,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拥有一部分工作经验较为丰富高校财务人员,但这些人员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了解不多,只是机械地进行财务软件应用,一旦出现了计算机故障往往束手无策。如果不留意出现了错误操作,也不懂得将原有信息找回,可能造成大量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甚至造成系统崩溃、财务数据丢失。因此,人才的缺乏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出现瓶颈的关键因素。

三、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价值的提升

1.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实现电算化的重要保障

要实现手工账向电算化的有效过渡,逐渐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电算化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尤为重要。因此,企业应该积极进行财会制度修改或革新,制订起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满足财政部的财务软件规范要求、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共用计算机设备和机房管理制度、数据档案备份、保管、稽核制度等。然后根据本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进程稳定推进。

2.加强电算化网络建设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构建起专门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政府部门组织建设起“一个中心、多个连接”的网络平台,实现财务工作服务器有效联通互联网,原始数据通过会计终端向财务服务器输入,数据经过服务器进行系统的处理,完成时时动态、多地点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

3.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

信息安全是保证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立足的关键是信息搜集、创建、的安全、高效。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关键是要加强会计信息管理力度,确保信息的安全。加强管理,就要有足够强大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加强风险规避工作。此外,禁止未获得授权的人员进行登机操作;同时,应该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的意识,防止跟业务无关的的U盘与电脑终端连接,严禁进行互连网连接。通过采取先进的加密技术,如“加密狗”来实现信息加密,科学安装“防火墙”,预防受电脑病毒的侵害,防止黑客对会计信息数据的非法破坏。

4.规范中小企业财务软件

首先,国家应该加强会计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力度,实现会计软件的开发由核算型转变为决策支持型,保证财务软件功能的健全完善,并能适应各种财务制度。此外,在充分参考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该注重财务软件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有利于数据的收发和交流。一般情况下,一个财务软件的好坏关键是这个软件是否具备科学的对外和对内接口功能,以及框架结构是否容易扩展。

5.培养“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内容的局限,增设了很多新内容,丰富了会计电算化内涵,也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从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数据标明,我国会计人才素质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较大比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同时会计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呈现出初级人才供过于求,中级人才相对不足,高级人才严重紧缺的不合理结构。中小企业也存在以上会计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现象,中小企业要达到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强培训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知识,让从业人员积极学习电算化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调查发现,我国管理经验相对成熟的企业中,72%企业集团内部拥有一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这些人才无论是职业技能还是突发情况应变能力都比较突出,有效地保证了会计工作的安全、高效推进。

总之,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保持自身的优势,必须及时、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最新动态,积极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中小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长期过程,只有制定起有效、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保障。我们要积极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高水平应用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其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的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炜.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37~138.

作者:刘燕栋 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技师学院

第二篇: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提要]本文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之间巨大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特点、现状、问题、风险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提出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如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运行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解决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复杂性,是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难度加大。由于电算化系统建立的数据处理方式与手工系统相比有所不同,以及电算化系统建立与系统中没有的控制内容。中原公司发现如对于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都加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使所用的财务软件混乱,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便。

(二)操作不当产生的问题。数据输入操作不当问题是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中最关键的内部控制问题。在电算化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源于凭证库,当凭证输入后,系统将自动进行多项业务处理。一旦输入操作不当,将会引发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中的一系列错误。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工作质量有赖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及会计人员本身的操作水平。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易于保持经济业务的连续性,而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一旦系统由于自身或操作员的失误而崩溃,就可能使会计工作陷入瘫痪;为了减少操作失误,提高输出会计信息质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严密的内部控制功能和手段。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电算化环境下的安全与保密性有赖于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的不少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的侵入,从而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

(四)会计电算化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政策与法规中存在着不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规定。颁布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是为促进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而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五)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中原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使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也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数据的处理方式、记录方式、存储介质的变化,势必会带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及内控制度的变化。中原在电算化系统试运行阶段,没能适时调整岗位分工,参照其他公司所使用的制度文本制定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行,内部管理仍是采取模仿手工的管理办法,没有实现重整,岗位分工混乱,权限设置缺乏牵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及会计档案保管、数据备份等都存在安全隐患。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一)财务软件使用较混乱导致的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由于财务软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是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即使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从国外情况看,在某些会计电算化搞得好的国家,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某些国家就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这样,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

(二)账务处理程序不够规范导致会计工作质量问题。由于财务软件本身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会计人员在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制定方面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小企业虽然也会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要及会计软件规范化要求对原有账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但由于受观念、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工作流程大都仍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因而出现了工作流程与实际业务需要相冲突的矛盾,使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下所导致安全性和保密性出现问题的原因。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数据可靠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我国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的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此外,这些软件的容错能力往往也很差,它们对用户的操作有许多的限制,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心理压力很大,往往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由于错误操作而发生问题。即便一些优秀的软件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但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都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四)会计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滞后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还很低,由于一些政策和法规的不合理,束缚了开发人员和用户的手脚。几十年来,我国成功地开发了一批颇有名气、民族品牌会计电算化软件,但随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深入发展,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却值得探讨和研究。这必然要求发展会计电算化理论,而当前的现实是会计电算化理论落后于实践,无法推动会计电算化实务向深层次发展。

(五)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企业应用会计软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会计软件本身的发展。许多会计软件功能齐全,但在企业实际使用时只能完成少部分功能,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软件中的会计核算功能部分能被使用,但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部分的使用率很低,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就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六)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原因。电算化操作人员大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他们一般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机械地操作财务软件,却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另外,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厚、更新慢,因此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软件在管理方面的功能,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方法

(一)强化系统安全与网络安全控制。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目标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流程及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而建立的,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因此,需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进一步加速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广泛吸收取得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商品化的实用型会计软件,并具有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提高其兼容性,提高满足管理方面需求的功能。为了保证组成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协调一致、迅速、高效地完成整个系统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应本着高效性原则,突破手工系统的框架,改变以手工账表为核心进行会计处理的做法,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使电算化工作取得真正的效益。另外,建议按照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这些行业的不同的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的流动资产、施工企业的产成品等,分别根据其行业不同或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模块,让通用会计软件更实用。

(二)业务程序标准化。会计核算控制是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会计核算结果是会计预测、决策、分析的基础,必须要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性、规范性、真实性。原始凭证通过审查,在录入处理前都要经过相应的权级审批,完整的填制与录入。不正确业务的更正与删除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严格执行复核制度;此外,还要仔细核对输出的账务凭证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一致,以充分保证计算机账务处理的准确无误。会计数据输出也要进行严格审核并签章,同时认真做好会计数据日备份和月末备份制度。从核算环节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做到数据真实、完整和安全,业务处理合法、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素质,不仅是指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而且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照规定的程序生成的。因此,对会计人员人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财务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保守单位商业秘密及财务秘密,不能随意泄漏密码以防他人随意进入自己的软件系统。另外,为了加强数据的保密工作,可以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企业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硬、软件管理制度,从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增强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

(四)实现电算化会计的规范化、制度化。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指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进行的。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仅有一套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作用。国家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规范化的模版。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五)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1、管理控制。(1)组织结构控制。企业的财务部门一般主要从组织形式和组织程序上实行岗位控制,通过几个不同的职能组来实现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控制作用;通过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以及会计主管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审核制度来实现处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2)职责划分。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3)监督管理控制。明确各职能组织部门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处理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和执行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制度,以保证会计控制工作能够高质量地进行和完成;(4)档案管理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有关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应定期对所存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作为防止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

2、数据资源控制。(1)完整性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通过现代数据管理系统的完整性控制机制来实现,当前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能够对其管理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关系上提供语义参照关系机制,来检验和保证数据库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在进行了相关控制应用操作后仍然保持逻辑上的语义完整;(2)数据加密。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加密和存放功能实现;其作用不仅维护了数据信息的保密,而且使得合法操作人员只能通过系统规定的程序实施操作和控制活动。

3、日常控制。(1)业务发生控制。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鉴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以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2)数据输入控制。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同时,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验,如总数控制核验、平衡核验、数据类型核验等;(3)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就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

总之,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将在会计电算化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性,并将成为当代会计学中最有潜力的新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亚茹.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9.

[2]臧强.关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分析.财经界,2014.36.

[3]汤盛农.浅析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现代经济信息,2014.23.

作者:钟骏华1 梁娇2 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 2.大连财经学院

第三篇: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践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降低会计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科技水平进步的背景下,会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会计电算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较晚,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深,再加上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运行资金少、规模小、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使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措施无法得到有效实行。本文对我国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中小型企业;应用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不可忽视的一个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互联网技术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这与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信息传递功能是分不开的。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的实时传输和交互成为现实,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并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在会计产业中,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会计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行成本。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到特定阶段并在会计影响下产生的产物。从其本质来看,会计电算化是指使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领域,也就是通过计算机来代替人完成会计计算的工作。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起步较晚,在近两年快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在规模和水平上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面临着更大困难。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简化一些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确保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会计核算工作都是通过人工计算完成的,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人工计算的结果难免出现一些误差,效率也难以得到提升。但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引入,大多数的核算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会计人员只需使用一定的程序就可以自动实现对数据的计算、分析等,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核算时间。对于一些工作量较大的项目,还可以根据要求建立一定的数据处理模板,将所有流程都整合到一起。采用一些先进软件还可以将数据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展示,工作人员随时可以调用所需数据。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也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具体的阶段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分别是理论研究和设计阶段、软件开发阶段、应用推广阶段和综合开发阶段。当前的会计电算化内涵是通过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量,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应用,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分类,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会计信息基础,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优点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企业的会计工作得以应用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使得会计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促进会计工作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减少会计工作的时间,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传统的手工会计,有着更准确的信息处理特点,不仅能够减少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错误,而且还能借助电算化系统来保障会计信息保存的长期稳定性。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应当遵循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起到提升企业经营质量,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要达到这些要求,我国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1.会计电算化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制度,对电算化过程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严格规范。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相应的,在管理制度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许多功能和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但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尚未对会计工作制度进行改革,在许多企业中仍然以人工处理为主,在会计工作方式上没有进行根本转变,之前制定的新的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还有一些企业存在内部会计制度与国家要求不符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把握存在问题,对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导致在进行制度建设时无法把握正确方向。

2.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进程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尽管发展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许多企业还存在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或出现偏差的现象。许多员工将会计电算化简单地看做用计算机完成记账工作,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存在很大区别。而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则容易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在会计电算化发展前期,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对电算化这一概念进行充分了解,再加上大多数企业只关注会计工作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的优化。很多时候,会计电算化被看做是节省计算时间的一种工具,其强大的数据分析整理能力被长期忽略,会计电算化的真正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事实上,合理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帮助管理者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将企业在会计信息上的资源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3.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不到位

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应当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建立会计管理网络等。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会计软件开发的瓶颈,软件功能的开发不到位,电算化功能薄弱,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许多企业现阶段采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只能进行简单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无法将这些数据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更无法建立模型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4.会计从业者专业素质不高

尽管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电算化工作的自动化管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需要人工参与,尤其是一些关键信息,需要进行检查和核对,还需要人工输入原始的数据。这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的会计从业考试还没有将电算化操作能力纳入考试范围中,与实际工作要求产生脱节,导致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电算化操作能力,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和原则都没有充分掌握,更无法将相关的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这一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尤其严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中的会计从业人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岗前培训,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也十分匮乏,一旦在工作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或程序出现问题,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及时维修,将导致会计工作受到很多阻碍,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要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必须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工作过程中,也要定期组织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最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5.资金短缺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由于中小型企业自身在资金上的缺陷,导致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无法得到良好的维护和开发,给信息处理造成了一定阻碍。会计电算化系统起到了信息存储、数据传输等功能,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企业机密,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或者出现安全隐患,就会出现信息泄露的危险,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再加上系统的外在威胁和操作人员在维护能力上的不足,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际上十分脆弱,企业的会计信息时刻面临着泄露的危险,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中小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应用策略

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会计信息的处理尚不完善。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减少数据处理误差。其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能促进财务系统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1.完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的制定和划分。每一天的核算工作完成后,都应当对当前的信息做好详细记录,做好信息备份,并对系统功能进行确认,防止系统受到侵入和破坏。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严格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为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应当做到双重备份,多渠道保存,对于一些数据应当实现纸质化保管。管理制度建立应当建立在分工明确的原则上,数据的输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做好职能划分,并各自设置好登陆系统的密码和权限,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对系统中的数据应当做好定期删减和调整,减少系统维护的工作量,确保系统中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在数据保存后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确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2.加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要加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就应当将这一概念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重视应当自上而下展开。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会计电算化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对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企业内部机构中设置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监管人员,并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实行完善的考评制度,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会计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加强思想觉悟和专业能力,充分熟悉和掌握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制度的相关规定展开工作,并定期学习、接受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3.开发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因此,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软件功能是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有效途径。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降低系统软件运行的风险,排除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防止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经济损失。财务软件和计算机系统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最主要的设备,要确保其工作效率,在配置上应当注重品质和水平,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能力考虑经济性。企业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技术发展和工作需求,定期进行软件升级和更新,管理人员则要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对系统中的数据做好及时的备份和处理。为增强系统对病毒的抵御能力,应当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的杀毒软件,并采用加锁程序对设备进行保护,设置防火墙对网络进行安全预防。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的开发上也将有更大进步,将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建设。

4.对会计从业者定期展开培训

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下,会计工作人员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仍对会计工作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展开定期培训,从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会计电算理论等方面展开教学,使会计人员充分掌握会计工作过程中应有的技能。会计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使得专业知识结构更加完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5.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投资力度

任何制度的建立、实行和完善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也不例外。企业应当转变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内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上,只有确保内部工作体制的完善,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长远的竞争中树立优势,从而获得更好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在会计电算化建设中投入更多资金,加强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程序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当前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安全隐患的存在给系统应用带来了阻碍。企业应当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宏.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0(21):42-43.

[2]李长山.浅议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政研究,2010(4):88-89.

[3]陈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2):24-25.

[4]谭岚.关于中小企业的核算问题[J].财会月刊,2010(11):22-23.

[5]王海林.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J].财会月刊,2010(15):30-32.

作者:孟佳琪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篇: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分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出发,探讨了其对整体会计环境的影响,以此引出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实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数据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向着更加系统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形式

1.1会计电算化以综合性工作的形式在财务管理中运用。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帮助会计实现财务管理这个目标和前提,其目的是为了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并且可靠、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以实现管理部门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工作的便利和快捷、准确。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中,会计电算化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将会计信息实现有效录入、分析和输出,进以此为依据参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分析、风险投资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决策活动。

1.2会计电算化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整个过程。会计实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主要通过价值的计量来对企业中的资金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促使会计成为一个人机系统,实现贯穿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所有经济计划、经济决策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的反映和分析,使整个财务管理流程具备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避免间断或者遗漏,这也能保证经济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真实性、有序性。

1.3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监督以及控制作用。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会计参与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途径。会计监督的内容也贯穿经济活动整个过程。而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也能促成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效避免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财务行为的发生。

2、会计电算化对整体会计环境的影响

2.1存储介质的转变和存储效率的提升。在传统手工会计中,所有的会计数据和信息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存储的。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之后,传统的会计信息储存形式产生了重大转变,庞大的会计数据和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储存媒介转变为了计算机的磁盘或者刻录的光盘。通过利用计算机在多个方面替代或者协助人工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变成一个人机系统,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力,摆脱烦琐的手工计算,实现会计数据储存的效率的大大提升,并且为信息资料的更新和保存提供便利。

2.2内控制度的形式和范围发生转变。在会计电算化得到普及之后,原本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下存在的众多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具体表现在一些难以适应电算化环境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淘汰,以及一些由会计人员进行手工编制的内部控制措施的废用,逐渐以计算机中设置相关的会计软件的形式替代。内控制度的形式发生转变的同时,控制范围也发生了转变。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具备的多项复杂功能,除了传统手工控制所具备的功能,还有许多增设的其他功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具备基础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还必须拥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会计软件使用方法的知识,以实现新的控制功能的掌握和熟练。

2.3职责权限控制发生转变。在传统的手工会计中,相关会计人员要在经过授权之后才能开展相应权限内的会计处理工作,这能对会计人员工作情况的掌握提供有利条件,实现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据可查,提升对会计人员行为的威慑力。但是,在实行电算化以后,虽然也有系统身份授权限制,但是传统手工会计下严格的授权制度逐步淡化,有很多环节交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完成,无法实现相关的痕迹的保存,不能为出现问题时进行查漏、问责提供便利条件。

3、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3.1职务分离、职权不相容等相关内控原则的执行强度下降。因为企业内部的会计操作系统有着高度集中的特点,所以在企业进行很多岗位合并或者被撤销的同时,许多会计信息的手续也需要随之被合并,然后在统一的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存在众多不相容的职务实现不了该有的分离,导致无法有效发挥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职务分离、职权不相容等相关原则的执行强度下降,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中内控效果的实现。

3.2会计电算化在系统授权方面存在安全风险。从目前广泛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来看,主要的授权工作方式是以口令的形式完成的。但是,口令授权归根结底是内嵌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这就为熟悉计算机操作、具有丰富口令破解知识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除此之外,尚存在某些业务人员为谋私利,以利用特殊软件或口令的方式,实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授权的取得,非法修改和删除企业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

3.3会计制度没有根据电算化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实践来看,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仍然将手工核算视为基础。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逐渐普及,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会计工作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不管是关于会计账目的设置方法还是会计账户的登入方法,无论是相关企业财务处理的方式还是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不管是会计系统的设计流程还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表现形式,从内而外、由表及里,都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为了实现对这些变化的及时、充分适应,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必须以企业自身会计电算化的特点为基础,开展相应的调整工作,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升。然而,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仍然处于初步阶段,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大部分企业选择将精力放在软硬件的更新方面工作上,没有充分意识到上述的转变。

3.4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缺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熟练运用逐渐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并且采取了较多措施提升自己的会计电算化水平,比如专业培训等。但是计算机技术有发展速度快、更新升级快的特点,随着时代需求的发展,新技术、新软件也层出不穷。但是,有很多企业的财会人员没有做到及时补充学习最新知识,实现自身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提升。

4、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优化措施

4.1操作权限的合理划分,实现企业内部监督的强化。首先,逐渐建立健全起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实现内部制约机制的不断强化。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充分重视合理岗位责任制的制定,进行岗位人员职责的明确,促使各岗位人员实现有效的互相制约和相互监督,提升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其次,对于操作规程进行严格的执行和操作,严格分清操作员和管理员的各项职责,杜绝违章操作的行为,比如,操作员就不能实现软件基础编码的变动或者直接打开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修改。最后,要注意对于系统各级口令、授权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定期更换授权口令密码。

4.2强化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运行环境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想实现安全运行,就必须保证计算机能拥有良好的运行环境。首先,操作员不能随意、盲目得进行工作机内所配置的系统参数和事先安装的会计软件的更换、增加和删除。其次,严格控制会计应用软件和相关操作和技术手册等资料的传播。再次,保证数据的及时备份,避免硬盘发生不可预见的损坏时,数据不能得到及时恢复。最后,强化预防计算机病毒。

4.3提升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水平。每个企业财会人员积极参与、共同提高,才能为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才基础。首先,要选取具备高素质电算化专业水平并且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帮助周围财会人员共同提高。其次,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会计人员会计基础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会计软件的应用技巧的培训。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并且逐渐普及,打开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纪元。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的财会从业人员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余道红.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

[2]孔祥梦.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3]金恒.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2(22)

作者:刘梦迪 单位: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摘要:21世纪以来,会计电算化发展速度迅猛,使得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逐渐推出历史舞台,数据的传递、处理及存储都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记账方式的革新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严峻考验与挑战。本文,笔者就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会计电算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为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商业企业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集信息技术、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于一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将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巧妙融进会计工作中去,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目前,人工算账、记账与报账的落后管理模式已经不和时宜,逐渐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这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也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准确。科学。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传统的手工财务过程和程序设计、电算化账务理过程。而近年来,IT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迅猛发展,促使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企业建立起电算化会计系统之后,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环境以及会计核算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效益。然而,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还受到各种制约性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准确把握企业发展存在问题,找到科学的应对策略十分有必要。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信息安全性差。会计电算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存储介质的改变和无纸化操作。实行会计电算化时,系统将会集中进行数据管理,同时不留痕迹删除或修改存储起来的数据,于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数据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商业企业会进行经营点划分,这些经营点比较分散,每个点上可能分配有数个财务人员,虽然这些财务人员有相应的工作权限限制,但基本上浏览的数据都跟岗位无关,造成防汛管理的指挥系统、器材的分工设置等。如若业务有应急需要,就得委托具体的河道养护单位进行管理,而不是放在单位的办公场所,资产分散,分布面广,金额巨大,无疑会增加安全风险。

2.缺乏风险意识。纵观我国大多数的商业企业发展进程,笔者发现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市场缺乏风险意识,财务意识和经营意识都不到位,甚至出现从众行为。换句话说,一个影响力极大的企业牵头做起一种商业的时候,势必会吸引其他进行观察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跟进。然而,这些跟进的企业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况,没有意识到市场潜在的风险,只是盲目地进行投资,无疑会存在造受风险打击的可能。此外,企业的企业管理层自身的学识和经历有限,不注重企业成本风险的考虑与规避。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的主要原因。

3.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电算化系统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人机交互的系统,其中的很多环节都可以通过机器程序来自动完成,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但有些企业的结构组织缺乏严密性,没有充分分析电算化过程之中组织结构的特点,导致了控制漏洞的出现,直接降低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此外,由于企业内部的人员紧缺,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企业就进行了职位的简化,少设了一些职位,或者重叠增设了某些职位,使得一些工作人员职责掺杂,既从事数据输入工作,又负责数据的报送与输出,这样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还增加了错误和舞弊行为发生的风险。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比较熟悉整个系统及其控制措施,如果系统内部的人员职业道德不高,往往不严格采取一些可靠、安全的保密措施,通过计算机的运用来进行舞弊、贪污和诈骗行为,无疑会违背组织设计最基本的原则。

三、企业内部控制改进对策

1.加强系统的应用控制提高安全性。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普及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展需要,切实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保证传递和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企业应该积极加强系统的应用控制,在技术的每一个细化的层面上都应该有安全、科学的防范措施,有效构建起一个多层次、综合的安全体系。一般情况下,会计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然而,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子系统来进行处理,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科学、准确,适当增加一些审核程序极其重要。这一部分控制工作可以通过流程处理、数据修改、数据备份、数据恢复以及数据结账等层面的控制来实现。至于数据的传递,为了避免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出现错误、泄密或丢失的状况,企业应该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加强对重要数据的备份和加密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签名的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首先,提高管理层的成本风险规避意识。企业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成本,而我国的商业企业经济环境和政策基本相同,要提高风险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工作,应该从企业本身入手。其次,企业管理层应该树立正确的内控管理理念,提高对潜在风险的敏感度。最后,企业管理者应该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整个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规避。采取针对性措施,将企业的风险分化,让企业各子部门一起分担,已使成本降到最低化。总而言之,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关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争取合理压缩企业成本,通过多层次化和多样化的成本分化,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总目标。

3.提高认识强化操作人员职能控制。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功能相对集中,因此,必须制定好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加强组织的控制,明确职责分工。财务软件投入正式使用之后,应该严格遵循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的要求,合理调整原有的会计机构,科学制定好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实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电算化背景下的会计岗位可以分化为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基本的会计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主要包括了电算化的主管、系统的管理员、电脑的操作员、系统的维护员以及电脑审核与档案管理人员等。基本的会计岗位主要包括会计的主管、出纳、稽核、会计核算、会计的档案管理。在进行工作分配的时候,应该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职权分离,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督力度,防止出现欺诈和舞弊行为。尤其应该实现操作、审核、输出以及报送等几个职务的相分离。此外,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岗位轮换制。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应该建立起权限的相关控制制度,通过密码的加锁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为了避免出现财务机密泄露的事情,确保会计数据可靠、准确、安全,应该由电算化主管进行密码的统一管理。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商业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时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因此,商业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对企业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对企业成本风险的意识。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时刻进行经验总结,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充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效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失,使得企业在长期实践中获得长久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安强、郭立新: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J],财会月刊(理论),2006(2).

[2]齐芬霞: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2006(1).

[3]宋海红:探讨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05(1).

[4]秦华: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财会月刊(综合),2006(2).

[5]李素萍:谈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4).

[6]朱爱亚:谈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6(9).

作者:顾建梅 单位: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务结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