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度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度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创新发展加速度浅析

激活魔都科技创业基因,营造申城科技创业氛围,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已经10岁的“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再次拉开大幕。7月7日上午,2022“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科技助企系列活动启动会,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举行。

一、超7000家企业参赛

“创·在上海”大赛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经成为科技创业者展现创新实力的大舞台、科创资源汇聚的大平台。10年间,超过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赛,连续7年保持地方赛报名数全国第一、获奖数全国第一,涌现出一批科技领军企业。站在新十年的起点,2022“创·在上海”大赛自今年4月6日启动报名以来,受到疫情封控的严重影响,不少企业不能及时完成报名,或是遇到了诸如盖章等操作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大赛不仅延长了报名时间,还放宽了相应要求。此外,今年大赛还特别设置了疫情防控专题赛,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近400场赛前云讲座,为参赛企业答疑解惑,共吸引超过10万人次参与,取得良好效果。最终,今年共有7000多家企业报名成功,其中成立5年内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65%,他们将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参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疫情防控等专题赛和常规赛,获胜者将代表上海赛区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值得关注的是,为助力企业尽快渡过疫情难关,市科委将扩大与大赛挂钩的本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规模,今年支持企业数将突破2000家。活动中,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陈宏生巡视员在线致辞,市科技工作党委徐枫书记为历届大赛涌现出的优秀企业颁发“科创之星”荣誉。和元生物潘讴东董事长、盛美半导体王晖董事长以“创·Talk”形式分享了创业经历和参赛心得。潘讴东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加速了和元发展的进程,铸就了公司奋斗拼搏道路上的关键里程碑。“作为一家聚焦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企业得到了市区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任与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扶持政策让我对行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王晖表示,半导体是个长周期、高投入的产业,盛美虽然前期有上海科创投、张江科投和浦东科投的资金投入,但对这个行业来说远远不够。“在此过程中,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教兴市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对盛美的持续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科技助企提增信心

上海疫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加快落实《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政策作用,全力帮助科技企业渡过难关,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实施“科技助企专项行动”。为推进专项行动落实,借助大赛启动,本次市科委发布了5项科技助企系列活动内容。一是扩大资金支持规模。加快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评审立项,支持企业预计>2000家,资金超过4亿元。二是引导载体帮扶企业。鼓励全市500余家双创载体主动减免企业房租、增强抗疫投入,预计直接惠及企业万余家。所有国有载体一律为小微企业免除6个月房租,预计减免租金将超6亿元;鼓励非国有载体对最终承租经营的小微企业给予房租减免,并按照减免租金总额的30%对载体进行补贴(最高300万元)。对载体新增疫情防控、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构建、应用场景搭建等,按照投入的50%补贴、最高给予50万支持。三是强化科技创业带动就业。联动全市双创载体、创新企业等机构,发布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1000个,累计发布岗位不少于10000个。会同各高新区、相关机构等,陆续推出科研助理岗位3100个。四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通过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发展约50家央企、国企、上市企业,与1000家中小企业“大手拉小手”融通发展。对于联动有效、中小企业带动明显的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择优予以不超过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微创、阿斯利康、海尔等206家企业在活动现场发布了307项需求。五是市科委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共同发布“高企贷2.0”。在双方于2019年签订的“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授信服务方案1.0”中,首批试点的8家商业银行需提供总额505亿元的专项授信额度,而实施3年来累计为5478户企业提供授信金额已达5404亿元。为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市科委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对“高企贷”授信方案进行升级,“高企贷2.0”将增加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新增总额不低于500亿元授信规模。同时,由13家合作银行每年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的授信规模,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高企贷”2.0方案的优化升级作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合作银行纷纷付诸行动,为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品应用、推广等方面提供更多资金保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作者:耿挺 单位:上海科技报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