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
内部控制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安全卫士,有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可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有助于财务部门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内部控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各项财务工作的有序推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为日常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高校内部控制,要从岗位设置、相互控制、设置防线等方面入手。高校内部控制应遵循全面性、制衡性、适应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性。全面性就是内部控制要涉及高校的方方面面,制衡性要求岗位的设置、业务流程的设置要形成互相制约机制,适应性要求制度的设计要与单位的发展目标、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重要性要求对于重点环节要重点防范,成本效益性要求内部控制要以高校的正常教学为前提,不能因为内部控制而扰乱正常的教学工作。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高等院校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控制点:
一是债务规模控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部分高校新建校区,采购实验设备,债务规模不断增加,资金周转困难,极易造成债务违约风险。
二是现金管理控制。高等院校涉及的财政补贴资金较多,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要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控制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流程,严格审核原始凭证。
三是资产管理控制。高校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及时盘点固定资产。四是设置内控部门。配备内控人员,设置主要负责人;内控部门人员要对内部控制法规和制度足够了解熟悉;高校要将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作为深化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实行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建设风险数据库。
二、经费的日常管理和使用问题
当前,我国正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院校是创新的主体,国家对高校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呈现大幅增长趋势。面对大量的日常经费,如何使用和管理好,如何在保障教学科研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成为高校面临的直接问题。在日常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建设较为欠缺,与发达国家高校的经费管理制度化还有很大的距离;二是预算执行不严,科研经费不能够按照计划审批书上的预算执行,经费的结余使用不合理;三是经费使用过程中重复购置资产,资产管理相对薄弱;四是对经费的使用缺少科学性的评价。研究制定新的日常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成为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加强日常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一是要加强经费的预算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预算编制水平,通过预算控制监督日常经费的使用,积极报销人员规范填写预算审批表和经费使用明细表,及时为报销人员提供预算编制指导和咨询服务。
二是对日常经费实施精细化管理。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对与预算不符的资金使用,要经财务部门和分管领导一致同意后方可调整预算,报销相关费用。
三是要加强账务处理,完善会计核算。拨付的资金要及时分类记账,拨出资金和报销费用要及时兑付,及时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详细列示经费预算与使用情况、实际到账情况和审批批复情况。四是建立日常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从绩效评价的原则、指标选取、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入手,建立基于项目质量的日常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
三、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是相对于会计分散核算和支付而言的,它指的是通过专门设置会计核算中心,逐步取消原先的会计、出纳等会计核算岗位,依靠会计记账的方式,实现对会计的集中核算和支付,这种会计核算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以及会计服务的一体化。确切地说,就是设置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支付中心,各二级学院不再单独分散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通过会计核算支付中心实现单位财务会计业务的统一集中处理。高校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二级学院的会计工作都交由会计集中核算支付中心来完成,这常会造成会计核算支付中心一人来负责多个二级学院的日常会计工作,这样一种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就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种职能分离,也就失去了原先预想的对整个高校会计实现实时监督的作用。当前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已经全面铺开,但是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使用制度尚不完善,管理上也不够规范,公务卡以个人名义办理,信用由个人负担,设计上不合理,这极大限制了高校公务卡的推广使用。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的相关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和支付的管理制度,要界定好岗位职责,明确人员分工,加强内部控制,实行稽核与资金管理相分离,保障核算支付中心廉洁、高效,为各部门、学院服务好。
二是加强报账员的管理。报账员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支付后,负责报账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管理和备用金管理,发挥着联系中心和二级学院的桥梁作用。
三是完善监督制度,确保资产安全。报账员要及时做好相关账务处理工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起实物盘点制度,定期与核算支付中心核对相关账目。四是实施公务卡结算。推广使用公务卡,减少现金支出,可以有效监督资金使用的去向,保证单位资金被科学规范地使用。实行单位卡与个人卡主副卡的关系,持卡人消费不得从事与公务活动无关的事项,创新公务卡还款机制,不断完善公务卡使用规定。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能够在使用中保持原状的资产。高校的固定资产界定,一般是指单位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账实不相符,账外资产现象普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有的有账无资产,有的资产不入账,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存量不清,产权混乱,部分高校未进行资产清查,账实严重不符。
(2)在固定资产交接管理过程中,交接混乱,无交接单据。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随意处置,有的处置后再报批,有的报批后不及时处置,长期挂账现象严重。
(3)固定资产管理松散、职责不清、多头管理。仍有部分高校重采购、轻管理,资产使用效率较低,资产闲置现象普遍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教学、实验设备短缺,教师办公和学生宿舍条件较差。
(4)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是要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对于高校固定资产设置帐外账、不入账等现象,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及时发现问题。
二是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高校要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设置固定资产分类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管理。要盘活高校固定资产,提高高校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激活使用效能。实行市场化操作,提高高校资产利用率,实现集约化、市场化运营。逐步健全采购、保管、领用、维修、报废制度,将行政管理与市场化经营进行有机结合,对调出、出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处理,对入账的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明确责任,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责任义务,转变部门职能,认真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三是强化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其维修金额不得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其他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核算。要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抵押、报损、报废等,严格按照财务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四是加强对二级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随着高校机制的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一般都在资产处或后勤管理处,二级学院作为高校资产管理的具体使用者和直接责任主体,下一步要下放资产管理权,二级学院的资产由二级学院统一申报,批复后用各学院办公经费和科研经费购买,管理权在二级学院。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只是负责监督资产和使用,做好统计和采购工作,实现集中采购。高校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二级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加强培训和指导。
五、高校债务管理问题
高校债务问题是目前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高校债务危机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而形成的。根据负债的定义,高校债务是指因过去的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高校资源的流出。目前,部分高校处于“破产”的边缘,亏损运行。如何科学有效地加强高校债务管理,有效化解债务性风险,发挥有效杠杆作用,已成为高校和财政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危机并不可怕,要寻找解决途径,不断化解高校债务危机。为进一步规范和整治高校债务问题,高校主管部门都加强了对高校的债务管理,着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有的建立了归口管理制度,有的及时帮助高校化解债务,有的建立了备用金制度。
一是要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把化解高校债务问题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要加强债务管理,成立债务管理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定期召集财务、总务、资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分析财务运行状况,将风险化解在萌芽中。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要一月一调度,及时解决资金问题。
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及时帮学校化解部分债务,释放部分风险。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是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财政资金,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
三是强化风险管理,设立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债务摸底排查,摸清总量和结构,及时化解存量风险。建立健全担保机制,建立分级担保、反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减少债务违约风险。设立预警机制,合理确定监控指标,及时更新预警系统,随时判断风险大小,出现风险随时应对。
四是实施保障金制度。对于融资资金,要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项目具体运转过程中,要依据债务的多少建立债务保障金制度,按一定比例计提保障金,当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时,优先用风险保障金偿还。
作者:田红 单位:湖北省荆州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