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核算问题研究(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也在飞速发展着。在目前的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当前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这两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中会计信息系统的对比
为了更好的理解信息化环境中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笔者首先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化环境中会计信息系统做了对比。
1.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
众所周知,企业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①内部资源;②外部资源。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工作就是提供核算信息。其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滞后的财务信息。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只有业务发生后才进行财务核算,因此它所反映的资金流都落后于物流信息。这种滞后的财务信息不仅阻碍了企业实时控制经营情况,也使企业不能及时控制财务状况。鉴于此,建立一个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同时生成的信息系统刻不容缓。
(2)支付方式过于单一。由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靠单机版系统来进行工作的,因此当它与各部门进行资金结算等工作时主要以现金、支票等方式实现。这就造成了记账与收款之间存在时间差,进而导致了销售、收款以及记账这些工作不能一气呵成。
(3)内部控制过于封闭。在中小企业中,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外界几乎是完全隔离的,而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职能分工、口令等方式来实现的,在这其中,主要是对人进行控制。当前,在网络环境下,其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向开放状态发展,因此内部控制范围不应该单单涉及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更应该加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由于传统的信息系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它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发展,也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2.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
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组成,具体如下: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设定用户的访问权限,其二是对登录系统身份进行识别。该模块的具体组成部分是:系统日志、用户设定、参数设置、权限分配以及数据备份等管理工作。具有该模块操作权限的工作人员可进行以下工作:①删增用户;②设置基础参数;③对权限进行分配;④备份数据;⑤对上机日志进行查看。
(2)财务会计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反映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其工作主要是以录入的会计凭证为基础生成各种会计帐薄。可分为以下几个子模块:①资金核算模块;②材料核算模块;③工资核算模块;④成本核算模块。在该模块中,录入的会计凭证信息会被读取并在相应指令下生成各种账目。例如,序时账、总账以及明细账等都可在该模块生成。
(3)数据收集处理模块。该模块的主要职责是对各个子模块进行原始信息的收集。例如,物流信息、税务登记信息、仓库结存数量以及供应商等资料都属于该模块的工作范围。通俗来说,它主要负责交换、处理其他模块的数据,从而生成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源。由于数据收集处理模块与其他各个子模块都有联系,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库。因此,毫不夸张的说该模块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心脏。
(4)网上交易处理模块。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这不仅促使企业建立了网上交易平台也促进了网上交易处理模块的生成。为了加强交易数据的安全性,中小企业在构建网上交易处理模块时不仅要建立安全系数高的认证措施,也要对其进行特殊的加密处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子系统它也有效的衔接了销售和收款信息系统。此外,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企业也可在该系统添加留言板等功能,以此来反馈用户的建议。
(5)报表与分析模块。该模块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事先编辑好的取值公式来实现的。该模块不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给使用者们寻找自己所需的各种数据提供了方便。此外,它还为各类决策提供了帮助与支持。
3.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由于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会计核算中也具备了自身特点,具体如下:
(1)会计资源的共享性。当前,会计资源的共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会计数据的共享性,其二是会计功能的共享性。在信息环境的帮助下,中小企业可同时拥有多个运行站点。在这些站点中,企业不仅可使用自己所在站点的资源,也可同时利用服务器中其他站点的相关资源。此外,它也实现了多个工作站同时分享一个会计资源的目标。实现会计资源共享,不仅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纵向对比,也使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对比成为可能。
(2)会计信息的实时交互性。在信息环境的支持下,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使会计信息进行实时交互。这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核算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也使会计的核算以及监督职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当前,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信息技术后,其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在中小企业中,其会计核算方式由事后核算变成了事中核算,因此它不仅显著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从而能够做出更科学的经济决策。
(3)会计信息的高速性。在信息环境的影响下,在会计工作中,其传统的纸质单据已经被电子单据所取代。众所周知,纸质单据在传递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电子单据恰恰克服了这一缺点。各部门的会计信息传递主要靠信息技术来实现,因此它不仅使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已提高,也改善了运行系统的效率,可谓益处颇多。
二、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虽然和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信息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此部分重点介绍在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1.信息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
(1)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失真情况。当前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其管理者与资产所有者往往是同一个人。这就导致了经营利润与个人收入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企业管理者的收入等同于企业的利润。因此,在管理者利益的驱使下,会计核算工作经常会与中小企业的经济规律背道而驰,从而使会计信息存在严重的失真情况。与此同时,监督机制的工作也不到位。例如,虽然审计部门具有监督企业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忽视了对企业经济进行监督的职能。虽然金融部门也有监督企业的职能,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它只重视信贷利益的取得。当企业贷款成功后,它并不关注该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综上所述,这些监督职能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
(2)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还不完善。当前在中小企业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内控制度不完善。即使在一部分企业中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缺少执行力度,因此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么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究竟有哪些弊端呢?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企业实时掌控生产经营状况;②与此同时,它也使外部控制制度进行不到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拥有完善的内控制度非常重要。
(3)中小企业会计从事人员缺乏过硬的综合素质。当前,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综合素质低下。那么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原因有哪些呢?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在企业中,也许是从成本考虑,也许是从忠诚度方面考虑,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管理者的亲属。其二是,即便中小企业愿意高薪聘请专业人才,但是由于其发展平台以及薪金待遇的限制,专业人才也不一定会到中小企业来。此外,在中小企业中,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都是在没有会计资格证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因此他们不仅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也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甚至不能让该工作正确进行。综上所述,以上原因都造成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过关。
(4)存货存储量不合理,流动资金过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经营中,中小企业也出现了过度乐观的现象。由于其没有规划的增加企业产量,因此造成了货存储量过大的现象出现,从而导致了资金周转困难。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经调查有关数据得出,在中小企业中货存资金大约占流动资金的40%。而且在不同行业中其具体数据还存在不同的差异。这种现象在刚成立的公司中最为明显。因为在成立初,某些企业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因此会盲目加大生产,这不仅导致了大量的存货出现,也使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2.信息环境下,针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大监督力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把法律作为切入点。加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仅能有效的避免会计资料造假现象,也能有效的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促使会计工作人员编制出真实的会计资料。同时还应该指导、规范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的执行能力,督促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当监督部门进行检查时应该将以下工作作为重点:①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建设;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③管理者的法律意识;④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将这些工作做好不仅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也使企业的运营更加合理。
(2)加强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在岗位设置方面缺乏牵制性;②监督机制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③内部控制目标不能有效实现。其实,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首先会导致核算薄弱,进而会使会计控制缺乏力度,最终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财务出现困境。鉴于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核算准确、有效,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控制会计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当前,单单靠企业自身规范会计管理工作似乎不太可能,为此我们要多借助外部监管力量。监督机制首先应该指导企业的会计员工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而建立健全帐薄体系,中小企业一旦发现员工违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行为就要严肃处理。同时,财务部门也要加强指导,以便保证会计部门依法记账。最后,财务部门还要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核算制度。
(3)加大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决。其一是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其二是企业应该定期培训会计工作人员。为了更好的培训会计工作人员,中小企业应该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并从会计法规以及税收法规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在培训中不仅要让他们全面认识会计工作,还要让其深刻意识到会计工作不单单是核算财务,还要保证企业财务的完整安全。同时,财务部门还要对工作人员实行登记制,并对其进行相关理论的再教育。
(4)选择合适的定货方式从而确定最佳存储量。针对中小企业中货存量过大影响企业运营资金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该采取经济批量法来确定企业的最佳采购量。为了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作目标,企业应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实现:①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首先要货比三家,必须从价格合理的企业采购产品;②在采购产品时应该把运输等相关成本成本考虑在内,从而确定出最佳的定货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静.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核算管窥[J].企业导报,2014,(16):122-123.
[2]娄凌云.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0):158-159.
[3]李天霞.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新内控体系构建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4):36-39.
作者:车晓琳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摘要: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中,会计核算是基础性的内容,影响着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水平以及效果。现如今经济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会计核算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持续化发展。因此本文就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高水平推进。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是重要的国家机构,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事业单位不断实现市场化的发展,但是这一过程中其会计核算中的问题逐渐推凸现出来,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地对策加以解决,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得以保证,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不到位
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会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与制约,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不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缺乏科学的依据与参考,造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混乱,形式化严重。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容易产生违法乱纪的行为,比如截流国家资金,擅自收费等问题。[1]而且事业单位、国家以及社会各界不能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管进行有效地协调配合,不能形成共同管理的有效机制。由于会计核算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不到位,不能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进行科学的监管,使得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加之惩处力度不够,不能对事业单位中挪用资金等行为严厉禁止,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二)会计核算人员的水平待加强
在选拨和任用会计人员时,事业单位一般都是直接任命,使得一些会计知识技能不够的人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这种用人制度下,走后门、托关系现象就无法有效避免,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而且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不强,不能高效顺利的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核算结果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法律法规的不重视,也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资产浪费现象。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科学
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数都是国家的财政性资金,这是事业单位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内容不足,使得核算固定资产时极易出现问题,虚增固定资产,[2]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没有设置科学的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以及销毁等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事业单位跨级人员对于核算信息掌握不到位,不能科学的管理和应用固定资产,容易出现账实不相符的情况,导致国家资产流失严重。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推进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通过综合预算的方式推进,将预算内部以及外部的资金都纳入到政府综合性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对预算体系进行科学的优化,使得定额标准与实际定额相适应,[3]保证预算工作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中,实现科学、规范的财务预算。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范围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作用。政府审计部门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重点关注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动情况,审查资金的使用以及调配,加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限制,保证会计核算都在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二)做好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离不开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会计人员的选聘以及教育培训工作,使得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供服务。对于会计人员的选拨需要明确流程,提高会计人员的任职标准,保证持证上岗,对于走后门、托关系的进入的人要严厉禁止。同时定期组织会计人员接受教育培训,使其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能够更加高质量工作。此外,还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避免会计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科学推进。
(三)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力度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更好的为事业单位创造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有效盘活管理,保证其保值、增值。同时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自唱的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按照严格的程序以及办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调拨转移、购置申请等,使得固定资产能够准确的被核算。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完善信息化的挂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高效、透明。此外,还需要建立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引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盘点,了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盈余、净资产等。[4]优化完善固定资产的考核以及评价体系,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计入企业的会计核算,注重现金流量的评价,加强运行监管以及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设,从而将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情况进行反映。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是系统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会计核算工作的效果将对资产的使用情况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是事业单位社会职能顺利实现的物质基础与保障。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浪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水平,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信息数据,促使事业单位实现健康持续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春.浅谈我县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2501-2502.
[2]李非.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7:148-150.
[3]李宪花.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04.
[4]魏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16-17.
作者:葛勇 单位:临沂市公路局
第三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摘要:在我国,农业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国家为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这随之带来的是会计核算产生的问题,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还不规范,导致国家的投资效应不高。本文对当前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核算;项目资金;规范化管理
1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核算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不断扩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单位的资金核算工作存在着问题,资金支出管理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能对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资金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会极大影响国家投入的回报。资金的核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核算账户混乱。农业基建项目按理来说是一个很重要很大的项目,所以理应和单位基本会计核算账户区分,在银行单独设立一个储存项目建设资金。一旦和单位基本账户混用,那么极容易出现农业基建项目资金被挪用、占用,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信息和建设状况[1]。
2)资金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规范。虽然国家有相关会计制度对如何设置会计核算科目做了充分的论述,但是有些单位依旧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级二级科目。如果会计科目不能具体反映项目的核算,那么使用者就很难得到具体建设的实际成本支出,项目核算非常残缺不完整。
3)财会人员对项目资金制度了解不深刻。财政部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解释通知中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作了一些限制性的规定,比如规定项目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不能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还有对预留质量保证金的规定以及收尾工程资金等诸如此类的规定[2]。实际上,很多单位的财会人员并不了解有这样的规定,这就出现了大量违规使用现金支出和滥用工程款的现象。
1.2“固定资产”科目设置不合理,其管理不完善
有的时候,有些单位建账会把“交付使用资产”中的一些内容计入固定资产,这就违背了会计制度的规定。有很多形成的资产在农基建项目竣工之后,总账中没有单位自用的资产,然而一般对这种没有形成单位自用的资产的监管和保护会少很多。
1.3申报缺乏财会专业人员的指点
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中的第一条就提到了,农业单位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农业基本项目的建设,做好工作人员的分工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水平,确保项目审批落实通过。一般情况下,任何企业单位的一项决策通过与否都会涉及到财务方面的可行性,同样,农基建设项目的申报更是如此。实际上,很多农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财会人员并没有参与到项目申报的预算编制。如果财会人员缺少对前期研究的参与,那么很难为此项目构建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也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资金的流动性管理。
1.4农业单位财会工作者人才流失
虽然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但产业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这就导致很多财会人员不会选择农业这个行业发展。这样一来,整个行业的财会人员不仅流失,优秀素质高的财会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1.5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无论什么企业,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无论是以成文的形式还是不成文的形式,都要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国家拨付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基本建设中,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内控制度对整个资金的运作进行监督,否则就会出现财务漏洞,这样农基建设不能很好地进行。前文中提到农业单位财会工作者越来越少,这也极易导致企业审核与记账都由同一个人完成。如果只注重建设项目本身,而不注重财务管理,也就不能很好地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管理[3]。
2应对策略
2.1完善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体系
项目单位应该完善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体系,为项目专门设立专户管理项目建设资金,按照相关法规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此同时也要重视配套资金的核算,这样就能够更完整地进行项目资金的核算。
2.2合理分配岗位,职责分明
项目单位要建立机制,鼓励财会人员积极参与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这样能够保证项目预算更准确,建立一个良好的资金结构,能够很好掌控整个项目流程。
2.3培养财会人才,提高财会人员业务能力
做好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基本建设项目中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一个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到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能否有效地进行。不仅财会人员自己要去努力进取,也需要单位定期组织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培养储备人才,不仅提高财会人员知识方面的认知,还有道德职业操守的提升。
3结束语
基建问题不仅仅局限本文所陈述的问题,人们还应继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积累和发现问题,然后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让农业基本建设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肖红勤.新会计制度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3(18):247-248.
[2]许金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的会计核算[J].中国农业会计,2006(12):28-29.
[3]张剑林.行政事业单位基建并账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5(11):37+28.
作者:邹敏芳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第四篇: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思考
摘要: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的相关资金运用情况。随着时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建筑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应加强对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管理力度,以期对解决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会计核算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科目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全面发展,我国各大企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顺应时展,企业必须大力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对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一一解决,笔者将分别从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分析、促进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
1.会计核算认识的缺乏
会计核算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得到了灵活运用,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由于在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中,管理层人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不足,财务管理缺少完整的核算制度,导致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中出现虚报、漏报的情况,并且出现漏洞后不能及时发现,作出相应调整,最终导致企业核算制度混乱,工作人员钻空子、挥霍资源的现象不断发生;同时,有些企业还将代收的应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直接作为自有资金,记入收入科目的供货方。以上种种现象都为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障碍。
2.会计核算科目设置问题
就设置科目来看,新制度将权益性科目中的修购与固定基金撤掉,将待冲基金、固定资产清理以及累计折旧纳入增设科目,同时规定在核算资产的过程中,要将资产的使用部门以及经费来源作为依据。基于旧制度,资产虚增的问题较为普遍,而新制度的实行改变了这一现象。以往修购基金的提取都是根据特定比例进行的,会导致净资产虚增,同时折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损耗。如果一直使用最原始的价值数据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一方面无法正确认识其损耗程度,另一方面得不到其实际价值的真实数据。而新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损耗情况作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估。例如,木制家具、衣服、被子以及床等均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中。倘若应用软件是某种或某些硬件设备的必要组成成分之一,那么要将其作为硬件的所属成分,以固定资产的方式来进行核算。反之,则视为无形资产来进行核算,并通过分期的形式进行摊销。
二、促进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
1.根据公路财务管理特点进行会计核算定位
为促进公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开展,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公路财务管理特点,对公路基本建设会计核算进行定位。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建设单位主要部门,企业应对其进行管理,将工程前期财务评价、工程计量、合同签订、变更审核纳入管理范畴内,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各项法律法规,据笔者调查,建筑企业遵守各项法规的程度严重影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程度。据此,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严格根据法律程序开展实施。资金管理作为在公路项目工程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据此降低资本应用成本,做好资金核算工作成为当前会计核算重点。目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通常是银行信贷资金,如何合理使用资金成为公路工程项目核算管理的关键。
2.注意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与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应以《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公路工程概算定额》为根据,将“建筑安装工程”“设备购置费用”“安置补助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四部分纳入其中,而在对概算编制项目中的明细进行编制时,必须根据工程施工进程来决定。经笔者分析,现阶段公路工程项目预算依然是根据1996年《概预算编制办法》,然而,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概算中许多项目都无法体现出工程施工特点。据此,建筑企业应遵循《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另外,在会计核算中,应加强项目与财务科目设置之间的联系。目前,许多建筑企业预算中的项目设置过于简单,不利于建筑企业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开展,例如,概算中“土地青苗中安置补助费”相对简单,影响各部门间账目核对工作开展。
3.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予以核算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是公路建筑项目财务管理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据此,建筑企业在公路建设中应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为依据,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采购及各项物资的管理,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定期清查工程物。第一,还应对建筑企业与经营单位间的核算关系进行处理。据悉,建筑企业与经营单位的性质不同,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各自特点来开展。第二,在对经营单位进行财务核算进行管理时,应遵循相关原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三,会计核算应依据一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会计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筑企业可以参考有关经验和法规,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方法。对于建筑企业原材料的应用,更应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模式,避免建筑企业进入恶性循环。
4.重视公路核算科目与工程账目设置问题
建筑企业在开展公路工程会计核算时,应根据工程各阶段要求开展,在“建筑安装工程”一级科目下,设置二级会计科目(例如:路面工程、土建工程、机电工程)。接着在二级会计科目下设置各类子科目(例如:桥梁工程、路基土石方等)。在进行科目设置时,应注意工程科目与会计科目之间的一致性。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工程决算。在工程决算中,应考虑到各项因素。而工程决算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量的确定,通常包括土地面积的确定、收尾工程技投资情况等。
5.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会计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会计人员在常规学校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也会随着体系的发展而失效。因此,会计从业人员要培养自己终生学习的习惯,及时学习会计理论更新,不断填充新知识,以期达到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灵活运用会计原则、熟练正确解决企业业务流程的目的。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根据社会市场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改革与创新会计工作理念与会计核算方式,并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全面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及质量。主要方式是根据社会市场与经济发展变化来设置会计账目。如果在会计账目的设置过程中,传统的会计账目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市场会计核算的实际需求,应对会计账目进行改革,并使用全新的账目内容来替换、补充,以此加强会计账目的规范化。
三、结语
笔者对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建筑企业公路建设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艳祥.高速公路建设会计核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交通世界,2010(12):302-303.
[2]张茂彪.国有企业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0(36):198-199.
[3]白文英.浅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5-96.
[4]石清海.谈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6(9):268.
[5]谭敏.关于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核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20):199-200.
作者:卢晓丹 单位:辽宁省灯塔市市政管理处
第五篇:财政直接支付资金有关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财政直接支付是以财政为支付主体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之一。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规定机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审核,将财政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财政部门在同级人民银行设立的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部门在银行设立的财政零余额账户、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和特设专户。财政性资金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我市经单位试点、扩大范围试行,于2014年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财政直接支付。但在近年来的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财政直接支付资金在会计主体核算中有较大缺陷,预算单位的合法资产财政应返还额度核算不完整,收支核算无实质内容,本文针对检查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解析,提出建议,抛砖引玉。
一、关于“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核算起点
问题:“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核算起点不明确,缺乏日常核算,违背连续性原则。财政直接支付下财政应返还额度的主要账务处理只在年末确认1次,即年末时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未付未用额度),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而单位年度中申请办理的日常使用额度及其财政直接支付(已付已用额度)不进行确认与核算,而是直接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可见,财政直接支付资金虽被预算单位使用但不进行资产确认;会计主体的合法资产权益因忽视未得到如实反映;财政应返还额度的核算过程不够完整,日常发生额未给予连续核算,年末余额的形成缺乏明白无误的序时产生过程。建议:明确核算起点,完整反映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日常业务。财政应返还额度是预算单位合法的应收款项资产权利。《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20条规定: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项债权,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和预付账款;《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项、存货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指出:所称占有,是指行政单位对经济资源拥有法律上的占有权。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虽然简略了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拨款环节,拨款资金未经预算单位账户而是由国库账户直接支付于资金用途的服务单位(商户),但财政直接支付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核算管理权实质并没有改变,仍是归属于预算单位的合法资产。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仅是资金支付主体的改变,相对于预算单位主体而言,其本质仅作支付,但预算单位资产权属是不可以取代的。因此作为会计核算主体的预算单位,财政应返还额度的相关收付业务亦不可以忽视和简省。财政应返还额度是预算单位依据批准的预算指标所取得的财政资金额度,预算单位应当在提出申请办理支付额度审核批准时,确认取得该项资产的核算起点,比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流动资产日常收付业务的一惯性原则,连续核算如实反映,至年末序时形成借方余额。
二、关于同收同支的收支核算
问题:同收同支的收支核算无资产基础,违背客观性原则。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拨款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是: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所产生的核算问题是:会计主体发生收入却没有取得合法资产,没有取得资产却发生资产耗费支出;收支科目同收同支对应空转,收支业务缺乏本单位资产收付业务基础;收支核算空洞无物,只是流于形式的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不具有客观性。建议:先收后支,收支核算应当以财政应返还额度为基础。由于财政•财会纵横直接支付结算这一前提条件,资金结算方式由单位主体直接支付变更为财政主体直接支付结算,拨款方式改变为以单位支出金额确定财政支付额度。单位依据支出发票及协议、文件等资料,填写预算单位用款申请,办理财政直接支付时,使单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时间主观地集中于同一时点,单位财政应返还额度资产的收付与财政直接支付业务重合在一起,但对于会计主体预算单位而言,其资产收付业务及先收后支的顺序依然客观存在,是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够简略,必须据实核算。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行政单位取得各项收入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分项如实核算;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因此,单位可依据财政部门批准的用款计划和申请指标等凭证进行收入核算时,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再次依据相关支出凭证进行支出核算时,借记“基本支出”或其它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年末时将形成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序时结余与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差额核对相符。
三、关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
问题:“两制”运用存在矛盾。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两种基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九条规定:行政单位对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对收入、支出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在单位会计实务中,资产要素的确认通常与收入或支出要素的确认直接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资产实现时,相对应的收入或支出也必然会遵循权责发生制同时确认,收入或支出不可能按照收付实现制单独分离确认;反之,收入或支出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资产确认必然遵循收付实现制同时确认,资产也不可能单独分离与权责发生制进行联系。因此,“两制”运用的适用条件不够具体明确。建议:财政直接支付条件适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通称现金应计制原则。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即以现金收取的权利或现金支付的责任实质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原则,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直接联系。财政直接支付条件下,财政拨款由于没有经过单位银行账户,所以不具备收付实现制的适用条件;但财政拨款资金—财政直接支付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是预算单位依法取得的应收款项流动资产权利,因此适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作者:邓欢欢 单位:吕梁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