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核算现状分析(7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核算现状分析(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及解决策略

【摘要】事业单位是国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它拥有一种国家职能的体现,它是为经济发展所服务的机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是以会计核算质量衡量的,因为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信息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但单就现在事业单位核算工作而言,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所处的现状情况,并且寻找出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且提出整改措施,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改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概述

事业单位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使用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处理中,用来记录和反映各种经济业务在事业单位会计年度实际发生的。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提供预算的执行和工作成果等有益的参考信息来为会计信息工作者的预算工作以及工作成果提供参考价值。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主要是:一,有独特的会计核算基础的性质,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中用收付实现制,在经营性业务使用权责发生制,因为事业单位采用这两种制度会产生一些影响管理工作,例如:财务报告和相关数据的测量。二,有不同与其他的会计核算的要素。企业的会计中是六要素,事业单位只有五个要素收入、指出、负债、净资产和资产,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包括成本核算。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占很重要的位置。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可以通过会计核算的实施,能控制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财务预算和实现各个部门的互相协作,从而是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都有发展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二、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二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三是会计监督检查机制不力,四是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本文就这四个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基础工作依然处于不规范的范围,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完整的填写原始凭证,经常在原始凭证上存在没填,漏填等现象发生。从而使得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并且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这种影响是非常常见的,必须杜绝。二是有虚假信息的原始凭证现象,这种现象较为常见,这种原始凭证并没有真正填写当时真实的项目,从而导致凭证与实际发生不完全一致,虚假信息是违法犯罪的,必须杜绝。也影响里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效果。三是事业单位的会计账簿没有统一的格式。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会计人员在填写账簿的时候会出现涂抹、刮擦等书写错误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给会计对账设置了阻碍。四是记账的原始凭证也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这种不规范直接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也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结果。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因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的不完善也会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性,制约着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一般都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对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等都没有相关的了解,只用传统的会计记账和管理制度,并没有与时俱进,将新的技术与现有的成果结合。既没有重视财务管理,也没有建立完善内部制度的想法,没有完善的内部制度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三)会计监督检查机制不力

因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了监督检测也不完善,没有有效的和其他国家单位合作执行,因此导致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也不力,没有严格的监督和检查,长期以往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例如对资金的管理,并且没有有效的惩罚制度对一些违纪等情况,所以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不能马上检查出违规问题,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本身。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都弄虚作假,流于表面不深入去探讨,再加上核算制度没有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结果。由于单位的会计体制不健全,因此会计监督机制也是力不从心,在会计核算中缺少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这就致使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影响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四)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也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并不高,只知道原来传统的,缺乏一些现在必要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因为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产生了第一个影响中的原始凭证中漏填等问题,或许也出现违规等问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本身,产生不良的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虽然拥有会计的基础工作能力和知识,但是对于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还是很缺乏,根本和社会所需要的能力相比有所欠缺,这样的现象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受到影响,最终形象到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

三、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措施

在面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入手,措施如下:

(一)在事业单位中普及与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

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的实施与运用要跟上单位发展的脚步,也应该在事业单位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使每个事业单位人员都能按照法律规定合理的开展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中,要制定计划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一来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二来可以增加职业道德,促进工作严谨性,减少错误的出现,依法办事,最终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

(二)努力增加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改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前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用各种方法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因为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通过内部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会计操作水和也可以让他们掌握会计规范要求。并且在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时候,也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制度和程序,注重会计基础工作使工作制度更完善,程序更加优化。

(三)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

为了保证会计基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对会计工作的原始凭证要保存完整,及时存档,保证原始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在对各类票据进行汇总的时候,分类进行,做好表格,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要整理好,保证这些票据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况。在工作人员方面做好分工,责权统一,遇到问题能够直接追究到个人,这样可以促进会计工作有序开展。完善了会计的基础工作也不能忽视会计要素的分析情况,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必须让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且也得让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的有效性。

(四)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就是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不仅要摒弃不好的财务管理还要根据事业单位的自身的发展特点学习新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定出一个更加符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来。首先应该在事业单位中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然后聘用专业的人才运用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制定出针对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种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划分好职责,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的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为了事业单位有更好的发展,不只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还应该更加重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以上措施提到过通过法律宣传增加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更好的依法办事,但是监督体系依然需要建立与应用,只有有效的监督,才能促使单位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规范,才能保证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开展工作,确保工作合法有序。这种会计监督体系的存在,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水平增加,加大事业单位内部防范风险预测能力,更有利于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状况能综合体现的过程,但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有很多缺陷,例如: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制度基础、会计制度的法制、会计制度的相关监管,因为受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所以我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提出一些合理的措施用来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有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各项工作都能很好的开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可以有很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谭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

[2]李蓓蓓.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的问题剖析[J].企业导报.2015(01).

[3]黄海婷.探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体制的改革[J].时代金融.2015(09).

作者:薄玲军 单位:吉林省防汛储运机动抢险队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主要是根据单位财务人员能力建好账套及管理所需要的报表,另一方面规范报账流程,加强报账员业务培训,提高报账员专业知识,减少各部门工作中的误会。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做好审核单据工作是做好管理的前提,要敢于坚持原则,在做好把关工作的前提下,还要理顺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有些做了几十年的老会计对于如何管理不知从哪里下手。笔者通过三十多年的会计从业经验及十多年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经历,介绍其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及工作体会。

一、根据单位的管理和会计核算人员知识技术力量,开设账套、报表和其他管理报表

经济分类是必须要设的,因为费用开支明细报表是按经济分类来设置的,且日后的决算报表也是按经济分类数据填报的。项目款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也是必须的,因为要专款专用,所以每个项目都要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并要设置报表进行本期收入、累计收入、本期支出、累计支出及结余反映,为了管理得更到位,需要设计项目管理系统,以实现项目款项开支的事前控制管理。按部门设账这主要视单位管理的需要及财务人员工作能力情况而定,这会使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对财务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每个部门能独立开设银行帐户,核算工作量会减少点,如果每个部门不能独立开设银行帐户,综合使用一个银行帐户,情况就复杂了,核算难度增加,如果再增加功能分类核算,就更复杂了,在做凭证时,不但部门分类各数据要平衡,而且功能分类各数据也要平衡,这是很容易出错的。

二、要加强业务员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业务员培训,一方面是提高报账员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减少报账员投诉,现实中很多报账员因为不懂报账业务,以为是会计卡住不让报账,回去报告部门领导及主管领导说无法报销,至于是什么原因不能报账说不清楚,该项业务是否政府集中采购、是否办理了招投标手续、所需要附的资料及手续是否齐全根本只字未提,造成该部门领导及上级主管领导向会计核算部门讨说法,如果直接向会计部门讨说法还好,可直接解释清楚,问题就容易解决。如果他们领导及其上级主管领导直接找会计核算部门上级领导或主要领导投诉,而会计部门又根本不知这种情况时,会计部门就要背黑锅了,这样不仅浪费了各部门、各级领导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面且易造成各部门的误解,从而结怨而影响以后的工作。第二方面是报账员及部门领导对政策法规不了解,对其各项开支应具备什么条作不清楚,应附什么相关资料也不知道,认为随便拿点资料过来就可报销,也认为过了会计这一关就万事大吉,没有想到不符合律法规及手续不齐全以后过不了审计及其他检查,由于有以上的想法,再加上如果前期报账管理一直很松懈,现在加强了对各项开支的管控力度,报账员一时无法适应,心态发生了变化,产生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会计要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不能开支的原因,如果是没有招投标或政府集中采购的,就明确告知他们,并说明他们的开支金额达到了要到哪一级部门办理招投标或政府集中采购,不能任由支出部门随意拆分,以规避招投标或政府集中采购。对于手续不齐全的,要求补齐手续才能给予审核及开支,决不能先审核签字及开支后再补资料,现实工作中确实大量存在着很多因坚持原则而被投诉为服务态度不好的事例,甚至被诽谤的也有。如果大环境好,有主要领导支持会计核算工作,你就应大胆坚持原则,敢干担当,否则真是连担当的机会都没有。

三、最基本的流程要清楚,并要按流程把关

一开始是请示后上党政联席会议审批,要政府集中采购的和招投标的要办理政府集中采购和招投标手续,再要签合同要有合同审批表,后签合同,开始进行业务工作,后开发票办理相关付款手续,所有相关手续都要按流程进行,不能出现发票日期和合同签订日期比合同审批表日期和会议纪要日期早的情况发生,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审批,并不等于马上可以做,而要看情况,需要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或要报上级相关部门审批的,要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做。有的报账员反应,我们实实在在的做了工作,为什么不能报销,对此可以说是做了工作,但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去办理相关手续,应当办理政府集中采购的你没办理政府集中采购,该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开支的超支了,所以不能报销。管理五十多套账及部门的开支,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性格上要有一定的硬度,要敢于管理,要敢于担当,要清楚地知道国家法律法规及公理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如果管理示弱,管理就形同虚设,后果可想而知。

四、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单据的审核工作

1、按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流程来审,看相关资料的日期是否与业务审批流程一致,一是立项请示;二是上党政联席会议审批;三是要政府集中采购的和招投标的要办理政府集中采购和招投标手续;四是要签合同的要有合同审批表;五是签订合同;六是开始进行业务工作;七是开发票办理相关付款手续。所有相关附件日期都要按流程进行进行先后排序,后一流程日期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前一流程日期,这是审单的要点。2、按金额大小来审如超20万的是否有办事处的政府集中采购或招投标手续;超50万的是否有新区的政府集中采购或招投标手续。3、按业务经济性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开支标准来审如: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接待费、加班餐费等。4、按开支是票或表来审发票的审核是否正式发票,数量、单价、金额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制表发放的是否有相关文件规定为依据。5、要从合理性来审主要是用量的合理性,不要出现一个人一天食10斤大米的情况。6、从合规性方面来审如烟、酒虽然有正式发票,但不能报账,因为违反相关规定。7、是否专款专用的审核大方向分三方面来审核,即人员经遇、公用经费及项目款项。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是定员定额的,要按定员定额的预算开支标准来管理。项目款项大部份是按年初预算规定使用,也有个别部份是追加的,审核的一条大原则就是每一个明细项目不能出现红字,项目调整必须要有相关审批手续。

五、加强管理的其他方式方法

要多与各部门沟通,对那些经常向领导投诉的报账员,审核时发现资料不齐全或手续不完备的,自己要留一手,即将资料复印下来,并说明审核通不过的理由,必要时我们也可向领导汇报。各单位在做每一项业务之前,就应该很清楚要办理什么手续及以后报账应附什么资料,报账员不清楚的就应该打电话咨询会计或其他报账员,而不是等所有业务程序结速以后拿住发票或合同来问会计怎么办。所有业务事情都完结定局了,这是很难改变的。要敢于坚持原则,不要被报账员的大声说话和领导叫去谈话吓倒,要多作解释和说明不能签字同意的理由,必要时说明以后审计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不要过于留职位,不迫于领导的压力而违心、违规、违纪地签单,签下字要承担责任的,要考虑清楚签下这个字所要承担的风险,在不同意开支而得罪某些领导而被撤职及同意签字开支就违规违法之间,应选择前者,职位被撤以后可努力争取,尽管争不到,还有人身自由。如果受国家法律法规制裁,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要失去人身自由,做会计哪个合算不用计算应该很清楚的。

作者:林南杨 单位: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会计核算部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完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也逐步提上日程。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核算是对其资金运动过程的系统、连续、全面地记录与反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含义,然后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完善措施

一、引言

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情况是靠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的,它可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同时对我国资金的使用进行规范与监督,并且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并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环境发生着重大改变。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涵

(一)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我国非营利性且为民众服务的组织,其中涉及的会计运算是以企业会计运算为基础,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的一套适用于我国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会计核算体制,其目标是为了事业单位各方面资产能够得到有效科学的运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征

1、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办法有其特殊性,在相关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中规定了事业单位中应按相关规定来确定设置与使用会计科目,用不着的会计科目可以舍弃;2、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构成要素与公司中会计核算的要素大不相同,即使名字一样,其经济内容或者是相关规定都是有所区别的,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主要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所构成的简单的经济业务来往;而在公司企业中会计核算还要有利润这一重要要素,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而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质的;3、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这两者的会计核算公式也是有所区别的,事业单位中因为不需要投资者的参与,自然就没有所有者权益,其只是简单的资产等于负债加上净资产就完成了,而企业需要投资者的资金,需要加入所有者权益这一概念,其公式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不够牢固

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息息相关。目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数事业单位仍采取的是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没有重视原始凭证的填写或者是原始凭证的填写并不规范;而由于没有实行责任制,相关责任人也并没有重视相关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其甚至将那些缺损、错误的凭证保存到档案之中;另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也是由于缺乏会计基础造成的,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堪;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在关于会计资料的保存、修改、销毁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极易造成极大的风险。

(二)会计核算机制不完善

在会计核算机制缺乏系统时,我国在其会计核算方式上,仍然选择的是收付实现制的记账方法,尽管这种方法便捷简易,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经济往来业务的增加;另外这种记账方法也是存在自身的弊端的,例如在资产与负债方面并不能得到真实且及时的反映与监督,另外也无法核算单位成本量,无法帮助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

(三)事业单位会计编制预算没有落实

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方面往往缺乏重视,管理层认为他们并不是盈利组织,并不需要预算进行财务分配,自然该制度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尽管某些事业单位进行了预算编制,但是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技术失误,造成编制预算的错误,这样容易对管理层决策失误,最后自然引起了事业单位会计混乱的状况;同时事业单位在对资金利用方面也是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的混乱使用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原有的预算编制实施发生困难,而且在某些层面上存在支出控制不力的情况,则容易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

(四)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没有与会计核算进行匹配

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管理板块,倘若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国家财产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资本。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对物资进行管理时,并没有针对这些物资进行相关的会计账簿设立,自然也就没有相关的核算机制,只是简单的进行登记;这种现象是极为可怕的,这种现象极易造成事业单位的腐败现象滋生。物资如果缺乏管理,自然会被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消化,或者是相关人员利用这些物资为自己谋求利益,这就是许多腐败现象滋生的源头。

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完善对策与建议

(一)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机制完善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种制度的完善,这其中尤其是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但是并没有具体到事业单位这一领域。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将重点放在实用可操作性、以及严谨上制定相关制度,同时应保证该会计核算机制不影响其他事业单位制度,避免制度之间出现混乱,造成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

(二)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必须重视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应向上级或者其他预算管理制度做的优秀的单位学习,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的制度,同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下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同时将预算管理思想渗透到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以此保障预算管理能快速在事业单位中开展起来。同时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同时聘请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高效运行。

(三)加强会计核算与物资调配的充分协调与管理

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将其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充分的结合,争取做到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有机结合。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与物资管理部门应针对物资建立相关的会计科目,对进出事业单位的资产就行科学、及时、准确的登记工作,从而以此全面掌握事业单位的全部资产状况,也有利于国家统筹规划事业单位的所有国家财产;国家财政部门应定期对事业单位进行定期的抽查、清点,避免下属事业单位利用职权便利进行贪污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应充分与物资管理部门进行配合,这两个部门应一起保障物资的安全与会计核算。

五、结束语

我国市场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逐渐增多,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我国经济的需要,所以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侧面凸显出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不完善,仍然有许多单位不能有直接搬用,迫切的需要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也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出符合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以此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快速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只是就目前现象做出了简单的分析与对策建议,希望笔者拙见对相关单位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俞源.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07).

[2]王景朋.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10).

[3]刘晓丽,韩广章.关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财经界,2011(01).

[4]沈亚国.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完善[J].国际商务财会,2010(09).

[5]鲁洁新.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6]郭荣坤.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

作者:徐晓辉 单位:沈阳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中心

第四篇: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传统的税收体制为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制度,这样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实行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制改革,降低税收监管工作困难,避免重复征税问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重要主体,要重视营改增对其会计核算的影响,了解税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因此,本文将简要分析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而提出企业应对税制改革变化应该采取的措施,以期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营改增;税制改革;会计核算;影响;应对措施

一、前言

我国传统的税收体制为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两大税种。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的税制不利于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着重复征税问题,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限制了增值税作用的及时发挥。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改变以往的税制结构,不断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税收机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效率性,缓解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有效竞争。企业缴纳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营业税缴纳额与企业的营业额成正比,并不存在购进抵扣环节。税制改革之后,企业适用增值税征收制度,在缴纳增值税过程中存在购进抵扣环节,增值税纳税金额与企业的各个部门都相关。企业要重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二、“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核算、收入核算、利润及现金核算、发票管理等方面,下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

1.“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影响。按照传统的税制规定和要求可知,企业需要明确实际成本和进项税额,从而做好税收缴纳工作。营改增税制改革实施之后,企业将适用于增值税征收规定,因此需要明确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并将进项税的发票和销项税的发票分别进行管理,以便保证纳税工作的顺利开展。税制改革之后,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影响纳税额的因素,要重视抵扣额度和生产资料供应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类型,以便为企业合理避税提供条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将会使得中小企业摆脱专用发票开具的条件限制,从而改变了企业在生产性资料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费用核算方式,进而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2.“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收入核算工作的影响。在税制改革工作开展之前,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营业额和收入额缴纳营业税,其中并不存在抵扣环节。在税制改革实行之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制改革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将只需要缴纳不包括增值税的相关税务,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价款分离分析公式如下: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率);举个例子,在税制改革之前,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全部工程造价款金额缴纳营业税,税制改革之后,企业只需要按照不包含增值税的工程造价款进行相关税费的计算和缴纳,增值税属于工程造价之外的税费范畴。

3.“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现金和利润核算工作的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直接影响其现金和利润,税收负担越重,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就越少,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在税制改革之前,国家对企业的纳税实行预缴纳制度,企业营业税税金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税制改革实行之后,企业的税款计算和缴纳将在收到相关款项之后进行,这样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将会较少的受到纳税工作的冲击,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健康运行。

4.“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发票管理工作的影响。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企业发票管理工作不属于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缴纳营业税对发票的要求也不高。“营改增”税制改革实行之后,企业开展增值税缴纳工作需要涉及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一般会被购买方用于进行税额的抵扣,发票是增值税缴纳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因此企业要重视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这也对企业票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发票管理工作是重要环节,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从而避免非法逃税行为。同时,企业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核查,核对发票的真实性,降低企业会计核算风险。

三、企业应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变化应该采取的措施

企业应该正确评估“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要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建立生产经营活动评估体系,并分析企业在税制改革之后生产和经营部门的新变化,对企业应对税制改革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划,提高企业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其次,企业要重视与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积极申请企业税收的财务优惠,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现金流动速度。同时,企业要重视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强化会计核算人员税制改革内容的学习,以便让会计核算人员准确把握国家的税收政策,迅速掌握增值税核算方式,提高全体人员对税制改革的认识。再者,企业要严格控制增值税发票保管和使用,重视发票认证和抵扣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纳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同时,企业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企业核算方案,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税务方案,控制税务风险。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纳税制度要求选择合理的税额计算方式,科学划分会计核算等级,帮助企业依据纳税业务和缴税项目制定纳税的级别,实现财务核算的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释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马驰 单位:南充中等专业学校

第五篇: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分析

【摘要】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逐渐推进的背景下,基层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与管理已成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这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对策,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财务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会计核算与管理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凸现出来。但在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阻碍着单位的发展。

1.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遵循的基础原则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指在以真实产生现金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纳入核算范围,而那些没有产生当期产生现金的经济活动暂时不进行核算。遵循这种制度来开展会计核算制度,可有效提高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及效率。但应用这种制度以来,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即会计核算工作无法真实反映当期的经济活动,使绩效评价和各方面考核并不准确。如业务部门当期有很多尾款或业务款没有结算,那么必然会造成该业务部门业绩不达标。但若是在今后某个月中突然有很多过去尚未完成交易的业务来结算尾款,那么就会提高该月业绩,给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层带来“业绩好”的假象[1]。

1.2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基层事业单位还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这一现象。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1)原始凭证填写不规范。一方面,会计人员对规范填写原始凭证的意识并不强,很多会计人员在填写原始凭证时,由于粗心、马虎等原因,导致凭证上重要信息漏填。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受到利益的诱惑或各级领导的制约,在填写原始凭证式可以不按照相关规定,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不良风气的蔓延。(2)记账凭证工作存在问题。首先,由于原始凭证填写阶段造成的信息失真,从而影响到记账凭证工作的准确性。其次,有些基层事业单位本身就没有规定一个明确的记账凭证规范,导致会计人员记账凭证标准不一,并对后续的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3)账簿书写不规范。明细分类账及登记方法的不规范会加大明细账核对的难度。总之,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会对基层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并阻碍着单位发展。

1.3预算管理不完善

预算管理不完善也是现阶段我国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预算编制不合理。过去阶段,预算编制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会以历史成本和收益作为该阶段预算编制的依据。虽然这种编制方法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没有结合各业务部门未来经济活动及市场环境,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存在偏差。并且,由于会计工作的不规范导致财务报表没有真实反映历史财务信息,更降低了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2)预算编制缺乏有效执行。一方面,各业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以执行预算作为准则,这样就导致预算执行结果和预期目标有些出入,并难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业务及经营活动的成本支出时,没有把基础支出和业务支出给区分看来。业务部门往往拿业务预算来进行基础支出活动,从而导致业务及总体支出超出预算。同时,基层事业单位由缺乏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至始至终不够重视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导致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2.改善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对策

2.1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基层事业单位想要提高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质量,就必须规范会计工作。具体可从几个方面出发:(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从而使会计人员知法、懂法并积极把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工作之中。基层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准则,明确各环节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规范,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避免过去中会计人员凭借主观意识办事。(2)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优化会计工作原则,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加以优化,或彻底摒弃这种制度,引入现代现金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工作原则,从而使会计核算真实反映当期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同时,还需要规范如记账凭证、账簿书写等一些列基础工作,按照相关规范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及质量,为财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3)要加强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及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善于发现工作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并及时解决风险,避免单位收到损失。

2.2完善预算管理

完善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从而促进单位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首先,加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编制不仅要结合历史情况,还需要迎合未来发展需要和市场环境变化。其次,做好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对预算执行进行实时评价,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善,从而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培养职员对预算管理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职员参与并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2.3加强财政监督

想要避免由会计核算不到位引起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通过加强财政监督来实现。过去阶段,我国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政监管这方面工作相对薄弱,导致会计核算缺乏有力的制约,使违纪违规现象愈演愈烈。而加强财政监督,对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从而避免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也是加强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单位要加强培训力度,做好系统的培训规划。培训内容也必须迎合时代需要,不可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其次,建立奖惩机制,从而达到激励效果,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工作中。

3.总结

过去阶段中,我国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都影响到财务工作质量,对单位发展有着不利影响。而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水平,并提高财务工作质量,促进单位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冬梅.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

作者:高炳照 单位: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

第六篇:会计核算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影响思考

摘要:随着全世界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业变革的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以及管理落后等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整体进程较慢,这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行会计核算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核算;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影响

1.会计核算相关概念

1.1会计核算的定义

会计核算,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了解到其主要意思是对资金活动进行一定的计量核算,其表现形式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资金已经进行过的经济活动做出时候核算,会计核算也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

1.2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电表。

1.3核算形式

根据具体登记会计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式的不同,会计核算有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多栏式日记账、日记总账等会计核算方式。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2.1企业信息化的涵义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将企业在从生产过程到客户交换过程的一系列相关环节实行数字化,使各个环节的有效信息加工成有效的信息资源系统,以便企业管理和决策者根据具体且丰富有效的资料进行企业发展决策。企业信息化对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有推动作用,它结合企业的各要素对企业决策进行优化,保证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对自身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和管理条件评估不足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建设还不成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企业创新型人才匮乏,缺少创新意识;企业管理体制不规范,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等。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对企业信息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时,并未对企业自身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这就导致其实企业实施了会计信息化,但是其信息内容并不完全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状况,许多客户信息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状况,这种对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规划和过程并没有足够认识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在管理上的混乱。

3.2会计网络化系统化程度不高

实现会计网络化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前提。由于中小企业会计网络化程度不高,企业对于各项科技系统的应用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各项信息资源利用上浪费严重。由于会计数据较多,工作人员如果对每一个数据不多加注意,在许多中小企业中都容易发生数据打印错误或计算机故障等微小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也会导致中小企业在数据报送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巨大。除此之外,就会计网络化系统化而言,中小企业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协调,因为会计软件的应用只在企业财务部门,其他部门不能很好地与其进行沟通协调。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在资金运行方面有所欠缺,在网络化系统的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在技术和设备建设方面不合理,使得会计网络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障碍不少。

3.3对ERP系统的认识存在偏差

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ERP系统运作状况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大多中小企业对ERP系统了解不足,并未将其当做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这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将ERP系统的重点放在了ERP软件系统的投资上,忽略了对其系统运行人员的培养、对运行流程的调整。

4.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4.1明确会计主体

我国在实行会计核算后,会计主体混淆,尚未得到明确。因此,首先应该明确会计主体,并将其纳入会计核算单位。明确会计主体,将会计主体被纳入核算单位;其次,将会计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将会计责任分担到其他相关部门,避免会计主体承担责任过大。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核算中心无法对个人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因此会计主体责任需由单位来承担,以保证会计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

4.2逐步转变会计职能

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职能主要集中在对资金的结算上。与国外的会计核算相比,我国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太过单一。因此,不能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看做是简单的记账机构,应该对其在资金支出方面的监督与管理职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于会计核算中心在预算资金支付方面也应引起重视。如,中小企业预算单位向县会计核算中心提交支付申请后,工作人员应对中小企业预算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支付申请时候符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企业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支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谨慎考虑。

4.3改变报账会计的隶属关系

对报账会计的隶属关系进行改变,促进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发展。首先,政府应对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改变目前中小企业报账会计组织人员隶属关系形式。其次,将报账会计组织人员进行规划,摆脱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他们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企业会计业务出现虚假现象,保障会计业务的真实有效性。

5结论

会计核算对中小企业的企业信息化有极大影响,积极影响方面,会计核算有效地保证了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得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等从去单位中独立出来,直接由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管理。消极影响方面,实行会计核算造成会计主体及责任不明确;弱化会计监督职能,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会计核算使得企业报账员身兼多职,身份不明确。

参考文献:

[1]邢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9.

[2]曲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02:239-240.

[3]叶景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和规范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211.

[4]乔宝飞.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浅析[J].中国商贸,2014,01:97-98.

[5]孙丽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6-47.

作者:周舟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第七篇:公共部门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一步规范了公共部门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方法,然而其中并未包括职工福利费的核算。本文结合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主要针对公共部门职工福利的确定以及会计核算范围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职工福利费;公共部门;会计核算

一、公共部门职工的福利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公共部门职工的福利费用是组织为职工发放的除薪酬和奖金以外的所有物资。公职人员的福利是指公共部门为改进和提升政府及公共部门员工日常生活条件而发放的资金以及物资。它以业缘关系为标识,以普惠制形式发放给职工,资金来源取决于单位的性质:财政拨款或盈利。公共部门福利可以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个部分。货币性部分主要指职工的各类生活现金补贴,而非货币部分则主要涵盖带薪休假与生活福利以及其余的发放给员工的非货币性资产。福利类生活补贴一般以现金的形式提供,是工资以外的收入,主要是衣、食、住、行、乐,可以以多种条目出现,称谓没有统一规范。世界范围内比较普遍的福利津贴包括补充养老保险或称“职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及相关费用的支付。福利补贴和补助在我国主要体现为生活补助,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等。带薪休假是指职员在有报酬的前提下,可以不用上班的一种项目,具体体现为脱产培训、事假、公休、节日假等等。生活福利是组织给职员生活发放的其他种类的物资或资金。生活福利是发放给员工的以货币形式体现出来的薪酬或者是物质形式的奖励。生活福利待遇的高低,并不直接取决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的质与量,而是根据国家一定时期的财政经济状况和企业经济效益,按照职工共同的或个人特殊的需要来确定。生活福利的主要形式有心理咨询、法贷款担保、搬迁补贴、内部优惠商品、托老所、子女教育费等等。

二、公共部门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的规定

应付职工薪酬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负债科目之一。该准则将应付职工薪酬定义为公共部门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我国税法明确指出,企业职工福利费应该按职工薪酬的14%计量,但并无相关条例针对事业单位职工福利的核算及处理提出办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三十二条第(二)款明确指出,专用基金管理应该遵照预提再支、收入与费用大致相等、专项款不得他用的原则,相应的费用不能超过基金规模。即对于专用基金的用途、使用额度进行了说明。同时,三十三条第(二)项规定,职工福利基金应依照财政提款所余下的某一比例(不超过40%)提取。单位还应该依据相关准则办法进行该基金的提取以及转入,用于单位员工的集体福利设施建设以及福利待遇发放等资金。就日常相关的会计核算而言,职工福利基金并无规范的核算规则。职工福利基金的计提是公共部门依照公司以前的核算资料结合该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该制度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2201-应付职工薪酬”第一条明确说明本科目是核算事业单位依照相关准则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含基本薪酬、绩效工资、会计准则统一规定的补贴津贴、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等。3201-专用基金第一条准则规定本科目是用于核算依照相关办法计提以及设置的可用于部门建设或者职工补贴发放的物资及资金,一般是修理和购买单位设施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以及其他专用基金。专用基金会计核算准则第三条规定专用基金的会计核算办法有一下两种:(二)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在一个会计期间末,依照准则从本年度非财政补助节余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按照提取的金额大小,借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贷记职工福利基金科目;(四)使用专用基金:单位员工福利发放涉及到专用基金时,应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相关科目;单位在使购买或建设固定资产时支出的费用涉及到专用基金时,应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根据上述规定,职工福利基金是专款专用于部门员工的员工福利设施以及福利待遇等的资金,不包括个人福利。事业单位的集体福利具体如何理解,目前没有专门规定。对于一般事业单位而言,“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范围不包括职工福利费。“应付职工薪酬”是用于核算单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员工的津贴补贴,集体福利支出的相关费用则应通过“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核算。

三、改进公共部门职工福利会计核算现状的对策

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划分的四大类应付职工薪酬中均包含职工福利的内容,短期薪酬中的职工福利费和非货币性福利、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可见职工福利在薪酬中的重要性。而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未对职工福利费的内容作详细的解释,即使是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或员工福利发放的员工福利基金也没有作进一步的明确。对于员工福利费在日常会计处理中已有的问题,公共部门应该据实确定职工福利费用的核算范围和会计核算程序。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公共部门若有员工福利费支出,该单位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福利费的核算范畴。在福利费用有支出时,单位还可一一详细地记录使用的具体名目,将福利费的使用主体、金额大小以及使用去向等规范记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单位确定公共部门职工福利费使用的具体范畴。单位还应自觉避免通过不当的会计核算虚增福利费,而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职工福利费的发放。在日常核算的过程中还可依照职工薪酬的不同的范围来分配福利费用,核算的原则是先计提后据实扣除、每个会计年度末对其差额多冲少补。

作者:范剑寒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