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基础教学论文(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基础教学论文(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基础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高职会计基础微课程应用

摘要:微课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各大高职学院大力提倡的教学手段,微课服务教学成了教学改革重要的载体.分析了微课教学在会计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微课制作的步骤,并且以会计中的资产要素作为例子,讲解了微课制作具体方法,最后提出了微课制作相关的保障因素.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基础;微课

微课是当前在高职学院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课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微课把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要点进行分解,把若干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是技能进行制作成多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视频资源,每个微课资源的内容包括教学的引入、知识的讲解、练习和教学反馈.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目前公认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学者McGewr所提出的60秒课程,短短的60秒课程包含了讲授概念引入、解释,并且结合了生活中的例子.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学设计到DavidPnGerose提出的.中国的高职教育已经有数量的提升转移到质量和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是当前各大高职学院的首要任务,通过教学改革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岗位能力,积极服务区域经济.会计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设普遍,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会计相关基础知识,掌握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原理,学会处理会计凭证,掌握账簿设置,了解账户分类,掌握会计报表处理及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与理财制度,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诚信、严肃和谨慎的职业精神.

1高职会计基础课程运用微课教学的意义

1.1授课教师自我提升的载体

社会的发展给高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讲授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网络经济时代,教师必须跟上时代要求.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现代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例如湖北省每年都会举办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手段教学大赛,有些省市在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晋升教师必须具有一定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成果.高职教师在紧迫形势下,必须要积极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微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微课的制作相对简单,电脑、网络和相关视频编辑软件就可以完成微课的制作.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高职专业课教师有机会反复试听自己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这也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容易发现教学重点,在讲授过程中有没有错误的表达,有没有多余的话语,有没有知识点的遗漏等等,这些问题很难在课堂上自我发现.

1.2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特点

智能手机和网络连接的普及,在移动互联学习时代,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海量的知识和信息.教育专家也指出,高职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45分钟内的前15分钟是有效的,随后的将近半个小时教学效果很差,每个微课的时间恰好在15分钟以内,微课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学生随身携带手机,微课也可以导入到在线学习平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难点,例如等车、排队时间都可以有效的利用,并且可以反复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也非常适合当前的“快餐时代”,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碎片化知识的积累.

1.3有利于课程难点的讲解

会计基础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不多,普遍都有畏难的心理,刚学起来有难度.并且会计基础课程的很多内容相对理论和抽象,通过教师课堂的讲授很难讲清楚,微课的出现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用微课制作资产负债表的计算操作步骤就非常突出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把教师从反复讲解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借助于Excel的录屏视频,教师一边讲解一遍填写,课堂上学生在观看该视频的时候边学习边同步练习,教师和学生互动良好,提升了课堂教学气氛.

2高职会计基础课程微课的设计

2.1微课设计的过程

一般微课的制作有7个重要的步骤,分别是: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微课制作核心的环节是选题的设计.选题对了,教师才能围绕选题撰写教案,准备相关的素材和后期的课件制作.简单的问题作为主体很容易兜圈子讲解,没有创造性,失去了微课制作的本质,如果选取的问题过难,在微课10分钟内很难讲解清楚,在会计基础微课制作中应该选择那些典型、常见的知识点作为素材,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讲解如错账更正法是学生在会计基础课程学习一个难点.该知识点主要包括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更正法的适用范围、账务处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教学内容的体系中,错账更正法上承账簿登记方法等知识,这些内容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是会计实务操作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必须每个同学都要掌握,那么这些内容作为微课制作的选题设计是非常恰当的.

2.2微课制作实务———以资产要素为例

资产要素是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的入门知识,微课可以非常生动的展示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要素,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非常直观和生动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把资产要素作为微课的选题是很恰当.为了制作好资产要素的微课,在制作之前要撰写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用途、知识类型、微课时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其中教学过程的内容可以制作成微课.资产要素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概念,熟练的说出资产要素的构成内容,提升学生专业敏感度,培养热爱会计专业的职业素质.教学用途:该微课主要用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知识点的讲解.该微课的知识的类型是理论讲授型和讨论型.微课时间控制在10到12分钟内.微课制作最重要的是教学过程,资产要素微课的制作内容可以分解成5部分.导入新课、视频介绍、图片介绍、PPT演示和问题提出.在新课导入可以选取一些简单介绍中国会计和经济发展的小视频,老师可以配音,主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中国会计事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提升学习的学习兴趣.视频介绍可以选择一个公司介绍的宣传视频,最好是选择身边熟悉的企业,加深学习的印象.图片介绍主要是一些熟悉资产的图片,让学生直观认知不同的资产,通过总结思考得出结论,实现实践和理论总结的转变.PPT演示主要是教师讲解书面的概念,理论知识,阐释资产要素的概念.最后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出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如超市的资产要素、饭店的资产要素等等.以上5个部分的时间分配为:1分钟、3分钟、2分钟、5分钟和1分钟.每一次课程完毕以后都做好教学反馈,主要是学生掌握该知识的效果,找出本次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为以后微课教学提供优化的素材.

3会计基础微课中注意的问题

3.1制度保障

会计基础课程微课制作是一个团队合作工作,不仅需要各部门的合作配合而且还要各种制度保障.一般说来和学院的教务部门和科研部门合作最紧密.教务部门主要在三个方面对该微课制作进行保障:课程改革政策、公共平台建设和教师培训制度.对全方位在会计基础课程实施微课教学的老师应该有一定的奖励制度的倾斜,如课时的补贴.为了更好的与学生互动,向外界展示教师微课制作的水平,学校应该在教务部门的牵头建设微课的公共互动平台.微课制作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为了全面提升教师制作微课的水平,教务部门应该多增加教师外出学习微课制作的培训班.

3.2技术保障

微课制作最简单的方式是录屏微课,也就是教师面对PPT讲解,视频内容为PPT和教师讲解的演示.随着微课制度的要求提高,技术要求较高,如虚拟课堂、背景制作、动画制作、各种视频编辑、公共平台的建设等等.学校应该选择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会计基础教师微课制度进行服务和指导.

4结束语

微课资源融入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在各大高职学院还处在起步阶段,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应该勇于承担课程改革的重任,学习微课制作技巧、钻研会计基础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本校的校园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微课的基础会计教学构想[J].财会月刊,2015,(3):126G128.

[2]刘新梅.浅谈微课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新西部,2015,(1):131.

[3]黄波兰.以高职会计基础为例的微课设计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4,(9):182G183.

[4]孙银忠.基于微课的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59G160.

作者:王海民 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的教学方法

摘要:会计基础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要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必须有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那么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会计基础考试,如何提高考试通过率。首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要是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可以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国家财政部2005年开始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两年内可以免考会计基础,直到2014实行无纸化考试以来,无论什么专业毕业的学生要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要考会计基础课程。因此,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多么重要的课程,如何使学生通过会计基础科目考试,值得分析。

一、精讲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入门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会计上岗证必考的课程。必须注重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如果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不讲清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就会始终存在概念不清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更会影响会计从业的考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学要以“大纲”为原则,把课本中较为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要知识果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初学者来说有些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重点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像我校的宗旨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进行精确的讲授。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准则,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了基础。

二、强化课本重点练习题

《会计基础》有许多概念和科目名称对初学者来讲比较陌生,容易混淆,这种情况就是要在讲概念的时候,同时要求学生多做练习题。刚开始学生对练习题中绝大部分的经济业务十分陌生,无穷下手或科目方向搞不清楚。看了学生完成的练习后经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学生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业务类型、几乎不清楚,能记住的会计科目少得可怜,更别说透彻的理解和应用。作业题别说拐弯,就是书要上的例题都不知所措。普遍一听练习就心理怕。因此,授课时,学生要先预习课本,老师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于进来、先把会计要素区分、再把每个会计科目的“借”或“贷”的方向搞清。这样一来,同学们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加上同学们进行课堂练习与模拟实践练习,这样经过作业习题与模拟实践的强化,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并且知识也掌握的比较牢。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只考理论不考实践的,这样学生对这课程不感兴趣,造成考试通过就率就差。在会计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讲账薄的时候,可以拿一些账页先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来区分账页。登记账薄要注意什么。知道这些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登记总账、明细账等。将二者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就容易掌握、理解。学生就会说原来会计就是这样子呀!以后做起事来也会仔细。重点难点突出,对会计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

四、正确引导,巧学多练

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入门课程没有学习好,主要关键还是授课老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从这题型来看,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及其重要,熟记三十个科目(账户)的名称及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记熟三十个账户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少时间,然后再将每个账户放入会计等式,其增减记账的方向会熟记,我还从其他书本上找了一些口诀,要求同学们记: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看贷方,减少借方来结转。费用收入正相反,二者结转无余额。资产余额在借方,贷方余额是权益。记账规则莫忘记,有借有贷必相等。只要掌握了以上要领,对于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的教学工作仍需要不断完善。让学生轻松学生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李俊杰.让学生快乐学民—关于《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2]王晓力.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初探[J].职业技术研究,2009,11,183.

[3]周成银.《会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

作者:谢玉华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第三篇:会计学发展中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经济市场决定了人才需求,会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笔者在会计学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上,深入探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为会计学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特点、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会计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等方面入手,向读者介绍这一学科的内容、特点、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关键词:会计学;发展战略;会计基础理论

我国经济市场在不断发展,市场的体量在逐步增大,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会计学这一学科应运而生。会计基础理论是在原有的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但近年来这一课题的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所以创新成为这一学科当前发展的重点内容。本课题旨在提高会计基础理论的科研水平,借鉴国外这一学科的发展经验,使其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现状,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相关资料参考。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

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会计职能等。会计环境指的是外部原因对会计系统的影响,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学科内容。良好的会计环境使企业乐于使用会计信息,使企业乐于用会计程序与方法管理企业,也使企业乐于为人们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等。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AIS)涵盖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这些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数据,系统、连续、全面综合地给出了企业的效益状况,成为企业未来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数据来源。会计对象指的是会计工作的特定对象,也就是会计工作每天要统计、监督管理的内容,具体的工作为:为自己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经营和业务中资金流动方向的统计和监督。会计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把会计职能分为以下两方面: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但会计职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会随着企业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随着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会计职能发生了很多分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与控制,反映与监督,反映、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等。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具备几个显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客观性。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会计事物的统计、监督及最终得出的结论必须要客观,即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不加入任何主观观点和臆想,不阻碍企业高层对企业发展的判断。第二,规范性。企业遵循会计人员工作的特点和内容,制定出会计人员权利范围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这样的制度来进行自己的工作。会计基础理论的客观性和规范性,有利于保证相关的会计工作平稳有序、有效的运行,除此之外,其还有着系统性、前提性、支持性等方面的特性。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

1.认识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认识作用。通过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会计人员能很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对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有一个大致了解;通过这些理论知识,对企业中存在的和会计实务相关的问题予以解决,促进企业健康长久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会计基础理论在财务问题方面的作用为:在会计事物的判断中承担着认识作用,即企业在发展中若遇到相应的财务问题,会计大致了解企业财务的经营规律和总体发展趋势后,采用一系列措施弥补财务上的缺失,降低财务缺失给企业造成的经营损失。

2.指导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指导着企业的长远经营。比如:会计基础理论的专业内容,大大提高了财务的统计整合能力,会计人员也运用这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财务方面的数据统计整合工作。所以我国企业开始大力培养相关会计人才,具体培养方式有以下几点:企业领导在重大会议和讲话场合宣传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同时对公司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创新认识,促进理论知识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求会计人员规范操作,以避免统计核算错误,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基础理论也在一系列的统计核算工作中,梳理出一条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规划方向。企业领导通过这些信息,如财务报表,能够清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规划方式、产业结构、业务交流等,有利于企业根据相应的问题制定更好的解决策略。

3.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主要是帮助教师根据会计基础理论的专业知识,指导相关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会计基础理论教学旨在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统计整合业务数据方面的能力。学校的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熟练应用相关技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难题。

四、会计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

1.坚持解放思想

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受到两方面的制约: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管理因素、法制因素和会计实践等。主观因素主要是研究者的个人好恶,如价值观、科学理念等,其中价值观是指自我对工作的意义的思索——工作到底是为什么,是为自己名利双收,还是为国家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科学理念即对工作规则的遵循情况,有些会计工作者工作态度自由散漫,不能在相应的制度规范下很好地完成企业交给其的任务。或者一味求快,降低工作质量,导致工作在很多细节上出错,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益。另外,有些人过于遵循相关的制度规定,死板教条、墨守成规,觉得层出不穷的状况加大了工作难度,以至于在发生意外状况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些情况发生的根源就是会计工作者的思想还不够开放,不能与时俱进地看待新问题,根据新的形势做相应调整。因此,在对相应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帮他们消除“理论无用论”“法规代替论”“畏难情绪”和“崇洋思想”,使他们能够真正对会计基础理论有一个正确而深度的了解,这样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处理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不害怕任何困难。

2.坚持推陈出新

笔者抽取了近十年来出版行业出版的会计基础理论的书籍,来说明该行业知识结构的转变。自2005-2013年之间,13家出版社出版很多关于会计基础理论的图书,分别有《基础会计》《会计基础》《初级会计》《会计原理》等,具体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以“核算型”作为主体编写的教材最多,有17种,其次是“核算主体型”,最后是“核算管理型”,从教材的编写成果来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会计基础理论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创新,也更能代表时代要求。

五、结语

会计基础理论是一个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服务。通过详细而精确的统计和监督,使决策者时刻把握企业的财务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要注重创新的巨大作用。在新形势下,应根据相应的会计环境、条件和企业需要,加深对会计本质、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模式、会计规范、会计现代化的探索,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摸索实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律.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走向与特征刍议——近三年《会计研究》目录读后有感[J].会计之友,2012(1).

[2]韩同莲,张学霞.知识经济对我国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3]于玉林.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2(5).

[4]耿照源,周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作者:高玮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篇:高职会计基础课程工学结合研究

摘要:为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从业人员,工学结合模式已然成为重要的发展途径。分析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及现阶段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开发工学结合特征的课程标准、构建工学结合保障条件、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推陈出新,探究高职会计基础课程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职;会计基础;工学结合;模式探究

1工学结合模式内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近年来,国内许多分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人员对工学结合的内涵进行了大量探讨,各专业教师也纷纷探索工学结合和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陈解放教授对工学结合的解读,“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这种工作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工作”或者单纯“顶岗”,而是指与学习及将来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工作”,包括校内仿真教学、“顶岗”实习及生产性实训等内容,是专业学习的组成和延伸。

2会计基础课程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来贯彻落实。将“工学结合”理念延伸到理论教学中,就是要求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弄清楚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方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课程的认识,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熟悉职场氛围,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众所周知,由于会计行业的保密性,会计专业不可能像工科专业那样进行大量的诸如“校中厂”、“厂中校”之类的校企合作,导致校企交流壁垒重重。另外,每个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只有零星的需求,如何批量安排学生接触一线会计工作内容成为工学结合深入开展的瓶颈。会计基础作为会计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认知和激发学生专业热情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核算需要,讲述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等重要而抽象的会计理论?如何借助大量的经济业务实例单据,让学生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实务操作流程?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财经纪律,恪守职业道德?笔者结合多年的职教经验,谈谈自己对会计基础课程如何践行工学结合模式的认识。

3会计基础工学结合模式基本思路

3.1开发工学结合特征的课程标准

3.1.1根据会计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资格,如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会计师资格,同时要具备会计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行动能力,如填制、审核各种原始凭证单据、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为了更好地理解、完成实际工作,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了解与职业相关的会计基本知识,如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及任务;会计要素、科目、账户及记账方法;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及执行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及内部管理制度等。基于此,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时,应牢牢体现以下要素,一是有助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二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职业知识的普及,同时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培养贯穿其中。

3.1.2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不同的行业、企业工作任务表现得纷繁复杂,在教学内容选取时,应依托行业、企业专家,校企合作,分析、提炼会计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按情境教学法将过程性知识即会计工作经验与策略知识的传授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同时,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陈述性知识、与职业资格考试有关的内容穿插其中,让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不显得枯燥乏味。在教学内容排序时,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课程内容编排应是串行结构,即按照典型职业工作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近年来市场上部分优秀的高职会计新课改项目化教材体现了这一要求,但是也有很多教材只是在形势上作了变动,实质内容的设计却并未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教师仔细甄别选用或自行开发质量较高的教材。

3.1.3基于会计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

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设计,整门课程分为两大过程,即先讲授会计理论与相关知识,后讲授会计实务操作技巧。具体到某一章节,也是先讲相关知识,然后举例验证、说明所讲理论。而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会计基础教学设计,是通过营造仿真化的会计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根据序化的教学载体,先进行基本的会计职业认知,然后从如何获取或填制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入手,到最后编制完成会计报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入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账户、会计分录等会计语言和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将陈述性知识隐含于过程性知识中,使教学过程尽可能模拟会计的工作流程,体现工学结合要求。

3.2构建工学结合模式的保障条件

3.2.1校内外实训室或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将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紧密结合。无论是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还是一体化教学模式,都离不开企业和企业一线专家的参与和支持。因此,要在会计基础课程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建立数量够用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保障。对于会计类专业,由学校联系近百家企业实施工学结合可行性不大,但可以通过建立校内仿真性实训室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式开展财会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校内仿真实训室可以配置市场上最新研发的会计仿真实训软件,由“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证、账、表处理的模拟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能采取“引企业入校”方式进行,即学校提供实训办公场地,联系实际从事会计记账的公司进驻学校设点办公,专业教师与记账公司职员共同指导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操作。由于记账公司一般的企业数量较多,可以满足较多学生的实习实训。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真刀真枪地进行实务操作,解决了会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的问题。学校免费提供办公实训场地,替记账公司省下了拓展市场所需的办公用房租金,若能再支付一定的课时费,就有足够的吸引力引进记账公司,使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2“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工学结合需要大批的“双师型”教师。近年由于各职业院校会计招生规模均较火爆,“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即使有些教师曾经在企业工作多年,但是由于从教后多年未接触企业一线,也存在经验老化的问题,对新下企业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了解,因此不能完全满足会计基础实践教学的需要。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从授课时间或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聘请一些行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会计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如选送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参加职业资格考证,参与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会计实务工作,等等。

3.3实施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活动

3.3.1大量呈现业务单据、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

会计是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而经济活动的载体表现为大量的单据。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中,以业务描述提炼代替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信息,以会计分录的编制替代记账凭证的填写,以T型账户代替真实账页,这种处理简化了教学过程,但弱化了学生对经济业务埸直观的认识,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识别和加工能力,不利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紧密配合,因此在会计基础的教材、课件中,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呈现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计算表格、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仿佛置身于职场,感受职业氛围,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热情。

3.3.2精心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任务驱动增强授课针对性

工学结合模式不仅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也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配合。因此会计基础应该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一主线,创建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在针对具体学习情境教学时,制定任务描述→任务资讯→任务实施→检查和评价等任务驱动式实施方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解决任务的需要之中,整个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反思性实践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真正做到工作实践与理论教学的一致性。

3.3.3改革课程评价模式,将职业要求融入其中

课程评价模式是决定学生如何学与教师如何教的重要因素。工学结合模式要求会计基础课程考核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侧重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在参考结业考试结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同时,在考核指标体系中提高职业情感操守、职业态度、团队合作意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权重。为了鼓励学生及早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可以考虑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成绩与会计基础课程成绩进行转换,体现本课程在会计职业领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元兴.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内容与实施途径[J].会计之友,2008,(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3]张青玉.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9,(3).

[4]张莹.浅析会计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

[5]肖刚.通俗直观是教好《基础会计》课程的关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4).

作者:曾玲芳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