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务会计监管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务会计监管越来越成为企业和政府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随着安然公司、世通公司、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等相继发生财务会计监管失败后,财务会计监管的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有许多对财务会计监管的存在持反对态度的声音。通过对反对财务会计监管的观点、支持财务会计监管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财务会计监管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监管;次品市场;公共利益
现如今,会计造假、舞弊现象的层出不穷,财务会计监管制度的不够完善,虽然使得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质疑甚至反对财务会计监管的存在,但是,我们说事物的存在即有其合理性,而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辩证地了解和分析一些支持以及反对财务会计监管的观点,对我们正确理解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很有意义的。
一、反对财务会计监管的观点
反对财务会计监管的观点有许多,他们普遍认为,企业会为了各种不同的对自己有力的方面而产生一种主动向市场公开自己,接受监督的动机,从而认为应该减少或者取消监管,诸如自由市场理论、经理人理论、公司收购市场理论、还有次品市场理论等。在这里,现主要针对其中自由市场观点和次品市场观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自由市场观点
自由市场观点认为,即使没有监管,组织也有私人经济动机为外部的某些团体提供关于其经济和业绩的可靠信息,否则组织的经营成本,即吸引资本的成本将增加,这将对组织的价值产生消极影响。经营成本为什么会增加,其增加的点又在哪里,首先,在缺少组织经营信息的情况下,不仅包括不参与企业管理的公司所有者(股东)在内的其他团体会假定管理者更有可能自私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经营公司,而不是以组织整体的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一些潜在的“外部”股东都会认为管理者是投机主义,认为管理者会减少按股份支付给他们的股利。其次,在这种“自利”的经济学视角下,一些潜在的债权人,如银行和债券所有人,会期望管理者采取机会主义的行动,这样,他们就可以提供贷款,甚至于收取比以往更高的贷款价格,从这两点不难看出,无论是出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还是降低企业的贷款,企业都会自动的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以降低股东和债权人对他们的顾虑,例如,他们会和债权人达成共识,保持未来的资产负债率低于某一百分点,或者签订协议同意保证支付一定倍数的财务费用。他们会将管理者的报酬与利润挂钩来以此消除股东或者债权人对管理者逃避责任的顾虑等。而这些契约协议又是与会计数据紧密联系的,总之,不难看出,为了降低经营成本,管理者会有很大的动机产生会计信息,从而不需要监管机制的监督。
(二)次品市场观点
次品市场,又称柠檬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这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这种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于产品的质量拥有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将会止步萎缩甚至不存在。“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这种市场下,往往好的商品都会被淘汰而劣产品会逐渐占领市场,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一种逆向选择的结果,也就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例如,在二手车市场,由于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所以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买家也不会相信,他们会选择压低价格以避免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同时卖家也不愿意低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久而久之,高质量产品就会慢慢淡出市场,而劣质汽车就会充斥整个市场。再比如劳动力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只愿意付最低的工资,因此,也就只有那些劳动效率比较低的工人愿意工作。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效率的平衡。如果信息对称的话,雇主知道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来提供相应的工资,那每个人都愿意工作,这样生产力才能达到最大化。次品市场观点认为,当组织不披露一些信息时,市场会将其假定为一个“次品”市场,也就是说市场会认为组织的消息是坏消息,即使组织想披露的是坏消息,市场也可能估计公司不披露意味着要披露的信息是一个更坏的消息,这时,我们说组织披露的动机就有了,因为无论披露的消息是好是坏,从某种意义上讲,都要好于市场自己假定的消息,并且有利于管理者的经营,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非次品所有者或者管理者”也更有动机去沟通,披露信息,来防止自己与“次品”被市场沦为一物。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自愿披露信息,也会使自身的“声誉”更好,Skimer的研究表示,当公司运营良好时,管理者会披露好消息来区分自己与那些表现不好的公司,即使运行不好,也会先发制人,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声誉,而好的声誉对一个公司的经营也绝对是更有利的。
二、支持财务会计监管的观点
了解了支持减少或消除监管的观点,并且分析了反对监管的原因,但是,既然财务会计能在今天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就必然有更多的支持者,下面就主要从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两个观点简单了解和分析。
(一)公共物品观点
一提起公共物品,人们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那是公用的、免费的,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就可获取的。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而我们说这种思想观点其实就是公共物品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对于公共物品,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不需要支付成本,并且可以传递给任何人,而这种时候就会出现“搭便车者”出现,使得真实的需求被轻描淡写了,因为人们知道他们可以不劳而获,进而导致很少人愿意购买商品和服务,反过来看,就会使某一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缺乏披露的动机进而导致信息供不应求,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失灵。而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就是一种公共物品,而上述“搭便车者”的出现,就会导致组织缺乏甚至不愿意主动披露信息,这时,为了保持市场的平衡,避免市场失灵,实施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财务会计监管的实施是为了督促组织或者企业更多的披露信息以维持从市场的平衡。
(二)公共利益观点
所谓公共利益,从字面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公共的利益,很显然,它与个人利益是两个对立面,放在监管里,可以理解为社会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公共利益理论认为提供监管是对公众要求纠正无效或者不公平的市场惯例而做出的回应,也就是说,监管最初实施是为了使整个社会受益,而非某一既定的利益,监管机构被看成了一个中立的仲裁机构,代表其所在的社会的利益,而非监管者的私人利益,人们认为法律的颁布在社会利益和监管的社会成本之间起着平衡的作用,将这个观点应用到财务会计中,并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社会需要对资本市场能有效地将资源分配至生产性资产抱有信心,而监管被认为是创造这种信心的重要工具。所以监管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反对监管的自由市场观点、次品市场观点对监管的排斥;还是赞成监管的公共利益、公共物品观点对监管的必要性的解读,都可以从某种角度合理的阐述并论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不同观点,在这里,我们仅以以上四种观点为例进行论述)当然,这些观点本身也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观点可以让我们更加辩证地对待财务会计监管。更加全面地剖析财务会计监管存在与否的意义。
三、结语
财务会计监管的存在一定是利弊共存的,而权衡利弊,我们也不难发现,财务会计监管的实施还是有更多的有利面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舞弊事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造假信息不断涌出,道德底线不断的被挑战,如果没有了监管,也许会有更多的组织控制不住自身的贪欲,徇私舞弊,搅乱经济市场,所以财务会计监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稳定了经济市场,也使经济更积极向上的发展。但是,我们说监管也不是万能的,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长期共存中,被监管机构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监管进行俘获,进而最终控制监管机构,以此来谋求更多的利益,导致监管行业不公平,整体效率下降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监管俘获,研究表明,这种情况近些年来的发生层出不穷。所以,近些年,对于监管机制的完善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现在的监管机构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制度不健全、机构可能还不是很合理,阻碍了监管的独立性、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等,完善并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水平,仍然是有待解决的疑难杂症,只有不断地提高财务会计的监管意识、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建设更加有效率的监督队伍,并且辅以法律的建设与支持,才有可能使财务会计监管体系更加全面的发挥作用;才有可能使整个财务会计市场更加的公开、公平、公正;才有可能使整个经济社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潘立新.会计监管:异议及其辨析[J].广西会计,2003(9).
[2]潘立新.会计监管的质疑与进一步诠释[J].财经论丛,2004(3).
[3]李明辉.对完善上市公司监事财务会计监督制度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4(3).
作者:陆琳琳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