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产养殖会计监管问题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产养殖会计监管问题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产养殖会计监管问题探究

摘要: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水产品养殖行业,但近几年多次出现了扇贝绝收事件,使得许多股民遭受重大损失,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次着重调研獐子岛从2013-2019年的财务报告入手,分析獐子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针对三次大型的扇贝绝收事件,分析公司在会计监管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可行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獐子岛;会计监管;防范措施

一、獐子岛公司调研情况

(一)獐子岛公司介绍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虾夷扇贝、海参等海产品为主要产品,曾被人们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獐子岛于2006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并创造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的辉煌业绩,2008年扩大市场,在美国和香港分别建立了子公司,逐步走向国际领域。然而,这家大型水产养殖企业,在近几年出现了多次扇贝绝收事件,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股民损失惨重,公司信誉受损,被证监会立案介入调查。

(二)三次扇贝绝收事件

第一次扇贝绝收发生于2014年10月,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遭遇罕见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和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的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成果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约8亿元,全年预计大幅度亏损。随后獐子岛的股价迅速大跌。第二次扇贝绝收发生在2017年底。公司宣布对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对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合计6.29亿元。原因是降水量大幅下降导致海域内营养盐补充不足、养殖规模过大超出养殖容量。受灾海域达131.46万亩,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第三次扇贝绝收发生在2019年秋,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公司经营业绩再次出现较大额度亏损,全年亏损3.92亿元。短短几年内,獐子岛的扇贝三次出事,受到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在证监会介入调查后,獐子岛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罚款60万元,董事长吴厚刚将被终身市场禁入。这一系列事件,从财务角度看,也反映了农林养殖行业会计监管的漏洞问题,由此给库存审查操作带来了困难重重。

(三)2013-2019年财务报告分析

1.财务指标分析

(1)货币现金。獐子岛在2014年暴发扇贝绝收问题,但公司向银行进行了大量短期借款,加上大连市政府立即给予公司3500万元补贴,使得公司的货币现金不降反增。2014-2016年现金波动不大,但2017年二次遭遇扇贝绝收后,货币现金存量再度下滑。(2)存货。如图1所示,2011-2013年,獐子岛的存货一直在20亿元以上,但因第一次扇贝绝收的“黑天鹅”事件,公司存货骤降至17亿元,其中9亿元多的扇贝存货缩水,使得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净利润直接转为负数。而后两年,扇贝存货逐步恢复,但是在2017年和2019年,接连暴发了两次扇贝绝收事件,公司库存两次直线下跌,如今仅剩1/4左右。库存是公司的主营收入来源,偏低的库存量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3)流动资产合计。獐子岛的流动资产与库存曲线非常相似。经计算,7年内公司存货与总流动资产的占比为60%,说明獐子岛公司的大部分流动资产都来自公司存货。而每次存货损失都会让当年的流动资产大幅度减少,扇贝绝收的三年相比前一年度的流动资产都出现大幅度下跌。(4)短期借款。獐子岛在营业期间,长期以海域使用权、养殖水产、房屋建筑物等资产,作为抵押来获取短期借款。七年内,公司短期借款平均占总流动资产的66%,是相当高的比例,也是一种较为激进冒险的筹融资行为。在2014年和2019年,短期借款占比更是高达80%以上,财务风险偏大。(5)负债合计。獐子岛负债合计与短期借款的趋势较为相似,都在2014年第一次扇贝绝收时达到最高,随后两年逐渐下降。其次是2017年再次升高,而每次都会随着扇贝情况好转,负债逐步下降。(6)资产减值损失。由图2可知,2014年的扇贝绝收是最严重且最措手不及的,从2013年的1700万翻了23倍,升至将近4亿元。在此事故后,獐子岛2015年的资产减值损失也较平时有了一些提升。之后在2017年和2019年,都再次明显升高。以2014年为例,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约为4亿元,包括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等,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将近3.5亿元,占比约为86%。因此,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可以直观反映出扇贝受灾情况。(7)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由图3所示,獐子岛的净利润多为负数,并且亏损程度远大于盈利程度,可知公司目前经营风险很高。一旦海底资产受损,公司净利润就会快速下降,在2014年直接亏损近12亿元,2015年也受到影响持续亏损。2016年盈利7000万元后,次年再次遭遇绝收事件,亏损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也随净利润的变化而变化。獐子岛盈利时每股收益仅仅不到0.2,而每次突发亏损则能降至-1左右,甚至更低。由此可见獐子岛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强,一旦亏损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这也是公司难以获得普通股民投资的原因之一。

2.财务比率分析

(1)资产负债率。獐子岛的资产负债率自2014年后就持续在0.75以上,并且总体呈上升趋势,最高达到0.98,负债与资产持平。这表明獐子岛财务风险高,偿债能力低,一旦管理不慎导致资金链断裂,后果将不堪设想,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危险。(2)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獐子岛近年的流动比率呈下降趋势,但速动比率变化不大,甚至略有上升。可见獐子岛资金偿还能力低,财务风险较大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存货,也就是三次扇贝绝收带来的对流动比率的影响。(3)存货周转率。獐子岛的存货周转率呈持续上升,存货周转天数逐年下降,这与獐子岛存货水平下降有很大关系。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库存的平均值,营业收入变化不大,但库存下降非常快,导致了库存周转率的逐年提高。(4)资产利润率。经过资产利润率的计算,印证了公司盈利能力低的推断。在扇贝正常收获的几年中,资产利润率最高为0.02,但亏损年度中,每年的资产利润率都低至-0.1以下。公司在后续经营中应注意提高盈利能力,避免突然亏损。

二、会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对獐子岛财务指标和财务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存在会计监管困难、风险防控不到位、暂无可靠的统计技术且国家尚未出台有效的相关政策等会计监管问题。

(一)会计监管困难

生物性资产的盘点和审计,一直是争议较大的问题。这使得獐子岛在扇贝受损后遭到广泛质疑,也是公司有可能进行财务造假的地方。对于獐子岛而言,无论是否真的存在财务造假、谎报扇贝资产问题,盘点生物资产,尤其是海洋资源都是一大难题。对于检测困难,难以标记,且随时移动的扇贝等海洋生物性资产,除非冒着扇贝死亡的风险直接打捞上岸,连基层渔民都难以计量养殖海域中的扇贝量。同时,基层渔民的统计和汇报难以核查,渔民手写的纸质记录,经过公司层层反馈,最终数据未必真实,在数量上作假的成本很低,且不易查出。

(二)风险防控不到位

獐子岛在2014年后,明知扇贝等生物性资产一旦出事,损失非常大,却没有进行海底危险监控和预警,仍然让扇贝等生物资产处于一个安全没有保障的海域。缺少专业海洋学者的指导,在预防冷气团、寒潮等方面没有防备之心,这也导致了后续扇贝绝收事件接连发生。

(三)目前暂无适合的可靠统计技术

在獐子岛等农业公司问题频发后,海底资源检测难这一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獐子岛公司的生物资产完全在海洋中,不像陆地生物资产统计的手段多样,有据可循。对于海洋中作业,世界各国都存在这一技术难题。

(四)国家尚未出台有效的政策

目前,国家对农业公司的库存盘点,没有出台有效的政策来严格管控,使得财务作假成本低,而且容易操作。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的措施

(一)普及信息化数据规范

在基层渔民评估生物资产数量时,应采取信息化手段,联网备案,防止目前渔民的手工统计被篡改或缺少说服力。同时,可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合理性分析,推导出理论数值,让审计人员在资产盘点时有据可循。

(二)做好不可抗力的提前预警

獐子岛可拿出部分资金聘请海洋专家团队,每天实时监测水温水质,对恶劣气候或突如其来的寒潮做出预警,提前防控风险,在扇贝受影响前实施保护。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避免扇贝绝收问题,防止公司和股民的亏损。

(三)购买农业保险

针对扇贝绝收事件,为防患于未然,公司可提前购买农业保险,作为对冲手段,分散公司的风险。在发生亏损后尽量让公司与股东的损失降到最小。

(四)制定合理的计量标准和相关政策

对于生物性资产造假成本低、操作简便、不易察觉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国家制定一个统一的计量标准,防止个别公司弄虚作假。并且出台相关政策,使渔民每天的基层数据公开透明化,对违反者实行严重的处罚,提高造假成本,培养公司对生物资产诚信盘点的自觉意识。

四、调研结论

本次调研从獐子岛公司的财务状况入手,发现三次扇贝绝收事件,都使公司的库存下跌、资金流失、短期借款增加、净利润由正变负。在这三次冲击下,獐子岛公司财务状况由盛转衰。从财务角度分析,獐子岛公司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会计监管困难、风险防控缺失、暂无可靠统计技术、国家尚未出台有效的相关政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司可普及信息化数据规范、做好不可抗力的提前预警、购买农业保险、制定合理的计量标准和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刘宁诗.生物资产审计风险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2]徐诗然.獐子岛集团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林业经济,2020(06):124-126.

[3]赵旭东,宋夏云.生物资产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8(15):72-73.

作者:蔡新语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