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会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有决定性影响。现如今中职学校里面的学生很多都没有基础,怎么样将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出来是中职学校最为紧要的问题。本文在加强企业的调研和对以往毕业生的回访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的现状,紧紧围绕企业岗位需求,从实训基地、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找出当前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尝试着重新设计教学体系,构建一套和中职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相符合的监控和保障制度,使得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增加,各个中职院校正不断扩大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但是,当前各中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合班上课”和“大班实习”的教学现象,致使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另外,会计专业本身也需要涉及到较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因此培养会计人才的途径变得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路径,为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一)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学习两年会计专业基础课和实训课,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事实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会计工作的局限性决定的,会计资料是企业的核心信息,不会轻易提供给他人查看,因此企业不可能安排实习生接触到核心的会计工作。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里面。在专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技能实践进行加强,将学生践行能力增强。以最有效的方式掌握专业技能,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是最终的学习目标。为了能够和市场经济给出的考验和成长相符合,中等职业学院在进行会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个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在设置的时候将会计务实设为其中的一个重点,在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结合对应的实践课程,循序渐进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教育需要跟着市场前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才能对践行方面的教学进行改善,才能有指向性和有效的加强专业培育,使得实践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关中等职业学院当前进行实践教学里面出现的教学设施滞后、教学内容不先进等问题,我们一方面需要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制度进行强化亦或是更加重视实践和技能培训这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尽快将模拟实验室构建出来,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有所保障;而且在校外实训方面也要主动扩宽,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社会上训练,学校和企业之间要保持友好的合作,争取和企业之间达成长久平稳的合作。同时还要在学校和企业合作方面进行加强,使得理论能够和实际密切结合起来,真正是出于实际使用而学习。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到东西,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三)学历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从事会计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这和行业前进的走势是相符合的,也是能够激励和指引学生取得初级会计职称和中级会计职称。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对这点一定要重点考虑,在教育上采取学历证书和会计职称证书有机结合的方式。因为职称证书比较偏向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结合使用。不但能够将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提升,还能够在就业竞争里面增加优势,在以后就业涉及到人才竞争的时候更具优势。所以,学历证书结合从会计职称证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将学生从业渠道扩宽,对学校将符合社会需求的初级会计人才培养出来有很大的帮助。
三、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里的模拟会计实习培训基地只是不断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和社会服务没有联系起来。一般手工实验使用的实验室只是普通的老师使用,没有将企业里面真实的环节展现出来,例如银行部分、税务部分等。并且一般的教师不能顺应时展对财务流程进行更新。其次,没有充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虽然普通的会计实验室都有微机的存在,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数量很多的会计实验室进行实验没有结合会计软件。再次,会计实验室里面有非常明显的“重硬轻软”的情况。尽管说非常多高校已经百人规模的专业会计实验室构建出来,不过非常多实验室都比较关注硬件方面的构建,于软件和老师资质有所忽视,使得实验室的一些软件滞后老旧被废弃。肯定的是经费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非常多会计专业类的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实习培训课程不够充分,并且非常多学生都渴望能够在实训课程上多加添设,如此学生实际动手的经验才会不断丰富,使得学生步入社会任职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适应,而且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实训课程涵盖的有票据业务、账簿的能级等,不过这些内容非常的书面化,和现实情况脱轨,中职教育是和就业市场对接,需要从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层面着手,对教学目标、方式、内容等进行优化,和企业职位需求密切结合,在教学质量理念上进行改进,更好的设计教学系统。
(三)教学实施过程围绕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现如今中等职业学院进行会计授课的主要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还是占据主导位置。老师讲课学生记录还是课程的主要形式,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其自主能动性不能完全得到激发,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较好的培育。教师还没有找到适合的过程性的评估方式,现如今老师大部分承认以往实施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不能清楚的呈现,终结性评价需要结合过程性评价。不过过程性评价好像只是使用到学生单元测评上的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不能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体现出来。此外教学的时候没有充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现如今中职教授会计知识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过几乎都是围绕PPT进行。屏幕将黑板取而代之。不过现如今中职老师对新时期比较繁荣的网络环境中出现的非常多新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工具诸如微课等只是听说过,看到其他人使用过,或者竞赛中用一下,并没有真正普及教学之中。
四、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路径
(一)打造“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会计专业应从教师招聘、引进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三方面打造高素质创新型“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会计专任老师入驻企业,对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实时有所了解,从实际工作中积攒经验;老师加入到横向课题中,有助于企业将财务事务里面出现的问题解决,共同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共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站企业还能承担一定数量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在务实中,可以将进站教师分为脱产进站和不脱产进站两类,脱产进站教师脱产时间可定位半年,每次进站教师可为两人,由会计教研室专任教师轮换上岗。工作站还可以接受会计专业未进站教师到站实践锻炼,为他们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教学资源在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和建设网络教学的优点是其形式各种各样,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等限制,更关键的是,依靠网络进行教学,能够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位置。会计专业的老师通过网络途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能够使得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更加牢固、对动手能力进行锻炼、使得专业思维能够更活泛。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存货清查实训软件”,克服学生不能到企业参加存货清查的难题。让每位学生都当会计,在软件中参与实训工作。在每个工作关键环节,让学生操作,选择判断。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看”“思”“做”的转变。在每个关键节点,根据学生做的判断,系统里的“我”总会出现,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评价,提高教学效率。电子测试可以实现随机组卷,题目乱序,选项乱序。每位学生拿到的试卷都不一样且教师还能监管学生退出考试页面的情况。
(三)借助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处于“互联网+”的环境中,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给教育行业教学思维带来了更多样的可能。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对有关行业工作方式以及以后前进走势相适应,职业学校的会计老师依靠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使得在教学活动里学生占据主导位置,并且对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全方位对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进行训练,使其达到社会需求高品质的专业人才。
五、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于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能力培养途径复杂,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等特征,本文从当前会计专业教学保障体系中的实训、课程与教材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借助网络建设丰富的教学方式。为建立有效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出谋划策,希望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早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晓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8):106-108.
[2]周满,吴鑫奇.浅议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73.
[3]林波.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4):92-93.
[4]张卫平.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8):79+81.
[5]郭红秋,张俊清.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22-23.
作者:年晓燕 单位: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