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会计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会计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成为了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会计教育国际化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国际化,在我国经济发展急需新型国际会计人才的现实面前,本文就如何使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国际化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得出两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建议
高职院校中会计教育国家化教学的改革是为了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实施有根据、科学性的人才培养。重点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下面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为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一、改进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国家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专业性的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复合型的人才资源。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深入的发展,各个院校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更加清晰化,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在对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本校办学理念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可以借鉴以下的几点原则: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高职院校会计目标的确立并不是盲目的制定的,除了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将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以打造专业化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二)要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
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并不是只结合当前的会计人才需求,而是要从整体出发,教学目的的确立和教学的改革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要用发展的眼观看待会计教学问题,使会计教学能够真正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三)从实际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制定自身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贴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如: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条件等等,要有明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使教学改革符合学校发展壮大的需求,加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的契合度,创设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四)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本身就具有自身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而会计教育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也难免会存在侧重点。如:会计教育是侧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对研究性人才的培养等。这种偏差主要由高职院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决定。当然,在新形势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与研究结合,注重对学生全面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基础的锻炼和训练,从实际上增强学生的会计水平和会计能力。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坚持国家化原则,拓展会计教学内容,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实施国家化会计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在高职院校中,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高素质、高标准、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教育国家化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会计教育国际化理念起步较晚,在师资力量上也比较欠缺,使会计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我国在会计教育国家化方面,应积极加强教育理念的转变,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和方法,以满足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那么在建立高校国际化师资队伍上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解决?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探讨:
(一)教师在国内外会计准则和相关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会计教育的国家化除了对学习学习会计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明显的要求。1.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国际会计知识,国际化的操作实践水平和国家会计准则深入的了解。2.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思维能力,善于用国际化的视角去思考问题。3.教师要有一定的国家化的教学方法和双语教学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但受发展时间的限制,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国际化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简单来说,国内会计专业毕业的老师缺乏国外会计知识和准则的深入了解,国家化会计思维能力有限,而国外会计专业毕业的教师则对国内会计实务操作和会计准则了解欠缺,不能从会计教学理念和会计教学思维方面得到有效的统一。并且,我国高校对国内会计专业毕业的老师的培训方式也主要采取的是国外进修,培训。培训时间有限,培训内容也具有局限性,使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发挥真正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队伍很难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因此,在加强对标准、高要求的师资队伍打造的过程中,要贴合实际,持续性的培养,对通晓国外会计准则和知识的高校老师,要加强对国内会计实践操作和准备的培养和训练,反之,对国外会计准则和知识欠缺的国内会计专业毕业的老师,要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加强两种专业性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使其进行理论的碰撞和知识的全方面认知,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进步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在对国家化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满足其对会计国家化师资力量的需求,从而有效的带动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除此之外,对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其向国际化目标发展还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年龄、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和差异进行分析,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的利用。如:老教师和老教授,要充分的肯定和发挥其经验优势和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等各方面的优势,以其为队伍的核心,为根基。对于一些青年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年轻教师,利用其双语的优势,以其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全方位的拓展创新,以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师队伍国际化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直接从会计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工作,虽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切身参与到社会会计工作中,对会计知识的认知还停留于理论方面,使教学具有局限性,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高职会计教师培养方向应是集科研、教学、实践于一体,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协作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而科研则是升华理论,创新实践的重要方式。在对教师会计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中,应加强三者的联系,将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和需求相结合,提高所学的实用性。综上所述,会计教育国际化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国际化,“以人为本,侧重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是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核心,逻辑思维的国际化是本质,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会计教育国际化是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既需要资源的到位和师资队伍人才素质的提高成熟,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内在实践上不断前行、总结经验,在理论上不断提高认识、创新升华,因此会计教育国际化是要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进行不断深化的长期性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问题和新的观点出现,经过分析思考会产生新的认识,并推动会计教育理论和实践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前行。
作者:于海霞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