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控制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特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施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风险,会使单位内部运转和业务处理的效率降低,阻碍着单位的发展,也给违规者带来了可乘之机。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区别于企业,大多开展的是非营利性业务,单位的经费来源多数是财政预算收入,会计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和防范会计风险,就可能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因此,会计业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政策、新规范,提高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落实好单位的内部控制。本文从阐述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对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深入剖析风险的成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和改进策略,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职能,确保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风险控制
1引言
规范会计行为、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是保障单位资金安全以及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会计风险愈发凸显,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发生会计风险,不仅影响到本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于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影响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面临诸如会计信息不准确、国有资产流失、内部监督不到位等会计风险隐患,所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对提高本单位行使行政职能和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对现有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最大程度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水平
会计工作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核算,顾名思义是指“核”与“算”,是全过程的记录相关单位业务数据和全部信息,并做好可靠性核对,使会计核算数据更加真实完整;会计监督是为使单位经济活动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分析和纠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可以提高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只有做好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才能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反映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数据指标,直接关系单位的经济后果,是决策者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确保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2.2有助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大多是国有资产,为了确保国有资产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性,运用专用系统指派专人管理,从购置、入库到出库、使用必须经过全过程监督。财务部门与资产部门应及时核对固定资产及库存材料账目,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等精细化管理,及时摸清资产状态,加快盘活闲置资产速度,防止资产被恶意挪用等。通过对资产的风险防控,可以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施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使资产稳定、高效的运行,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2.3确保职权行使规范性和业务管理高效性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和职权范围的不断增加都使得其会计风险不断增大。行政事业单位代表国家行使各项职权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加强风险防范和监督可以使全体工作人员按规定行使职权,防止利用职权违法违纪,达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国家机构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的目的。控制会计风险还可以提高单位业务管理的高效性,通过对会计风险的识别、分析、监控等工作,及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运行效率并提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3.1会计信息不准确形成的风险
新政府会计制度已从2019年1月开始全面执行,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及时适应并做出调整,会计核算存在不标准、不规范等情况,如重财务会计轻预算会计、新旧制度之间衔接不紧密、年末结转不全面等问题。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的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的双分录记账体系。会计人员如果基础工作存在问题或记账随意性大都将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财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实质。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了解不够,年末填报相应报表时为使数据通过审核,肆意调整报表数据等,这些行为都会使单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2制度管理不健全产生的风险
建立健全单位管理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工作业绩轻制度管理的现象,财务人员认为制度管理是单位领导的职责,而单位领导对制度管理重视程度又不够,造成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制度,但在监督执行方面却未能及时跟上,如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风险,收入支出管理制度缺失会造成货币资金安全方面的风险,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以上这些都可能造成单位经济利益受损。
3.3内控监督不到位引发的风险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类型多样化,涉及的金额也不断增大,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就会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从而引发资金的流失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例如,有些合同的订立需要公开招标,但是单位并没有落实好相关的执行程序,存在虚报价格的情况;还有些是因会计处理不符合规定,报销凭证资料不齐全,甚至挪用套取单位资金等而导致单位资金的流失。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单位自身内控监督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第三方审计巡查存在敷衍和走过场的情况,随着国家审计、监察力度的提高,对于这些违法乱纪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旧存在着问题。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4.1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因其与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往往容易被忽视,有些单位的财务工作是归属在综合部门或办公室等部门之下,有时将从未从事过财务工作的其他部门人员安排到会计岗位,由于其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经他们核算的会计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给会计核算体系和模式带来的变革,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难度增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更高,但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普遍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都阻碍了其会计专业水平的提高。
4.2重视程度不够,风险意识淡薄
首先,单位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对风险防范重视程度不够,对会计工作程序不了解,认为财务部门就是办理资金收付款业务和提供数据的部门,忽略自己是单位财务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不重视风险防范警示教育和监督管理,使得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在单位内部得不到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自身风险意识淡薄,会计核算不精细和财务报告数据质量差等问题普遍存在,会计专业知识系统学习滞后,在面对复杂和棘手问题时缺少新知识的支撑,导致单位会计风险隐患存在日益增大的可能,严重影响单位的正常经济活动。
4.3内控机制建设不全,监督执行弱化
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单位实施的内部控制应覆盖全部经济业务活动,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未能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一人多岗且没有安排定期轮岗,造成重要岗位之间缺乏相互制衡。有些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为本单位编写内控制度,存在对单位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使内控流程在实际实施中受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践中,单位即使建立了内控制度,若没有对其进行持续的监督落实也无法实现降低风险的作用,例如,没有单独设立内控部门,没有对业务活动的风险进行定期评估,没有针对风险构建良好的防控机制等。因此,要想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到位,还须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4.4信息时代使会计工作面临新挑战
信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会计核算数据的载体也不断随之变化,会计作为一种核算语言,经历了从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再到如今的数字信息技术,核算流程越来越优化,数据的呈现越来越清晰易懂,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例如,电子发票诞生后,由于其具有便捷、环保、低成本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却给会计审核人员带来了困难与负担。由于电子发票可以无限重复打印,会计人员审核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分辨措施则很难判断其是否被重复报销。另外,电子发票也给贪污舞弊提供了新的方式,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此风险的防范意识并不强,如果相关的制度管理跟不上,那么单位面临的会计风险就会非常大。
5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5.1强化风险意识,增强防范能力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会计风险可能给单位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源于单位领导层将注意力集中在考核、政绩等履职方面,财务人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对简单的特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轻视风险。因此,要想强化单位的风险意识,首先,领导要带头树立风险防控的导向,定期组织风险防范培训并展开议题讨论。其次,对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风险防范警示教育,聘请外部专家向大家全面阐释风险的产生及危害,以此达到科学防范的目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提升单位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风险,所以单位要引导全员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各环节问题的处理,对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追责从而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5.2完善内控体系,确保执行到位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实施和业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是针对单位具体业务活动制定的行为依据,内部控制是通过制度将实施措施与执行程序串联在各业务流程中的一套完整的运转体系。单位应立足管理现状,随着会计风险的不断变化,对内控制度及时做出调整。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内控制度执行,成立领导小组并带头监督,可以在单位内部组织内控手册文化宣讲或采用不同的主题形式并配以真实案例讲解因为忽视内控流程而产生的风险,使内控体系的观念植入每个人。
5.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技能
想要更好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支优秀的会计人员队伍是提高单位财务管理能力和降低财务风险的有力保证。因此,要严格选人用人制度,结合单位现有财务人员特点以及财务工作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补充新鲜血液。会计人员要树立持续学习的理念,单位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使大家及时汲取最新的财会知识,多方位多角度的丰富业务技能。最后,定期安排轮岗,使每个人都成为部门的多面手,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5.4健全外部监督,实现全面防控
外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以纪检监察为主导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以社会服务为主导的会计、审计事务所等机构。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监督部门及时将本单位的预算、决算、政府会计报告等财务信息公开,加强与外部监督单位的信息沟通,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早消除。审计事务所以其高精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在单位的风险防范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敏锐的发现单位存在的风险问题,根据新政策及时纠正不合规、不合法的业务流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各机构提出的客观评价意见及时整改,将事后监督调整为事前、事中监督,构筑全方位的风险防控系统。
6结语
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有效防御风险和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业财融合”等各种新经济业态的涌出,使财务人员逐渐从日常核算向参与单位管理而转变,核算被前置使单位产生的风险类型越来越多样,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充分结合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建立全面的会计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以及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单位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防范并化解重大风险,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能并满足人民日趋复杂的社会服务需求,从而促进整个国家行政管理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识别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财会研究,2021(31):52-54.
[2]陈玟硕.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的探讨[J].商讯,2020(29):27-28.
[3]鲁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探究[J].财会学习,2021(7):97-98.
[4]王育.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66-67.
[5]魏慧莹.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J].商讯,2020(14):40-41.
[6]刘俊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探析[J].中国市场,2019(23):60-62.
作者:李鑫 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