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科研经费内部会计控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管理漏洞不但有损高校形象,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未树立经济业务风险防范意识。近年来,高校频繁参与各项科技活动,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违规违法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违规套现、利用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漏洞假冒学生名义领取劳务费等,导致科研经费并未完全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究其原因,一是高校科研经费支配过程监管缺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科研经费存在变相私有化的情况,高校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业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科研经费落实到位以后扣除相应管理费用,余下经费则交由科研课题小组进行支配,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放大了科研资金的支配权力。二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起科研经费的相关管理制度,但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仅仅对部分科研经费开支范围作出书面解释,对于具体执行步骤以及违反制度应承担的责任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致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预算管理存在缺陷。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预算支出尚无科学的定额与标准,对科研项目的申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流于形式。例如针对各项报销业务,忽视了对科研经费具体使用情况的有效分析与评估。财务部门只能片面了解一段时间内资金的收支与结余情况,无法对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对科研资金的状态、结构不能形成系统分析,资金使用效益更无法考核,最终导致科研经费预算不准确、财务信息存在缺陷,使得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发展受阻。
(三)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工作存在疏漏,力度也有待加强。第一,高校科研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不够,难以配合支持、帮助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第二,高校审计部门属于学校二级单位之一,与学校其他部门均存在一定联系,外部审计与之相比独立性更强,这也是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工作中的主要缺点。第三,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缺乏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及合理性的评估分析,过于注重事后审计,且审计力度深度不到位,审计报告实际价值不大。第四,内部审计方法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与科研专业领域的长期有效沟通机制,难以对材料设备以及相关管理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做出准确预判。大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普遍采用以账目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很少运用统计抽样技术,加之审计人员凭借主观经验办事,对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更无从谈起。第五,在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普遍采用“课题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要证明各项支出均用于科研课题难度较大,也给审计工作造成困难。
二、高校科研经费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一)树立经济业务风险防范意识。
1.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制。对科研经费进行科学管理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建立完善可操作的经济责任制是避免问题发生的最佳方式。财政部、教育部此前联合规定,高校在进行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过程中,要明确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三方的职责与权限。各高校的主要领导必须对经济责任制引起重视并加以落实,科研管理部门切实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有义务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有关事宜;高校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协助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发挥监督职能,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合理使用经费,在科研项目全部结束时对该项目进行决算审查;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与决算则由项目负责人落实,应根据有关规定来使用经费,且有义务配合相关单位的监督审查,按规定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和结账手续,并负责承担关于该科研项目经费的一切法律与经济责任。
2.建立内部授权审批制。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会计控制,除建立经济责任制外还需要配套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内部授权审批制度,以此来明确划分授权审批的责任、内容及权限等。同时建立紧急重大事项会签制度与集体决策,由相关负责人和部门进行联合审批。各管理部门在业务办理、职责行使过程中应严格遵照授权审批范围,禁止超标和越权审批。通过这一制度能尽量减少人为主观意识带来的不良后果,确保预算有效执行,防止滥用职权。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1.财务人员参与经费预算编制。要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必须让财务人员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编制工作中来。让其运用专业眼光与理论知识,结合以往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来协助有关项目负责人进行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确保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更为全面合理、注重细节。
2.加强控制预算执行过程。运用会计软件能辅助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的目标,以某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为例,可以根据项目预算书的内容对各项经费支出予以额度设置,当该科研项目进入报账程序时,财务工作人员输入支出科目即可,而相应的额度限制则会自动提示,对超支现象予以控制,严格把关资金的使用方向。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因此许多会计软件除去基础功能之外还能生成项目分析、科目分析以及预算分析等诸多财务分析表格,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及可信度。
3.建立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各高校财务部门应对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如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使用方向;从以核算为主转变为以管理为主,并且对各类财务报表数据予以筛选分析,兼顾考虑高校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资源共享、费用合理分摊的最佳方案,推进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同时弄清楚科研投入与实际收益的比例,对该项目的效益效率等情况作出系统的科学评估,使得科研资源利用实现最优化。
(三)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质量。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质量,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供服务,促进其良性发展,适时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查方式加强监察力度,并进行常态监督。提高审计频率,将监督步骤提前,将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步转变为事前科研经费的合法合规性审计,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性审计,便于尽早发现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科研资金安全。高校的主要领导应重视审计阶段发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严格处理有关责任人,确保审计监督职能落实到位,保证高校内部审计独立不受干扰。与此同时,高校应逐步向审计“外部化”转型,聘请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合理利用外部审计经验以及专业人员较强的分析观察能力来发现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四)加强高校审计队伍建设。优秀的审计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学识,具备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加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任务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工作能力强的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入行门槛,要求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确保审计质量。应注重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和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校财务和科研部门紧密配合,实现对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经费内部会计控制质量的高低关系着科研项目能否高效顺利进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应摒弃重事后审计,轻事前预算、监督的工作模式。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包括高校自身树立经济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质量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研项目规范执行和科研经费有效运作。
作者:佟庆鹏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计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