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辨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辨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辨析

摘要: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在“会计管理”概念在理论和实务中,根据情况不同会融合与分开,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三个概念有相同的基础与核心价值,但是三者的标准和目标又各不相同,在管理控制和内部控制的研究下,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逐渐延伸融合,三者都是构成内部控制的主要部分,它们共同的基础与核心是会计的中心系统,本文主要探讨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内部控制;会计管理

一、会计理论现状

会计本质观点在我国会计理论界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会计信息系统论”,另一种是“会计管理活动论”,其中“会计信息系统论”代表人物是葛家澍教授和余绪缨教授,“会计管理活动论”代表人物是已故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杨纪琬教授。“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管理生产过程的行为,也就是说会计本身就具有管理职能,部分“会计管理活动论”代表者主张“会计管理”就是人们控制生产过程和总结观念,管理内容是分配不同社会劳动生产和调节劳动时间。“会计信息系统论”认为提供财务信息是会计的本质,其认为会计应当分为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会计职业被迫重新认识和规划自身职业形象和本质,30年代中期,美国会计界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借此表明会计界的艺术观立场和态度。近年来我国会计界多以“会计信息系统论”为职业标准,但“会计管理”概念依旧在各种领域应用,尽管目前各领域对“会计管理”概念的应用是加以改进变更后的,例如:“会计管理”等于“对会计的管理”,“会计控制”等于“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等于“会计监督”等,目前这种变更意义后的概念认识虽然活跃在各领域,但依然需要理清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之间的联系。

二、会计理论概念及关系

(一)会计管理概念

杨纪琬教授和阎达五教授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合作发表《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学术论文,“会计管理”概念首次提出,认为会计的职能是管理活动,1985年阎达五教授又出版了《会计理论专题》一书,此书专门论述“管理活动论”,而后在1987年又出版《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一书,至此,“会计管理”概念初步形成。杨纪琬教授和阎达五教授认为:会计管理是通过组织经济活动、控制过程、指导行为,通过收集并处理信息对人们经济行为提出建议,是一种讲求经济效果的管理活动。“会计管理”包括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等要素,通过预测、预算、分析、预报、核算、控制、业绩考评、决策等八项职能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会计管理包括会计核算,也就是说“会计管理”本质不仅仅是随时间进行事前、事发时、事后的循环管理,还有根据经济信息构成记录、分析、反馈等会计控制循环的深层含义。

(二)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异同

1.会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称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或组织财务相关活动的管理工作”。杨纪琬教授认为财务管理是一种“什么都管,什么都不管”的管理形式,也就是采用间接性管理手段去全面管理一切能称之为“财务”的财,财务管理如同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管理部门相同,都是管理系统下的子系统。财务管理虽然是管理系统下的单独子系统,但与会计管理又是有所关联的,因为财务管理必须通过会计信息,并借助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所以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有关联又有区别。

2.内部控制

常用的较规范会计控制都是内部会计控制构成部分,内部控制经过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框架整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六个阶段。从原始组织到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都属于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内部控制开始进入制度阶段,在1972年,AICPA委员会了《审计准则公告》,正式将会计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会计控制”主要是资产安全、财务记录可靠提供合理保证的组织机构,主要从事记录活动,“内部控制”包括为企业内部提供资产保护、会计数据正确性审核,主要为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作用在于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保护企业内部财产安全、保证企业即定方案贯彻执行、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其必须遵循七原则:合法性、整体性、针对性、一贯性、适应性、经济性、发展性。内部控制随着经济组织的发展渐渐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从“会计 记录”发展到“内部会计控制”再到“会计制度”成为如今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合为一体。

3.会计管理和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信息真实度、可靠性等进行考察控制的行为,“会计管理”主要管理货币反应的经济信息、活动等情况,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控制是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管理”的关键,企业管理会计信息也就是会计控制,会计管理建立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会计控制和会计管理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密不可分,二者的核心价值都是提升经济效益。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经营合理合法、促进企业发展,而会计管理只是从事会计管理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过程,会计管理仅仅是带有提升经济效益目的,因此会计内部控制不等于会计管理。

4.会计监督

会计核算是对信息处理的过程,也是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由于内部控制为了严格按照法律标准执行,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职能也有重叠部分,因为会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法律法规却是会计监督的职能,而会计核算是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工作内容,会计信息提供者同时进行部分会计管理和会计控制工作,也就是说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部分职能相关联。会计监督的主要职能是执法监督,可以细分为:会计工作人员监督财务收支、财产物资、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监督等。会计工作监督就是“对会计的管理”或“对会计的监督”,这是一种外部发起,对内监督的行为,会计监督的职能主题是保证财产、财务信息的安全、真实等,除了企业外部对内壁发起的监督外,其余的工作内容属于“内部会计监督”,也就是说应当属于内部控制。会计监督无法细分其到底属于会计管理还是会计控制,但无论会计监督属于哪一项,它都是内部控制子系统。结束语通过图四可以看出,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间有联系但又是三个个体,三者都属于内部控制,并且与内部框架融合为一体,这也是内部控制框架的意义所在。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三者的职能边界与图四中清楚界定不同,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的职能交叉、重叠,三者边界定义模糊不清,这其中也有“会计管理理论”和“会计信息系统论”与当今会计业融合的作用。总之,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基础与核心相同,但三者却是独立的个体,职能有所关联但互不交集。

参考文献:

[1]张秀涛.刍议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辨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7):230-231.

[2]李颖.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问题探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4(01):84-84.

[3]杨雪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2(23):75.

作者:朱燕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