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价值

引言

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主张调动内部审计力量、促进形成审计监督合力。这次会议强调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了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目标方面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作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抓铁有印、踏雪留痕”的重要“印迹”,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鉴证。本文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为对象,以审计档案服务对象为分类依据,从企业内外部两个层面、从国家审计机关等六个服务对象着手,深入剖析审计档案之于服务对象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以期对未来的审计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有所裨益。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的含义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指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包括了立项类材料(如,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等)、证明类材料(如,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等)、结论类材料(如,审计报告等)和备查类材料(如,被审计对象整改反馈意见等)。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的服务对象

1.国有企业外部服务对象。(1)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对财政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的机关,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负有业务指导与监督职责。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同级国有企业报送的审计计划、审计工作总结等档案资料开展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监督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等。(2)社会审计机构。社会审计机构是具有经营性质的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即审计事务所。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往往会根据工作需要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社会审计机构通过查阅保存良好的历史审计档案,更全面、及时地了解本单位及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更恰当的确定审计范围,更精准的开展风险评估以及更合理的选取审计策略。

2.国有企业内部服务对象。(1)受托责任方。随着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受托关系。受托责任方,如公司股东、董事会,可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阅审计档案(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备忘录等)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与经营者的履职尽责情况。它是发挥审计工作效能、彰显审计档案价值的重要对象。(2)企业内部相关监督部门。在国有企业大监督治理格局之下,审计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监督管理体系。为更好的发挥大监督体系的作用与效能,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其沟通、合作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即为审计档案。(3)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主体,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内部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工作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其工作全过程“痕迹”最终将以审计档案的形式予以留存。它既是审计档案形成的责任主体,亦是审计档案的重要利用者。(4)被审计机构或个人。被审计单位或个人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客体,其在审计活动中承担着配合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职责。其在审计活动中提供的数据、信息、资料等都构成了审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形成的审计报告也是改善本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堵塞经营风险与漏洞、提升领导个人治理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指引。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国家审计机关履行指导监督职责的重要依据。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国家审计署令11号)要求,国有企业应将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计报告、整改情况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等档案资料报送同级国家审计机关备案。国家审计机关可根据企业提供的审计档案材料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全面了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梳理出本辖区范围内各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将其作为制定本辖区范围内的审计工作规划与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增强审计工作规划与计划的实践指导性。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也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鉴证,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审阅国有企业报送的审计档案材料,可以更加精准的掌握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对其业务指导与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升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社会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参考依据。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国家审计署令11号)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社会审计机构属于企业外部合作机构,特别是那些首次合作的社会审计机构,由于其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状况的理解和认识,其在开展具体审计项目之前就必须要对被审计单位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审前调查。鉴于审计档案中包含了对被审计单位历年审计情况的客观评价、揭示了被审计单位主要的风险业务领域、主要的经营管理薄弱环节等情况,因而相较于访谈、观察等形式,查阅历年审计档案是一种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来源方式。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治理的重要参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会定期或不定期将分散在审计报告、审计证据等中的具有宏观治理意义的问题、现象等或审计过程中形成的有效信息,经过深入分析、汇总综合、提炼加工形成专题报告、综合分析报告,这些审计档案衍生品集中反映了公司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线索,对于企业管理层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而,对企业管理层制定公司发展规划、专项工作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大监督格局下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随着中央政治建设要求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巡视巡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为支撑的大监督格局正逐步形成。在这样的大监督格局之下,审计工作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工作,需要积极为公司监督体系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以领导个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其审计工作报告就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了评价领导个人任职期间履职尽责的客观依据与重要参考。同时,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也是巡视巡查、纪检监察办案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大监督格局之下业务往来、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与载体。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工作质量评价的重要凭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关于审计项目的真实、完整的工作记录。通过查阅质量良好的审计档案,可以有效还原审计开展的全过程,可以系统了解审计项目开展全过程是否遵守了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及准则规范、是否符合独立性、客观性要求,审计问题取证是否充分适当、定性是否准确恰当、法规依据是否适用得当等情况,因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成为了审计项目质量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也真实地记录了每位审计人员的责任分工与完成情况,是审计人员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也是客观、准确评价审计人员工作业绩的有效依据。

6.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受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迁、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要顺应时展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在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前提,深度审视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审视?当然就离不开我们平时日积月累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了。通过深度审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有机地回顾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就能够有效地总结过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就能够及时地发现过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能够高效地梳理、发掘新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点,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7.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宣传教育的丰富素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国家及公司改革发展的要求,不仅需要提升自身工作质量,而且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养。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在宣传与教育工作上下功夫。在这项工作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就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等档案材料进行总结归纳、深入研究,发现一般性特征和趋势性规律,形成具有理论价值或宣传效果的审计档案产品,如审计宣传片等,从而增强企业全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力,进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查阅详实的审计证据材料,梳理审计查证思路,提炼总结审计方法技巧,从而形成用于指导审计工作或作为业务培训素材的审计档案产品,进而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8.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被审计单位及个人开展审计整改、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材料是审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及个人在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工作、提升管理的意见与建议。被审计单位及个人不仅可以针对审计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整改落实、改进经营管理现状,而且还可以通过梳理历年的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本企业或个人任职期间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强化合规经营意识,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不断提升本企业或个人的科学管理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范罗生.浅析独立审计与外部审计中审计档案的意义[J].黑龙江档案,2017,(2):43-44.

[2]朱雅珊,马荣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审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4):54-60.

作者:苏珊珊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