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课程体系构建事关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也决定着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论文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发展前景多元化的态势,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架构,设计了就业技能培养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及后续发展养成课程,并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教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发展前景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也决定着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不同的视角、理念、愿景出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根据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从学生的发展前景即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或继续学习深造的多种可能性出发来构建课程体系,因其出发点、着眼点、诉求点不同,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也出现了不同的格局与样貌。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前景

(一)就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1],也是其课程体系建设的旨归。一个院校、一个专业办学的水平高低、质量好坏,最显性的指标是毕业生获得专业对口职位的数量、比例,“以就业为导向”自然成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会计人才为第一要务。

(二)跳槽跳槽、转岗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并非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妥协性。与计划经济时代一岗定终身不同,现在跳槽、转岗实属普遍现象。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所列,会计专业与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统计实务等9个专业都属于“财务会计类”[2],如果把这些专业比作是兄弟,那么,会计专业同“财经大类”名目之下的“财政金融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类”的各个专业就构成了堂兄弟的关系。如果具备在相关专业之间转岗的能力,学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三)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报告6次提到“创业”,提出要把促进青年人就业当作最大民生举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为学生传授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创业的基本能力,不仅是高职会计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第一步”[3]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四)升学以浙江省为例,2019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合计为14622名,此前4年实际录取的人数分别为6517、10000、10000、12666,录取比例分别为71.22%、69.87%、61.50%、52.62%[4]。数据显示,浙江的专升本报考及录取人数呈逐年增加而录取比例则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足见学生升学的愿望之强烈、竞争之激烈。既然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学校助他们一臂之力圆他们继续深造之梦,实属职责之所在。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现状

高职会计专业虽然开设的院校多,开设的时间长,但是其课程体系设计理念远远落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没有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教育的培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仅在数量上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一)课程设计理念不太精准高职会计专业有的受本科教育影响大,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有余,而适岗能力的培养不足;有的还没有脱离中职教育的模式,过分注重实操性的手工技能训练,忽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院校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很少将学生其他可能的发展前景纳入考量范围。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坚持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两手抓,使培养的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兼备,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并举,以更加接近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体系不尽合理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全以会计职业能力为目标,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的设计大都从各自本位出发,缺乏从学科体系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高度进行整合的意识。除专业素质的训练,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培育没有很好地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各自为政,有的应付了事。忽视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将专升本科目纳入课程体系,学生复习迎考大都处于放任状态,教学业务大都被社会办学机构承揽,这些使学校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追求每门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高职会计教材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内容交叉、重复现象,比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要素等方面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的管理上重复,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减少了学生有效学习、手工操作、社会实践的时间。

(三)就业教育实训课程不够到位高职会计专业即便围绕就业这个单一目标来设计课程体系也仍然存在设计不到位的情况: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账表的装订等一系列会计手工实务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财务会计、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流程得不到具体、有效地操作实践,无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会计岗位群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极高,但是,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根深蒂固,不少院校的实训课程主要通过开设会计模拟实训等两三门实训课程来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受师资、设施等因素限制无法落实,有的如蜻蜓点水般草草了结,导致毕业生核心的实操能力难以养成,其职业能力与就职岗位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四)创业教育的概念模糊高职会计专业的创业教育误区颇多:有的根本没有要将创业教育列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去的意识;有的即便开设了这类课程,也没有将它视为创业教育有意识地进行强化;有的认为创业知识与技能只有走上社会以后才能学到,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只是纸上谈兵;有的认为创业教育更适合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开展,在会计专业开展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有的试图通过一两门课程、几次讲座及参观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树立创业理想、培养创业技能为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的缺位,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动性的发挥、自信心的培养及创业技能的养成。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科学、合理、高效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不能放松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着力于学生职业拓展、创业及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一)就业技能培养课程高职会计专业要以会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科学安排学习领域和实践领域,合理布局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1.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要相互促进。会计理论课应以“够用”“适度”为原则,尽力将理论知识转为相应的职业能力。实训课程必须保质保量,通过实操训练达到会计职业岗位要求,同时又起到印证、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作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课时安排要合理,不可偏废。2.要灵活安排实训课程。实训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能一成不变,有些可以安排在单元结束时,有些可以安排在理论学习告一段落后,而点钞、小键盘等基础技能的练习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在教学方法上,要将情景模拟、岗位模拟、沙盘实训、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方法纳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控制、财务管理、企业理财等运行过程有直观、深入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3.岗位技能训练要递进式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基础技能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专业轮岗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要将实践教学目标与会计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生就业应聘岗位的要求结合,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印象、职业态度、职业能力。4.要将考证课纳入课程体系教学中。获得助理会计师、用友ERP财务软件应用等证书可以有效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应将考证科目全面纳入课程体系中,酌情将这些证书的取得作为学生毕业的前置条件。5.要重视职业价值观教育。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原本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该课程不但不能取消,还需进一步强化。要将新的会计准则以及各项法规制度融入课堂教学中,应多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议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要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

(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不应是单一的,更不能是唯一的,以会计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会计相关学科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能有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必须合理安排职业能力拓展课程。1.这类课程大致可概括为3个方面:其一,与会计相关或相近的学科,如税务会计、审计、统计等;其二,高层次的会计岗位可能会用到的技能,如财经英语、外贸会计、财经应用文写作等;其三,办公室文员应具备的一些技能。这些课程源自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可以说是会计专业的深化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在会计工作中用到的机会极多。2.与会计专业相关、相近的专业不少,会计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可说是包罗万象,每个学校可根据办学实际以“接近”“实用”为原则酌情开设。3.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知识内化、迁移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岗位转换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也是应对人才市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求不断提升的需要。换个角度理解,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如能谋得与会计相近专业的职位,至少是次优的选择。对高职生及其家长来说,能够就业远比专业对口重要。

(三)创业能力培养课程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具有了解经济、擅长核算、知晓税法的优势,有更好的创业潜质,将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列入课程体系之中将会助推其创业潜质的发挥。1.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5]。高职院校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创业能力培养课程。2.国务院、国家教委明确要求,必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纳入教学计划,并将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求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知识介绍,还是成功人士经验分享,都要与会计专业内容相结合,与当地经济与资源优势相结合,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内容。3.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金融实务等课程与会计专业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开设这些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让学生掌握知识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创业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这些课程对大学生创业具有普适意义,可以为其毕业后创办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奠定基础。应当重视在会计专业课中挖掘、开发、传授创业理论与知识,比如在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理论课程中融入创业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创业融资等内容。4.必须将其融入会计实训课教学中。比如可在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管理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引入企业ERP沙盘模拟实训,创建一个仿真的企业环境,建立起动态的实训体系,这种模拟性、体验性的实训课将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创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促进、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后续发展养成课程广义的后续发展养成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其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其诚实守信的品质。狭义的后续发展养成课程特指会计专业专升本课程,为有志于考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提供帮助。1.广义的后续发展养成课程是一种素质教育课程,以政治思想素质为基础,以职业人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这些课程的教学要具有会计专业特色,侧重于会计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身心健康的教育,并通过参观、考察等方式去感悟财务会计的职业文化。2.重视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也要重视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可通过开设商务礼仪、艺术鉴赏、人文素养类课程,提高他们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3.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除了要将学校其他专业的优势课程、特色课程纳入其中,也应重视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安排,可以将具有学校当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文学艺术、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作为校本课程。4.如果不是将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公共英语等课程作为专升本迎考前的辅导课,那么这些课程完全可以归属于广义的后续发展养成课程。之所以要单独罗列出来是想特别强调,本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凡是对学生发展前景有益的事情均在我们的考量之中。本课程体系的就业技能培养无疑是主线,而职业拓展能力、创业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则是围绕主线的3条副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上述4个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课时,既要保持每门课的相对独立性,又要想方设法使之融会贯通,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及多种途径的探索,使学生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科学的就业观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拥有前景美好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1-09-29)[2019-03-20].

[2]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2014年)[EB/OL].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4]在浙江专升本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的情况下是该实习工作还是选择专升本[EB/OL].(2018-12-18)[2019-03-20].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13)[2019-03-20].

作者:殷好好 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