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统计视域下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现代中职会计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出他们参与到课堂之中的热情,并将统计学的知识融入进来,找寻到会计与统计之间的渊源与计量特征,然后通过明确课程作用,形成专业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渗入专业要素;熟知改革方向,解决实际问题;革新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创设课堂情景,贴近学生生活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中职会计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引言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统计基础属于其中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其中囊括着许多计算与公式等。但学生在学习时时常会感觉到枯燥与乏味,无法有效地理解负债表、利润表等内容。从知识的领域来讲,资产的负债表中能够彰显出资产的来源与使用情况,也可以将使用存量的三个要素显现出来,即资产、负债与所有者的权益,这些都属于统计学领域中的时点指标。在利润表中,彰显资金流量的三个要素主要有收入、费用与利润,属于统计学中的时期指标。统计学中的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都可以为会计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另外,统计学中的平均数内容则可以用在对存货进行计价的过程中,包含着加权平均和移动平均法等。而且财务分析过程中的不同比率也需要统计学中绝对数与相对数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到统计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意义所在,为他们普及相关知识内容,注重实践教学手法,将教书和育人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会计学与统计学的渊源
(一)会计学当这两种学术从“大会计学”与“大统计学”中脱离出来之后,便成为一门独立存在的科目,最早出现于复式簿记诞生的那天,也就是在公元1211年的佛罗伦萨,银行中出现了两套会计账簿。该记录中也存有着最早利用借贷来进行复式记录的内容。复式记账法由记账的对象全权负责,从商品、现金,到损益与资本,都将其利用冗长的文字叙述法记录到了简洁且规范的账本之中。而那时的计量手段是在债权与债务之间进行的,无论哪种交易模式,都要利用两个有所关联的账户进行清算。继而使会计学在计量方式、记录手段与核算对象领域中都跟统计学、数学等学科有所差异,演变为了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目。
(二)统计学统计学这门科目的创建比会计学推迟了将近600年。它是1670年后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所著的《政治算术》中的,该书的出现,也使得统计学随之诞生。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学者们开始将统计学与会计学进行区分,又将统计学当成了一个独立的科目。在之后,皮尔逊的有关理论与费雪的小样本实验等统计学术理论逐渐创建,其测算方式也慢慢地齐全,让统计学变成了一类合理、可行的研究手段,在经济、生物、工程与自然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建树。
二、会计学与统计学的计量特征
会计学与统计学从社会经济信息的角度可以分为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而会计学中主要的计量单位是货币,习惯于从价值形态方面对企业与社会中的经济运作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的考量,继而展示出货币在尺度方面与蕴含价值方面的信息;统计学则不然,它的计量单位不仅有货币,还囊括着劳动量与实物量等,经常在价值与实物这两个不同的形态中对企业相关经济成果进行评价,以此彰显出多元指标尺度中的价值信息。通过对原始的资料调查得知,统计学中所蕴含的货币尺度信息,很多都是来源于会计学的凭证当中,反之,会计学中的实物测量标准也是在统计领域中取得的。所以它们二者不仅有着相通且不相同的特点,还展现着在社会经济领域中要做到互相协调,但不可替代的这一准则。会计学的货币尺度与统计学中计量尺度进行比较的话,前者只属于一种历史的范畴,仅仅存在于把货币当作媒介的商品经济社会。而在远古时期的原始公社或是将来我国完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后,便不存在货币这一交换途径,会计的计量方式也便失去了意义。但这并不说明会计学就会消失,但却可以影响到这么多年该学科的地位。从会计学与统计学中产生的历史结论可知,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人们开展计量活动时并没有货币,计量尺度方面也是采用的多类型的计量单位,所以经常把会计学与统计学混为一谈,不能让会计学完全独立出来。并且在现代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研究对象与计量尺度都是不同的,会计和统计也是同源分流的关系,所以它们二者可以发挥出各自的职能。在未来,如果商品经济消失的话,货币也就不再存在,会计学将会丧失现如今的计量尺度。所以未来有可能出现许多计量单位合并统一的现象,或者寻找到另外一种稳定的计量单位,符合马克思的预言结果,将来我国的共产主义会将劳动的时间当作生产、分配和流通消费的计量单位。当人们能够保证利用一种且非常稳定的计量单位后,才可以结合着复式记账法与微分三式记账法等方式维护会计学的永恒地位。计量单位的选用也可以影响到统计学的地位。统计学的特征便在于能够将其研究范围跟随着社会学科的发展而发展,把生物统计、气象统计、经济统计与医学统计等方式构建出来,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征,例如,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绝对数和相对数等。假如统计学仅仅将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当作研究的对象、将货币单位当成计量方式,那么统计学也将在未来回归到“大统计”的原始状态。
三、中职会计专业统计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作用,形成专业能力统计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许多计算方式的原理都来源于统计学,并且统计的知识也可以在会计专业多门课程中应用起来,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都能够用到统计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知识在中职会计教学的作用,明确课程的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将该科目重视起来,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此提高学习成绩。另外,当中职学生完全掌握了统计知识之后,他们在会计专业中的计算学习便不会过于困难,能够提升其综合水平。教师要让中职学生明确统计知识在就业时的意义。当前许多会计领域中的内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大型企业的收银员岗位都已经被规划到了会计部门。而小企业的出纳与会计岗位还可以兼职着文员与仓库的管理员等。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年龄、技能与知识等特点,彰显着他们能够直接满足岗位的需求,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与技能。所以,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大约大都能够胜任会计、仓管、收银、出纳与文员等岗位,并将统计的知识与其结合起来,因此统计学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二)优化教学内容,渗入专业要素中职院校的统计教学内容大多是依照着统计专业课程来进行设计的。对会计专业而言,学生要对统计方法熟练的应用,对一些项目也要精确地进行核算。所以,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开发一些统计学的校本教材,并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将专业要素渗透其中,使会计专业中的统计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以此来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
(三)熟知改革方向,解决实际问题中职会计教师要围绕新时代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善,结合日常生活与实际岗位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中职学生大多有着社会实践经验较少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结合着生活中的案例,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对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等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时,便可以对全班的所有学生进行统计,将他们当成统计的总体,那么班级中的每个学生便是总体的单位。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发现数据内在规律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四)革新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在会计专业中开展统计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用统计技巧来解决会计核算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中职会计教师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利用案例教法与统计应用的方式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在统计学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让课堂变得灵活起来,培养学生统计知识运用的能力,摒弃过往的“讲授制”模式,结合着提问教学、讨论教学、启发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统计视域下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将计算机技术与统计教学结合到一起,让信息化融入中职会计教学当中,例如EXCEL等软件的操作应用。
(五)创设课堂情景,贴近学生生活中职会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创设出相应的课堂情境,模拟构建一个企业公司,让学生转换自己的角色到企业中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较为简单的企业框架中创设出纸质的资料,促使他们能够根据相关数据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中职会计教师也要将教学与实际的工作连接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统计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找寻并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使学生的中职学习生活充实且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桂高山.基于多元统计的管理会计流程再造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0(04):52–57.
[2]车红娟,王林峰.大数据统计时代会计审计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20(21):100–101.
[3]朱玉良.技能比赛促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作者:廖其柱 单位: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