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

摘要“互联网+”对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要培养能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创新人才,必然要重构课程体系。本文研究了“互联网+”对会计创新人才的要求,探讨了公共课程体系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体系设计,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知识和课程体系融合,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为“互联网+”高职会计创新人才课程体系重构提供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重构

1“互联网+”对会计创新人才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重组和创新出新的产业模式和生态经济。而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手段和工具,必然面临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和融合。面对新产业和新经济环境,会计行业必然进入“互联网+会计”时代,传统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必然被创新的会计方法所代替,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抓住时代趋势,研究会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才能使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更好地迎接“互联网+”的新会计时代。

1.1“互联网+”会计信息处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其中,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输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处理得更为全面、及时、准确,使会计核算更加高效、规范,能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决策者服务。因此,传统的会计信息收集、处理方法将迅速被“互联网+”信息化方法所替代,并成为现在及未来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作为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及时更新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1.2“互联网+”会计职能变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变化既取决于会计所处的环境,也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传统的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能在于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和监督,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普遍使用,使会计的核算职能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会计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云平台来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分析和决策,这就使得会计职能重心逐渐转变到事前评估和事中控制上,使会计信息更具有效性和前瞻性。同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融合下,各企事业单位会选择构建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预算管理等,以期将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转型。面对新变化,未来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新挑战,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手段来更高效地履行财务分析、决策等新职能,将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1.3“互联网+”会计核算手段变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会计电算化,人们看到了会计行业日新月异的变革,会计核算的手段从传统的算盘、计算器演变到计算机,会计人必须学会操作各种财务软件,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1994年,金蝶财务软件问世,打出“金蝶软件,打天下算盘”口号。财务软件从最初的简单的核算功能发展到财务管理的功能,再到如今整合财务、审计信息的功能,尤其是“德勤财务机器人”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得会计人从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向高层次的会计职能转型。“互联网+”时代促使会计人学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会计核算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因此具备大数据、云计算等会计核算技能是会计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是突破了传统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运作模式,能熟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及决策,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会计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对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互联网为手段,并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融入会计专业课程,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重构“互联网+”会计课程体系。

2.1公共课程体系重构

高职会计专业的公共课程是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公共素质而开设,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这部分课程多年来变化不大,而由于“互联网+”高职会计创新人才的能力素养有了较大的变化,导致会计专业人才的公共素质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要求公共课程体系应适应需求作相应调整。在现有的公共课程基础上,压缩原有的公共理论课程课时,增设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创业、创新思维与方法等课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技能及创新创业意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使后续专业课程的设置具备基本平台。

2.2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互联网+”高职会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仅仅依靠在公共课程中增设互联网及创新创业课程是不可能达到的,学校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创新创业与会计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重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仅仅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课程或减少部分课时。

2.2.1将互联网知识、技术融入原有会计专业课程中,重构课程内容

当前会计专业主要包括如下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软件应用、财务报表分析、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这些课程是以会计各专业岗位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后能够胜任多种会计工作。随着“互联网+”环境下会计职能和方法的变化,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和知识都有了较大变化,如何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重组课程内容,是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是增设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类相关课程。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学科发展迅猛,管理会计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内容,而这些课程在会计专业并没有开设或仅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加课程。其次是增加互联网技术知识。是将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会计的知识技能结合,还是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会计核算管理的技术,是会计专业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不管未来是培养专注核算管理的人才还是专注信息收集技术开发的人才,都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必须设置互联网相关内容。学校应联合互联网专家,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课程中融入的互联网知识内容及深度,同时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只有先重构专业教师的知识,才能真正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2.2.2将创新创业知识、思维及方法融入原有会计专业课程中,重构课程内容

目前,很多学校均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也有不少学校的会计专业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都面临如何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的问题。其实,会计专业的课程大多可与创新创业挂钩。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要将全部学生培养成创业者,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中可以用项目化的方式融入“创业机会的选择”“企业资金筹措与风险分析”“公司设立操作规程”“不同行业公司纳税筹划”等项目,通过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有较大的弊端。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多种信息化手段结合,利用网络课程、微课、手机APP教学软件等技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软件评分等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扩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既有课前预习指导及评价,又有课后的巩固、答疑和评分;既有传统的课堂环境的教学,又有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教学软件等环境的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了各种互联网的沟通互动手段,有助于学生学习各种互联网新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些专业的会计教学网站,通过网络与实际工作的会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手段解决问题。

2.3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体系设计

2.3.1互联网技术融入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

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是会计实训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如出纳业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等课程,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理实一体课程,主张将会计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我们认为,无论哪种课程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均应考虑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课程。目前已经有不少专为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的教学软件,高职院校应该合理运用这些软件,将会计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操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2.3.2创新创业融入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

在学校期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及理实一体课程。首先可以在会计专业实训的内容中增加创新创业的知识及技能训练,如在会计软件应用专项实训中增加创立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账套设计,让学生体验如何根据企业的管理需求创建账套。在纳税实务专项实训中增加不同行业的企业税务筹划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其次,可以利用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成立各个创业团队,并让会计专业的学生为创业团队提供财务及管理服务,构建创新创业的项目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样既服务了创新创业团队,也锻炼了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贤,唐建荣,蒋丹.“互联网+”会计教学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0):262-263.

[2]吴雯.财务共享服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纳税,2018(11):83.

作者:郑丹华 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