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建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关键词]会计学;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1加强双证融通课程建设
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是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的互通与融合,是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目前会计专业普遍适用并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证书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国内适用的由财政部、税务局等牵头主导的职业证书,包括初级会计职称证、中级会计职称证、注册会计师证、税务师证、资产评估师;国际通行的会计职业证书包括,英国特许会计师证(ACC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CM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CIA)。这些证书涵盖了几乎所有会计专业的职业领域。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会计人才,我们在培养计划中增设或调整了与上述职业资格相关的课程,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审计、西方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政府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税务筹划、税务会计等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融合职业资格的要求并能通过四年的学习获得“双证”既取得学位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实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具有广阔视野、持续学习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2调整和修订双证融通课程大纲和培养方案
双证融通重在融通,而课程是实现融通的关键载体。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目前我们正在修订相关专业课程的大纲,在大纲修订过程中要考虑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职业与专业的融合。同时我们要改进教学模式、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目前会计系学生在大二时就已经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过半的同学通过考试取得证书,但这只是初级证书的取得,我们鼓励和支持学生高阶证书的获取,并将培养目标定位在高阶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要在已有的双证教育基础之上,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2.1在双证融通情境下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及培养目标
要实施“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教师队伍是关键,需要培养或储备一批教学经验和会计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们会计系教师中有注册会计师二人,资产评估师一人,律师一人,高级会计师一人,全部具有多重实践和从业背景。突破学科壁垒,使教师团队具备多样化学科背景,强调不同专业间的合作教学,充分保证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多样化的学科背景能够使教师丰富并高效、科学地组织课程内容,提高教师对课程整体的把控能力。在双证融合情境下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职业的领路人,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要以专业教育和高阶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和实习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未来职业情景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探索多元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
会计类资格和职称考试本就与会计专业课程多有重合,如果能在选修课程及实践课程中适当补充相关课程,就可以对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极大帮助。我们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调整某些课程的教学模式,夯实学生会计理论基础,添加对应课程的实训、增设会计理论、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对完善学生学科体系及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
2.3进一步实践和提升双证融通的融合度
我们从课程体系调整着手,力求通过课程层面整改实现双证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既能通过职业考试检验所学、补充所学又能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发展前景。使学生能够在较高层次上参与职业竞争。我们期待学校能将职业认证考试科目替顶对应专业课程成绩,实施灵活的教学教务管理模式。虽然会计专业的双证融通已经起步但要更好地走下去还需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真正实现双证融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会计人才。
作者:任玲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