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股权集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的核心股权结构出发,对股权结构其中一方面的股权集中程度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研究中可供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股权集中程度;文献综述
—、弓I言
自200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逐渐暴露了一系列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从2001年的“银广厦”财务报表数据造假到2002年的“蓝田股份”编造会计业绩等会计信息造假事件,使得投资者丧失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信心,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研究对资本市场未来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不是取决于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Balletal,2003),而主要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决定的。JensenandMeckling(1976)是最先认识到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其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的,他们认为公司如果能够有完善的治理结构,这将有助于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完善的治理结构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要素(熊亚,2005;许波,2005)。股权结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中间传导机制,最终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而Morck等人(1988)最早开始认识到了股权结构的作用、研究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相关内容。股权结构,从理论上讲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股权集中程度,即前几大股东持股比例;二层是指股权构成,即企业每一个股东或者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份额。在本文的论述里,我们主要展开前者的研究,也就是股权集中程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二、股权集中程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综述
1.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主要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股权分布状态,它也是衡量公司是否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公司所有权结构的重要指标。一般大部分文章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或者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来衡量一个企业的股权集中程度。(1)国外相关研究国外关于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较多。Morck等人(1988)直接从股权集中度角度研究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当股权集中度高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差,即两者负相关。Shleifer与Vishay(1997)得出了与Morck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大股东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会自发地参加公司的治理活动,同时釆取有效的监察和管理措施来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报表的编制,从而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会相应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Berle和Means(1932)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研究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股权集中度低会使得管理层掌握控制权,削弱股东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从而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盈余操控,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Peasnel(2000)、GopalanandJayaraman(2012)等也发现股权集中度提高可以改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他们认识到随着公司股权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股东就会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即股权集中度过高,他们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来维护自己的控制权与自身利益,这就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LaPorta等(1999)人从财务报告舞弊角度发现,公司前N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行为的控制就越倾向于他们自身的利益,从而增加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即股权集中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差。(2)国内相关研究杜亭(2015)直接研究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会计信息质量变差。刘立国、杜莹(2003)最早从财务报告舞弊角度研究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他们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是负相关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而杨向阳等(2009)在刘立国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股权集中度指数与会计舞弊正相关。过度的股权集中容易产生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国内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偏重于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黄少安和张岗(2001)、王化成、佟岩(2006)以及王昌锐(2012)的人,都认为在我国存在严重的大股东利用盈余管理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也就是说我国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在这一背景下,控股股东也就是大股东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而杜兴强(2007)等人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即股权集中度越高,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小,会计信息质量越好,并且这一结论在统计上是非常显著的。
2.股权制衡度
由于我国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严重侵害,近年来很多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最优股权结构即大股东之间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修宗峰,2008)。股权制衡,就是指几个大股东共同分享公司的控制权,他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这样的股权安排既能保留股权相对集中的优势,又能有效抑制大股东单独控制决策或者转移资源等“掏空”行为从而损害对公司资产以及中小股东利益。国外学者研究股权制衡的文献相对较少,因为在英美等国家股权大多比较分散,公司中不会存在几个分享控制权的大股东,因此出现股权制衡的情况可能性很少。因此本部分将不再区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国内直接研究股权制衡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文献数量有限,多是集中于研究股权制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大部分得出股权制衡能约束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结论(简玉峰、刘长生,2013)股权制衡通过折衷效应(compromiseEffect)和权益效应(EquityEffect)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大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合谋行为。具有制衡效应的大股东所持有股份数量激励他们监督高管,相比较股权集中过度监管,股权制衡对盈余的影响更为客观(FanandWong,2002)。王化成等(2006)利用1999年〜200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俞静,徐霞(2016)指出创新型企业一般来说股权相对比较集中,因此只有当其他九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5倍左右时,股权制衡度降低盈余管理水平的作用才是最显著的。修宗峰(2008)认为,企业股权制衡度较高有利于抑制大股东对会计盈余信息的操纵,促使财务报告及时反映损失和费用,谨慎确认收入和利润,从而提升会计稳健性(Bushman等,2006),且股权制衡对盈余操纵的抑制作用在非国家终极控股的公司中更显著(毕晓方、周晓苏,2006)。王茂林,林慧婷(2015)认为股权制衡度较高时,大股东的盈余操纵动机可能因为成本过大或其他股东的制衡而受到遏制,从而使得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提高,相应地增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价值相关性。同时提出,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完善股权结构。同时,也有少数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花冯涛等(2017)则认为,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随着股权制衡度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不断加强时,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几个大股东由于盈利需要反而会和管理层形成合谋,从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朱红军、汪辉(2004)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背景进行实证分析股权制衡的效果,他们发现股权制衡并不比股权集中更有效率,也就是他们认为在我国民营企业之中,股权制衡并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共同影响
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共同作用的角度研究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George(2009)研究两者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共同影响时发现,在控制股权制衡度不变的前提下,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盈余管理明显较少;而在控制股权集中度不变的前提下,股权制衡类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明显更少。进一步地,刘春,孙亮(2011)采用爛权法考察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得出结论,在一定的股权制衡的基础上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总结与建议
本文基于股权结构的其中一个层次股权集中程度对以往关于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最初认为股权集中程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单纯的线性关系深化成“倒U型”,即股权制衡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但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除去控股股东之外的大股东的制衡能力不强,大股东之间易形成合谋。通过阅读已有文献,我们认为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下列问题:(1)在衡量股权集中度以及股权制衡度时,学者们选择标准不一致。股权集中度的指标到底应该是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情况还是选取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类似情况在衡量股权制衡度时也同样存在。(2)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鲜有形成制衡的股权结构,因此虽在理论研究上股权制衡有助于监督管理者机会行为主义,但实证上究竟是否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存在争议。(3)现有的研究大都选择用财务舞弊或者盈余管理行为来替代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本文建议并希望能够制定出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2):28-37.
[2]杨向阳,王文平.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商业研究,2009,(05):56〜61.
[3]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12〜20+27.
作者:顾梦颖 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