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制及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如何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工具,提升会计报表规范性和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的影响,同时深刻剖析了事业单位编制会计报表和开展信息化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事业单位改进会计报表编制及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信息化;内部控制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事业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合理有序地参与各种经济活动,规范运行过程,提升内部各项资产的安全性和利用率,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推动会计报表规范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实现信息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事业单位面临着愈发复杂的运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若继续采取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单位整体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借助更多的电子化工具可以高效搜集、整合和分析各类数据,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及时发现单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低决策失误率。[1]同时,通过提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更加动态地对单位运行过程进行充分跟踪,及时发现单位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单位有序运行。其次,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优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环境。事业单位在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单位内部整体财务管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等工作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并且内部控制与其他工作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将更加高效。此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也能够有效带动单位内部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单位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最后,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内部会计信息质量。在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各项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将被更加及时快速地处理,为会计报表编制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单位领导可以利用这些准确的信息,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决策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战略,促进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新的阶段,政府会计制度在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对于各类事业单位的约束及引导功能也进一步得到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面对新的环境应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储备水平,熟悉政府会计制度的新内容和新要求,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准备。但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习惯沿用传统工作模式,对于会计报表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来说,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及内部控制工作的整体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章制度采用双报表模式。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遵循的原则导致了预算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漏洞,而新政府会计制度则对该方面进行了完善。预算会计报表也是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只有采取合理方式 不断完善预算报表,使其能够发挥应有作用,才能提升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善性。[2]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新政府会计制度与传统制度的差异,以便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开展相关工作。其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无论是会计报表编制工作还是内部控制工作,都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只有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工作模式,会计工作人员和内部控制工作人员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最后,从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只有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提高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效率,才能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各类事业单位不断利用新的信息化工作提升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充分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相关工作的新要求,明晰会计部门和内部控制部门的权责划分,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新政府制度下事业单位编制会计报表和开展信息化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认识程度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新政府会计制度已经颁布了较长时间,但是部分事业单位认为研读新准则十分麻烦,影响其他工作,仍然没有熟悉掌握新制度下的新要求,简单认为新会计制度准则与传统会计制度准则较为类似。这直接导致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按照传统会计制度准则,最终编制出的会计报表存在许多不标准之处,整体的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存在诸多不足。该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这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初衷,在实际进行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工作中违反相关流程和规定,导致新政府会计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二)会计数据处理效率有待提升
财务数据信息是事业单位编写财务会计报表的基础,若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数据信息质量不高,那么需要利用这些数据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则无法有效落实自身工作,最终导致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下降。具体来说,部分事业单位在传统财务管理思维模式下,对于相关财务数据信息的统计不全面,不能利用高效的统计工具,也缺乏相应会计数据深入分析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事业单位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有效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平行记账核算方式。此外,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传递效率较低,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共享壁垒,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共享、共用程度较低,会计工作人员很多精力都浪费在重复性工作上,不仅不利于单位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进行会计报表编制,还不利于单位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3]
(三)内部控制信息化意识不强
当前,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对于单位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单位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改进整体管理绩效。但是,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未能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化对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这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信息化知之甚少,既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信息化的重要性,也不懂如何开展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给予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足够的支持,单位没有将相应资源投入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导致单位内部的软硬件设施都较为落后,无法支撑单位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不能主动变革传统的内部控制工作模式,不能主动将信息化工具应用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导致单位一直沿用传统内部控制方法和手段,不利于单位在信息化时代实现高效合理的信息化内部控制。
(四)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健全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化工具推动了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加速了事业单位各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事业单位必须积极使用信息化时代下外部运行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针对性地变革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然而,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变革,进而能够为信息化内部控制提供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事业单位只能按照以往制度按部就班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不利于将各类信息化技术和工具针对性引入到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也不利于单位实现高效的信息化内部控制。
(五)会计电算化作用尚未有效发挥,会计数据安全性有待提升会计电算化早已在我国各类事业单位中全面推广应用,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多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可以用
于会计报表编制及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提升财会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未能充分体现其决策及监督功能。同时,各类财务数据更多以电子化形式呈现,传统手工记账模式已被改变。这个过程也为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会计数据安全问题,若发生关键保密信息丢失的情况,很有可能为事业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
(六)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能否有效改进会计报表和信息化内部控制路径,关键在于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未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所编制的会计报表质量不高。由于综合素质不高,相关工作人员也不能高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也影响了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编制会计报表过程中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很好地参照新政府会计准则,导致编写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不仅如此,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借助各类信息化工具,及时发现单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发现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这都会影响单位整体内部控制的效果。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实现会计报表与信息化内部控制改进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为了进一步做好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及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要提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此为基础,事业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仔细研读,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有了哪些新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身工作方式。同时,通过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要求,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及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有了更加详细的标准,为后续工作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二)提高软硬件更新速度,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各类信息化工具的作用,事业单位必须评估内部软硬件设施是否能够满足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及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的需求。良好的软硬件支撑是事业单位有效提升会计报表完善性、推动内部控制走向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单位应不断淘汰不适用于信息化时代的软硬件设施,大力引进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软硬件设施,只有这样,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数据才能被更高效地挖掘、整合与分析,才能在编制更加完善的会计报表的同时,将各类信息化工具有效应用于内部控制工作中,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单位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三)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意识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对于事业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为了发挥保障作用,就必须提升自身运行规范性,这离不开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为了加快内部控制信息化进程,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意识,树立起新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列为本单位重点工作。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内部全体员工都要不断学习内部控制信息化对于单位整体发展所蕴含的作用,不断提升参与意识和配合意识。此外,各类事业单位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针对性地制订未来一段时期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案,明晰各个部门的权责范围,确保每项工作都有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能否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的目标,一个关键环节是能否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进一步重视内部风险评估工作。无论是传统的内部控制还是信息化内部控制,最根本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单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加以控制,提升单位运行规范性。因此,在开展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内部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发挥信息化内部控制的作用。单位可以变革风险评估模式,更多采取信息化的手段,对单位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针对性识别和评估,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第二,事业单位要在内部进一步加强岗位制约。事业单位要通过加强岗位制约规范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三,进一步加强成果应用。事业单位要根据每年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状况,针对内部控制的总体效果及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成果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单位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报告结论进一步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五)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为了进一步提升会计报表有效性,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效率,单位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单位可以建立定期培训制度,聘请专业人员对单位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理念,将先进的信息化工具应用于内部控制工作中。通过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报表编制和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都会相应提升。其次,事业单位要从招聘环节着手,充分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逐步加强人才的储备水平。最后,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对于一些工作效果好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使其能够为单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对于工作绩效较差的工作人员,要督促其接受再培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五、结束语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必须进一步提升会计报表规范性和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在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自身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加强各类风险防范,为单位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滕颖.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与信息化内部控制的改进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22(5):87-89.
[2]孔银惠.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13):139-141.
[3]张玉梅.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监督问题[J].科技资讯,2021,19(29):94-96.
作者: 赵珊珊 单位: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