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3篇

(一)

一、会计信息失真成因

1.1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比较低,专业的会计知识掌握也不够。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审核后要对外界公布,所以一定会受到一些客观经济活动的干扰和评判,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专业和职业水平良莠不齐,导致了一些专业和职业素质比较差的会计人员因为其自身的实务,造成了会计信息与事业单位实际发展不符,产生会计失真的现象。一些事业单位对会计的管理不严格也造成了会计失真的现象,使得会计管理的科目杂乱,工作分工也不明确,人员的频繁更换,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稳定,使得一些信息的处理产生了断层,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降低了会计人员工作的效率,为会计信息的失真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会计工作人员为了等到升职的机会,获得更多的钱财,想要获得管理层的重用,就违背自己的职业操守,不顾道德的约束,制造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最后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2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受到利益的驱使,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会计部门的考核主要是通过一些指标来判定的。在事业单位的经营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下,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为了向上级部门和外界交代,就让会计部门做假账,来欺骗上级或者外界,为了获得利益,而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他们运用自己的权利对会计部门进行操控,使得会计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1.3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失控。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时,对资金的回收不及时,导致了会计信息的混乱,账面不清晰,一些信息的丢失造成了大量的坏账;生产、销售的环节中没有对不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的改正;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在会计工作中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都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

1.4内部审计的局限性难以防止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会计监督的重要环节,但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受制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工作缺乏独立性,一般情况下,往往只审事业单位的下级部门或职工损害事业单位的利益的行为。因此其监督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更谈不上遏制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也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主要的应对措施包括:

2.1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一方面,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要强化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于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事业单位管理层面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同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

2.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素质,事业单位经营者和会计人员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和使用者,事业单位经营着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首先要严格执行上岗证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重点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是财会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由传统型向现代性,有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事业单位制度和与轨迹接轨的需要。第三,要求每一位事业单位经营者与会计人员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一方面要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

2.3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使事业单位不必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改变目前仅以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单一的考核办法,全面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评价,也依据非财务的指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过程,事业单位外部的顾客满意程度和事业单位未来的战略发展前景进行评价。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采用但并不依赖财务评价方式,只要事业单位经营者能得到较高报酬,经营者就不必要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介绍,分析会计失真对于我国经济秩序的不利影响。会计失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处理,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龙海龙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

(二)

一、国企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品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的稳定性。会计信息失真,即是限制国企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出现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条件因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流动十分频繁,许多信息均存在着一定的时限,信息、物价、市场更新极快,而会计核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及滞后性,造成信息的生成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市场经济越不稳定,导致差异越大。二是制度因素。许多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制度。现代社会形势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该制度明显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且内审人员的责任意识十分单薄,没有制度约束,导致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管不力,信息失真严重。三是人员因素。许多会计人员及领导对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认识有限,法制意识薄弱,对财务制度及规范没有深刻的认识,为了个人的利益弄虚作假肆无忌惮,造成了信息失身现象愈演愈烈。

二、相应对策

1.强化会计管理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权利下放至国企。国有企业利用该类权利进行严格的内部财会管理,不仅是所有管理工作的基础,也能够保障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因此,各级政府部需要积极调配人员,辅助国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人员的管理上,需要加强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落实执行,社会中介机构也需要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约束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活动,优化注册会计师的政治觉悟、道德素养及技术能力等,将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并保障其专业性、公证性。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需要将会计信息递交至注册会计师进行审核后才能生效,该程序应该在各个企业中推广应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2.政企分离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与国企的运行机制有紧密的联系。国家对于国企的控制过于严密,许多制度存在缺陷使得会计的管理水平较差。政企分离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机关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干预,将行政行为带入经济活动中,影响市场经济的成长运转,限制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应通过政府机制改革彻底实现政企分离,政府及行政机关将干预企业经营转变为引导其健康发展,企业才能彻底摆脱政府的管制,灵活的应用经济规律进行财务管理,改变僵硬的运行机制,实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3.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

企业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及教育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内容不仅需要有一般的会计理论,如会计发展、供需关系、应用理论等,使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用性的会计技能,如会计电算化、辨别假账的技巧、报表的审核等,强化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还需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深刻的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及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服务。

三、总结

国有企业的性质较为特殊,人员机构及组织形式也有显著的特点,在会计管理上也有着系统的方式。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的生成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其真实性本身就容易受到影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限制也最终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策者无法得到真实、客观的信息,则无法做出最为合理的决定或者决策,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也会脱离实际。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需要予以重视。笔者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原因及措施,在实践活动还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国有企业的各项情况探索出适应实际情况的会计管理方式,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高航 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结算部

(三)

一、造成电算化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

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是评价企业会计综合素养的两大重要指标,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计算机及财务软件方面的知识,若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不够扎实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就笔者所知,企业内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一般都不具备高学历,有些也并不是科班出身,加上企业的后续技术培训系统并不完善,所以许多从事多年会计工作的职员根本不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虽然新生血液的注入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是新晋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并不能独立处理复杂性较高的会计业务。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人员并不喜欢对业务进行深度钻研,在职业追求和敬业精神的表现方面差强人意。综合上述两种状况可知,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十分令人担忧。虽然各种会计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出现,但是在会计法律法规的明确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面,培训机构并没有加强重视,会计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是抓住培训报名人员的重点,由此可知在会计从业人员的眼中,资格认证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培训目标。这是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财经法纪认知不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许多会计人员对领导的命令言听计从,更有甚者还为了企业“着想”,直接干预会计信息的记录和储存,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软件问题

电算化会计工作的执行是以会计软件作为依靠的,但是作为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时时会遭受到一些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由此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以下两种表现:

1、软件程序的人为修改

会计软件同其他系统软件的性质一样,都是通过程序语言编制而成,因此精通程序语言的会计信息盗取者可以对会计软件随意进行恶意修改,以达到获取较高价值会计信息的目的。

2、软件遭到恶意修改该或删除

与软件程序人为修改的原理相同,会计软件若遭到恶意修改,就可能会在运行或数据记录的过程中出现运行错误,又或者是到了某一个时间点突然停止正常运行。作为一项非系统软件,会计软件很容易遭到错误删除,又或者是工作人员在无意识间存入或安装了错误程序导致会计软件被覆盖,进而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防止电算化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建议

(一)会计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促使会计工作朝规范化发展

会计道德资源中,诚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评价内容,这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而言也是一种基础保障。笔者认为,企业、人才中介机构和会计行业可以通过诚信档案系统的建立来保证会计人员的从业质量,但凡是出现过不良行业纪录的,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一来,会计信息就从根源上得到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会因此有所减少。

(二)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建立

“职责、权限、利益的相互结合”是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执行管理的几大关键点,按照会计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类别,对每个员工的帐套进行细致的分工,了解并摸清其工作职责和基本权限后,将其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并保证会计人员工作的安全隐秘性,让每个工作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保证,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作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授权操作制度的实行

密码设置是电算化会计操作系统安全保证的一种方法,这样一来,从事非会计管理工作的员工或负责项目不同的会计员工就不能轻易违权操作,非业务范围内的工作内容,严禁授权操作,严禁一人进行多帐套的操作。隶属或涉及企业会计系统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后应该保证系统完全退出,不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靠近装有会计系统的计算机设备,杜绝非法操作行为的发生。

(四)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会计档案的类别众多,包括纸质档案、电子介质档案等等,比较典型的纸质档案有会计凭证、账单表格等,而电子介质档案则包括存有会计数据信息的光盘、磁盘。不管什么形式的会计档案,都要按照严密的管理制度执行管理。纸质档案的定期盘查和电子介质信息档案的定期转存以防数据丢失,这都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三、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企业运营发展的基础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提高已经引发了全民关注,企业内部信息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效果,有利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健康长远的发展。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王庆勇 单位: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