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做假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表现最为典型。指公然违反会计法律、制度,采用欺骗性手段进行会计处理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如虚构经济业务、伪造或变造会计资料、隐瞒或删除交易、滥用会计政策等,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假造凭证、账表进行假审计、假评估原始凭证失真失实、账目混乱形成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资产失真,虚假利润等现象。账外设账、偷逃税收单位负责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利用账外设账隐瞒收入,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提供虚假的账务及纳税申报,隐瞒企业和自身的收入。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混乱,账外资产、闲置资产、呆坏账现象严重,有账无物、有物无账,会计基础混乱等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虚假或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造成了税收和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虚假或失真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这样也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深层次原因:我国的改革开放后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分配不公问题,造成了社会撕裂。同时政府也没有承担起应承担的角色,导致个人、企业、政府等社会各阶层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诸如“一切向钱看”,“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道德严重滑坡等,这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源。如:企业方面的利益因素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从而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个人方面的利益因素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与会计信息有关相关人员的职务、薪金、股票升值、升迁、奖励等等,相关利益链条极为复杂,但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政府、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各级政府“唯GDP”,企业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政府、企业、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统计人员有着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导致信息失真。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可分割,前者为后者提供制度保障,引领和规范后者。如现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规中尽管已有条款涉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民事责任,但不完善,应尽快完善《会计法》及相关法规中各责任主体民事责任的规定。要细化处罚及量刑依据,减少法律法规中的模糊条款,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一个错误观点:“产权不明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当成会计造假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是脱离国情,舍本逐末的观点,解决不了会计造假问题。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首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方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改革”落到实处,逐步解决两极分化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根源,当然这是漫长的过程,但需要一点一滴持续不断的做,重塑社会道德体系。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五、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惩处机制
加强《会计法》的宣传教育,以立法手段割除造假账的“毒瘤”。一个单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要追究直接主管的责任,而且也要追究违规会计的责任。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必要条件,能够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落到实处。
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当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必须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将国家和公众利益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准则,按会计法律法规办事,坚持原则,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之中,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敬岗爱业、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在社会上树立会计人员威严和神圣的形象。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只有解决深层次问题及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实施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作者:陈若愚 单位:陕西省军工集团秦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