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会计信息应用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穷二白建立起来的,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牺牲了一部分环境作为代价。现在环保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可是谁为破坏的环境买单呢?既然意识到,为什么不去尽量的避免呢?本文就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建议,望对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认识与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此项工作的重点体现在对重度污染企业的管理方面。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处理的准绳,但在准则上对于强制性披露环境会计的内容较少。国家也时常一些相关的规定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仍没有形成体系。比如:环保总局、证监会等先后颁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等。现在的财务报表,小企业基本没有关于环境会计的披露信息;而多数大中企业也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实际上,能够对环境会计进行披露的企业占的比重很小。即便披露了环境会计的内容,披露程度也全凭自觉。有些企业大略描述下,有些企业顾左右而淡化,当然也有避而不谈的。政府主要对高污染企业的限制是融资和上市等方面,但日常的管理与信息披露方面的处罚力度不够。
2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缺乏对环境会计信息的第三方审计
高污染的企业有很多事大型企业,他们的财务报告是要连同审计报告一并对外报送的。我国第三方审计部门,按照审计准则独立执业,但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缺乏细则,规定不明确,这也使得企业专空子报送合格财报的原因之一。这就使得第三方的审计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审计质量很难保证了。
2.2国人对环境污染问题重视不够
很多企业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比较弱的,或是以作秀的姿态来行事。企业对管理者的考核也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为唯一中心,不太可能牵涉到环境问题。企业相关利益者也不能从环境保护上获得物质利益,何况保护环境还需要巨大的投入。所以每个相关利益者都默认了这种外部不经济性。最后买单的是谁?政府。政府的钱哪里来?税收。也就是企业犯的错,全民买单。其实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治理环境的花费远比保护的成本要高,效果还不一定好。
2.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虽然我国部分高污染企业进行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但是其披露的程度难以与客观实际匹配。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并不在乎这类信息,对他们自身利益无碍;二是少披露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认为可以“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三是企业会计准则也没有明确设置专门科目进行核算,企业认为既然报表上不需要体现,那么附注随意带过即可。
2.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阶段多数企业仍然以饱满的热情追求经济利益,却忽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违法成本过低。伴随着高利益的驱使,权衡之下,企业会选择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国经济发展过快与落后的法律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
3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完善的建议
3.1加强政府系统性立法
发展环境会计,政府部门牵头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政府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立法上,以法律为主导来引领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会计准则上应该强制性的明确对于环境污染披露的程度、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杜绝的办法、拟采取的措施等,在处罚力度上让企业得不偿失,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环境健康。在审计准则上也明确对环境会计的审计细则,充分发挥第三方审计的监督作用。
3.2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很有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我们可以辩证性的引进。比如,有的国家要求高污染企业提供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有明确要求,企业必须按要求列报。也有的国家设置补充环境会计报告。国家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把补充环境报告分成等级,等级不同,管理上的力度不同,披露的内容和程度自然也不同。每个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有明确的等级,企业只需要按照具体等级的的要求去披露。这为第三方审计环境会计的内容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3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动群众力量,也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群力群策去监督企业的污染问题。企业有压力就要思变,让环境污染的代价变大。国家要做好环境会计的宣传工作,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增加环境会计的课程,对企业可以设置“老赖”名单,追究管理者责任,降低企业信誉评级。
3.4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第三方审计对于企业环境会计工作的监督,来保证企业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当然对环境的保护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国家其他各有关部门,如环保局等也应该参与其中,综合评定。比如国家公布高污染企业名目,那么这些企业的财务报告必须加盖环保部门的章,示以肯定。对于违规或者不达标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树立环境会计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汪伟丽.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
[2]刘宇洋.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
作者:周蕾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第二篇: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描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就如何有效地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以促进企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措施;经济运行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
1.企业受到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原因。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管理机构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获取他们的信任,从而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更少的税金支出。久而久之,在各种短期和长期、地区、部门和国家的利益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这条“造假路”,制造失真的会计信息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法律约束和治理不严格
会计失真对于现阶段各企业来说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我国涉及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很多,例如《会计法》、《公司法》等,但不论法律制度再完善,缺乏严格的执行力也无济于事。企业之所以频繁出现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缺乏严厉的刑罚和经济制裁,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从轻,使企业看到了造假后的会计信息带给他们的利益,这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主要因素。
3.缺乏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
一套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对于企业会计工作起着良好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对于法制的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也就是说我国现有的会计法规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首先,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使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存在很大的可伸缩,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契机;其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够公正的评价会计信息;再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所需处理的经纪业务种类越来越多,而现存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却日趋简单化,导致了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所参照的规范中的选择范围有所扩大,而这种扩大的可选择性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最后,在现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着彼此矛盾、彼此不相符的情况,一方面给企业带来困扰,分不清楚究竟该参照哪一种,另一方面在这些制度的指导下,很容易产生有悖实际现象的会计信息。
4.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会计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以及国家监督。从国家的要求上来讲,这些监督部门应该严格行使各自的职权,对企业的会计行为严格监督,但是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督力度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弱,例如税务机关、银行、工商部门等,这些部门存在包庇下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另外,由于监管工作繁重的工作量,使得一些机构只侧重于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对于其真实性便有所忽略,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得不到保障。
5.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个人利益问题
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主要应具备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而现如今一些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这些人员对会计风险没有高度的警惕、而且自身在专业方面的素质比较低下,意识不到作为会计人员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不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规范的处理会计业务,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出现问题;另外,整治素质在这些会计工作人员身上也得不到体现,他们为了赚取个人利益,违背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他人勾结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6.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
目前社会中大部分企业的治理结构都是股权集中制,这就导致那些股权分散且股权分额小的股东对企业的管理几乎没有作用,而且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股东们在投资后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获得该企业在股市中的股票转让收益,因此对企业经营状况如何、企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等问题并不在意。除此之外,企业对各岗位人员的选择也存在漏洞,譬如说企业的董事会成员都是本企业内部的人员,这就使其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存在包庇或者其他舞弊现象。这种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性,势必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措施
1.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改善企业测评方式
企业经营者受某种利益驱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抵制这一利益驱动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企业激励机制,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能够接近一致,以纺织企业经营者以各种借口妨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改变企业现有的单纯通过数字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方式,另外加入通过非数字形式的标准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标准。可以通过考核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认真程度、企业的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根据企业现有的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一个预测,这些都能够当做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单一通过会计报表反映经营成果而造成的蓄意造假现象,可以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2.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社会公众平台,多渠道公开会计信息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公开其会计信息的义务,然而现如今由于信息成本高、公开信息的渠道不够多等原因,企业经营者在披露会计信息这一项工作上是能省则省,尽可能少的披露,导致的结果是信息使用者之间所获得的信息分布不均,影响了这些使用者做出准确的决策。因此,怎样才能高质量、多渠道的将企业的会计信息公布于众,是一个急需改进的问题。而依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此方面的成果似乎并不那么显著,这就需要我们参考国外一些相应的处理办法。首先,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职责,在披露之后,由专业检查机构对其查验、汇总,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准确无误,之后再出具相关证明,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保障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确切实施。其次,还可以借鉴美国的EDGAR系统。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社会,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所成就,而EDGAR系统正符合这一发展前景,建立了电子化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一方面提升了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披露有章可循,一方面减少了人力,节约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成本。
3.严格执法,强化处罚力度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我国法律政策的一个宗旨,然而现在社会中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执行力度却有减无增。新的法规制度的不断颁布,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约束相关主体的行为,例如新颁布的《会计法》,对企业负责人在本企业的会计信息监督方面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强了违规的处罚力度,严惩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一经查出,不仅处罚要从严、从重,而且要依据法律的规定追究其责任,直至这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消失。
4.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会计法》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并不够细致,而且不能充分起到规范的作用,因此,补充条款、完善制度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问题总是在工作中被发现的,每一个新问题的产生都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警醒,而既然是警醒,就有必要列入到法规当中,作为一项规范来约束今后的工作。而要想使会计工作越做越好,就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规章制度,使我国的会计规范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成为会计工作的有效执行规范。
5.严格监管注册会计师行业
注册会计师具有独立审计职能,而且作为市场会计监管的重要部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尤为重要的保障作用。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工作中有着严格的自律制度,并且遵照这些制度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声誉,但是有很多事实表明,仅仅拥有这些,并且用这些作为约束其行为的砝码是不足以治理企业会计监督问题、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而如果可以严格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则可以使其更好地把好企业会计监管这一关。要让中介机构在投资者心中树立可靠的形象,就必须监管到位,如果监管制度不够严格,即使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引入进来也不见得会有好的效果。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归财政部领导,使得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更为方便,因此财政部更应对会计师行业加大管制力度,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达到管制会计信息的目的。
6.加大会计监督力度,规范会计秩序
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来说,会计监督是不可或缺的监管方式。而要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就要重点加强外部监管机制。不仅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管,还需要财政部、税务部门、银行等社会各领域的共同监督,通过检查企业会计资料、审核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情况等措施,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形势。
三、结语
内控是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内部各部门相互联系的根源,而要杜绝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就需要完善内控中的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制度,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具体的措施有:在股东对经营者的行为约束方面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体制,确保股东可以对经营者进行良好的监督管理;避免企业内部存在同时兼任股东和企业管理经营者这一现象,避免包庇行为;调整股东的持股结构,来分散大股东的股权;企业任命经营者的方式中加入竞争模式,通过公平的竞争上岗;对投资者的机构建设进行培育,让其不断壮大起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睿.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2]赵翠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与应对[J].现代商贸工业,2015(6):102-103.
[3]常景月,王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0):188-189.
作者:张敏 单位: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和之后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同时伴生了一种财务舞弊丑闻现象,在多类公司中均有存在。这不但损害了财会职业的公信力,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加可以破坏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市场的运营,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进程,其严重后果难以估量。由于会计信息产生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其质量的高与低和内部控制的健全完善程度息息相关。本文针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显著受到内部控制影响这一观点,联系理论与实际,展开论述。并得出通过健全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结论。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影响
一、导论
近年来,一系列公司经营管理财务舞弊丑闻屡屡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层出不穷,会计信息越重要,被使用的频率越高,失真的可能性就极有可能被加大。对于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是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成正比的。当下,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仍是企业重症,它为建立有效的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很大困扰,为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更加阻碍了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美国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标志,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制度。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2008年颁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又陆续颁布了配套指引,此时,中国的内部控制评价及审计制度基本建立。它明确要求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可以实现目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真实、完整、及时、可靠的信息。在宏观条件下,除了国家完善法律制度,社会独立中介机构和行业方面完善外部监督制度外,还必须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入手,提高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出资人的收益,提高其对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时还要兼顾到其他利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的保护,企业就像组成一个社会经济大生物的每个细胞,微小单位的健康运行,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大生物的健康和稳定有序地运行。
二、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的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就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业绩的变化的信息,满足各类使用者需求的程度。它的衡量标准都应该是满足程度越高越好。虽然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核心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的位置根深蒂固。目前,符合我国国情的最先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体系内容包含:约束性条件——经济性,即收益大于成本,限制性条件——重要性,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他包括中立性、完整性、稳健性、可理解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可靠性和相关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两者的影响是单向的,即可靠性可以影响相关性,但是相关性并不影响可靠性,因此,两者处于无影响关系的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特征。但是当两者出现对立时,应首先考虑可靠性,再考虑相关性。因此,要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应该分别从对其可靠性特征度量和相关性特征的度量两方面进行研究。
(二)内部控制
由美国的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定义:“公司内部控制是一系列的程序,其目的是合理保证能够实现以下的三个目标——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控制主要受到董事会、经理层和一些其他人员的影响。”内部控制包涵五个要素:即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内控环境是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必要的结构和基础。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者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控制活动是一种细化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公司内部的所有部门,也涉及到公司的各项业务的始末。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要素运行的必然条件,并贯彻于各项业务活动中。监督是一系列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部过程的,有效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内部控制系统被贴切的形容成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五个要素被合理的分配在了“金字塔”的各个部位。控制环境位于底部,说明它是各个要素的基础,也是整个内控系统能够“站稳”,并能发挥作用的基石。监督位于顶端,是监督控制其他要素运行的方向盘,是整个内控系统不发生倒歪的关键,可以做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位于中间部位,说明这两个要素同是内控运行的重要组成,风险与控制相互贯穿,风险评估可以保证控制活动顺利运行,控制活动可以反映风险评估是否有效。信息与沟通位于周围,是所有要素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三)内部控制如何作用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分析
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的目的存在一定交集
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所有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保护企业资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对于公开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来说,会计信息的目的则是为了保证决策有用性。内部控制的目的,也可以概括为是为了满足内部控制的制定者或者使用的需求,都包括保护企业资产安全,防止经营过程出现舞弊行为和满足投资决策或者管理决策有用性。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的目的存在共同之处则是显而易见了。
2.内部控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分析
构成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就像是组成内部控制这个有力手掌的五个手指,它们“齐心协力”,为会计信息质量在一条充满荆棘的坎坷道路上,拨开了一条道路。一个企业,有这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合理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每个成员都有这良好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公司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和存在感,试问这样的环境下的企业,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如何不高,如何不真实不可靠呢?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监督,就像一架马车上的三匹骏马,信息与沟通就像是连接马车和马儿的缰绳和车身,而控制环境就像是车轮,只有马儿不懈的努力和奋力的奔跑,并被车身和缰绳与车轮紧紧连接在一起,并且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才能使内部控制这架马车飞速的前进。会计信息质量,就像是马车上装运的货物,而管理者就像是手扬马鞭的车夫,货物被安全的运送到目的地,离不开马车的任何一个部分。
3.内部控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分析
在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中,内部控制可以起到保证其真实可靠的作用。会计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交易和事项中都会产生,内部控制同样在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环节中执行。例如企业的销售业务循环过程、生产业务循环过程、投资业务的循环过程、资金管理的循环过程、人事管理的循环过程等等,会计信息的被确认、被计量、被报告、被传递是在这一系列经济和管理活动中产生,这些过程都是在内部控制活动的控制下实现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可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有序的开展,各项控制目标的实现的过程,也是会计信息的产生的过程,因此同样受到了保护,就减少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目标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从根本上就无法被取代,在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中,都受到了内部控制的“保护”。内部控制信息对会计信息具有增强作用。自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开始出现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必须由管理层来作出评价、披露的强制性要求,企业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的报告,需要由社会中介审计机构或人员来发表评价意见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此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如果是内控执行良好的情况,它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催化剂”,对会计信息将产生增强的作用。内部控制程度高,内控信息强的企业,其会计信息质量也就相应的具有较高水平。
三、结论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与成果的信息,是伴随着经济交易而产生的,此时会计信息的目的就是保护资产,防止舞弊发生的作用。内部控制的目的也是保证决策有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的内部控制涉及所有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而会计信息的产生,恰恰也是同一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健全,对于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保证和增强作用,所以,如果想要显著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来实现。在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保证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适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的体系,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是指其制度建设或者是涵盖范围有多么的全面,而是指一个可以在日常经营管理领域内都得以有效实施的、执行人员职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必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同时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才能保证建成一个可以对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内部环境是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前提。理顺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管控模式和权责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组织架构;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行;梳理企业文化和强调社会责任。这些都可以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坚实基础。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应该是贯穿于公司所有管理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建设中,风险评估中涉及的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整个公司对于风险的意识都非常灵敏,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非常有效。公司只有增加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才可以使公司的经营管理尽量少的受到风险的影响,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稳定的经营状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较好运行的风险评估系统的企业,产生会计信息质量会相对稳定,更有保障,比起经营业务剧烈变化的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所有者来说,应该更具决策参考性。内部控制——控制活动主要是指在针对风险的防范方法上,如何在具体措施上得以落实。通过流程重整、制度重整和设计检查评价体系,丰富内部控制内容,形成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主要包括在制度体系方面,建立健全各类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在执行风险防范时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在业务体系方面,规范各类业务流程,以流程规范化为表现形式,将风险防范措施细化到各个环节中,关键营运活动每一步都有章可循,责权清晰;在评价体系方面,设立明确的目标,和与之对应的详细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控制活动得以充分的执行和实施,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就有了指导性的文件,全体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公司经营稳定可靠,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才更加有保障。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会计信息经过合理有效的信息化系统的途径进行传递,保证其过程透明,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加强反舞弊机制建设,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和举报人保护制度,从而增强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方面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处理高效、透明,明确关键信息数据的内容、标准、传递方式和传递程序,并通过规范报表单证进行传递;同时公司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内控信息的网络化,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建立信息传递过程的反舞弊机制,对投诉类信息进行保障。即使出现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管理者也没有借口可以进行舞弊,信息在需要的层面公开、透明、高效的传递,使财务舞弊的行为无所遁形,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内部控制——监督,设立内部监督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同时设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内部监督机构应直接受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直接领导,整个公司的内部监督职能处于有效运行状态,实行内部审计报告汇报制度,才能达到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结果,保障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并保证内部审计意见得到有效反馈和改进,从而保证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或低非常显著地受到内部控制执行程度好与坏的影响。体系完整并且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公司产生的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的保证和增强作用;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效益[J].财会月刊,2010(7):32-34
[2]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41-49
[3]葛家澍,叶凡,冯星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会计研究,2013(006):3-9
[4]韩丽荣,盛金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求是学刊,2014(1):70-75
[5]韩丽荣,盛金自愿性披露时期内部控制缺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132-140
[6]黄惠平,宋晓静内控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及企业价值——基于沪市A股的经验研究[J].经济管理,2012(1):32-42
[7]贾旭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2):11-19
[8]刘畅.借助内部控制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J].新财经,2010(8):13-19
[9]齐保垒,田高良,李留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J].管理科学,2010,23(4):35-46
[10]王惟谦企业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11(23):15-26
[11]叶陈刚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3):5-9
[12]张龙平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9,(2):14-32
[13]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研究[J].审计月刊,2009(2):45-63
作者:赵岳 单位:天津市北辰区建设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