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制度对比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革与完善。在当代的社会中,会计制度越来越往精细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在相关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企业会计方面,对高校会计的研究少之又少,这对于高校会计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通过对二者的对比,来加强对高校会计制度的研究。
一、会计科目上的差异
在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上存在着差异。会计科目的含义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在科目的设置中,企业会计制度的一级科目在最新的文献资料中是有100多个,而高校会计中的一级会计科目只有38个。从科目量的悬殊程度可以看出二者在科目设置上的巨大差异。企业会计在科目的设置上更加的精细化,虽然在2009年公布的《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把高校会计的一级科目增加到了56个,但还是没有企业会计制度的科目数量多,相对应的高校会计的精细化程度也没有企业会计制度高。在二者会计科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同属会计体系企业的会计科目与高校的会计科目同属于会计体系,因此,在科目的设置中肯定会有相同点,在研究中就发现二者有7个会计科目是相同的,并且在核算的经济业务中,二者也基本相同。
(二)核算内容的相似性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对会计要素的细致划分,所以高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中的差异其实是由会计要素导致的,虽然在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的设置上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在核算的内容上还是比较相似的,都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三)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更详细企业会计制度比高校会计制度在科目的设置上更加的详细,所以在一定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制度在财务方面的工作也会比高校更加的细致。举个简单的例子:高校在向银行进行借款时只借记“借入款项”科目,而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要对借款期限的长短进行区分,分别记录为“长期借款”或者是“短期借款”。从这一点上来看,企业的会计制度更能反映负债的真实情况。
二、会计核算基础上的差异
会计基础是一种计量标准,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它在有效的会计核算制度下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在不同的单位中采用的会计基础标准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单位的业绩。在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第九条明确的规定了:“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第五条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从相关制度的制定细则中能够发现,二者在会计核算中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式。高校在核算方式上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指的是以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是支付的款项作为本期收入或者是本期费用的确认标准,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凡是在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收入与支付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应该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相关的处理,而相对应的在本期没有收到的收入和没进行支付的费用,即使归属于本期也不应该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这种核算的制度在处理的手续程序上相对简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的计算出主体的当期损益。企业在核算的方式上采取的是权责发生制,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与上述的收付实现制相反的,即以本期单位作为收入与支出的确认准则。细致的来说:在企业的相关经营费用中,在本期内的,不论是企业的收入还是支出,都要算在本期内,但企业的经营费用不属于本期内的,即使是已收的款项或是支出的费用都不能算在本期内。企业在这种核算方式下一定要注意在期末的时候对账簿进行仔细的调整,这样能够让企业明确的了解自身的盈利与亏损的情况,针对反馈进行企业相关发展规划的制定。这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在实际的运用中各有各的优点,当然也存在着弊端。高校采取的收付实现制是一种很明智的选择,因为高校的资金是由国家进行拨款的,所以在资金的使用上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因此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合理的预算,这种核算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需要,还能够更好的控制预算。而企业的权责发生制能够明确企业在本期内的经营状况,对企业后期的决策起到导向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种优点,大部分的企业都选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的方式。
三、会计要素上的差异
会计要素是针对财务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主体中,会计要素也是不同的。企业中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资产、费用、收入者权益、利润和负债,高校会计要素则包括:收入、资产、净资产、支出和负债。在会计要素上二者存在着不同,高校会计要素中没有“所有者权益”,相应的是用“净资产”来代替了。这是由于高校的资金是由国家进行拨款的,国家不可能像企业中的出资人一样对高等学校的剩余行驶索取权,所以在高等学校的会计要素中将“净资产”列入其中,而企业相对应的要素则是“所有者权益”。在会计要素的制定上,由于二者的所属性质不同,所以在相关的会计要素上也会有所差别。企业重视的是自身的经营所取得的利润,而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重视的是社会利益,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所以在企业的会计要素中有利润这一项,而高校不包含这一项。四、启示与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企业会计制度还是对高校会计制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企业会计制度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引入资产折旧。在现在高校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固定资产是按照账面的原值进行核算的,不计提折旧,这样的核算方式没有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核心价值,并且在无形中也增大了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金额。如果在高校会计制度引入折旧,就能够使高校的经营成本趋于真实,培养人才的成本数据也会更加的准确。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资金来源也越来越多元化,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拨款,所以在高校的会计制度中还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这样高校就能够在“培养一个学生需要的成本”问题上进行准确的计算,让社会能够更加了解高校的经营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但更多的还是不同。高校会计制度还是有明显的不足,在发展中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好的部分,但会计制度本身就很复杂,并且在不同的单位中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在高校会计制度的发展中要以自身的特点进行会计制度的制定,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从实际出发,并且要从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任何制度的制定都有优点和缺点,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适当的借鉴。
作者:赵玲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