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礼对茶室空间设计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礼对茶室空间设计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礼对茶室空间设计的影响

摘要:将茶文化中茶礼的“六境”归纳为三部分,择茶、选水、配器归为物,佳人、饮者修养归为人,环境即为品茗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决定性因素。通过物的选择与搭配、环境的营造对人的精神追求及文化素养的影响的论述,进而改变和影响茶室空间设计

关键词:茶礼;茶室环境营造;配器与软装

茶文化的内涵: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种茶、饮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起源的多样化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茶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的特征[1]。僧人是中国最早饮茶的社会群体之一[2]。现存文献佛教与茶结缘的最早年代是在南宋时,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饭所饮茶”,八公山沙门昙济设茶奉敬刘宋皇子,都属于佛教日常的生活的饮茶,文献记录在陆羽《茶经-七之事》[3]。茶礼:中国古代文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配器、佳人、环境、饮者修养。其核心都在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方能得趣、得神、得味[4]。即好茶、泉水、良器、知己、佳境。其中配器含义如下,文人雅集茶饮、置茶、煎煮、品饮等都十分讲究和齐全,其中唐代的越窑、邢窑中的青瓷和白瓷茶具尤其精美,宋代兔毫建盏开始流行,明代紫砂盛行。除了对茶器有要求,风炉、茶宪、茶罐等配器也十分讲究。在现代空间设计中“配器”成为室内空间软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佳人指的是志同道合,知己挚友饮茶达到合拍,气氛和谐。明陈继儒对饮茶人数也做了讨论,“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人数多少是饮茶和谐的关键,是饮的精义的传达。为茶室设计的空间及家具提出了要求。环境,在饮茶环境中讲究琴、棋、书、画、香。陆树声著《茶寮记》中记载,心手闲适、披咏疲倦、听歌拍曲、顾琴看画、访友初归、课花责鸟、小院焚香、酒阑人散之时。在空间设计时讲究文化内容及传承,达到心、神、境的和谐。饮茶修养是对个人思想的追求。将茶礼的“六境”归纳为三部分,择茶、选水、配器归为物,佳人、饮者修养归为人,环境即为品茗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决定性因素。通过物的选择与搭配与环境的营造对人的精神追求及文化素养的影响。

1物影响环境(配器与软装)

1.1茶器的选择要以茶叶本身特性来定。根据不同茶叶选择不同的茶器浸泡。茶器有浙江的青瓷、河北的白瓷,建阳的建盏,宜兴的紫砂,景德镇的瓷器,日本老铁壶等等各有特色。在茶器的选择时,要注重文化性、实用性、艺术性。不同造型和质地的茶器会影响其他器物的搭配。例如,茶器选择时首先确定茶室空间的风格与主题,瓷器具有净与雅的特点,可以应用到日式风格中。因为日式风格具有简洁、淡雅的特点,在环境的色彩营造时,选择清新自然的色彩搭配,体现淡雅节制、深邃禅意为境界。1.2茶与文化饰品。随着时展对品味、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视,那么茶室空间的设计美学也越来越重要。利用不同的文化饰品营造空间氛围成为空间软装搭配的首要方法。在空间设计时可以让不同的空间配有不同的文化饰品,以期达到一房一调之雅。中式风格与日式风格主题都为体现禅意,饰品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日式茶室内可以使用插花,日式插花讲究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要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事物过去、现在、将来,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中式茶室可以应用挂画,以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或书法搭配,追求脱俗的境界等等。不同饰品力求达到和谐统一。通过这些文化饰品的暗示、隐喻等方法引领品茗者进入“禅茶一味”的思想境界。1.3家具,家具是茶室空间的主体。家具以实木家具为主,其中中式家具主要以明清家具为典范,圈椅、官帽椅、鼓凳等为主的典雅、素洁坐类家具,及长条楠木、鸡翅木、花梨木等自然、朴实的实木类桌案为茶桌。自然风格主要以根雕木桌为主的茶桌和原木圆凳为主,追求本色,效法自然的特点。日式风格主要以榻榻米上的矮桌和藤编的坐垫为主,主要精神参悟禅宗思想。自然风格有石头茶桌、藤制茶桌、竹制茶桌等材料制品。不同材质家具具有不同的触感,引发不同的联想,进而带来不同的精神感受。1.4茶与装饰材料,原木、石材、板岩、织物、棉麻、陶器等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色泽、纹理。通过这些建筑材料可以营造自然舒适的空间,让品茗者仿佛置身大自然之中,以此感受和敬清寂、返朴归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心境。

2环境制约物的选择(饮茶环境的营造)

茶室空间设计,主要以大厅的开放空间及私密空间为主。开放空间是茶室空间的主题,起着连接私密空间的作用。空间动线、空间序列是评价茶室空间合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空间序列必须采用适宜的材料进行隔断以达到主题的需要。2.1空间的隔断:在材料的选用上首先以天然的建筑材料为佳,例如竹子。竹子在实用性较强,可以移居室内,来营造自然的美感;加工处理的竹子与儒家思想倡导的朴实、自然相呼应。竹子的应用,顺应自然的人文精神,也与绿色、生态与茶文化的可持续性相体现。其二,屏风、盆栽也可以来区分实体与虚体空间,达到清新自然的饮茶环境。2.2空间的借景:茶室空间讲究以小见大的格局观。通常借鉴古典园林手法,应用到空间中。借植物、群山等自然景观,借建筑、庙宇人为景观,借日出、日落、天气变化等天文气象,借鸟语花香、芭蕉听雨等声音和气味等实借来扩大空间,也可以借光线反射、折射等虚借,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通过漏墙、窗棂、隔断让空间达到隔而不断的效果。运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来塑造空间,让空间更有灵性,进而启发人的领悟与悟道思想。2.3空间的大小-尺寸:饮茶的人数决定了空间设计的大小,同样的环境,不同人数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人数的多少对空间尺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其次饮茶者的跪、坐方式也影响了家具及空间大小。例如根雕茶桌空间的轻闲围坐,榻榻米的盘腿而坐的饮茶,明清茶桌、茶椅的端坐方正对空间尺寸的要求各有不同。2.4空间的氛围:强调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的和谐,体现美学价值。茶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化内涵。(风格,中式风格,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空间布局中侧重轴线的应用,庄重而不失雅致。田园风格,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展现朴实生活气息。空间大量运用天然材料为装饰用材,体现休闲、恬静的自然气息。日式风格更注重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统一,讲究禅意,淡泊宁静,清新脱俗的生活追求。擅长表现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轻奢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消费观的转变,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轻奢主义者越来越多,他们对空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在塑造空间氛围及软装搭配时应更加注重细节及材料搭配。五感的设计,宋代文人有着优雅的生活美学,焚香重嗅觉之美,品茶中味觉之美,茶花重触觉之美,挂画重视觉之美[5]。

3总结

茶礼对茶室空间的影响主要有配器软装和品茗环境两个方面。茶器、茶与文化饰品、家具、装饰材料等软装搭配及材料阐述配器对茶室空间环境的影响。通过空间分割、借景、空间尺寸及空间氛围四个方面来论述品茗环境的营造。论述物与环境相互制约关系,进而影响人的感受。通过物与环境的营造让人感受返朴归真、以和为贵、“禅茶一味”“茶禅文化”的禅宗思想。希望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对现代茶室空间的影响,让越多人感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品茗者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含春.茶人文遗产价值初探[J].中国宗教.2006,(5):41-44.

[2]湛如.宋代的佛教与茶[J].中国宗教.2013,(6):41-43.

[3]丁以寿.关于茶禅文化概念的思考[J].农业考古.2011(2):190-191.

[4]刘伟华.中国古代文人茶礼述略[J].农业考古.2014(5):108-112.

[5]钱海月.茶空间设计中的禅道文化[J]大众文艺.2016(1):54.

作者:李振升 罗欣 单位:1.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