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岳阳楼空间设计美学价值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岳阳楼空间设计美学价值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岳阳楼空间设计美学价值探析

摘要:岳阳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我国古代楼观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清代岳阳楼空间设计美学价值着手进行探析,以清代岳阳楼空间设计中布局美、形式美、装饰美、功能美、意境美为切入点,试图从技术的、艺术的、文化的、精神的层面探寻其蕴含的美学价值,这对于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展现其文化精髓,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清代岳阳楼;空间设计;美学价值

一、清代岳阳楼空间设计的特点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它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以东汉末年的“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俯瞰洞庭,瞭望君山,世世代代沿袭和发展。清朝时期的岳阳楼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水兵灾害连年不断,或修或毁,反反复复。从文字记载考证,清代、民国时期,岳阳楼有19次修葺和重修的记录。今天所见的岳阳楼乃是光绪六年移址重建后定下的,其形制、位置没有再变动过,完整地保持了古建筑固有的特点和建筑艺术风貌。今天的岳阳楼是一个园林建筑群,园林以岳阳古城墙为基础,岳阳楼为中心。岳阳楼的建筑可谓独具匠心,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卯,运用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的梁柱式结构,建筑工艺之精湛,建筑形制之独特,建筑装饰之华丽,空间布局之活理,一百多年来既承载了无数游人的重负,又经受住岁月的剥蚀而昂然耸立。

二、清代岳阳楼空间设计的美学价值

岳阳是“文以景生,景以文传”而誉名的,而在这景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的空间设计是有着丰富的美感表现的,其主要美感形式来自于人们对于选材、功能、色彩、布局等方面来体现出空间设计的美学价值,它在中国建设计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布局美

从布局上来看,清代的岳阳楼建筑经历了由单体建筑——群体建筑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明代末期,岳阳楼再次进行了重修,并且先后增建了岳阳楼的两座辅亭——仙梅亭和三醉亭,建大了岳阳楼的规模,从而最终奠定了岳阳楼呈“品”字形的一楼二亭的格局,建于呈镐形城墙平台之上,中部为城门平台,向东、西两面凸出,长43米,宽40米。岳阳楼主楼坐东朝西,西面平台留有足够空间供游人观湖赏楼之用,仙梅亭、三醉亭位于主楼两侧,亭阁搭配,高矮错落,功能各异,色彩互补,可谓是精妙绝伦,在二座亭的衬托之下,岳阳楼更显得熠熠生辉,形成引人驻足的建筑景观,如此匠心的设计,整体给人以“端庄雅致”之感。

(二)形式美

岳阳楼的结构受其建筑材料的影响,造就了最具特色的纯木制材料榫卯式结构的楼阁。岳阳楼建筑是典型的“梁柱式”构架,其木构架建筑精巧细致,石制台基,三楼采用如意斗拱。其建筑内部空间划分非常灵活,富含多种玲珑秀丽的木构件,用精致的雕饰装饰在必要的结构处,组合成复杂的群体,使建筑在结构上精美繁复,并赋予了建筑华丽的气质。其外观矜持,为重檐歇山顶,盔顶与楼顶的琉璃瓦和檐部彩画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屋脊的曲线与瓦沟的曲线遥相呼应,使建筑有一种微微向上翘起的感觉,给人们以飞动轻快之感

(三)装饰美

岳阳楼的建筑装饰包含了雕刻和绘画两大类,根据其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雕,木雕,油漆彩画三大类。在清代,柱础地位重要,在雕饰和形制方面,艺术家喜欢在柱础上施展身手。岳阳楼木柱下有四个覆盆式石制柱础,高0.2米,柱础图案质朴简约,其上铺类似“剔地起突”的莲瓣。望柱头饰花卉、人物、狮子,麒麟等各类雕饰。木雕主要分布在隔扇门,不同部位装饰以不同的雕饰。浅浮雕装饰裙板,正面绘有珍禽奇兽、花草树木,南北面饰花鸟鱼虫。中涤环板采用深浮雕形式,绘有14个民间传统故事,如二妃泪竹、三国演义、龙女牧羊、庄王擂鼓等,南北面绘以花卉。上涤环板则用透雕进行装饰,正面饰有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传说,南北面为蝙蝠等图案。岳阳楼建筑窗格多为花窗,其图案一般都有视觉中心,窗棂材料用杂木,雕刻花草虫鱼,人物走兽等。光线从室外射进来,经过窗户在室内形成斑驳的图案,使视野多样化,增加了视觉效果。特别是岳阳楼整体饰朱砂色,其主楼饰金黄屋顶,与左、右两亭饰翠绿屋顶形成强烈对比,更显得岳阳楼色彩装饰之瑰丽。

(四)功能美

空间设计的审美是与实用功能相结合,满足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为目的的。岳阳楼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文人墨客歇脚暂住之地,供人登临览胜可以看做是岳阳楼的物质功能之一。今上岳阳楼,放眼眺望,“春和景明,一碧万顷”;纵目眺望,八白里洞庭,水天一色,尽收眼底;市区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如同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常说触景生情,这正是岳阳楼空间设计移情观赏功能的体现。

(五)意境美

岳阳楼的意境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造师在建造过程中所倾注意境的营造,岳阳楼的装饰就十分重视题材的选择,采用了缘物寄情的手法,从作品的创作理念到形象构成,都寄托了民众的理想和祝福。如传统吉祥动物图案:“龙凤呈祥”、“凤凰牡丹”、“松鹤延年”、“喜鹊登梅”等。运用当地的建筑材料,结合当地的民俗传统,将雕刻与绘画等民间工艺相结合,图文并茂,表现了民族伦理思想和审美意识。另一方面是通过观赏者观景所产生的情怀。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墨客留下的经典诗文就是最好的例证。清代诗人陈玉桓登岳阳楼时,曾感慨万千,留下诗文:“湖山与我最多情,每到登临眼独明。骇浪飞花衡岳雨,孤云落日鼎州晴。高吟适有潜鱼跃,静坐如闻奏乐声。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他不但描写了登岳阳楼所见的骇浪飞花和孤云落日的美景,还提出了空间陈设不足之处,写下了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见解。指出岳阳楼第三层供奉着吕洞宾,应该供奉屈然,这是一种爱国情怀的表达。这使我们联想到宋代大诗人范仲淹为岳阳楼提记中留下的绝世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怀,由此也提升了岳阳楼传统空间设计的审美和文化内涵。

三、结语

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设计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中的内涵和思想有着强大的亲和力。清代岳阳楼的空间设计,通过各种审美价值的传递,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而也引发人们对现实生存环境的思考,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考。

作者:洪琪 孙婉萍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