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作为幼儿园室内教学的外部延伸部分,直接关系到儿童成长阶段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质量。本文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厦门市秀德幼儿园金国里分园为例,对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了解儿童心理、生理及行为需求的基础上,讨论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进而营造具有兼具趣味性、互动性、科普性等特质的室外活动空间景观,有效促进儿童社会性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前言

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性成长阶段之一就是幼儿园时期的学习生活,而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作为室内教学环境的延伸,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性格塑造。因此,室外活动空间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培养儿童互动和交往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是该阶段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本文以厦门市秀德幼儿园金国里分园为例,分析活动空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了解儿童对活动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进而探究满足儿童需求的活动空间设计。

1研究对象

1.1项目概况厦门市秀德幼儿园金国里分园位于厦门市金尚小区内,东临金民路,北临金昌路,园区总面积4307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该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秀形于外,德馨于内”;秀德幼儿园的园标是“茶花”,其中的五片花瓣象征着“关心”、“爱心”、“用心”、“全新”和“信心”的“五心”教育理念[1]。本次活动空间设计目的在于丰富孩子们“说、视、听、动、演”等多种感官感受。

1.2现状问题

当前,幼儿园的设计与建造的重点主要放在教学楼的建筑形式、经济指标、布局功能等方面,园区室外活动空间用地较紧张、营建周期较短、景观效果较差。缺乏满足儿童行为心理需求及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活动空间会[2]。经过调查发现,本案园区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空间布局整体规划的有序性。现状功能分区布局上缺乏有序性;各个分区边界模糊,缺乏引导性;(2)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存在过于明显的人工痕迹。现状绿化植物种类色彩单一,植物配置层次单一。(3)场地设计滞后,形式单一。现状活动空间,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儿童多样化的活动模式,忽视了儿童自发性、无组织性随意活动的行为特点。(4)忽视内涵和特色建设。现状活动空间吸引力很低,难以突出空间文化内涵,忽略了活动空间景观对儿童的认知及科普的教育作用。(5)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严重缺乏管理以及维护。现状部分活动设施已破损、或生锈或严重老化,给儿童日常活动造成很明显的安全隐患。

2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2.1设计原则

(1)以儿童为本的原则。由于儿童是活动空间的主要用户,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使用要求,空间及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儿童的人体工程尺度,提供舒适的儿童活动空间。(2)安全性原则。大多数儿童是特别活泼好动的,应把安全放在设计的首位,材料、活动设施、植物品种的选择都应该严格把控,以免发生意外。(3)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应结合现状原始地形,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植被等营造景观节点。

2.2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空间设计将以园区“秀形于外,德馨于内”的办园理念为依托,合理的将“五心”教育理念,融合到设计中,以清澈蜿蜒的溪流串连整个园区,象征秀德幼儿园“源远流长”的校园文化,特别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效互动,营造动感有趣的氛围,打造花园式、生态式的儿童乐园。

2.3设计要点

2.3.1建立系统、有序的活动空间网络,合理划分活动空间布局一个理想的幼儿活动空间应该具有安全又多功能的游戏设施、足够开阔的空间以供奔跑、相对自由的亲水条件、充足的可塑性素材,使得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结伴或者独立的游戏需求。本次设计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将园区活动空间分为四个主要区域,自东向西分别为风铃广场区、“五心”探索区、欢乐戏水区以及科普种植区。设计将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体验融进这四种不同区域中,限定了每个空间的铺装材质、形态各异的园林景观小品、不同品种的绿化植物等。

2.3.2挖掘吸引儿童兴趣点的各类要素,打造特色景观节点调查发现,活动空间中能激发儿童兴趣的环境特征有:(1)具有可操作、可动手制作性等互动交流的元素;(2)具有生物形态明显特征的小品;(3)具备游戏扮演的遐想空间;(4)非常丰富的自然元素。综合上述调查结果,结合项目总体布局实际情况,设计最终将这些要素都融合进四个活动空间内,打造童趣、可互动的、科普性质的景观节点。(1)风铃广场区。风铃广场位于幼儿园主入口的东北侧,以“紫竹林”为背景,以“风乐”为主题,以竹制品为整体小品的基调用品。在弧形廊架上挂着不同样式的竹风铃,起风时能够随风摇动,打击出独特的音乐,让听觉得到很好的体验。墙上还有一排竹简,当做孩子们的展示墙,还可以挂上平常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竹风铃。(2)“五心”探索区。该区以传承秀德幼儿园“五心”教育理念为主题,融入“源远流长”设计理念,以自由、蜿蜒曲折的溪流作为重要纽带,通过不同造型的“桥”、不同的铺装材质连接各个景观点,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心”的故事,沿着蜿蜒的溪流,孩子们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愉快的完成校园的“五心”之旅。(3)欢乐戏水区。“水”能极大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可以满足各年龄段儿童需求,水中的游戏设施可自主性娱乐亦可互动性娱乐。戏水区安装了可按压喷射的水炮,孩子们可尽情玩耍。另外,戏水池中还设置了水车,水车可以转动抽水,孩子们可以自主将水引入科普种植区。(4)科普种植区。种植区对儿童识别植物、了解农业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区域,儿童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的形态、生长条件、生命周期等基本常识,还能动手运用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这些实际操作能够大大的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3.3重视植物造景,营造自然有趣的环境氛围研究表明,自然景观能够提供儿童多样的游戏环境。但并不是一个种植区域就能满足,应该将园区的绿化以及游戏配套相结合。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1)植物的功能性。植物可作为游戏空间的一个参考边界,并且有效调节小气候;(2)植物的观赏性。不同植物的其形态、气味、色彩、花果等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观感,进而提升儿童的兴趣与热情。

3结语

本设计中由于受到现状空间面积、资金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空间设计上还没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完工后展现的效果受到了园区儿童和老师的欢迎。综上所述,一个优良的幼儿园室外活动场所,应该具备以下特质:(1)能够满足多重感官体验。一个优良的幼儿园活动空间可以充分丰富儿童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2)完善空间多样化功能,充分发挥活动空间的潜在价值。在首先保证儿童安全的情况下,结合儿童户外活动的各种行为规律,进而营造出集学习、交流互动及展示于一体的活动空间。(3)打造内涵型活动空间,为良好的学前教育提供场所资源。优良的幼儿园室外活动空间,更能成为儿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进行各种户外学习的教育基地。(4)需要教育者的科学引导。教育者应充分意识到户外活动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到室外活动中,达到充分使用室外活动空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清河.钟灵毓秀德更馨--厦门市秀德幼儿园办园特色特写[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9)

[2]井渌,赵晨雪.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3):166-169

作者:黄瑶 单位:厦门瀚卓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