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开发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可以帮助掌握常见商业空间场所的功能要求与设计要点,对设计类学生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课程开发团队先期进行行业企业设计岗位调研,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再对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所运用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与解构,以及职业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归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并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工作过程;行动导向
高职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对室内设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历届毕业生的回访显示,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的问题,造成专业毕业生在职业能力上的不足。目前,设计与施工岗位是毕业生就业的两大职业岗位群,家居空间与商业空间是行业企业的两大业务领域,因此,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居住空间设计”与“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本文主要探讨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作用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商业空间设计能力,重点在中小型商业空间的方案设计与方案表达技能上,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职业素养。课程培养的关键能力是设计思维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与综合实训,学生应掌握常见商业空间场所的功能要求与设计要点,能有效设计与表达方案。
二、课程开发与建构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开发思路如下:课程开发团队进行行业企业设计相关岗位的前期调研,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再对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所运用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素质进行分析与解构,重新构建课程任务,通过开发符合设计岗位工作的职业属性、理实一体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课程开发团队参考最新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工作规范,并邀请装饰装修企业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以此为课程开发与构建奠定基本框架。
(一)岗位工作内容调研职教专业课程的内容应源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与岗位需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为此,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装饰企业的业务类型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从业务类型来看,市场上商业空间类型繁多,经营业态各异,对空间的功能要求不一。经过归纳,课程开发团队总结出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几类主流商业空间,并分析这几类商业空间的经营与服务方式、功能布局等主要特征,从而进一步根据这几类商业空间的设计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研究,整理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二)岗位工作任务归纳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装饰装修企业设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梳理出常见商业空间设计项目的工作内容与主要工作过程:第一,现场勘查,项目分析;第二,创意构思、平面布置;第三,CAD作图完成项目平立剖图;第四,SU或3Dmax建模、渲染;第五,PS、AI后期与方案排版;第六,设计方案调整、深化。
(三)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典型的设计岗位工作任务包含项目分析、创意构思、方案设计、设计表现等过程,其中,既有理论知识,又包含具体操作技能。在理论层面,既有“使用功能”方面的陈述性理论知识,又有如“设计流程”这样的程序性知识。在技能层面,既需要计算机软件绘图“硬技能”,又包含了创意思维、有效表达、组织协作等“软技能”或策略性思维,这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经过分析设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出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分解为不同性质的三个部分:知识、技能、素质,构成课程开发的3个维度,具体见表1。
(四)课程任务的建构1.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的甄选原则如下:第一,实用性,紧密联系当前社会与市场需求;第二,完整性,能基本涵盖商业空间领域的主流类型;第三,时效性,根据商业业态需求变化进行内容调整。据此,课程开发团队根据走访装饰企业所承接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在众多商业空间类型的基础上,去繁就简,确定以零售空间、餐饮空间、休闲娱乐空间、酒店空间等几类典型商业空间作为学习领域,进一步在这些空间类型的基础上构建小书店、时装店、快餐厅、酒吧、度假酒店、民宿等一系列的子项目设计任务。2.课程内容组织与序化课程内容组织是以上述空间类型为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引领,基于完成这些子项目所需的岗位知识与技能所进行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内容以商业空间的方案设计为课程主线,以项目工作任务中的创意设计、绘图表现操作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为教学过程,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单一空间到综合空间,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任务内容。课程内容经过组织与序化,每一个设计子项目都是基于职业岗位实践所形成的工作过程顺序,工作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知识点、技术要点经过分解与重构,融入子项目设计任务当中。[1]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是零售空间、餐饮空间、休闲娱乐空间、酒店空间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把每类空间的经营功能要求、装饰风格整理制作为活页式讲义,融入设计任务进程中。课程涉及的主要操作技能融于各阶段,具体为项目分析、创意构思,绘平立剖图,SU或3Dmax建模,Vray渲染与后期处理,PS、AI制作分析图和PS、AI方案排版。在一项设计任务中,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通常融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在传统的设计教学中,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常常被分门归类开课,对设计思维和程序的复合交织属性被忽略了。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程采取的策略是在一系列不同商业空间类型的子项目中构建典型设计任务,每个子项目的完整工作过程是经过抽象归纳后的岗位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完成一个子项目设计的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融入各个子项目中。每一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技能与程序经过重组与序化、统整到行动模式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汇,经过开发的子项目设计任务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有序“行动体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3.课程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为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应配套建设对应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建设情景化教学的场所,如仿真设计工作室,可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途径来实现;与行业专家合作,编写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岗位实践针对性强的教材;建立课程资源网站,上传共享各种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设计案例供学生学习;利用微课、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传导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资讯,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使用相关资源,实现泛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教学实践
经过前期课程开发,特定学习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已在一个个载体(设计项目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手段来实施课程教学。
(一)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行动导向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行动过程”和“手脑并用”。完整的“行动过程”包含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方面;“手脑并用”则是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实践一体化。[2]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将项目分析、创意构思、平面布置、软件绘图表现技能等通过子项目设计进行学习实践,使学生运用这些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完成一个商业空间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中得到融会贯通。最终,学生通过一系列设计项目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技能层面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操作熟练,在设计思维层面形成较好的认知框架。培养学生完成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方法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素养。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启发学生对设计任务与目标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与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与形成工作能力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模式,一方面意味着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建构、主动获取知识与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及时做出回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构建的路径和方向,最终确保达到课程目标。
(三)“个人+小组”协作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设计子项目的规模、难度来组织教学活动。例如,课程开始时的导入项目较简单,可由学生单人完成;而到了课程中后期,项目任务规模逐渐加大、设计综合难度加大,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学生组成小组完成设计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安排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课程综合考评课程考评是教学实践的组成部分,是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有效的考评不仅能反映教学成效,而且能反馈存在的问题以持续改进。学生对课程设计任务的把握能力主要通过提交的设计课业成果体现出来。考核主要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构成。传统的考核手段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创意构思、绘图操作、设计方案成果等进行综合判定。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考核重心放在学生设计分析能力与绘图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结果性评价则注重考查学生对设计任务的综合把握能力。考评结果应遵循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意识的养成。实践证明,商业空间设计课程通过以上开发与构建,能对应设计岗位特有的工作内容和职业属性。课程教学设计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教学实践紧扣装饰装修行业岗位职业要求,体现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潘永宜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