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疗建筑功能流线及空间设计思考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疗建筑功能流线及空间设计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疗建筑功能流线及空间设计思考探析

关键词:小型医院建设;设计方案;交通流线;空间形式

近几年来对于医改制度的讨论,不仅仅限于对医疗体制的改革,更对未来医疗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疗改革中的医疗资源再分配,将会促使一批基层小型医院的新建,而医疗建筑规模的变化所带来的建筑空间及流线的改变,是建筑设计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

1小型医院的划分及特点

按照目前我国主流的医院等级划分来看,医院的规模通常按照护理床位数来进行划分,而200床以下护理床位数的医院,可被分类为中小型医院。小型医院其特点为:在空间上,使用率高且紧凑;在功能上,不能过分要求完整的科室设置;在功能流线上,按照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医患分流设计。本文中谈到的实际案例为某县中医院新建项目,住院床位数规模为100床。项目用地北侧、东侧均临城市主干道;净用地面积9433.8m2,总建筑面积11999.69m2、地上总建筑面积9777.51m2;地下总建筑面积2222.18m2。分别为三栋独立建筑,其中主楼为综合医疗楼,主体6层、裙房2层,地下1层。从地块实际情况来看,本项目用地较为紧张,是典型的小型医疗建筑设计。

2小型医疗建筑的规划及流线设计

2.1总平面规划设计

医疗建筑的功能划分,从使用上可分为医疗区、行政区、后勤区三大分区。而三大分区则主要依靠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线将三者两两联系起来。三种流线中人流的流量是最大的,在设计时应优先考虑,而物流是将医疗区与后勤区联系的纽带,是医疗区获得支持的重要通道。相比较之下,院区功能区之间的信息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空间上已经被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所替代,从而节省出大量的建设空间,为小型医疗建筑的设计提供便利条件。综上,根据使用的要求及用地的情况,本次项目将医院所需的物流及信息流、行政区与后勤区整合,形成行政后勤楼,此外将中心医疗区的门急诊、医技、住院功能整合成医疗综合楼,在一栋建筑内利用竖向交通将几个功能联系在一起,达到节省建设空间的目的。本项目中医疗综合楼设置在整个院区的中心部位,正对院区的主出入口,出入口的设置与功能结构规划相对应,位于院区东南侧,而污物出入口则设置在基地西北侧,最大程度的保证院区内的洁污分离。新建行政后勤楼在基地的南侧,紧临医疗综合楼,缩小行政后勤对医疗区的供应流线。

2.2总平面流线设计

医疗区作为医疗建筑的核心区域,由急诊急救、门诊、医技、住院等几部分组成,本项目中将这几部分功能区整合在一栋综合楼内,因此,需要将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建筑中各种流线进行细致分析及统一的规划,在为病患提供便利就医的同时,对医生、病患、陪同等在内的各种群体进行有序分配,避免交叉感染。医院的主要人流来自于门诊人流,因此门诊入口设置在正对院区主入口的东侧,辅助以入口广场,结合市政道路,解决主要人流的聚散问题。而在有限空间内,本项目急诊急救入口尽量做到了独立出入,和门诊合用的汽车坡道使急诊病人就诊和急救车辆可直达急诊急救入口,减少急诊急救病人就诊的时间。为避免住院探视人流与其他人流的交叉,住院入口设置在综合楼西南侧,保证住院、门急诊人流在建筑外部就得到有效的分流。

3医疗综合楼内部空间及流线组织

大部分小型医疗建筑的内部空间同样因条件所限,如何组织交通空间是本项目中的一个难点。交通空间的问题可具体量化为平面的走道、中庭,竖向的楼梯、电梯等。在以往的大型医院的设计中,由于空间尺度大,往往会在交通空间的设计中给予较大的空间,但是对于小型医疗建筑来说,过大的交通空间会对建筑本身带来一些浪费。所以通过对现有医院的走访、老旧院区的调研,以及在人性化方面的考量,我们将门诊医技走道的宽度定在2.6m,集中候诊厅7m×10m,住院楼走道为2.8m。在竖向交通方面,除满足疏散要求外,根据本项目的特点,设置病患电梯两部,污梯一部,满足日常所需的同时也不会对空间造成浪费。

3.1门急诊、医技空间及流线组织

门急诊、医技人流具有流量大、流程多、频率高等特点,尤其在首层中,需分散和疏导大量的人流。我们通过首层布置13m×15m的两层通高的公共中厅,使其和公共走廊共同联系起门急诊、医技的各功能区,为患者创造了宽敞、通亮的公共空间体系。中厅西侧为门急诊区,东侧、北侧为医技区。整个中厅将首层平面分割成门诊、急诊、医技三部分,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做到彼此相对独立,而之间的联系又可以通过中厅解决。公共中厅两侧设置药房及门诊挂号收费,通过宽敞的中厅解决医院中排队等候人流的静态路线及就诊人流的动态流线间的交叉问题,同时门厅上部的采光天井形成两层通高的明亮空间,也可缓解就医患者焦虑的心情。出于节省空间的目的,门诊区放弃了医患分流的双通道组合,而是在设计中考虑通过一次集中候诊厅—二次候诊这样的流线设置,从设计上创造可通过管理手段,做到分时、分流就诊的条件,最大程度的避免医患交叉。

3.2手术部空间及流线组织

无论在各种规模及类型的医院中,手术室的流线较其他科室流线是相对复杂的,流线布置的不合理很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产生交叉感染而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手术室的流线也是极其重要的。本项目中,手术室设置在中间层3层,从整个医院来讲,方便门急诊与住院与其的联系,通过电梯联系为各类型行动不便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联系。而从手术部自身的特殊性来讲,并没有因为空间的制约而减少流线设计,同样按照病患流线、医生流线、洁净流线、污物流线来设置,各个流线相互独立,通过缓冲空间相联系,有效的避免了因为流线交叉而产生的交叉感染(见图1)。手术部的洁净设备的设置,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在手术室上部设置设备层解决,而是通过同层设置,通过裙房屋顶对外联系,这样也大大减少了空间的浪费。

3.3住院部空间及流线组织

住院护理单元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单廊式和双廊式,就使用上来讲,单廊式节省空间,双廊式流线清晰能够做到医患分流,各有优劣。在设计初期,我们通过反复思考及尝试,结合以上两种模式,同时考虑到节地因素,创造出局部双走廊的护理单元模式,既节省了空间,同时又设置了完备的医患流线、洁污流线,病患走廊与医护走廊均独立设置,互不交叉,使医生与患者分区明确又联系便捷。

4结语

新背景下医疗建筑需求的改变、完善,使得设计人员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时,需要付出更多时间研究不同规模医疗建筑的空间流线组织,重新考量适用的空间尺度,为各类型建筑的良好发展注入活力,最大程度的满足现代医疗建筑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欣.中小型医疗建筑空间探讨[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徐超,段新旭,赵翾.浅谈医院建筑设计中流线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35-37.

作者:王元 单位: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