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建筑教学区单元空间设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建筑教学区单元空间设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建筑教学区单元空间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深入,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接受中小学教育,因此中小学校园建筑问题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城市的建设,校园建筑所占有的空间被大大的挤占,因此就需要通过对教学区单元空间设计来进行仔细规划,确立更加完善的教学建筑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条件,在物质基础上为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建筑;教学区;单元空间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攀增,经济越来越发达,城市发展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并且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中小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现有的中小学校园建筑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要不断的扩大中小学建筑教学区的规模。同时,中小学生受到的教育也在不断的完善,配备的教学区单元空间的功能也越来越齐全,要更加注重在设计上的一些细节,合理的利用空间,优化现有的一些教学区单元的缺陷,让中小学生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

1单元空间的使用面积

教学区内有普通教室、专业教室、教师办公室与卫生间四种单元空间,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和活动的空间,教师办公室是教师备课和休息的空间。根据《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对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的的面积的规定,必须要结合各班学生人数,小学的普通教室的最小面积不得小于67.5㎡,中学教室不得小于75㎡,即学生人均最少要有1.5㎡的活动和学习的空间。而专业教室种类有非常多,包括书法教室、钢琴房、科学实验室、金工教室、美术、音乐、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专业教室的面积在96、90、110、120几个面积之间,为了更好的统一教室尺寸,教室的面积常常都在96㎡与120㎡之间选择。

2中小学教学区建筑单元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区建筑单元空间组织紧凑

我国的教学建筑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现在的教学区的单元空间组织紧凑,学生无法拥有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教学区作为学生和教师所共同拥有的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不仅仅要提供给所有的师生学习过程所需要的空间,更要给学生提供更加便于学习的空间。现在许多的教学区在设计上无法完善使用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和单元空间紧凑。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现在的中小学建筑教学区内的单元空间过于紧凑,其原因是没有利用好整体的空间,没有研究出不同教学空间所拥有的联系,导致教学区的单元空间之间的组合效率极低。例如许多的教学公共资源如图书馆置于一个角落之中,或者没有将其并入教学区的建筑之中,降低了对教学区的单元空间的利用率。

2.2教学区多样性有待加强

中小学建筑由于过度的追求学生学习的空间,导致在设计时空间过大而单调,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过于刻板而缺乏活力,因此要大大的增强教学区的空间多样性。现在的许多教室空间仍是依照着之前的传统教室来布置,导致空间过于拥挤而单调。教学区各个教室互相挨着,没有考虑到设置一些教师和学生共享的空间,使教学区的功能过于单一,不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2.3空间环境适应性有待改善

教学建筑所需要的设施比较完善,所需要的场地也很大,就需要选取一些比较合适的环境来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的教学区域来进行建造。在设计教学区时,现在的许多建筑没有注重建筑所在场地的气候环境与建筑周围的环境。许多的教学建筑没有注重教学建筑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导致现在的教学区的环境过于恶劣,影响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有的学校的空间过于紧凑,没有考虑到通风和采光等问题,虽然现在许多的学校安装了空调、暖气等设施,但是空调等工具并不能完美的改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还是会导致学生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一些不适。校园内的一些绿化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确立一个完美的主题,呵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3改善教学区的单元空间设计

3.1中小学教学建筑教学单元空间设计

教学区中的每个空间都有着相应的功能,因此要在设计上更注重空间的松散性,避免单调和统一,设计上要鲜明的特点,同时要完美的与当地的环境所匹配。中小学教学建筑的空间设计应当随着现在中小学生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现代的教育注重互动、体验和个性,因此要对教室单元进行多元的设计,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空间的组合,例如将图书馆建于建筑内等新型的尝试,让老师更加方便的进行教学,让学生拥有多元化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单元空间的组合方式

教学区的单元空间有四种空间布局,但是由于教学空间的特殊性,可以考虑将三类单位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来满足教学区的建筑的功能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功能。第一种教室的布局方式是分栋布局。将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分别放置于不同的教学楼中,由于专业教室和普通教室所需要的要求也不同,置于不同的环境中,防止了专业课的噪音影响到其他教室中的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第二种是中廊式布局。在一些城市中,用地较为紧张,但是教学楼之间要有最少的25m的间距,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光照,这样就会考虑采用中廊式布局,在光照充足的南方设置一些普通的教室,在北方设置专业教室,大大的减少了教学的用地,但是这种布局会影响到走廊中和专业教室的采光问题,让中小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感到压抑,因此要慎重的采取这种教学的方式。第三种教室布局为回字形布局,这种回字形布局将普通教室设置在南方,专业教室设置在东西方位,保证了专业性教室的关照问题,完美的弥补了中廊式布局所缺乏的关照的问题,并且优化了教室的设置的方位,减少了土地的占用面积,所以现在的大部分的中小学的教学区都采用这种单元空间的设计方式。第四类空间单位布局同样设置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于一个教学楼之内,但是这样会使教学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的建造难度增加,致使占用的柱跨不统一,使设计者在立面设计的过程中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将专业教室设置在底层,普通教室在二层以上,专业教室的柱跨也可以一个班级设置一个,满足现在的教学的需求。以上的种种方法都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教学区进行单元空间设计,进行任意的组合,保证学生在建筑中的学习生活。而教师办公室设置就有很多种选择,一般设置在教学楼中一些日照条件弱的位置,或者将教师办公室设置在一些角落,在东西方向的位置。现在的一些情况下,一些学校中的一部分教师教两个班级的学生,所以将办公室设置在两个班级的中间,或者将教师办公室设置在走廊的一端,让教师更方便的服务于学生,并且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中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容易分心,更应该受到教师的管理与监督,所以这种方式更应该得到推广,增加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享受到美好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教学区建筑空间对气候环境的适应

教学区的建筑空间是现代的中小学生所停留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点,教学区的建筑空间的环境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的一些教学区建筑由于空间的原因,使建筑之间过于紧凑,从而降低了教学区的整体环境,忽略了建筑的采光、通风、遮阳的需求。因此要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重采光、通风、遮阳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与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降低空调、电扇等的能源消耗,同时也能增加建筑的寿命,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舒适性。(1)采光设计1)侧窗采光侧窗采光是教学建筑中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采光方式,能够完好的代替人工照明,节约能量。但是这种方式如果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黑板上出现反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的下降。2)天窗采光天窗设置在教学区的屋顶,通过玻璃将光引入室内。这种方式会对建筑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必须要在空间足够大的教学区设置,因此现在的很多的教学区并不会采用这种方式。(2)通风设计自然通风是对人体最健康的一种方式,中小学生需要更多的接触环境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要对建筑布局形式建筑空间进行设计,促进环境的空气流通,保证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自然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1)建筑平面布局应当结合当地的环境,通过对当地的主风向的观察和总结来设计建筑空间,夏季可以将主方向的位置的窗口设置的宽敞一些,将冬季主风向的窗口设计的狭窄一些,使教学区的建筑能够冬暖夏凉、四季宜人。2)建筑空间形式是在不同位置设计不同的通风口,例如风口、屋顶隔层、中庭等位置设置通风口,可以很好的改良教学区建筑内的通风情况。同时在不同位置设计通风口还可以改善环境,结合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增强师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遮阳设计1)建筑自身遮阳在建筑的设计中要通过对各种方式的运用,避免阳光的直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区通常设计出阳台、高窗、深檐、凹凸立面等方式减少太阳的直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的组合,形成更好的遮阳形式。2)良好遮阳构件良好的遮阳构件也是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设施,外遮阳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的光线,并且提高室内的舒适性,使室内能够冬暖夏凉,降低对空调暖气等的需求,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能源。同时,可以将直射光转化成更为柔和的漫反射光,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光的现象,提高学生的上课的专注性。3)绿色遮阳在我国的南方等地区通常会在建筑外的墙面种植绿植来进行遮阳,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楼的美观性,还能改变教学区附近的湿度,让环境更加的怡人。在对空间对气候环境的适应设计中,从采光、通风和遮阳三个方面采取应对环境的措施及不同条件下的应对策略,实现高品质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区的整体的环境质量,增强师生的身体素质,增加教学的质量。

4结语

本文的文章对教学区内单元空间的使用面积、中小学教学区建筑单元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海改善教学区的单元空间设计均进行了探讨。我国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学校所需要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因此校园的教学区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并且在国家的规范的要求下,对教学区的单元空间进行设计与研究,满足学生和教师的要求,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

[2]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江苏省教育厅.2011-7

[3]武瑜葳.城市小学教学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4]芮荣.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品质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5]孙迪.“教育、行为、空间”互动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空间及其组合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6]国忠岩,成维根,刘明文.钢铁企业封闭式钢结构通廊设计要点[J].工业建筑,2014,44(S1):538-539.

[7]赵宏玫.当代中学校园建筑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D].天津大学,2014.

[8]黎继超.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校园空间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

作者:刘泽江 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