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分析

摘要:校园公共空间是小学生课外活动主要场所,其环境质量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解析儿童心理活动,关注到儿童成长中真实的需要,结合小学生身体与心理的特点进行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对空间中的空间形态与尺度、色彩与质感、光环境及绿化等元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公共活动空间;交流空间;细节设计

1儿童心理活动解析

小学阶段儿童年龄为6-12岁,处于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其特点为自我为中心逐渐减弱、控制能力逐渐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幅提高,交往的半径也从以家庭成员为主向班级同学、课外培训学员方向扩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知力、个性和社会性[1]。其中认知力的发展主要包括了感知力、注意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内容;个性化发展主要包括勤奋感与自卑感的对抗、情绪的理解与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而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发展。小学校园特别是公共空间设计与儿童心理发展联系密切,对促进儿童的初始社会关系非常重要。

2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要素

在进行小学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时,应基于对学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分析构建一套相对合理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体系。建筑通过空间的创造,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拉近,更能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成长[2]。学生离开家庭,进入校园,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参与到一种不同于家庭的组织和社会方式中。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越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地位,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活动来获得成长。因此多样丰富的活动空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通过知觉触觉体验和行为活动感受到的环境信息,包括空间形态与尺度,空间色彩以及触摸到的材质、感受的光环境等。

3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浅析

3.1公共活动场地类型

在小学校园场地中,用于学生进行课间和课后自由活动的场地主要有:校前广场、建筑间绿地、建筑中走廊和连廊、室内架空层、操场及屋顶花园等,形式和内容随着学校所处位置,其用地大小不同而不同。其中与学生联系最多的是与教室距离较短的室内走廊和周边绿地,因此在进行活动场地设计时,必须优先考虑。

3.2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分析

小学校园公共活动设计,需在“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满足功能要求,创造有趣的、多元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养成;发现新鲜事物,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激发创造力,促进群体间的合作和默契;充满色彩变幻的空间还可以培养儿童审美感,增强色彩认知。多样性空间的塑造侧重于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以满足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其可以看成为校园“内向型”的可持续发展力,为校园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3]。

3.2公共活动空间细节设计

在进行活动场地细节设计时,需要从小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从身体发育考虑空间大小,从心理发展特点去设计色彩和材质,从知觉感受去进行光环境的塑造。

3.2.1空间形态与尺度各年龄阶段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同,低年级儿童倾向于熟悉的事物,方向感较弱,平面宜设计成简单的容易感知的向心形状,如一字型、L型、圆形这些容易把握的形状。空间的高宽比不宜太大,聚拢型、收紧型的空间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但是太单纯的形状不能诞生更丰富的活动类型,因此需要局部设计成凹进或者凸出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交流空间和游戏场所。同时需配合各种植物类型及多变的季节变化来丰富空间的多样性。三年级开始儿童的空间感、距离感增强,自我意识也有所增强,因此在进行活动场所设计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较大较高的空间以及部分小的安静的空间,为多样化交流提供场所。

3.2.2色彩与材质小学阶段儿童偏好色彩丰富的空间,暖色调能够给儿童心理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因此在小学活动空间设计时,可以采用以白色为主,点缀鲜艳的颜色来塑造富有活力的空间,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游戏活动。细腻的材质处理能够丰富参与者的心理,宜尽量采用自然的木材、细腻柔软的织物等带来亲切的自然的环境知觉。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场所中放松心情,创造更多有趣的游戏。

3.2.3光环境小学生偏好自然光环境,但是在校园用地紧凑前提下,小学建筑密度往往较大,大多数学校的绿地率是通过建筑间用地绿化来实现,而这块场地被南侧的建筑遮挡,大部分时间遮挡在阴影中,且被周围教室里的学生、老师环视,很难创造出温馨的场所和积极的活动氛围,因此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为活动空间设计提供充分的自然采光非常重要,也为学生理解时间、季节及自然的魅力提供可能。

4结语

小学校园中公共空间作为小学生主要的课外活动场所,其环境质量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除了满足标准规范条例要求外,还要注意细节设计,包括空间形态与尺度、色彩与质感、光环境及绿化等元素,关注到儿童成长中真实的需要,结合小学生身体与心理的特点进行校园活动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秦洛峰,杨佳音.基于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小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8(04):190-192.

[2]刘宇澄,马进.围绕活动空间的教育空间新模式—丁家庄二期A14小学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6(04):230-231.

[3]刘旭红,陈康桃.集约化小学校园空间紧凑度和多样性的统一—以广州市白云新区小学规划设计为例[J].南方建筑,2017(04):61-66.

作者:谢清艳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