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蚕文化工作坊空间设计审美追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蚕文化工作坊空间设计审美追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蚕文化工作坊空间设计审美追求

【摘要】工作坊作为艺术教育环境现代化的社团新型活动场所,设计理念更新颖、创作环境更优美、创作设备更齐全,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学生们的欢迎。蚕文化工作坊是蚕桑资源和艺术韵味交融的情境空间,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浸润熏陶,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和全方位的创作展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关注度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蚕文化工作坊;空间设计审美;艺术教育;蚕文化

一、背景

工作坊作为艺术教育环境现代化的社团新型活动场所,设计理念更新颖、创作环境更优美、创作设备更齐全,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学生们的欢迎。《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我校校园内的蚕文化工作坊,是学校蚕文化项目研究的成果之一。在这种蚕桑资源和艺术韵味交融的情境空间里,学生耳濡目染、浸润熏陶,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和全方位的创作展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关注度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近年来,蚕文化工作坊在南京市“阳光下成长”的艺术展演活动和江苏省第六届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中均晋级,但能否代表江苏省参加2019年4月在苏州主办的全国第六届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之前并无定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方案和设计工作坊的样式参加筛选。笔者作为蚕文化工作坊的主持人,认识到这将是对自身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的一次极大考验,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更多。

二、指向古典雅致的建筑造型

工作坊是社团活动场景的凝练和提升,区别于社团一般环境的泛化,而是更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只有将工作坊的内外空间、建筑风格、文化含蕴、主题特色等因素充分考量,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设计空间。

(一)工作坊建筑的“虚”与“实”笔者认为,工作坊造型近似于一座微小的建筑,服务于师生展演活动的一个小型立体空间,与真正的建筑比较起来,只有东、西、南、北四面墙体而无顶部;因为需要在异地临时搭建,所以要考虑到易建易拆与保护环境的要素,这就比长久稳定不变、坚固牢实的大型建筑要“虚”,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衔接的卡口便于灵活装卸。此外,其本身也可算作是一件大型的艺术作品,虽同属美术样式,但与传统美术形式比较,在遵守形式美观、风格统一的前提时,首先要考虑其“安全程度、承重能力、空间结构、尺寸比例、区域划分”等施建原则,设计时就需要做到更全面、严谨和细致,相关数据要准确到位,这就比一般的美术形式要“实”。这些因素都要结合实际展演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构画好设计图,为后续的目标达成提供保证,否则极易前功尽弃。

(二)江南“归田园居”的影射与传达作为一种浓缩的建筑样式,蚕文化工作坊如能结合归属地的建筑风格进行展示,其外观就能“锦上添花”,使游客在坊内参观和互动交流时能“寻根溯源”,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以美化人”的宣传作用。1.采取金陵秦淮的白墙黛瓦为“壁身”南京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文枢”的美誉,人文底蕴深厚,秦淮河畔高低错落的夫子庙古建筑、河面轻舟荡漾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古建筑白墙黛瓦的色彩对比鲜明,可借鉴作为工作坊建筑的骨架和四面墙壁,也能为学生的作品提供立体展示区;墙体外悬挂蚕宝宝灯彩和蚕茧灯,结合两千多年历史的秦淮灯彩的制作工艺,蚕文化工作坊的标志会更形象、立体和生动。采取秦淮元素,暗含“秦淮之源”溧水桑蚕之乡的美称。所以,工作坊作为浓缩的城市“符号”,不仅体现此乡土主题项目,也能传达金陵古都的亮丽形象。2.借鉴苏州园林的古典雅致为“神韵”“蚕文化”与苏州有着不解之缘,姑苏地区蚕桑文化历史悠久,为我国丝绸、苏绣的重要产地,在工作坊的设计中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文化呈现,不仅使主题与所处环境融合,还饱含了主创们对蚕文化工作坊在苏州展演的美好愿望。所以,工作坊的门、窗均特意采取最能代表苏州的文化特色——苏州园林中门窗的木结构样式,正门的拱形、六边形格窗和侧门的花式以及博古架的造型,都取自园林中木结构精致的花纹和造型样式,并统一采取古朴色调,散发含蓄、雅致的格调。除此之外,在坊内设置活体桑树,绿意盎然的枝叶从花格窗里中伸出来,空间感延伸,配以鲜活的蚕宝宝展示,令人耳目一新。综合江南水乡的建筑、桑蚕自然及古朴雅致的格调为工作坊的必要元素,展示的不仅是创作空间,更是展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景点虽小,但可以影射出一种“筑室植树,居闹市而近自然”的江南“归田园居”的意蕴,在展演的现场显得清新、别致,使人心情愉悦、记忆犹新。

(三)坊里坊外空间的朦胧与通透蚕文化工作坊空间的内外布局,讲究朦胧美与通透感并存。如果观众远远地欣赏蚕文化工作坊,会发现左边一扇花格窗与右边两扇斜开的雕花木门形成呼应,连续重复的花纹相似而陈设位置不同,遵循的是在统一中变化的形式美法则。镂空的雕花则若隐若现地露出顶部星星点点的红色挂件,门扇上端垂直而下虚虚实实的“珠丝帘”会给观众的心理营造出一种空透的朦胧美,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若走向工作坊正中的角度,圆形拱门与对面北墙圆形博古架的高度、形状刚好吻合,形成前后对应、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往里看,结构和区域的划分清爽明朗,展品琳琅繁华,可尽收眼底。

三、贯通真实有趣的结构内容

根据要求,工作坊面积只有24平方米,那么如何在这么小的空间展示蚕文化主题30个种类的作品?怎样合理规划3个体验区域?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墙壁的面积、边角的位置,以及巧妙的陈设办法。

(一)以浓缩的“四季”为参观的主线进入蚕文化工作坊的小屋子,从左至右平视整个内饰,会发现“春生”“夏荣”“秋韵”“冬语”四个主题区域,这里潜藏着参观的线索。虽然民间的养蚕只有春秋两季,但学生玩茧、茧艺创作是在四季中进行。春季时养蚕,画慢慢长大的蚕;随着气温升高,蚕宝宝结茧了,到了夏季,做蚕、摘茧、烘茧、画茧;经过暑假的高温处理,保存到秋季的蚕茧则用来破茧、玩茧、做茧子花;在寒冷的冬季,煮茧、缫丝、刺绣等活动开始。因此,结合“养蚕趣”“画蚕趣”“做蚕趣”“做茧趣”“缫丝趣”五大蚕趣渗透到“春、夏、秋、冬”相应的季节中,内容丰富而层次明晰,寓含在小小的空间里营造“移步换景,咫尺之内造乾坤”的意境。随着路线参观,不仅了解学生在一年中校园里美术实践活动的状态,也感悟到蚕宝宝一生的轮回,深化对蚕的认知,积淀人文素养。

(二)以真实有趣的体验充实空间1.取桑养蚕体验《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工作坊中,朋友们除了可以观赏从学校桑园移植来的桑树,还可以观察蚕宝宝吃桑叶时可爱的样态。活体动植物作为蚕文化工作坊展演的要素之一,显得个性而另类,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将被这鲜活的生命体而吸引。儿童们可以从工作坊里取上准备好的蚕盒领蚕饲养,主创们则为他们准备好几天的桑叶,教孩子们饲养的方法,并对其生长照顾的要点加以嘱咐。基于儿童爱小动物的天性,这种激起蚕童生活经验、激发儿童好奇心的真实情感体验,直击心灵。几天后,孩子们会为蚕宝宝找桑叶而忧虑,会因为看着蚕宝宝长大的身体而欣喜,也会为蚕宝宝清理“住所”而“忙得”不亦乐乎……普及养蚕知识,从小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教育,也是蚕文化工作坊展演的出发点之一。2.煮茧缫丝体验除了养蚕体验,在工作坊内还设置了两处缫丝体验区,即“缫蚕丝”区和“剥丝套棉”区。蚕茧煮熟后,在缫丝机的转动下,丝线头被找到,一根完整的蚕丝被抽出来,蚕茧结构的奥秘被揭示。丝线莹亮而有韧性,在缫丝机上能转动半个小时的时间而取之不尽,从而感悟蚕宝宝小小身体里的巨大能量;在转动机器的过程中,无论是展演的学生还是参观的友人,因为蚕丝而了解民间丝织品的由来,从而感悟蚕被颂咏的文化意义,在参观和体验中渗透人文情怀。“剥丝套棉”是截取蚕丝被的部分制作工艺,将煮熟后褪去蚕胶的蚕茧拉开套在竹绷上,利用平面透明、紧绷的特质,结合不同颜色、形状的花瓣和叶子等自然植物进行创意造型的美术表现方式,延伸缫丝体验活动的艺术价值。追寻古人种桑养蚕、卖茧缫丝的生活,发扬劳动的价值和美术创作的魅力,在真实的情境下陶冶情操、传承传统文化,这种情感体验会根植在孩子们心中。3.“茧趣”创作体验“以茧激趣”是工作坊展演的主要内容,一枚枚小小的蚕茧聚集了趣味与蚕文化的精髓,其操作简单、有趣、高效,在蚕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椭球形茧、异形茧和复茧都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价值,将自然世界中的动植物外形提炼归纳,都可以运用蚕茧联想成动植物的头部、身体或其他部位,通过拟人、组合、替换等方法做成惟妙惟肖的蚕茧艺术作品。这时聚焦小小的蚕茧,学生在现场演示并启发观众创想和制作,观众的心理从最初好奇时的兴趣——构思作品的意趣——成功创作的乐趣这一情感升华,从而获得成就感。浓浓的蚕趣、丝趣和茧趣溢满整个空间,老少皆宜,这正是工作坊的“吸引力”所在。

(三)以“动”“静”分明的层次布局空间“以蚕融趣,蕴美育人”是蚕文化工作坊的核心思想,我们把它标示在醒目位置,其凝聚了多年来项目研究的宗旨,整个空间仿佛蕴含着一种静而深的“探究”意味,而不是仅限于外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与传承。因为空间的限制,坊内中间区域为学生展演的“茧趣”“缫丝趣”和“捞丝趣”三个部分,为了划分得更为清晰,每个区域的地面上都用大小不一的中国传统纹样与青花瓷色的地毯归类,彰显中国古典元素。空间结构上整体成“T”字形布局,既节省空间,也避免方位雷同而显得呆板,这是学生需要在现场“动”起来的部分。刺绣、撕茧花、底版纸、丝布蜡染等操作形式,因为本身制作耗时长,无法在现场演示,这就需要对“动态”与“静态”的作品做分类,将易操作、易互动的类型调整出来,而将学生长期制作完成的作品以“静态”方式在墙壁上呈现。墙壁上的介绍与展示的作品连接,观众易于理解。动态区域展演的路线与静态作品呈现的方位大抵“遥相呼应”。观众在创作体验后,可以循着参观的路线继续欣赏“静态”作品,了解学生平时的积累,感受其“厚积薄发”的态度而印象深刻。

四、结语

工作坊的空间设计思路纵横交错,设计过程十分繁冗复杂,只有在脑海中首先构建出一个多维立体结构,在赋予空间造型的同时赋予其“灵魂”,才能在有限的现实空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主创们一致认为蚕文化工作坊将空间透视的虚实之美、内外装饰的刚柔之美在坊中集中体现了出来,既使人有视觉感官的审美享受,又能得到内在精神的熏陶;空间内部的各元素之间前后贯通、相互承接,形成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比较完善地诠释出“蚕文化”主题的深刻含义。很幸运,蕴含“真、雅、趣”理念的蚕文化工作坊设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评选,在苏州成功参加了全国展演,并荣获一等奖。当在展演现场偶得教育部评委的首肯,当听到游客说:“嗯,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工作坊!”当看到小朋友们领到蚕宝宝时惊喜而激动的神情,当熙熙攘攘的客人争相涌入工作坊参观……笔者感受到“蚕文化”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心中被渐渐唤醒,古老的技艺在儿童们的手中传承,工作坊这种全新的方式受到人们的认可,倍感欣慰。

作者:尹白玲 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