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空间设计中灰空间的表现形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灰空间”是介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之间,如室内与室外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由于“灰空间”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暧昧性,从而延伸出含蓄和耐人寻味的意境,多用于处理环境与空间的过渡、延伸等。本文以“灰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室内空间设计角度出发,阐述“灰空间”的释义以及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探讨了“灰空间”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灰空间;室内设计;表现形式
1“灰空间”的认识
1.1灰空间的释义
日本现代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立足日本传统首次提了“灰空间”的建筑理论:“中间领域非常重要,因为它容许二元论的两个对立要素按照公共的规则而达到相互协调,我称此为暂时的协调。中间领域不是作为一种确定的东西而存在,它是非常不确定的和动态的。中间领域的存在使得有可能将对立物结合起来形成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共生。”这个“中间领域”可以在建筑的内与外,介于室内外之间,既不孤立内外,也不制裂内外,它是连接的空间、过渡的空间,它使建筑的内外产生连续性或过渡性。我们也可以在深入思考各功能确立围合感知的界定范围之内与非被界定明确的功能区域之间,即开敞与封闭之间,建立起来的消解各功能围合界限的区域,并有机地综合在整体环境之中,称之为“中间领域”,这个空间就是“灰空间”。由于它这一特性的存在打破了室内外的二元性边界限定,使室内外的界限及彼此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或不确定,从而使两者之间以更具关联的状态方式存在,形成规定了的属性。在空间的序列关系中得以被界定.即可以相对产生,也可以融入空间,反映出合理的依附、过渡、链接、主从的关系,确立于空间功能的感知,如果明确了该空间的“封闭”,灰空间则就不会存在。
1.2灰空间的意义与特征
“灰空间”不是因为它的色彩的“灰”而被定义,而是因为它的存在位置与空间开敞和不完全封闭的界定特征而被感知。它与主空间相对而言是“邻接”的、空间是“开放”的、有不确定的功能应用性质。就空间的序列来看,它又是依附主要空间形态,属次要的空间形式,在使用过程中是“过渡性”、“穿过性”、“时段性”的,是可被定义的和有意义的空间状态。如传统民居中常用的宽挑檐所形成的廊道,街道与建筑外廊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廊空间成为既非室内、又非室外的中间过渡的空间,形成室内外空间交叉咬合带来的空间双重特征,人们得到了一个伸展到室外街道上的感觉体验,又有属于建筑内部私密空间之间的特殊体验。“灰空间”的存在与建筑中营建较为普遍,古今中外成功的范例不胜枚举。看来,先贤们早已注意到这种空间形态存在的必要性,为我们营建空间的设计和感受空间设计魅力赋予了情感性和体验性。这一对设计的理解,尤其是在室内设计方面给予我们很多的深度思考路径。“灰空间”不仅可以让建筑空间丰富起来,还使人认识到这种空间可以是虚拟的、现实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暧昧的、多义的,营建空间的手法在人与空间的心理作用,行为与空间之间的体验关系,情感的逐渐被暗示和提升,这个“中间领域”的“灰空间”发挥的作用值得重视,进而,我们应该去研究这种空间特质,更好地利用好艺术创作方式表达人与空间的主题。
2室内设计中的灰空间
2.1相对依存中的表现形式
室内设计是在建筑一次空间的基础上,依据室内设计的新功能要求进行的二次生活空间环境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原建筑带来的室内空间基本状态与可构成模式不能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室内设计则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重新构筑起来的针对功能使用的空间序列往往是在“主题”概念进行的,再新定义的规定了的构成系统,让空间的序列、形状、位置、围合等存在方式展示出不一样的“外部视域”和“内部视域”,服务于人的感知和体验,让空间赋予意义。单元建筑内部空间的“灰空间”,一般性的认知可以从采光井、内庭院、露天的楼梯空间等了解到,与其它建筑内部室内空间相比,这类空间带给人们的多义性、非主体功能性及消解性等多重属性。而在室内空间中各个功能之间的过渡环节、没有封闭的阳台、室内主观营建的自然景观区域、绿化的植物墙陈设和装饰、一些不明确的功能角落等存在模式展示出来的性质和特征都有可能成为“灰空间”,“灰空间”具有空间的一切属性,在建筑构成“空”的性质中体现“间”的方位、尺度,以及它与构成环境间的内在依存关系。如何确定与设计好“灰空间”,则需要空间中各功能的布局秩序、原有条件下的空间条件、为人确立的情感对应方式,都是落实“灰空间”的主要支撑因素。依存在主体空间周围、依存在封闭和可感知界定的空间之外、依存在不封闭围合的界定形式,“灰空间”才能让空间内的人们感受到它的存在、性质、特征及作用,或成为空间视觉核心、或成为多义性功能空间角落、或是一个小小的窄窄的过道。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房价在不断地上涨,生活节奏的压力,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追求越来越强烈,在有限的空间使用的范畴内,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室内设计中灰空间的有意味的使用。使之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亮点与特色,让功能分工明确,让空间相互支撑,“灰空间”的利用和妙用也在彰显着空间自身的特质,当然,这需要专业的设计师才能做到。
2.2空间序列中的表现形式
“灰空间”是功能空间的一个类型,只是存在的方式与一般空间的明确界定不同,但作用于人感知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我们常常把封闭的围合空间给予关注度更高,而把半封闭的空间或可感知开放的空间忽略,这就给探究空间的价值提供了讨论的话题,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来说,各类的空间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灰空间”是功能空间序列的一个环节,一个场所。是封闭空间或感知明确的区域空间的一个外向的空间状态。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特征,诸如在建筑的阳台一侧,面向自然环境,而又没有固定封闭的围合状态,这样的环境易于观景、静思,成为建筑空间中人与自然沟通的一种自由状态。室内设计中“灰空间”不应需要而强行确立,也不因原有空间的存在而忽略。“灰空间”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犹如串联起来的珠子的空隙,满而不紧,张弛有度,动态中才能显示出物件的容貌。“灰空间”是营造空间层次的一种手段。使得相对封闭和常规区域定位的功能空间展示出过渡、缓冲,或相对独立或混合在主功能边缘,从中辅佐主功能空间的展示,在空间的组织序列中发挥必要的环节作用。“灰空间”能够让空间虚实中更加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将原本的单调空间划分得更加合理,更适宜人们生活,使使用者能充分地利用这一个个空间,依存行为心理发挥出其功能序列的效果。“灰空间”同各空间功能一样,具有使用价值、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人处于相应的空间内,其心境会跟随环境而变化。比如经过客厅进入没有封顶开敞区域的“灰空间”,作为建筑内观赏室外风景和光影的体验之处,使人们在从单纯的封闭空间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与时间的转变,享受在封闭空间中感受不到的情境,心灵与空间在此对话。人们在“灰空间”中的活动都比较自然和放松,不会像在户外一样比较迷茫和失措。它会让人情感愉悦,感受到其中带来身心的放松,得到身体与心灵的释放,升华情感的映照和审美的感受。
2.3象意互补中的表现形式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审美眼光的不断改变,只注重局部的室内设计方案已经无法满足时下人们的要求。与此同时,灰空间设计理念的重视,将充分把握室内设计关于空间的营造性。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太封闭的地方让我们觉得压抑,太空旷的地方让我们觉得孤独。空旷与封闭都会给予人们“观看和体验”的条件,或简单死板无生气或机械单调常规无创意,这些空间带来的不足或失落,往往都是空间的布局缺少优化、秩序、主次的调控与节奏的把握。空间的营建离不开对人情感把握,优秀的设计往往通过造物的“象”表达出环境系统关联,使人在行为过程中,感悟它“意”的存在,一种“内在的视域结构”的情感陈述。相对于那些主体功能明确让人情感在“收”的较为集中的空间外,“灰空间”则具有“放”的释义特征,进而让空间丰富起来,节奏调动出来,使空间张弛有度。这种依托情感表达的序列恰恰也是室内空间设计的核心所在,利用好这种关系,展示出形式构成,强化对空间的场所营建,是一般设计师需要把握的。这不仅能够显示出“灰空间”自身独特的魅力,还能够打破原有的常规功能布局界限,深化空间形式构成,进而,建立起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为后续的设计展开明确了指向性。“灰空间”带来的意义,不仅是因为它的存在从被忽视而得到重新确立上,还在于它的装修、陈设设计表达出来的材料、色彩、造型、光影与情境的综合塑造方面,在室内设计的主题与形式的互动下,给人以和谐、宁静、精巧、活泼、静谧、随性、粗犷、无限的优美和庄严之感,丰富着室内空间设计语言的陈述及表达。总之,当下我们室内设计中常常用到这个“灰空间”概念,因为“灰空间”常因其作用和多义性而受到设计师的关注。用黑川纪章的原话就是“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灰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室内设计师营造手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由于它作用于各空间功能区域感知的转化,把握空间序列及节奏,它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效果是其他空间类型不能取代的,不仅使室内空间具有良好的层次感和自然的和谐感,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丰富的体验,使人与环境和谐统一,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正确的理解和利用“灰空间”,会让我们的室内设计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品质,影响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范哲.灰空间中的视觉错表达[J].设计,2015(19):55-57.
[2]白朝勤,袁友胜.灰空间——室内设计中不可忽略的要素[J].大舞台,2015(5):78-79.
[3]张超.室内设计中“灰空间”的研究与探讨[J].设计,2012(10):88-89.
[4]陈思宁,徐钊,罗辉.探析“灰空间”的存在形式以及室内空间设计[J].艺术科技,2015(3):182-183.
[5]黑川纪章,覃力译.黑川纪章的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宋海玉 董赤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