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更新语境下的滨水空间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北方城市的缺水问题,许多北方城市以此为契机走上了治水兴水之路。结合水系进行合理的城市更新可以十分有效地激发城市活力,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文章主要以许昌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的现状及问题,由点及面,分别从水体修复、驳岸、桥梁空间、道路系统、休憩节点及周围建筑六个层次,探讨许昌市中心城区如何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空间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类似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滨水空间;地域特色;空间设计;许昌市
引言
许昌素有“莲城”之誉,历史上曾有闻名于世的许州十景等水系景观,但近代以来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缺水”时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乘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之利,许多“北方水城”的建设得以实现。许昌也被水利部列为全国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可以说许昌市作为一个典型的样本,在滨水空间的建设上,既有新时期提供的发展机遇,又有可以依托的历史底蕴。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下研究许昌市滨水空间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分析其中的优势并加以利用,有助于以最小的成本打造新的城市增长点。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文章也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北方城市建设滨水空间,以及为利用滨水空间带动城市发展提供借鉴与参照。
1研究区概况
近年来,许昌从自身条件出发,在完善城市已有水系的同时,着力打造“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连城”的城市特色景观水系。五湖由北至南分别是北海、鹿鸣湖、芙蓉湖、秋湖湿地和灞陵湖,四海则指分布在城市四周的四片林海,三川由西至东分别由灞陵河、清潩河、饮马河组成,两环则是灞陵河和运粮河环通,以及护城河环通两个环形水系。基本形成了由南北向河流串联五大水体节点,两个环通水系辐射周边的整体发展态势,然后借由四片林海形成一整套生态发展系统。中心城区承袭了许昌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春秋楼和小西湖等名胜景点,护城河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且整体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可以说中心城区的水系空间——护城河及其滨水空间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该区域也是文章主要的研究区域。
2中心城区水系及滨水空间设计分析
近年来许昌围绕中心城区,包括护城河水系及其滨水空间,进行了有序的城市更新,使旧有的城市空间逐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还有许多有待提升的部分,文章将从水体的修复和滨水空间的设计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2.1水体修复
水体景观作为空间的视觉焦点是营造好的滨水空间的重要部分,中心城区水体的更新改造主要以保护和修复为主。在对原有河道进行疏通加宽的基础上,对既往割裂的水域进行修补缝合,使护城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通。利用水坝的调节,将清潩河上游的水源通过暗渠输送至护城河,流通后又用暗渠将水引至清潩河下游,实现水体的循环,从而解决了水体蓄积带来的水质恶化问题。河中种植荷花,作为“莲城”的代表,每逢夏季,护城河里荷花绵延数里而不绝,为城市增色不少。同时对沿岸进行改造,两岸设置亲水平台,慢行步道,并置入景观休闲节点,再配以绿化和建筑小品的装饰,形成了沿河的带状景观空间。小西湖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也进行了水面的拓宽和改造,水面显得宽阔而富于变化,对以小西湖为核心的水景公园整体进行了提升。水系的改造拉近了护城河与人的距离,水面高度提升后使滨水空间变得亲切,河中连续的倒影给了人们观察城市的另一个维度。同时河道中增加了游船项目,它兼具交通工具的属性,使护城河变得可赏、可游。护城河不仅仅是一个被观察的客体,还可以参与城市的互动,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一部分。
2.2滨水空间设计
2.2.1水体驳岸驳岸是水体和陆地的景观边界。原有的驳岸基本都是立式驳岸,用白色石栏围合,单调乏味,加上之前水位较低,更增加了人与水体的距离感。水资源充足后,新改造的水系驳岸主要采用了立式驳岸、阶式驳岸和自然原型驳岸三种类型。水位的升高加上驳岸的改造更加提高了亲水性。如小西湖中自然原型驳岸便采用不同的材料,如块石、木桩、鹅卵石等,营造出贴近自然的景观风貌。但由于改造空间有限,护城河整体还是多以立式驳岸为主,导致河岸线平面形态过于规整,缺乏变化。
2.2.2桥梁空间桥梁作为河两岸的交通枢纽,连接着中心城区内外,是空间营造的关键区域。之前的桥梁基本是白色石桥,数量不多,形象单一,也不适应城市的交通需求。桥梁在改造后增至24座,功能上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只供行人行走的拱桥和人车共用的钢混结构桥梁。后一种类型多通过桥两侧抬高来限定人行区域,从而进行人车分流。整体造型上多为仿古样式,桥梁作为慢行区,是滨水空间的重要一环,应设置充足的供行人停留驻足的空间;同时在风貌上也值得仔细推敲,仿古样式不仅需要与周围滨水空间很好地融合,并且也要与城中古建筑形成良好的呼应,两者应该有相同的年代感、共同的主题设置和元素应用,才能让滨水空间成为城市肌理的自然延伸。
2.2.3道路系统道路系统从剖面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原有道路共同构成的三个层次的空间,分别是亲水步道、健身步道和兼具一定非机动车行走停靠功能的人行道;另一类的空间则只有亲水步道和健身步道两个层次。小西湖部分的步道则是融入到公园的游园体系当中,不做过多讨论。改造后的步道增加了整体性,更好地梳理了城市的交通。不过空间上缺乏主题变化,略显同质化。配套的车辆停靠系统,尤其是非机动车的停靠需要增加和完善。
2.2.4休憩节点休憩空间主要是指供游人停留休息的空间,由于护城河滨水空间整体呈带状分布,休憩空间主要通过局部的节点放大,例如增加伸向水面的平台面积来实现。这部分空间配合花带、树木、地被的种植,营造出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具有特色的建筑小品的置入也丰富了空间特色,例如在某区域置入数排写有曹魏文学代表诗词的灯柱,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立起的竹简,十分生动有趣。
2.2.5周围建筑滨水空间与周围建筑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价值,激发城市活力。由于之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对滨水空间的忽视,护城河两岸滨水空间基本由车行道包围,使滨水空间与城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疏离。尤其是周边的建筑,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形式上都无法和滨水空间形成很好的衔接。目前改造中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也是后续发展中需要完善的部分。
3分析总结
许昌的滨水空间设计,是在水体修复的基础上,通过对驳岸、桥梁、道路系统的有序更新,串联起整个护城河水系。当前的改造使滨水空间的层次变得相对完善,但局部的设计还略显扁平化、单一化。尤其是新置入的部分,包括休憩节点的空间丰富性,还有滨水空间和周围建筑的联系程度上还需要完善。要使滨水空间更好地融入城市肌理,还需要与区域功能和城市特色有更好的结合。
4提升策略
4.1结合功能营造诗意的滨水空间
针对护城河的改造,在当今时代下,它早已不再是承担防卫职能的屏障,而更像是环城的带状城市公园。我们应该强化其交往属性,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日常交际的各种活动,共进午餐或者跳一段广场舞。人们在饭后之余可以环城散步,然后回到自己的休息区——在家里进入梦乡。这时滨水空间就更像一座城市客厅,它是普罗大众生活的参与者,也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以此作为基础定位,要达到这种体验就需要空间按照功能进行合理划分,笔者认为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停留、聚集和行走,相对应的设施是座椅和小型观景台、中型亲水平台和凉亭等小型建筑,最后是多种类的步道。在此之上还需要结合片区功能,例如在学校周围可以置入图书室和大台阶,供学生阅读或闲谈使用;商场等人流量较大地区附近可以设置更多的座椅和建筑小品,疏导人群,供人停留,等等。结合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4.2营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滨水空间
许昌以三国时期的曹魏文化为特色建设旅游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也需抓住这一特点。但一方面三国时期的建筑和景观特色已很难考证;另一方面一味地仿古也只会使城市的同质化更加严重。不过,三国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尤其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更是独具特色。可以抓住这一点,在滨水空间内加入可以唤起人们共鸣的体验单元。不是简单的文字绘画,而是撷取诗中的意向,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创造性再表达。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空间。另外需要结合城市动静分区等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临近小学就可以结合曹冲称象等典故增加趣味,商圈附近结合音乐主题更能烘托气氛,等等。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需要结合当地特点,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城市记忆的材料进行重构,质感和颜色也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充分表达城市的地域特点。
结语
对北方城市而言,结合滨水空间的城市更新是一条实用而高效的发展道路。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老城区进行有序、合理的更新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也会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许昌作为一个典例,抓住机遇,改善了以往的缺水环境,可以通过与城市自身功能和地域特色结合更紧密的方式来打造独特的滨水空间,以发展出可以借鉴的“许昌经验”,为北方水城的发展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刘颖,茅泽育.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水问题[C]//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编委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重点实验室.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编委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重点实验室: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编辑部,2009:4.
[2]段德罡,孙曦.城市特色、城市风貌概念辨析及实现途径[J].建筑与文化,2010(12):79-81.
[3]刘磊.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耀莲城[N].许昌日报,2013-11-15(003).
[4]董学彦.“干渴之城”的“兴水之梦”[N].河南日报,2016-04-29(001).
[5]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吴文生.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4.
[7]邢忠,陈诚.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01):27-32.
作者:李洋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