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针对城市社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居住社区建筑空间的不共享对人群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至今,城市快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并不协调。在物质和精神发展不同步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种新型的心理疾病。在城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有缺陷的情况下,各种“城市病”在城市人群的心理疾病中占了主要部分。建筑单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居住社区的住宅楼越盖越高,留给人们的生活空间足够了,但是每个社区留给人们的心理空间却是所剩无几。大家开始怀念当初住在四合院的时光,独门独户的家庭也都渴望能有个亲密无间的邻居。在一味地追求建筑的形式与造型的时候,忽视了建筑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仅要满足人们对它遮风挡雨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它作为城市的一分子所要承担的对共享的责任。当现代居住社区建筑空间不共享,当所有人都只能生活在封闭的盒子中,类似于“城市孤独症”的城市心理疾病便蔓延开来。
二、中国城市居住社区共享化建筑空间实例
(一)古代传统共享化建筑空间
1.檐廊
它可以算为建筑的灰空间,具有空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表现为室外和室内空间。传统建筑中的檐廊,既可以作为通道,也因为精致的建造工艺,与外界似有似无的联系,使其别有一番韵味,因而人们会为这一番韵味而驻足,形成了共享化的建筑空间。
2.庭院
例如四合院,住着不同的人家,庭院也就成了所有家庭活动的场所,就社会学而言,在一个场地中逗留时间越长,进行社会性活动的可能性便越大,因此,庭院作为一个由建筑围合产生并身处建筑当中的空间,形成了共享化的建筑空间。
(二)现代居住社区共享化建筑空间
1.万科第五园
第五园中,建筑在内部处理上强调“院”的作用。庭院别墅的“前庭后院中天井”以及通过组合形成的“六合院”和“四合院”等种种院落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当中“内向”型的空间。万科第五园中,有相当一部分独栋别墅,而这类居住人群更注重的是私密性,难能可贵的是第五园采取了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使得别墅既有私密性,又达到了空间共享化的要求。第五园中还大量采用了半开敞的空间,即廊道与天井,既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通风采光,一定程度上节能,也可以使其成为一个有趣的活动空间,使其发挥共享化的功能。
2.北京潘家园居住社区在
北京潘家园社区中,设计者认为围墙和栏杆都属于防卫型边缘,不具有开放性,因此溶解掉了防卫型的边缘,没有采用高高的围墙护栏,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但是社区也并非将其开敞,而是利用丰富的形式、低矮的栅栏、原生态的材料,把围合空间与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了建筑延伸出的一部分半开敞型的空间,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增加了共享性。
三、共享化建筑空间的实现方法
(一)符合行为模式的空间形态
人的行为产生主要依赖于其内在需求和对外界的感知,存在着外界环境对人的刺激以及提供人行为发生的场所两个方面。人们的基本需求也有其影响因素:生理及个性;文化与社会环境;物质空间环境。其中物质空间环境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建筑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来满足人的需求:(1)空间形态符合人际行为模式;(2)最佳的环境刺激度,对人的活动自由度而言,与自然、社会接触越多自由度越大,但是并非越大越好,是有一定的度才能达到最佳;(3)领域空间与空间参与兼顾,建筑空间根据需求的不同,它的空间的领域性与参与度也都不同。
格式塔心理学说明,空间的形态与人际行为心理模式趋同时,人便会对环境满意并且在无意间就会在这个空间、环境中发生活动[1]。而如何使空间形态符合行为模式呢?(1)中心趋同与节点空间的重视:中心趋同,是人与人相互认同,并且有着共同的行为目的和准则,节点空间则是在行为上对公众产生了有力的控制作用。(2)注意心理的围合与边界:人是需要一定的心理闭合的范围的,在共享化的同时,要注意人心理上所需要的领域感与私密性,对共享空间进行围合,从而激发人的更多社会性活动。(3)连续行为与线性空间的设计:人的行为是连续的,想要达到建筑空间的共享化,必须要注意人的连续行为模式,使空间有连续性、序列感,使得连接空间积极起来,人的活动才会更加持久。想要营造出居住社区中共享化的建筑空间,首先便是要明确,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它达到共享化前,必须要满足的就是人对建筑空间的基本需求,在这基础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然后才是试图营造适宜人们活动参与的建筑空间形态。因此,在共享化建筑空间的建构方法中,满足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是最基本的。
(二)居住社区建筑空间开放性与公共性的体现
开放性和公共性是共享化的建筑空间最本质的原则[2],要达到公共与开放,首先要保证这个建筑空间是可进入的并且容易参与进去的。当人们从心理上能够接受这个空间,感到舒适时,才会决定参与其中。只有在空间促使了人的社会性的产生发展的时候,建筑空间的开放性和公共性才能得以体现。图1是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的五种促进及阻碍人与人交往的空间(其中,上排是阻碍交往空间,下排是促进交往空间)。图1促进及阻碍人与人交往的空间通过对这些空间的了解与掌握,应按照促进人与人交往的空间的原则来进行居住社区建筑空间的设计。例如当设计走道的时候,就不仅仅应该考虑走道的功能,更要用设计手法留住人们的脚步,让脚步变缓,才能更好地促进交流。
(三)居住社区共享化建筑空间“意”和“形”的创造
1.“意”的创造
建筑空间的体验者、观察者人是主观的生物,因此,建筑空间如果想要达到共享化的程度,就必须要满足尽可能多的感受者的需求,那么就需要有“意”[2]。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人群对同一个建筑空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如何把握“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清晰可识别的空间环境不仅仅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安全感,同时也增加了对空间感知的强度,这就对共享化的建筑空间提出了两点基本要求:可识别性,可意象性[3]。一个高度意象性的空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舒适,更有一种独特而又在视听上可谓是享受的特殊感觉。美国学者凯文.林奇认为人在体验空间的过程中,影响其形成空间意象的主要因素有:路径、边界、区域、节点以及标志物[4]。路径可以对空间的分割与秩序化起到明显作用,这种网络关系构成了人对空间的认识构架和层次;边界则是限定了空间的范围,既能够满足人的领域性的需求,也可以丰富其感受;区域通过边界来界定,每一块不同的区域都能让使用者有不同的心理活动;节点的变化与设计不仅仅可以为建筑本身增色,更能够让人们在转折处寻找到不同的感觉;标志则是空间意象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标志的寻求,甚至可以统领全局,为建筑空间给人以什么感受定下基调。
2.“形”的创造
现在居住社区的开发,开发商首先想到的并非是将其建成一个有意象的社区,而是如何从“形”上来吸引人眼球。那么从“形”的角度来考虑增加共享化可能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做到共享化的“形”的创造。
(1)内凹式空间形态:这是一种在用地紧张时常用的手法。在建筑底层做出内凹,自然地在底层产生了缓冲地带,一方面满足了功能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底层内凹,形成的空间既与外界有联系,又并非毫无领域性可言,让人在心理上更加舒适,增加了共享化的可能性。
(2)架空式空间形态:这是一种沿街建筑中常用的设计手法。一方面增加空间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架空后产生的空间也能够遮风挡雨,人们会选择在架空处穿行,行走速度也会减缓,利于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共享化的可能性。
(3)敞廊式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式,类似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檐廊,通过这种廊道的形式,既可以作为人行空间,又能够在这个空间内休憩。只需要在敞廊式的空间形态中加入一些引人注目的元素、主题、意象,就能让这个休憩与行进相结合的空间成为焦点,将人流聚集于此,形成共享化的空间。
四、结语
居住社区共享化的建筑空间的营造,不仅需要从建筑本身来考虑,同时也要结合人的基本需求和心理状态来制定。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假如它仅仅具有遮风挡雨的功能,那么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为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的改变与进步。我们所需要的居住社区,不仅仅是为我们的生存而提供的,更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健康、有活力。
作者:赵淑玲 贺智娴 单位:武汉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